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讨论录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38:43

哲学讨论录八

(2009-03-28 22:29:54)转载 标签:

杂谈

    很高兴作些讨论:

    我罗列了十种概念运动方式,这是本人所作的基本归纳,正如康德对判断方式作了十二种基本归纳。这十种概念运动方式的归纳和表达是否精确,或是否适当,以及是否需要进行一些调整或补充是完全可以进行讨论的,事实上,本人亦在不断进行思考而未作定论,只是先提出自己的见解,供有兴趣者讨论,并期望从中开阔思路获得进一步的思考。康德把认识论引入了哲学,并给哲学带来了哥白尼式的革命。要理解概念就需要了解一下康德的见解,以及康德对认识的本质、认识的建构和认识的界限的揭示。康德是进入认识论的桥梁,只有在一定的比较深刻的层面上,问题才能继续讨论下去。

关于“概念运动方式一般是客观存在方式和认识或实践方式的统一”,您的这个见解其实是黑格尔早就认为的。概念运动方式在康德那里是心灵的规律,康德认为心灵的规律是先验的,并认为心灵把自身的规律赋予了自然。而黑格尔则认为心灵的规律就是自然的规律,就是世界的逻辑,与其说是心灵把自己的规律赋予自然,不如说是逻辑统一了客观和心灵并由此创造了世界。因此当你说概念运动方式是客观存在方式和认识或实践方式的统一时,在您的观点的背后就是黑格尔的“绝对理念”。

    关于太阳在古人那里并不具有“本体”的意义。在中国古代“天地”才是本体,太阳和月亮一样只是一颗星体,尽管人们歌颂太阳的温暖,但古人还是因太阳的暴晒编造出了后羿射日的神话。在欧洲,自托勒密以来,人们始终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基督教更认为地球是上帝赋予人类的摇篮,因此当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时,带来的是宗教的极端恐慌,以致布鲁诺被宗教裁判所的火焰活活烧死。如果古人认为太阳是本体,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好人和坏人是一种概念的对称,这种概念的对称并不具有绝对的意义。例如,对于二千多年前的秦始皇来说,因焚书抗儒,一直被儒家们骂为千古暴君,因统一天下则被视作有功中华民族,李白曾有诗赞曰: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始皇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呢?我经历过文化大革命,那时的思想模式把好人和坏人绝对化,于是好人必须完美,坏人必须恶绝,在雨果的《九三年》中,保皇军的头目明知将失去生路而抢救两个儿童被抓,革命军的统帅因此事放走这个头目而被送上了绞架。这样的描述,在形而上学的好人和坏人的绝对观念看来是完全不应该的,坏人怎么可能有人性的一面呢?好人怎么可能丧失革命的立场呢,这显然是雨果的极为严重的思想和立场问题,如果雨果活着,正好生活在形而上学盛世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中国,是肯定要被批斗和戴高帽子游街的。

工人和农民的概念建构和划分,亦不具有自身绝对的意义。我们过去搞计划经济把两者绝对化,造成了城乡对立的种种弊端。现在,随着我国农村的城镇化发展,这种工人和农民,城市和乡村的绝对划分正在被实践和历史的进程所改变,也越来越不见容于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