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从“诤言”到“辩论”见证两会进步(新京报 2008-3-1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34:22
从“诤言”到“辩论”见证两会进步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8-3-18 1:07:11 · 来源: 新京报

■ 社论
关注全国两会系列社论之十七
回头看今年两会,一些代表委员之间不时迸发的观点辩论,成为一道抢眼的“风景”。张茵委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应取消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提案,孙淑义委员“投资300亿元建‘中华文化标志城’”的发言,曹淑敏委员的“手机通话费不是高收费”等观点,都遭到了其他委员的反对,而围绕着“急救基金该不该建”的问题,凌锋委员和邓小虹委员也展开了激烈“交锋”……这种意见辩论的场面,在此前极为少见。
从历史的角度看,两会的会风一度曾给以不够活泼的印象,但随着政治民主化的推进,“只说好话、少说或不说坏话”的情形已大有改观,近年来的两会上,追问民生问题、批评政府部门失责的“直言代表”、“放炮委员”越来越多。
不过,前些年一些代表委员的激烈发言,多是单向的意见表达,而不是双向的乃至多向的思想交锋,这种缺乏对抗性、辩论性的参政议政模式,还称不上是民主政治的理想境界。
表达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本前提,当然并非所有的意见表达都能转化成公共政策,其间如何取舍,就需要通过辩论这一民主程序,实现公开、公平框架下的意见博弈,以最大限度地达成社会共识与和解,寻找到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不难想象,如果缺乏包括政治辩论在内的意见交锋,公共政策即使是“一致通过”,也可能隐匿了重大分歧和缺陷,其民主性和科学性是十分可疑的,而且也不利于选民和社会有效地监督民意代表。
唇枪舌剑的“肉搏政治”当然不值得效仿,但一团和气的政治形态,也不利于民主政治的成长和成熟。正是从这个意义而言,此次两会期间出现的政治辩论,意味着代表委员的言说姿态在完成从“一团和气”向“诤言”的初步转型后,正在萌生从“诤言”向“辩论”的更深层次的转型,它将成为中国两会会风的一个重要拐点。
现在的问题是,两会上的辩论还不够多,比如,有代表、委员提出了“‘钉子户’对房价上涨有责任”、“我国不存在‘上学难’、‘上学贵’”等观点,虽然引发社会舆论的强烈关注,却未在两会这一重要的公共政治平台上引发充分的公开辩论———尽管这些观点都涉及重要的民生问题。
要改变“两会”中辩论不足乃至辩论缺失的状态,首先需要解放思想,摆脱辩论就是制造政治混乱的观念误区,为鼓励、促进辩论塑造更加开放、包容的政治环境,并从制度安排上强化两会的辩论机制。在这方面,广州政协已经迈出了有益一步,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广州市政协会上,特地设置了“即席发言”环节,为即兴式的政治辩论创造了契机,在三个多小时内,17名委员争抢话筒,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机制的生命力。
辩论要成为两会常态,还有赖于代表、委员的意识自觉和参政能力。这既需要代表、委员们打破不伤和气的“面子”哲学,习惯于在辩论氛围中进行政治表达和利益博弈,更需要他们提高“敢于辩论”、“善于辩论”的技巧。从这个意义而言,张茵代言自身所在的利益集团并非其“原罪”,指责其“为富人说话”也未必站得住脚,但当广东一位工会副主席提出与其公开辩论时,张茵却拒而不辩,并且不再回应媒体的追问,这或许才是真正令人遗憾之处。
至于会场之外的民间社会、公共舆论,亦应推动两会的政治辩论。事实上,围绕着张茵提案、“中华文化标志城”等议题,已经引发了巨大的社会争议,并呈现出会场内外辩论的互动效应。辩论的向外延伸,有利于会场外的舆论和民意进入会场,更为直接地介入利益博弈和公共政策的制定,进而提高民主政治的质量。
尤为重要的是,在利益多元化的年代,只有推选出敢言能辩、具备优秀从政能力、真正代表不同利益阶层的代表委员,两会的辩论才能形成良性博弈,从而推动民主进步。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comment/shelun/2008/03-18/021@010711.htm
社论:从“诤言”到“辩论”见证两会进步(新京报 2008-3-18) 新京报:从“诤言”到“辩论”见证两会进步 社论:两会理应多些辩论的风气(新京报 2008-3-11) 社论:吸纳“诤言”,仅靠奖励远远不够(新京报 2007-6-27) 社论:2008:从个体的权利与命运出发(新京报 2008-1-2) 社论:好社会的起点从关怀孕产妇开始(新京报 2008-1-20) 新京报社论:如何“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2010年全国两会--人民网 社论:许霆案:应对取保候审制度进行改革(新京报 2008-1-18) 社论:哈尔滨命案:不能让“身份”干扰司法(新京报 2008-10-18) 社论:“大部门制”启程 监督制约须“同行”(新京报 2008-3-13) 社论:“干干净净”为官是对国民的郑重承诺(新京报 2008-3-19) 社论:批准“民权公约”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新京报 2008-3-20) 社论:政府应在阳光下花好每一分钱(新京报 2008-3-23) 社论:“本溪干部选拔风波”能否刺痛制度神经(新京报 2008-5-3) 社论:义务教育从此名副其实(新京报 2008-7-31) 从“申报”到“公示”:监督的应有之意(新京报 2007-3-28) 社论:杜绝买官卖官须从“官员限权”着手(新京报 2009-6-9) 社论:两会要放炮,更要政治能力(南方都市报 2008-3-18) 两会社论 社论:灾后重建应开创新的社会监督机制(新京报 2008-5-24) 两会盘点之诤言官员 从两会到3-15 中间没有距离 唐昊:问责:从文化进步到制度进步(南方都市报 2008-9-24) 社论:中华文化标志城,请摆到阳光下来辩论(南方都市报 2008-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