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讨论录三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6:06:11

哲学讨论录三十

(2009-07-01 16:29:30)转载 标签:

杂谈

     关于哲学是什么的问题,我觉得还是黑格尔的说法比较好。在黑格尔那里,哲学是一种追求绝对的思维运动,哲学的历史就是追求绝对的历史。在这里有两点很重要,一是哲学是一种思维运动,二是哲学是对绝对的追求,这种关于绝对的追求包含着对世界本原的形而上学的追求和对知识的绝对基础的认识论的追求。对哲学思维运动的本质来源,则可以从概念的逻辑运动中寻明。当然,对黑格尔所主张的绝对,我们需要作一些批判性的评析和把握。具体的论述可参见我的《哲学的还原》和《哲学的内核》两篇帖子。

     1、哲学是一种追求绝对的思维运动。所谓绝对,在哲学家那里有种种不同的表述,如中国古代老子的“道”,周易中的“太极”,笛卡尔的真正的知识基础,康德的先验方式,黑格尔的绝对理念,现代西方哲学的绝对主体等等。这每一种绝对,都被认为是终极的绝对,而在我看来则是哲学家们的种种自我绝对。

    2、我在概念方式的研究中认为,概念具有抽象和概括的逻辑运动,这个概念方式的逻辑运动,就是从个别概念的抽象概括递升为特殊概念的抽象概括;从特殊概念的抽象概括递升为一般概念的抽象概括,进而从一般概念的抽象概括嬗变为根本概念的抽象概括。在根本概念的抽象概括上,概念的运动达到了概括一切的高度,并在这个高度生成了人类的哲学思维。所以,哲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概念方式,是概念逻辑的必然导致。

    3、关于绝对,综观哲学史,我以为大致有三种方式的绝对,一是关于形而上学的绝对;二是关于认识论的绝对;三是关于主体性的绝对。就西方哲学来说,古代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和中世纪的哲学及基督教哲学,以及黑格尔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所追求的是形而上学的绝对。近代哲学,如笛卡尔、休谟、康德、马赫等等,所追求的是认识论的绝对。尼采的哲学,以及分析哲学、现象学、以及存在主义等等,所追求的是主体性的绝对。而对主体性绝对的追求似乎已成为当代哲学发展的承续性的主流。这大约是和人们对人类现存和未来的思考的种种反思密切相关的。在中国这种对主体性绝对的追求更是有着某种人文思想的特别的吸引力。

 

    1、其实理智和高尚的品行没有必然的联系。高尚的品行可以是很理智的;卑劣的行为也可以是很理智的。感情这样东西,也可以体现高尚的品行,例如爱情是一个很感情的东西,有许许多多的爱情故事都体现了一种人性的高尚品行,并且是不能为理智所理解的。有一首歌云: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你看这两情相爱多么的刻骨铭心,多么的充满人性的光辉。莎士比亚的《罗密欧和朱丽叶》、曹禺的《雷雨》等等,为世人所悲,可是却往往不能被理智所包容。

    2、直观思维是一种美善的境界。不一定吧。歹徒看见一个女孩身带钱包且周围无人,直观地生成一个意念上去抢劫。这样的直观思维可不会是一种善美的境界噢。

    哲学需要诗意般的浪漫,但哲学不是诗,哲学更需要学术的严谨和逻辑的涵盖。

    再说几句:哲学是一门严谨的学问。当你提出一个观点就必须经得起方方面面的推敲,经得起一步一步的追问。我想如果读过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就可以了解这种进入哲学之门所应具备的精神的。就以理智具有高尚的品行和品性来说,你就要进行方方面的推敲,就要深入思考理智和高尚的品行之间究竟有没有必然的联系,或者说一种思维方式和某种道德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同时要思考有没有相反的情形,进行辩证的思考。例如,对于历史进步来说,并不是善才能推动历史和社会的进步,恶亦推动着历史和社会的进步。在哲学上是不能"是不是彼。彼不是是"那样简单化地考虑问题的。在古希腊时代,辩证法就教导我们,任何一个命题都有它的正题和反题,辩证法就在于从正题和反题的矛盾对立中取得合题。中国古代孔子所提出的中庸亦教导我们,任何事理的把握不应取其两极,而应取其两极的平衡。我说,“高尚的品行可以是很理智的;卑劣的行为也可以是很理智的”,并不是言无论次的调侃,而是希望你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问题,以取得正确的合题。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在现实中,有不少的高尚的行为是由理智作出的,也有不少卑劣的行为也是由理智所作出的。例如,在刑事案件中,不少犯罪行为的作案过程都是在很有理智的策划下作出的。因此,不能说凡理智作出的行为都是高尚的。至于我所说的,“此外,按照《圣经》的说法,世界是由全知全能的上帝所创造的,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不知这可否算理智创造世界之一说”,是因为,西方哲学的很多学派,特别是基督教哲学,是很主张世界是由理智特别是由上帝的理智所创造的(对此你可以读一读西方哲学史和基督教哲学500年等国外的论著)。因此,当你在提出理智创造世界时,亦要考虑西方哲学和宗教的见解,亦要阐明你的观点和西方哲学及宗教的见解有何不同或相同。我不过是向你提出一种更为宽阔的思考视野罢了。

