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子滨:“人本”理念下的艰难选择(新京报 2006-2-1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11:21:40
“人本”理念下的艰难选择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6-2-18 3:37:03· 来源:
史学家经常说历史不能假设,但其他人可能出于好奇或者为了分析思考,喜欢对历史做一些有趣的假设。
比如,美国“9·11”那一天,在第一架被劫持的飞机撞向“世贸中心”之前,如果历史让全世界有机会重新选择,那么,是让两座摩天大楼按照既有的历史版本轰然倒塌,还是先击落被劫飞机,避免“更大的”损失?历史没有让美国政府做这样痛苦的选择,而由德国的一家法院“代劳”了。选择的答案是:不能击落被劫持的飞机。
“不能击落被劫持的飞机。”这说到底是一个价值判断,而这个判断背后所蕴含的逻辑,其实适用于我们面临的所有人质危机。尽管我们缺乏有效的数据,但很多人确信,在世界范围内,公然劫持人质的事件正在增多,并且越来越成为各国政府最不愿面对的选择。回想各种人质事件,我们在恐惧与痛恨之余,似乎心存了一丝安慰:也许“人”之可以为“质”的背后,正反映了社会、政府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与珍视。
可想而知,如果某个社会和政府视人命如草芥,只要它们断然发布并坚守“劫持者与被劫持者一律格杀”的律令,那么,就一定能够从根本上消灭劫持事件,因为在这种律令之下,劫持人质,除了自杀与他杀而外,再无其他任何意义。
然而,这一最有效或许也是成本最低的防范之道,之所以不为当今各国政府所采用,是因为这条律令本身比它要惩治的犯罪更加野蛮和残酷。一个人本的政府,即使是为了“终极之善”,也不会不择手段地采纳这种律令。换个角度说,劫持者之所以选择劫持人质来达到目的,也正是因为他相信,一个以人为本的政府,会像人质的家属一样珍爱人质的生命,进而投鼠忌器,妥协让步。这是多么有趣,又多么残酷的“知己知彼”。
可以这样说,政府的某些软弱和犹疑,正说明它是人道的。然而,政府对社会及其未来所负的责任,又使它不能任何时候都无条件地满足劫持者的要求。不言而喻,一味地妥协退让无异于鼓励其他人模仿效法,从而导致劫持频仍,最终使社会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这也正是政府同劫持者英勇奋战乃至生死对决的道义底气所在。
在所有的人质危机中,政府及民众无不期望一种理想状态:消灭劫匪,拯救人质。问题在于,如果不能两全其美,消灭和拯救,哪一个应当是我们的优先选择?统一的答案是没有的。
美国也好,德国也罢,都只有个案,而没有公式。
在涉及生命的危机事件中,有没有对人质来说风险最小的选择,即使这意味着暂时的妥协退让,尤其是当劫持者要求的只是物质利益的时候。毕竟,人质的生命太珍贵、太无辜,任何目的,包括打击和预防犯罪的目的,都不足以构成用生命来冒险的理由。
必须正视这样的事实:对于代表政府出面解决人质危机的人而言,勇于斗争并最终胜出,无疑是风险最小的政治选择。但是,这种政治选择必然衍生出两种危险倾向:一是对于那些原本可以通过巧妙周旋和真诚交流化解的危机,却轻率地动用武力解决,完全漠视了人质的生命。这样的人质危机处置者与劫持者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将人质作为手段,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目的,永远不能用来论证手段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因为劫持者也经常有“高尚”的目的。
二是忽视了劫持者铤而走险的可能原因,客观上使劫持者虽无必胜之念,而具必死之心,最终以同归于尽的悲剧收场。极端的事例中,还会使公众的同情倒向劫持者一边。由此,留给人本政府的选择只有一个:以保障人质生命安全为人质危机是否成功解决的惟一标准。面对人质危机,人本政府始终处在两难之中,它的困惑与犹疑,缘于它用枪炮瞄准劫持者时对生命的珍重。没有标准答案,只有艰难选择。
□邓子滨(北京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