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钱·丧葬/风俗辞典|风俗,民俗,辞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09:50
纸钱,又称冥钱。旧时丧俗,为鬼神或已亡人焚化纸钱是鬼神祭祀活动中的重要仪程。迷信观念认为,冥冥之中有一个同人类社会相同的世界:神和鬼的世界。死了的人都成为那个世界的一员,或鬼或神。活着的子孙、亲友,为了死去的人在那个世界生活,便在祈祷祭奠他们的同时,送给他们礼物、钱钞。其中钱钞,便是用纸制成的钱形,通过烧化送给自己在另一个世界的亲友或自已所祈求的神。这就是烧纸钱。并且有一个蔡莫烧纸钱的故事。
  传说东汉造纸的蔡伦有个哥哥叫蔡莫。蔡伦发明了纸,买的人很多,蔡伦发了财;蔡莫妻子慧娘不免心动,于是让丈夫蔡莫去蔡伦处学造纸。三月后蔡莫亦设纸坊。谁知蔡莫学技不精,所造之纸无人问津,看着满屋白纸捆,夫妻二人忧愁异常,慧娘聪明,想出一计,嘱蔡莫如此这般。
  这天三更半夜,蔡莫突放悲声,言妻子慧娘与自己吵嘴,不合上吊死了。他求众乡亲为他做个明证,证明慧娘得急病而死,以塞责慧娘娘家来人。
  第二天蔡莫在慧娘棺头长哭不止,甚是悲痛。娘家来人既听慧娘是急病而死,又见蔡莫悲痛,便不再追问。蔡莫边哭边说,最终抱来一捆纸,在棺头烧起来:“想我无能,造此无人愿要的废纸,惹你生气。我要这纸何用?不如烧了,以减心头之恨。”哭着烧着,烧着哭着,听见了棺材里的响声,他也不吭声。直到慧娘在棺材里喊起来:“把门开歼,我回来了。”人们全吓呆了,又听慧娘喊得紧,才壮着胆开了棺。慧娘坐起来,装腔作势地唱到:
  阳间钱能行四海,
  阴间纸在做买卖。
  不是丈夫把纸烧,
  谁肯放我回家来。
  唱了几遍,接着说:“开始我是鬼,现在我是人,亲戚邻居别害怕。我到了阴间,阎王让我推磨受苦,多亏我丈夫给我送了钱,小鬼、三曹都问我要钱,我把钱全给了他们,小鬼帮我推磨,三曹放了我。”蔡莫假装问:“我没给你送钱呀!”慧娘指着纸灰说:“阳间铜是钱,阴间纸是钱。”蔡莫一听,又抱二捆草纸:“三曹官,你把我妻送回来了,我感恩不尽。再给你送两捆钱,你善待我的爹妈,没钱花了,我再送!”  在场人听了,才知道纸有这样大的好处,都掏钱向蔡莫买纸,慧娘不要钱,慷慨地每人送一捆草纸,他们都拿着草纸去各自祖先坟上烧起来。这烧纸的奇妙作用便传开来,周围的人很多来蔡莫家买纸,积纸卖尽。蔡莫发了财,烧纸的习俗便也传了下来。
  其实,烧纸钱的习俗最早也起于汉代。邓子琴的《中国风俗史》云:“汉世瘗钱以纸代钱,六朝时已有行之者。如南齐东昏侯好事鬼神,剪线为钱,以代束帛。至唐代李淳风、王玙盛行之。”《新唐书·王玛传》载:唐元宗时,玙为祠祭使“专以祠解中帝意,有所禳祓,大抵类巫觋。汉以来丧葬皆有瘗钱,后世里俗稍以纸寓钱为鬼事,至事玙乃用之。”五代以后,寒食野祭都用之。周显德六年,世宗庆陵攒土发引日,褚钱有泉台、上宝、冥游、亚宝字样。至宋,纸钱则盛行于民间。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元节》云:“又以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蓝盆,挂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
  烧纸钱的习俗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屡见不鲜。《金瓶梅》中写得最多:人死要烧倒头纸。第七十九回,西门庆命丧黄泉,“到三日,请僧人念倒头经,挑出纸钱去。”人死停灵,他人拜祭,亦烧纸钱:“那日院中李虔婆,听见西门庆死了,铺谋定计,备了一张祭桌,使了李桂卿、李桂姐来上纸吊问”,“韩道国妻王六儿,亦备了一张祭桌,乔素打扮,坐轿子来与西门庆烧纸。”安葬时,亦要备纸钱焚烧:“二十日早发引,也有许多冥器纸札。”另外,十月朔日、清明节、除夕夜均要焚烧纸钱。《金瓶梅》八十九回写孟玉楼清明节祭祀潘金莲:孟玉楼来到潘金莲坟前:“见三尺坟堆,一堆黄土,数柳青蒿。上了根香,把纸钱点着,拜了一拜,说到:‘六姐,不知你埋在这里。今日孟三姐误到寺中,与你烧陌纸钱,你好处生天,苦处用钱。’一面取出汗巾儿来,放声大誊。”《古今小说》第十二卷《众名姬春风吊柳七》:柳永轻官重妓,深受众妓女爱戴:“自葬后,每年清明左右,春风怡荡,诸名姬不约而同,各备祭礼,往柳七官人坟上,挂纸钱拜扫。”
  一般的祭奠,亦要焚烧纸钱。《儒林外史》第二十八回写鲍廷玺从南京来苏州投大哥,刚进阊门,遇见跟他大哥的小厮阿三,阿三前走,后面跟着一个人,担了些三牲和银锭、纸马之类,一问,才知大哥因大嫂死了,伤心过度,也死了,“鲍廷玺哭倒在地,阿三扶了起来。当下不进城了,就同阿三到他哥哥厝基的所在,摆下牲礼,浇奠了酒,焚了纸钱,哭道:‘哥哥阴魂不远,你兄弟来迟一步,就不能来见大哥一面!’说罢,又恸哭了一场。”
  《金瓶梅》第八十八回写陈经济回老家取钱来赎潘金莲,受了耽搁,等凑齐了银子赶回,潘金莲早已成为武松的刀下之鬼:“这经济见那人已死,心中转痛不下,那里吃得下酒。约莫饮勾三杯,就起身下楼,作别来家。到晚夕,买了一陌钱纸,在紫石街离王婆门首远远的石桥边,题着妇人:‘潘六姐,我小兄弟陈经济,今日替你烧陌钱纸。皆因我来迟了一步,误了你性命。你活时为人,死后为神,早保佑捉住仇人武松,替你报仇雪恨。我在法场上看着剐他,方趁我平生之志。’说毕哭泣,烧化纸钱。”
  求神祈祷,还愿做醮,亦要焚化纸钱。《金瓶梅》第八十四回写吴月娘往泰安州顶上与娘娘庙进香,“到了岱岳庙,正殿上进了香,瞻拜了圣像,庙祝道士在旁宣念了文书;然后两廊都烧化了纸钱,吃了些斋食。”
  冥钱是送给冥间鬼神的钱,所以自五代以后,阳间人们以冥钱为忌讳,把它视为不祥之物。南宋·洪迈的《夷坚志》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王德的少保,死后埋葬在离建康数十里的地方。绍兴三十一年,他的寡妻李夫人,在寒食节扫墓的前一天晚上,住在城外一个农民家。在黎明的时候,这个农民说:昨天半夜的时候,王少保路过这里,花了五千钱向我买了谷米喂马。李夫人取过那五千钱一看,原来都是纸钱。于是非常伤感,扫墓祭祀完后,回到家便得病而死。(来源:中国风俗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