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节令/风俗辞典|风俗,民俗,辞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15:53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古代以七、八、九三个月为秋季,八月十五日正当秋季的中问,故称中秋。南宋吴自牧《梦粱录》日:“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俗以中秋月为团圆之象征,并有亲人团聚之习俗,故有“团圆节”之称。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曰:“八月十五日女归宁,是日返其夫家,日团圆节。”
  中秋节之所以成为民间传统佳节,与“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有密切关系。这一传说最早见于战国初期《归藏》一书:“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文选·祭颜光禄文》注引)稍后有汉朝刘安所辑《淮南子·览冥篇》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蛾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说:“嫦娥,羿妻也,窃西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并被罚做捣药苦工。大约此说与月亮的美丽形象不一致,也不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故经民间加工演变,遂成现今的嫦娥奔月故事。明末小说《有夏志传》中描写嫦娥“性巧而贞静好洁”,为了反抗无道的夏王太康,毅然抛弃薄情的丈夫,飞奔月宫,“在月岩构石为宫,旁有大婆娑树,下有玉兔,遂为月宫之神。”   中秋风俗多与月亮有关。《晋书》载:“谕尚书镇牛渚,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可见早在晋代即有泛江赏月之俗。《开元遗事》亦有“中秋夕,上与贵妃临太液池望月”的记载。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清代顾禄《清嘉录》还有妇女“盛装出游,互相往还,或随喜尼庵,鸡声喔喔,犹婆娑月下,谓走月亮”的实录。古代民间祭月、拜月的习俗,是从周天子每年秋分祭月的习惯中继承下来的。《新编醉翁谈录》中记载宋代中秋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明代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官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古人认为月属阴,故又有女先拜、男后拜或不拜之规矩。清代《燕京岁时记》即有“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之说。
  中秋月饼,是一年一度的传统食品。据传说,月饼起源于元末农民起义,义军领袖张士诚利用中秋向亲友赠送月饼的机会,在饼中暗夹起义通知,约齐各地义兵共同在中秋节举事。从此,中秋节制作月饼,并用以馈赠亲友,即成民俗。然而,在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已有“月饼”一词,不过当时中秋吃月饼之风尚不普及。至明代,月饼方成为中秋传统的食品与礼品。《西湖游览志余》曰:“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燕京岁时记》载,清代“至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中秋之夜,阖家团圆,吃着香甜的月饼,欣赏着月光秋色,憧憬着幸福的明天。此时此刻,中秋之月仿佛更加美丽动人。(来源:中国风俗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