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达:科雷塔选择了自己生命的路标(新京报 2006-2-1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3:11:24
科雷塔选择了自己生命的路标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6-2-19 2:40:03· 来源:
域外华文
没有人能够帮助她去穿越人生的困境。她默默站起来,以一种谦卑、低调、沉稳的态度,却坚定、勇敢、持久一生地继续丈夫的事业。
今年1月31日夜,美国已故著名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遗孀科雷塔·斯科特·金因病逝世,享年78岁。
金夫人去世那天,著名黑人女诗人玛雅·安吉鲁说:“对我来说,这是一个萧瑟的早晨,对许多人来说,这也是一个不平凡的早晨。在今天,人们得到一个机会注视她,并且看到她做了些什么、是怎样一个人。”安吉鲁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我列数美国伟人的时候,她会是伟人中的一个”。就在我写作此文时,电视中,一辆朴素的老式马车,正在把她的遗体运往亚特兰大市中心的佐治亚州议会大厦。大厦之外,人们已经排起不见尽头的队伍,等待和她告别。
黑人妇女大多很美,轮廓分明、浓眉大眼,而科雷塔不一样,她很清秀,可以说有点东方气质。1952年马丁·路德·金和科雷塔相识在北方的波士顿,他们的家乡却都是美国南方。
美国是独立政治实体的联合,各州差别曾非常大,尤其几个实行种族隔离的南方州,在一般美国人看来,是不可理喻的地方。当时南方黑人大致处于两种状态,一部分参与黑人社区建设,自己也比较富裕;大多数则特别忠厚忍耐,在社会底层劳作。
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是南北之间既有巨大差异,又是自由流动的。在长达100年的时间里,不满意而有能力的,完全没有必要留下来忍受,纷纷去了北方。
马丁·路德·金和科雷塔的家庭,属于前者。他们来自相对富裕的家庭,到北方接受高等教育。科雷塔是一个音乐家,她在北方俄亥俄的大学学习钢琴和声乐。毕业时,她是成绩最优秀的学生,继而又到波士顿学习小提琴。
恋爱一年之后,1953年,他们结婚了。科雷塔决定放弃自己的音乐事业,支持丈夫“民权运动的神圣征战”。
玛雅·安吉鲁说,“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那是万分困难的决定”,可是,“在她对丈夫做出这个决定之前,金夫人已经把自己交给上帝了”。
她随着丈夫回到了南方。
在罗莎·帕克斯抵制公共汽车种族隔离的偶发事件之后,马丁·路德·金不失时机领导了黑人罢乘,推动了南方黑人民权运动,最后导致种族隔离制度在南方的崩溃。作为黑人牧师,他有清晰的理念、有勇气、有演讲天才、有很强的感召力,成为美国最著名的黑人民权领袖。
当时南方有许多白人不能接受这样的变革,一些极端分子诉诸暴力。他没有退缩,直至1968年被一个极端分子枪杀。
在此前的15年中,他们有了4个孩子。科雷塔也曾不断接到恐吓。一次,马丁·路德·金在领导游行,金夫人和孩子在家,一颗炸弹就在门前的平台上爆炸。她默默支持丈夫的工作,同样承担危险,但是,在马丁·路德·金去世时,在大家眼中,她无疑只是一个名人的“夫人”。
科雷塔41岁,突然失去丈夫,留下4个孩子,不仅如此,她还和公众一起获知丈夫生前的一些行为造成对家庭的伤害。美国是个成熟的现代社会,社会强调马丁·路德·金所做的卓越贡献,而倾向于越过他的个人弱点。可是,所有的人都看到,科雷塔承受了巨大压力。丈夫被暗杀,她无疑需要广泛的信念来支撑自己,而她受到的几乎是致命的打击。
除了上帝,没有人能够帮助她去穿越人生的困境。
她默默站起来,以一种谦卑、低调、沉稳的态度,却坚定、勇敢、持久一生地继续丈夫的事业。丈夫死去4天之后,她就在南方带领了50万人的游行,第二年,在华盛顿游行的队伍里,她站在了原来是马丁·路德·金的位置上。
她为推动黑人民权运动宣传和工作,在马丁·路德·金的家乡亚特兰大,她推动建立了占整整九个街区的纪念中心,那里包括马丁·路德·金的墓地,一个巨大的教堂,和黑人民权运动博物馆。在科雷塔的推动下,国会通过立法,马丁·路德·金的生日成为美国联邦节日。除了华盛顿总统,没有其他人享有这样的荣誉。人们看到,她在圆丈夫的“人人平等”的美国梦。
马丁·路德·金去世之后,她一刻不停地向着一个目标努力,如是37年,直到生命最后一息。和丈夫相比,她不是一个振臂高呼的英雄形象,可是,人们看到科雷塔不同凡响之处。她说:“深入我们自己内心和超越我们自己,达到一种超验的爱的伦理,我们必须战胜邪恶。在一生的旅程中,爱、真实以及‘做我们应做之事’的勇气,永远是我们的路标。”
作者:知名华人作家
林达:科雷塔选择了自己生命的路标(新京报 2006-2-19) 林达:星条旗差点儿不让烧了(新京报 2006-7-9) 林达:无解之解:美国新的移民法草案(新京报 2007-6-2) 林达:非法移民的希望和移民问题的希望(新京报 2006-6-4) 林达:当今国际间难免双重标准的原因(新京报 2006-8-27) 林达:最后的绿色(新京报 2009-5-9) 林达:美国的福利制度没良心?_新京报 林达:美国的福利制度没良心?_新京报 邓子滨:“人本”理念下的艰难选择(新京报 2006-2-18) 新京报:法律正义别忘了对生命悲剧的同情(2005-12-9) 邹云翔:英国的婴儿何以保住了生命(新京报 2007-11-26) 新京报:不朽的罗萨女士(林达 2005-10-29) 林达:政府和私人之间的土地买卖怎么做(新京报 2007-4-8) 林达:辛普森的“杀人”书为何能够出版(新京报 2007-8-17) 林达:印度童星遭遇让我想到的(新京报 2009-6-13) 林达:每个人都可以回馈社会(新京报 2006-1-22) 林达:美国为何靠偏方医治投票率低?(新京报 2006-7-21) 林达:怎么说和怎么听很微妙(新京报 2006-9-10) 林达:中日能否共用一本历史教科书(新京报 2006-12-4) 苏莫余:周蜜事件:这本是个人的选择(新京报 2006-8-7) 新京报:抄袭了就别抵赖(2006-2-12) 新京报:呼唤对生命的爱的教育 陈斌:“过度使用”和“拒客”迪士尼为何选择后者?(新京报 2006-2-6) 何怀宏:让道德英雄继续做自己的主人(新京报 2006-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