社论:2008:从个体的权利与命运出发(新京报 2008-1-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22:38
2008:从个体的权利与命运出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8-1-1 8:12:30 · 来源: 新京报

合上日历,打开报纸。当我们挥手向2007年道别时,便已经知道,那已然逝去的一年,从它流逝的分分秒秒开始,便永不再与我们相逢。惟有与这一年相关的创造与记忆,可以让我们触摸到时间与历史的温度。
2007,非同寻常又一年。这一年,中共十七大胜利召开,《物权法》和《劳动合同法》出台了,“嫦娥一号”升空了,中秋节被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这一年,有人在富豪榜上风光无限,赚得盆满钵满,也有人继续失去土地,无家可归。这一年,上证指数一度冲破了6000点,猪肉也像是长了翅膀,领衔CPI“飞”涨。
这一年,历史在平常人的现实生活里生根发芽。一天一个传奇,一天一段命运,互联网继续上演这个时代的戏剧。和往年纷纷扰扰的“互联网马戏”不同,2007年的轰轰烈烈开始回到了具体的权利与价值本身,回到了万家灯火中的每一扇窗每一盏灯。种种光怪陆离的表象下面,是个体权利与个体命运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与社会成长的出发点。
有些事会让人铭记于心。这一年,一篇名为“孩子被卖山西黑砖窑,400位母亲泣血呼救”的帖子曾在网上流行,光天化日之下的恶行由此震撼每个人的心灵,良心上的风暴与相关问责的和风细雨,为我们见证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底线,以及制度洼地。
每一位公民的命运就是时代的命运。2007年不吝惜将它的荣耀献给所有捍卫自己权利的人。撩开时代的光鲜,365天的悲欢离合,即使是寻常人的出场同样可以石破天惊。从重庆“史上最牛的钉子户”到厦门PX事件中以散步伸张权利的公民,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时代的风云人物。你或许会惊讶,“只为小家”的想法与做法,在今天竟可以如此高贵而婀娜!这一切无不源于以人为本时代精神的觉醒:倘使权利不是建立在个体的具体权利之上,任何奢华远大的群体权利,都会因缺少根基而坍塌。毕竟,尊重人、解放人是时代之所需。
幸福才是硬道理。个体的抗争与社会的努力并非都像“最牛钉子户”一样以喜剧收场,因为有更多不为人知的“钉子户”,还行进在维权的路上,他们更需要希望、祝福和力量。与此同时,以诽谤与妨碍公务为名兴起的因言获罪案,同样令人伤感。底层社会的遭遇是所有人的遭遇,随之而来的异口同声的批评,从另一侧面彰显了时代的进步———每个人都在他者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权利,冷暖自知。
每个人都在改天换地,每一年都在承上启下。2007年并非“孤单的一年”,它更是近30年中国社会解放的重要一环。尽管历史上的鸿篇巨制,时常给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错觉,然而,文明从来不是因某个使命,在一夜之间长成,而是源于日常的欢喜与悲情,源于一点一滴的积累。草色遥看近却无,过往的文明历程之所以动人心魄,气势恢宏,就在于我们和它保持了一定距离,获得了宽广的视界。
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到2008年即将举行的奥运会,从一个坐标到另一个坐标,中国人用30年的时间,完成了高速的经济发展。不久前,美国《新闻周刊》在年终盘点中说:“对世界而言,则关乎中国。当奥运会最终揭开它的帷幕,中国将步入国际舞台的中心……”有目共睹的是,从1978年借力改革开放谋求“新新中国”至今,中国不仅基本摆脱了贫困,而且在2007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幅度首度超过美国。不仅如此,从这一年开始,中国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人的权利,以弥补高速发展中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然而,必须承认的是,这一切成就的取得,莫不得益于30年来的另一个更重要的成长,即中国人个体权利观念的崛起,以及在自由环境下改造社会能力的崛起。如易卜生所说,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做好掌舵的准备。
改革开放,三十而立。只有在此历史背景下,我们方能更好地理解过去一年的中国,究竟有着怎样的挫折与奋进,怎样的沮丧与希望。它继续往年的喧嚣与坚持,继续在流行中沉淀与前行,继续在发展中孕育与超拔,已经陆续竖起的尊重生命、回归生活与保卫生态的旗帜,在30年改革开放的宏阔背景下奋力飘扬。而这即将展开的2008年,也必将在世界关注下,成为中国社会权利的新增长点,成为中国转型史上的关键一年。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comment/shelun/2008/01-01/018@081230.htm
社论:2008:从个体的权利与命运出发(新京报 2008-1-2) 社论:好社会的起点从关怀孕产妇开始(新京报 2008-1-20) 新华社论:从今天出发,创造新的繁荣力量 韩浩月:阎崇年遭袭与异端的权利(新京报 2008-10-8) 舒圣祥:“生活在真实中”是无权者的权利(新京报 2008-10-2) 社论:该重新思考城管的集中执法问题了(新京报 2008-1-11) 社论:2.1亿网民:理性的力量才是主流(新京报 2008-1-19) 社论:从“诤言”到“辩论”见证两会进步(新京报 2008-3-18) 社论:灾后重建应开创新的社会监督机制(新京报 2008-5-24) 社论:义务教育从此名副其实(新京报 2008-7-31) 社论:以人性的名义,理解刘翔的退出(新京报 2008-8-19) 社论:两会理应多些辩论的风气(新京报 2008-3-11) 社论:“干干净净”为官是对国民的郑重承诺(新京报 2008-3-19) 社论:批准“民权公约”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新京报 2008-3-20) 社论:涉黑砖窑官员复出,揭开尚未痊愈的伤疤(新京报 2008-4-16) 社论:立一座刻着遇难者名字的纪念碑(新京报 2008-5-21) 社论:“实属必然”:瓮安事件沉甸甸的警示(新京报 2008-7-6) 社论:以强力监管杜绝食品业“公开的秘密”(新京报 2008-10-31) 社论:“抢劫求监”:社保的步子大点,再大点(新京报 2008-11-28) 社论:以司法理性保障“三鹿”破产的公正(新京报 2008-12-26) 社论:灾区冰雪非美景 他人愁时君莫舞(新京报 2008-2-13) 社论:“虎照事件”完全可以进入“问责”程序(新京报 2008-2-22) 社论:公路收费乱象不能再持续下去了(新京报 2008-2-28) 社论:教育投入连年亏欠当以何为解(新京报 2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