    理智并不具有道德的属性,因此理智并不等于高尚的思想。前些日子看“明朝的那些事儿”,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通过宰相胡惟庸案和大将蓝玉案,大开杀戒,几乎杀尽了和他一起奋斗开创明皇朝基业的战友和功臣。朱元璋为何会这样做呢,是他得了精神分裂症吗,是他丧心病狂了吗。其实朱元璋的行为是很理智的,他是为了给自己的子孙,给自己的朱家皇朝消除任何潜在的威胁和对手。朱元璋自谓淮右布衣,正是这种贫寒的出生,使他引以自豪也使他深感畏惧,生怕任何潜在的对手危害他的子孙和朱家皇朝。朱元璋成功了,他的朱家皇朝延续了数百年。请问,朱元璋杀尽战友和功臣的理智行为是一种自身利益保全的思想支配,还是一种高尚的思想支配呢?

    在近代史上,很有理智和文明举止行为的欧洲人来到非洲,造就非洲历史上的深重灾难,一船一船的黑奴被运往欧洲和美洲,我们听到了黑奴们暗无天日的痛苦呻吟,他们的不堪重负的尸体被扔进了大海;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我们读到了黑奴们悲惨的遭遇和向往自由的心声。请问,那些掠夺黑奴的贩卖者,那些拥有众多黑奴的衣冠楚楚的农场种植主,都是精神分裂的人,丧心病狂的人,都是没有理智的人?或者反过来说都是具有高尚思想的人?

    理智并不具有道德的属性,正如一把枪可以用来捍卫生命和自由,也可以用来抢劫和杀人,而枪的本身并不具有自身的恶和善的属性。

 

    关于芝诺的悖论,我一直感到问题是在于,芝诺的时空是一种数学的时空,即一种数学方式定义的时空,而数学的时空则完全可以按照数学的概念方式或数学的自身方式,一半、一半地被无限分割的。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时空则是非数学方式的,是不可以被一半、一半地分割的,不可能像刀切豆腐一样把时空切成一片一片的。在数学定义的时空中,时空可以被无限分割,被阿拉伯数字切成一片一片,阿基里斯永远也追不上乌龟,飞矢永远不能前进半步;而在我们生活的时空方式中,阿基里斯很快就能超越乌龟,飞矢将飞向前方。我们可以用数学方式来描述时空,但时空并不是数学方式的。不少学者总是跃跃欲试地企图运用某种高超的数学模型来解决芝诺的悖论,而在我看来,芝诺的悖论则是把时空数学化的必然,它是用数学方式所永远无法自我破解的,正如,一个生活在地面上的人永远不可能自己拎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从地面拔到天空的。我以为,数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概念方式,数学逻辑是一种概念方式的逻辑。数学的错误并不是出自它自身的错误或自身逻辑的错误,而是出自我们的观念以绝对的方式把数学赋予了自然世界,把观念的方式作为了纯自然的方式,从而走向数学的错误和数学逻辑的错误。

 

    关于概念分类的问题,究竟是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的分类比较适当,还是直观概念和非直观概念的分类比较适当?对这个问题,在相当一段时间中,我也曾取用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的区分,但随着思考的深入,我采用了直观概念和非直观概念的区分。为何作了这样的改变呢?我在思考中感到:

