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怀宏:濒死处境中的求生选择(新京报 2006-7-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0:52:58
濒死处境中的求生选择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6-7-9 0:38:14 · 来源: 新京报

哪怕真的死去,也不妨在希望中死去。而即便是素不相识的人们,也要努力寻求团结一致。我们要敢于承担,善于坚持,但也懂得服从或妥协。
有一些故事有长久不衰的震撼力,因为它涉及人在濒死处境中创造了不可思议的生命奇迹。
1972年10月13日,乌拉圭一支橄榄球队及一些亲友、加机组共45人包乘一架飞机前往智利参加友谊杯赛。当飞机飞越安第斯山时撞到了雪山,16人当场死亡,在随后的几周里,又有13人因受伤、雪崩或是饥饿而相继离去,但剩下的16人终于在同年12月22日得以获救。
前不久,《新京报》以《安第斯山生命奇迹》为标题,再次发表了这个故事。
1993年,曾以这个故事拍过一部叫做《活着》(Alive,中文译作《天劫余生》)的电影;而2002年,一场幸存者参加的、延迟了三十年的橄榄球赛也终于举行。
这的确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在飞机失事10天后得知外部的搜救活动已经停止,又发生雪崩等灾难之后,这16人靠他们自己的努力,在晚间要降到零下近四十度、没有任何植被和食物的雪线之上求生存,竟然能够坚持70多天而活了下来。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奇迹?我们这里可以首先指出,人的身体、人的生命力有你自己都可能想象不到的坚韧和活力,尤其是这样一些年轻的生命。但更重要的还是对生存的信心、意志、决心和希望。
例如其中一个幸存者南多在飞机失事时也受伤而昏迷不醒,但后来竟然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中使自己渐渐恢复了体力,并率先走出去找到了救援,他所依靠的主要就是信心、毅力和希望,他说“我死也要死在行进中”。有一个幸存者甚至说:“那些总觉得自己会死去的人都死去了,而那些坚信自己能活着的人大都活了下来。”
也就是说,求生的最大动力和依靠就是生命和求生意志本身。
其次,他们有一种强固的团队精神,的确,他们原本就是一支互相熟悉、合作战斗的橄榄球队,他们还都有一种信仰的凝聚力量。所以,飞机失事之后,他们很快就安排有序,互相救助和鼓励。
他们集中住到了残存的机舱内,堵住风口和漏洞,他们统一分发食物,包括给伤者分发、像南多开始就是在昏迷中得到葡萄酒而苏醒的。在雪崩发生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埋到了雪底下几乎无法呼吸,这时只有两分多钟的时间逃生,侥幸没有埋住的几个人就利用这一点时间救出了自己的多数同伴。
同时,我们又看到了其中少数个人所起的关键作用,以及危机中核心和权威的重要性。开始是队长安东尼奥,他在雪崩中死去之后是南多、还有医科大学生罗伯特等,是这样几个人承担了组织安排的重任,做出了他们最难做出的决定,并承担了其中最难的工作,最后也是南多和罗伯特决心走出去,走了十天,终于走出了雪域而使全体人员获救。
这里我们要涉及这一生还奇迹中最困难、也最容易引起非议的部分了。当年他们获救时,在差不多整个世界为他们的生还感到惊喜并称之为“英雄”的时候,有记者很快发现了雪地里有残存的人的肢体。这事实是很清楚的,他们要在终年不化的雪峰顶上活这么多天,最终不靠吃自己死去同伴的尸体是根本活不过来的。
在求生中,人们可能会涉及一些非常手段,涉及一些平时不可思议和想象的行为。他们曾面临一个严重的道德选择的困境:要么全都死去,要么就得吃自己同伴的尸体。他们经历了非常痛苦的抉择,拖延许久,在濒死的情况下还是选择了后者。因为,“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不是别的,而是生存的问题”。
然而,这毕竟又是一种让人心底感觉沉重、甚至有一种不安和内疚伴随一生的行为。他们后来也长期保持沉默,虽然积极地生活,但心底还是时有一种长期不易平复的隐痛。南多说,“我不愿成为这样的英雄。我不愿有这样的遭遇。我甚至不愿再谈起它”。他们中有的甚至向好奇的询问者否认自己是当年的幸存者。
我们也许要对那些不愿如此而死去的人给予最大的尊重,但那些如此活下来的人也仍然是英雄。并且,局外人在这一问题上也许最好是坚持一种“局外人的伦理”———不谴责,也不追问。对有些事情保持沉默有时恰恰是一种保持某种尊严的态度。
一个人不真正陷入那样一种非常特殊的边缘处境,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会如何行为,所以他也几乎无法评价生还者的这一行为。
我们每一个人在自己漫长的一生中,再怎么自我保护,也很难说就决不会遇到不测。而这一“安第斯山奇迹”告诉我们,一个人若真的遇到灾难,也决不要绝望。只要我们足够自信和镇静,在看似绝望的情况下,也总还是有可能想到办法和出路的,但这首先需要一种建立在信心基础上的冷静,你必须先冷静,然后才能积极思考。或者说,哪怕真的死去,也不妨在希望中死去。而即便是素不相识的人们,也要努力寻求团结一致。
我们要敢于承担,善于坚持,但也懂得服从或妥协。
而最重要的是在灾难中永远不要失去一种求生的自信与勇气,正如南多所说:“许多人说,我们如果处于你们的处境,一定必死无疑,但这可不一定,一个人不真正处在那样的处境,他并不知道自己会如何表现。”
何怀宏
作者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_xyz
何怀宏:濒死处境中的求生选择(新京报 2006-7-9) 何怀宏:港校与内地竞争是件好事(新京报 2006-7-22) 何怀宏:让道德英雄继续做自己的主人(新京报 2006-1-15) 何怀宏:“荒唐禁令”吁请阐明和坚持底线伦理(新京报 2006-2-12) 何怀宏:今夜,祈愿所有生命平安(新京报 2005-12-24) 何怀宏:缩小贫富差距根本在基础教育(新京报 2007-3-10) 邓聿文:公众的“审计疲劳”从何而来?(新京报 2006-9-13) 何兆武:自由是一种状态(新京报 2006-9-15) 苏莫余:周蜜事件:这本是个人的选择(新京报 2006-8-7) 王俊秀:在灵宝感受王帅的处境(新京报 2009-4-25) 社论:教育投入连年亏欠当以何为解(新京报 2008-1-7) 教育投入连年亏欠当以何为解(新京报 2008-1-7) 陈斌:“过度使用”和“拒客”迪士尼为何选择后者?(新京报 2006-2-6) 邓子滨:“人本”理念下的艰难选择(新京报 2006-2-18) 林达:科雷塔选择了自己生命的路标(新京报 2006-2-19) 新京报 “周老虎”们依法该当何罪 新京报:“过度使用”和“拒客”迪士尼为何选择后者? 新京报:看病难中的“物贵人贱”(2006-4-30) 陈创东:管好“一把手”中的“一枝笔”(新京报 2006-11-16) 新京报:盗取骨髓事件中的立法空白 葛剑雄:如果“意外”能变成“分内”(新京报 2006-7-9) 邓海建:城市为何容不下玉米和西瓜(新京报 2006-7-9) 林达:星条旗差点儿不让烧了(新京报 2006-7-9) 英一学生向海军“借”军机(新京报 200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