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讨论录十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04:08

哲学讨论录十八

(2009-03-28 22:54:21)转载 标签:

杂谈

                              十八
       关于康德的时空。我的理解是,康德认为时空是一种普遍必然的方式,而任何普遍必然的方式,包括因果、范畴、规律等等都不能从经验中产生(对此休谟已经作出了揭示)。由于普遍必然的方式不能从经验中产生,那么惟有的方法就是把时空、因果、范畴、规律等等的普遍必然方式划归为主体,作为主体的先验架构。于是,在康德那里,在时空性上,一切经验质料的时空性是心灵方式的普遍必然的赋予,抽去了一切经验质料,留下的就是纯先验的知性时空方式。在范畴性上也是,抽去了一切经验质料,留下的则是纯先验的理性判断方式。这就是康德的核心思想。康德的其他见解,包括他的实践理性等等都是由此而一一阐发出来的。
       还有,海格德尔的存在主义。尽管充满了令人眩晕的种种论述,但他的核心思想则在于,在存在问题上,他同康德一样,把存在这个普遍必然的方式划归于主体,于是海格德尔认为,对存在问题的探究,首先就在于这个问题的发问和发问者本身。这个问题的发问和发问者本身,海格德尔把它称之为“此在”。这个“此在”就以它的主体方式的展开,通过此在规定、此在话语、此在操心、此在意愿、此在作为等一系列新颖的、深奥的、晦涩的概念运用和编织,使存在的展现和本质在“此在”中得到一一领悟,并最终走向“人,诗意地栖居”这个人的存在的至高境界。
       关于时空,人们有着不同的见解。在康德那里,时空是主体方式的;在牛顿那里,时空是自身绝对方式的,既和客体无关,也和主体无关;在莱布尼茨那里,时空是经验方式的;在马赫那里,时空是感觉方式的;在芝诺那里,时空是数学方式的,可以被数字一半一半地分割。而在大众看来时空是日常感知方式的,是不可以被数字切割的;在爱因斯坦那里,时空是物理性状及参照系方式的;在霍金那里,时空则是膨胀和收缩方式的。你看关于时空人们的见解有多么的不同。从这些种种不同的见解中,透出的一线真理是,我们关于时空的知识构建,既不是纯客观的,也不是纯主观的,既不是先验的,也不是自身绝对的,而是种种主客观化合的建构,不同的主客观化合的境界产生了不同的时空观。
       此外,关于时间的概念和时间的不能同时存在等问题,是可以从意识的符号制作和使用,从符号记号到概念定格,概念的逻辑,以及知性和理性两种概念架构方式的并立和综合中寻求的。

     其实,海格德尔的“时间”与康德的“时间”并没有什么本质不同的。在康德那里的时间是主体方式的,是心灵整列外部对象的一种方式。在海格德尔那里的时间也是主体方式的,是“此在”领悟存在的一种视野方式。其意思是,当“此在”作为存在者领会着存在时,这种领悟就是“此在”的视野,存在的种种样式在“此在”的视野中得以一一领悟,这种视野就是海格德尔的时间本然。时间在康德那里是一种心灵的知性方式,而在海格德尔那里是“此在”的视野方式。两者表达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即都把时间划归为是一种主体的方式。
       我在阅读哲学家们的著作中,深感,每一个哲学家都有他们独自的核心思想,并以这个核心思想进行他们各自的庞大的体系建构。正如,在无限中,每一个质点都有着无限的交织,哲学家们总在以各自的核心思想进行他们各具匠心的种种编织,这些编织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所以,我主张只要理解和把握他们各自的核心思想就够了。从哲学的本原上来说,哲学作为一种追求绝对的思维运动来说,它从无自己的满足和尽头,它总在凝聚新的知识和认识材料,进行新的思想穿越和创立,综观哲学和哲学史,这种新的思想穿越和创立,种种新的绝对的追求始终没有停止过。因此,真正要在哲学上有所作为和创立,我们的精力应循着哲学思维的本质,更多地了解、掌握和聚焦历史和现实的时代综合,从中找到新的哲学思想的切入,为中国的哲学面向世界的新的创立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