    1、一切概念都是以符号为载体的,而符号的最重要特性就是它的指代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因此,一切概念在本质上都是抽象的和概括的。而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的分类,则在一切概念都是抽象的这个本真上,用了“具体”这样的一个归类而抹去一部分概念的抽象性质,这在逻辑上是非常矛盾的和不严谨的。基于这样的反复思考,我越益觉得用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的分类是不妥的。我以为,在概念的分类上,应在抽象这个共同性质的奠定上进行分类,所以,我放弃了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的分类,采用了直观概念和非直观概念的分类。所谓直观概念就是一种直观的抽象,非直观概念就是一种非直观抽象。两者在逻辑上是一致的,是共同地建筑在“抽象”这个性质一致的严谨要求上的。

     2 、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的分类是很难操作的。例如,“花”这个概念,它既是一个具体的概念,亦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自然界只有各种各样被抽象地称作为“花”的对象,而没有“花”这个纯具体的概念之物;又如“狗”这个概念,亦既是一个具体的概念,又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自然界只有各种各样被抽象地称作为“狗”的对象,而没有“狗”这个纯具体的概念之物。你看,“花”或“狗”等等,是很难用具体概念来终结的,它们亦是道道地地的抽象概念。“花”和“狗”这样的指代的符号制作和运用,对我们的意识来说,是一种直观的抽象,倒不如把它们称之为直观概念比较恰当一些。而对于实在、自由、必然等等抽象之抽象的概念,则可相应称之为非直观概念。在我看来,概念逻辑运动以其自身的方式或规律生成四个阶乘的概念,即:个别概念、特殊概念、一般概念和根本概念(人类思想发展的各个层面,包括哲学的建构都是建立在这四个概念阶乘及其组合上的),一般地来说,个别概念是直观抽象的概念;特殊概念、一般概念和根本概念是非直观抽象的概念。

     3、提出直观概念的意义就我的本意来说,并不仅仅在于分类的是否恰当,而是试图以直观概念的确立,以及直观概念和非直观概念的逻辑建构,进一步思考人类的理性(思维的概念方式),从人类理性源自直观抽象和逻辑抽象的基础上,阐明人类理性和知识所具有的确实性,以及确实性的真正含义。

     4、就在这一时刻的讨论中,就在刚才,我的心灵突然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否可以采用这样的分类,即:直观抽象的概念和逻辑抽象的概念。用逻辑抽象取代非直观抽象,用逻辑概念取代非直观概念,以求更为严谨的表达和说明问题。在源自关系上,个别概念是直观抽象的,特殊概念、一般概念和根本概念是逻辑抽象的。这里不作定论,我要想想,再想想。

 

    1、是说先生提出主体认知的两种方式,一种是“所见即所得”,另一种是概念逻辑推定。我基本赞成。我的表达方式是,前者是直观的概念抽象概括,后者是逻辑的概念抽象概括。是说先生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小孩见过狸猫、也见过毛驴,确没见过老虎,会问“老虎”什么样?,你告诉他:“长得像猫、有毛驴那么大”这时,小孩大脑经过思维就推定出一个“老虎”概念,甚至马上去动物园,见到老虎他可能一眼就认出老虎“那是老虎”。这个例子举的不错,实际上,人类思维的概念运动,即从个别到特殊,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根本的抽象和概括的逻辑活动,如同作用和反作用,是双向的  。如猫是一种个别的抽象概括,毛驴是一种个别的抽象概括,从猫和毛驴两种抽象概括中,可以进一步达到:“长得像猫、有毛驴那么大”的这种具有联想性的特殊抽象和概括,从而发展出是说先生所说的概念逻辑推定。概念的逻辑以抽象和概括为核心,是具有非常丰富的生命创造力的,它看是简单,但像万花筒一样,几块彩色的玻璃碎片可以演化出无限多样的图案。建议是说先生在这方面抓住不放,以概念逻辑为思维的基准进行深入研究。这种研究我以为是可以出成果的。我最近亦在做这方面的研究。

    2、关于物和信息这一段,我以为是说先生的思路还需理一理。例如,一方面你强调了信息是物质,具有物的本质性;另一方面你又强调了任何物都承载着信息,当主体认识了物,就是对物以概念的形式将其承载的信息写入大脑。那么,信息究竟是什么呢?是物的自身方式呢,还是思维的概念方式呢,还是其他别的什么。按照你的说法,信息是物质,那么当我们的主体将信息写入大脑时,我们的大脑又是如何可以承载大量的物质进入和安置的呢?此外,一切物体都承载信息,而信息又是物质,也就是说一切物体都承载着物质,这种物体承载物质又是怎么能够的呢?还有思想是不是信息呢,因而是不是物质呢?当我们在思考时,会不会分泌出一种思想的物质呢?或者说信息的物质呢?另外,你说信息具有物的本质性,那么,何谓物的本质性呢?看来,你又得为物质下一个新的根本性定义了。唉,真难啊!.

