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干干净净”为官是对国民的郑重承诺(新京报 2008-3-1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3:36:19
“干干净净”为官是对国民的郑重承诺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8-3-19 8:46:32 · 来源: 新京报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昨日在京闭幕。胡锦涛主席发表讲话,要求新一届国家机构工作人员切实做到“四个坚持”:坚持民主法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求真务实,坚持清正廉洁,要“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在此后与中外记者会见时,温家宝总理也就新一届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三方面的看法,包括要保护人的自由、财产和安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以及公共财政问题,强调“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让你坐在台上”。
新一届国家机构整装待发之际,向海内外公开宣告“四个坚持”、“三方面的看法”,不妨看作是为新一届国家机构和新官员履职,定下了调子,既是对官员自身德行的明确约束,也是对国民的郑重承诺。
这“七条政规”,出自国家主席和政府总理的明确要求,是对各级国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发出的动员令。坚持民主法治、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清正廉洁,既是新一届国家机构工作人员普遍的从政之德,也应进一步结合不同具体情况,融入他们每个人都可依循的职业操守和公务规范之中。
比如,目前存在的官员问责缺陷的问题。现实情况是,我国政府机构工作人员的辞职免职,大多因违法问题而发生,鲜有因政治道德原因而被处理,事实上造成“追究责任门槛过高”。在今年的政协会上,监察部副部长屈万祥已指出其中弊端。而“七条政规”,或许可以为严格追究官员的政治道德责任,提供了一个值得研究的参照谱系。我们也期待对官员的政治和道德问责,能尽快有法可依,并成为政治惯例。
再比如,温家宝总理关于下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三方面的看法”,已经初步勾勒出为民责任、运行监督和改革重点等施政策略的基本脉络。加入新一届政府的各级各类部门,成为“新一届政府一分子”,首先意味着对本届政府行政理念的认同。作为本届政府组成部分的各行政部门、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理应在每项工作中,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为天职,以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为良心,积极自觉地践行新一届政府的有关施政策略。惟有这样,才真正符合“新一届政府一分子”的角色,才是真正的服从上级、对本职岗位负责。
从另一个角度看,“七条政规”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向世人宣告,无疑是对全体国民同胞的郑重承诺。君子一诺重于千金,国家一诺关乎国本。此前,人民网“强国论坛”曾推出“我有问题问总理”,数千万网民的问题集中于“12组民生词汇”:物价、就业、编制、退休、社保、户籍、教育、工资、房价、股市、腐败、农田等。所谓“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七条政规”,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对民生问题的总体回应,同时也是破解这些难题的基本办法。人们期待,“七条政规”能够如民所愿,真正付诸实行,在民生改善的生动实践中,于国人面前展示这一庄严承诺化为现实的喜人景象。
当然,“七条政规”不是公共管理者的专利。它是民心所愿,也是人民监督政府的尺子。人民监督政府,才不会“人亡政息”,而新一届政府的巨轮沿着“七条政规”的航向乘风破浪,更需要人民的有效监督,以使那些不符合“七条政规”和对之阳奉阴违的做法,无论是公开还是隐密,无论普遍还是个案,都能置于公众和高层的视线之中,从而有改进和纠正的机会。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comment/shelun/2008/03-19/018@084632.htm
社论:“干干净净”为官是对国民的郑重承诺(新京报 2008-3-19) 社论:公布5·12遇难者名单是对生者的承诺(新京报 2008-11-22) 社论:兢兢业业工作不易 干干净净为官更难(南方都市报 2008-3-20) 社论:兢兢业业工作不易 干干净净为官更难(南方都市报 2008-3-20) 胡锦涛: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新京报 2008-3-19) 社论:选举权是一切民主权利的“母权”(新京报 2010-3-9) 社论:以人性的名义,理解刘翔的退出(新京报 2008-8-19) 社论:2.1亿网民:理性的力量才是主流(新京报 2008-1-19) 社论:两会理应多些辩论的风气(新京报 2008-3-11) 社论:批准“民权公约”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新京报 2008-3-20) 社论:食品监管疑罪从有是对国民真正负责(南方都市报 2008-10-15) 社论:西丰拘传案:警惕对记者滥用诽谤罪(新京报 2008-1-8) 社论:拥有选举权的理当是“人”而不是“户”(新京报 2007-12-18) 社论:三鹿公关成功是媒体责任感的缺失(新京报 2009-1-6) 社论:最好的道歉是避免“躲猫猫”悲剧重演(新京报 2009-2-28) 社论:奶粉事件:是“危机”,也是“契机”(新京报 2008-9-23) 社论:灾后重建应开创新的社会监督机制(新京报 2008-5-24) 社论:禁止刑讯逼供是国家的人权承诺 社论:禁止刑讯逼供是国家的人权承诺 社论:2008:从个体的权利与命运出发(新京报 2008-1-2) 社论:该重新思考城管的集中执法问题了(新京报 2008-1-11) 社论:好社会的起点从关怀孕产妇开始(新京报 2008-1-20) 社论:涉黑砖窑官员复出,揭开尚未痊愈的伤疤(新京报 2008-4-16) 社论:立一座刻着遇难者名字的纪念碑(新京报 2008-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