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文·丧葬/风俗辞典|风俗,民俗,辞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26:17
祭文  旧时丧俗,人们在祭奠亡亲故友时,所诵读的文章,叫祭文。它是由古时祝文演变而来。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云:“按祭文者,祭奠亲友之辞也。古之祭祀,止于祭祝,止于告告飨(xiǎng)而已。中世以还,兼赞言行,以寓哀伤之意,盖祝文之变体也。其辞有散文,有韵语,有俪语;而韵语之中,又有散文、四言、六言、杂言、骚体、俪体之不同。”
  祭文是一种哀悼性的文字,它虽然也追记死者的生平并称颂死者,但内容却偏重于对死者的追悼哀痛,多半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祭文是设祭时拿来诵读的,所以一般都有一个表示祭享的格式。如:开头都有某年、月、日,某某致祭的话,结尾则是“呜呼哀哉!尚飨”一类语言。《文选》有祭文类,祭事内容,大别有四:祈祷雨晴,驱逐邪魅,干求福降,哀悼死者,而以哀悼死者为主。
  先秦,虽无祭文之体,然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颂》,大部分属祭文性质。其中《周颂》中单祭祀文王的就有《清庙》、《维天之命》、《维清》、《雍》。《维天之命》系一首祭文王,颂文德,勉后人的诗,诗曰:“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汉魏时期的祭文,形式较为讲究,或用四言韵文,或用骈体文。如:晋·陶潜的《祭程氏妹文》,南朝宋谢惠连《祭古冢文》等。唐宋以后,祭文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唐·韩愈《祭十二郎文》是祭文中的千古绝调。韩愈三岁丧父,依靠兄嫂为生,自幼及长都和侄子老成生活在一起,叔侄俩感情甚笃。这篇祭文破骈为散,以质朴无华的文辞,真挚地倾诉了叔侄之问的骨肉情谊,读来凄楚动人。
  明清时期,宣读祭文已成为丧礼中缺之不可的礼仪。在这一时期,袁枚的《祭妹文》可谓姣姣者。袁枚的第三妹素文,出生前与如皋高氏指腹为婚,后来高氏子恶劣无赖,高氏家人主动请解除婚约,但素文不愿毁约,听凭命运摆布。勉强成婚后,受丈夫百般虐待,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断绝夫妻关系,回娘家居住。这是一个深受封建礼教摧残、无力抗争的女子,40岁即抑郁而逝,身世十分悲惨。作者文中寓情于事,以怀念为重,避免了流于一般祭文的浮夸。按时间先后的顺序,由幼年至归母家,再至永诀人间,主写德性之笃厚,文势若登山,步步递升,一直到临终未得一面,“四支犹温,一目未瞑”,文情达于顶峰,顿时给人以同声一哭的感觉。同时也涌现了许多祭悼诗,于此录三首:
    买山种竹已堪箱,十七年中梦一场。过眼诗书成记诵,借灯针黹足衣裳。但为女子犹深惜,复托穷爷尽可伤。父德母恩全不负,白头空欠泪千行。自小偏怜慧亦殊,女红辍手事充奴。指挥才念身先 到,缓急常资债易逋。细数劳生宁解脱?时忘已死尚频呼!雏孙不解酸怀剧,啼绕床前索阿姑。冢下栽花不羡官,汝曹外向渐无欢。割慈渐近离娇素,暖眼犹宽有季兰。岂料却成先姊去,那能长作嫁人看?送生送死今年了,寂寞衰翁守墓寒。
  诗中抒发了诗人丧女的悲痛心情,语语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古代小说中对“祭文”这一礼仪,常有述及。宋《历代小说笔记选》中的《鹤林玉露》中叙述这样一件事:尤梁溪延之博洽工文,与杨诚斋为金石之友,无日不相从,二人皆善谑,厥后闲居,常书向往来。后延之先卒,诚斋祭文云:“齐歌楚些,万象为挫,瑰伟诡谲,我倡公和,放浪谐谑,尚友方朔,巧发捷出,公嘲我酢。”以此追怀了彼此生前的友谊。凌濛初的《二刻拍案惊奇》第三十一卷《行孝子到底不简尸,殉节妇留待双出柩》:中当王世名为父报仇后撞阶而死,诸生捐金将他“从厚治丧”。两学生员为文以祭之云:“呜呼王生!父死不鸣。刃加仇劲,身即赴冥欲全其父,宁弃其生。一时之死,千秋之名。哀哉尚飨!”赞扬了王生决烈行孝,名垂千古。寄托了自己的悲哀之情。闻之者无不泪流。《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柴桑口卧龙吊丧,耒阳县凤雏理事》记叙了诸葛亮为周瑜吊孝的情节:周瑜死后,东吴对诸葛亮十分怨恨。为了使孙刘两家重归旧好,共同抗曹,诸葛亮吊丧来到东吴,“周瑜部将皆欲杀孔明,因见赵云带剑相随,不敢下手。孔明教设祭物于灵前,亲自奠酒,跪于地下,读祭文曰:呜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我心实痛,酹洒一觞……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痛哉!伏惟尚飨。”一篇祭文读完,其文辞,其感伤,使在场的东吴众将无不为之恸哭。互相说:“人尽道公谨与孔明不睦,今观其祭奠之情,人皆虚言也。”(来源:中国风俗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