 

    我一直不大赞成对世界的建构或构成进行物质构成还是精神构成的定义。我一直认为,世界是无限多样形态的建构和构成。有无限多样的物的形态,也有无限多样的非物的形态。无限多样的物的形态和无限多样的非物的形态又无可分割地交融在一起,它们是不能简单地以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终极解释来狭隘界分和定论的。由此,我也一直不赞成世界的一元构成论,二元构成论和三元构成论等等。对于我们来说:世界,包括我们的主体在内是一种无限多样的存在。如果一定要谈统一和终极,那么我以为,我们的这个世界只是统一于和终极于它的无限多样性。我们的思想要跳出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框框局限和争辩,走向更为广阔的认知疆域和思想领域。

    正如在数学上,有整数和分数,有正数和负数,有实数和虚数,以及函数、复数、级数、素数、指数、奇数、偶数、有理数、无理数等等,等等,种种数的形态被不断揭示出来并展现了数的形态在本质上是无限多样的。

    1、我们这个世界确实是不能用纯物的方式来限定和解说的。我们这个世界既有种种物的形态,又有种种非物的形态,它们的唯有共同之处是,它们都是自在的和存在的。

    2、关于空间,这个问题很不简单,有着种种的不同理解。例如,在牛顿那里,空间是自身绝对的,与空间中充盈的各种质点、粒子、射线等等无关。而在爱因斯坦那里,空间是具有物理特性的,是同种种质点相关的。如质点周围的空间是弯曲的,每一质点都拥有自身物理性状的空间。例如,太阳这个巨大的质点,拥有它的物理空间的作用范围,行星在太阳的弯曲的空间中运行,受到太阳这个物理空间的作用和影响,远处的星光越过太阳的空间,亦受到太阳空间的物理性状的作用和影响等等。在微观世界,每个原子的外部和内部都拥有它的物理空间。就拿原子核来说,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在原子核内亦有一个物理的空间,在这个空间尺度内,质子和中子则被一种极为强大的核力,即原子核空间的物理性状所束缚。由此看来,第一,空间不是纯一无所有,如同数学中的“0”,在数学上并非代表一无所有。纯无的空间是没有的。如果说有,只能存在我们头脑的观念设想中,康德则进一步认为空间只是我们心灵的一种主观方式,即把一切实体抽去留下的空间只能是我们的心灵整列事物的一种方式。第二,空间总是和一定的质点相关的,是一定质点的空间,而不是空间的空间;第三,空间具有物理性状,不同质点所拥有的空间具有不同的物理性状。

 

    正如科学不能取代哲学,哲学也不能统合科学。科学自有其自身的发展方式,这种方式是哲学所统合不了的。但科学的发展总是和一定的哲学思想关联的。例如,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出自于科学的自身方式,即是一定的物理方式和数学方式的发展推进,但这种推进亦受到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正如爱因斯坦自己所说,正是休谟和马赫的哲学思想,使他最终突破了绝对时空观的深深束缚,豁然彻悟地创立了他的相对论。在我看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物理学、数学和哲学的一次非常出色结合的成果。

 

    相对论不是哲学。其思维方法与哲学无关.

    1、相对论不是哲学,对此我没有异议。

    2、其思维方法与哲学无关,我觉得不能这么说。爱因斯坦在他的自述中就谈到了是休谟和马赫的哲学思想给了他决定性的观念变革,使他最终解脱了绝对时空观的深深束缚。

    3、附:

    休谟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归纳的基础上的,由经验归纳所获得的一切知识都不是终极绝对的。

    马赫认为,时空的性状并不是自身绝对的,而是与我们的感觉的主观性状密切相关的。

    4、哲学思想的背后就是哲学的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