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节令/风俗辞典|风俗,民俗,辞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19:16:42
清明节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为三月节,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关于清明的最早文字记载出于《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岁时百问》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古时寒食、清明两节相接,寒食活动往往延续至清明,久而久之,两节已无严格区分。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茔而已。”
  清明节古人有祭扫坟墓、踏青春游、戴柳插柳等习俗,还开展放风筝、玩蹴球、荡秋千等活动。宫廷往往在清明这一天赐给近臣“新火”(寒食禁火三天,到清明节重新起火,故曰“新火”),以示荣宠。宋代宋敏求《春明退朝录》记载:“《周礼》,四时变国火,……至唐时,惟清明取榆柳火(钻榆柳木所取之火)以赐近臣戚里,本朝因之。”唐代诗人韦庄《长安清明》诗对当时清明习俗作了生动描述:“早是伤春暮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拔,绿杨交映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扫墓,又叫墓祭、祭扫、上坟,这一风俗起于秦代,但当时并不一定在清明时节进行。清明节扫墓至隋唐时才开始盛行。宋代吴自牧《梦粱录》载:每年此日,“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扫墓时照例要在祖坟前陈列规定的牲礼和菜蔬,叫做“案菜”。行祭祀的仪式——读祭文,挨次跪拜,先男后女,焚化纸钱和祭文。江南一带流行把一串串纸钱挂在坟头,称为挂墓。祭祀完毕,值祭人请前去扫墓的族人吃祭祖用过的酒饭菜肴,称为“散胙”。高菊裥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便生动地描写了古人清明扫墓的悲凉情景。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称探春、寻春等。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此俗早已流行。杜甫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的诗句。宋代踏青之风愈盛。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描绘了以汴京外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诗人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同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看来并不夸张。正如周密《武林旧事》所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缡,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古典小说中不少男女爱情故事,都是在清明游春时彼此遇见而发生的。白蛇和许宣清明节在西湖上交结的故事就是其中有名的例子之一。
  戴柳插柳的风俗据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祖师——神农氏,后来发展成为纪年和希望长寿的愿望。民间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酋”之说。家家“插柳于门,人簪嫩柳,谓辟邪”(李德淦撰嘉庆《泾县志》)“农人以插柳日晴雨占水旱,若雨主水”,“妇女结杨柳球戴鬓畔,云红颜不老”(胡朴安撰《中华全国风俗志·吴中岁时记》)。
  清明节各种游乐之俗,在古小说、笔记中多有描绘。《金瓶梅》第二十五回,写了吴月娘、孟玉楼、潘金莲等打秋千的情景。明代瞿佑《剪灯新话》有“秋千会”的描写:“每年春,宣徽诸妹、诸女,邀院判、经历宅眷,于园中设秋千之戏,盛陈饮宴,欢笑竟日。各家亦隔一日设馔。自二月末至清明后方罢,谓之秋千会。”《唐语林》生动记载了唐玄宗时一次拔河比赛:“挽者至千余人,喧呼动地。蕃客庶士,观者莫不震骇。”《帝京岁时纪胜》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京制纸鸢极尽工巧,有价值数金者,琉璃厂为市易之。”唐宋时,蹴球也是清明盛行的娱乐活动,《水浒》中就叙述了高俅因善踢球而发迹当上太尉。(来源:中国风俗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