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节令/风俗辞典|风俗,民俗,辞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5:04:12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道教“中元节”,佛教称“盂兰盆节”,又叫“鬼节”。道教把正月十五称为上元,七月十五称为中元,十月十五称为后元,并分别附会为天官、地官、水官三个神人。《道经》曰:中元日是“地官考校之元日,天人集聚之良辰”。由于地官掌管赦罪之事,故每逢此日,道教首领和道上都要集会,讲诵老子《道德经》;一般信道之人,也纷至道观朝拜上供。佛教则把七月十五日称作盂兰盆(梵语音译,意为“救倒悬”)节,亦称“盂兰盆会”、“盂兰盆斋”、“盂兰盆供”。传说释迦牟尼弟子目连,看到死去的母亲在地狱受苦,如处倒悬,求佛救度。释迦牟尼叫目连于僧众安居终了之日,即农历七月十五,备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谓以此可解脱母难。佛教徒便据此神话兴起盂兰盆会,并渐传为追荐祖先的常例。
  据《佛祖统记》载,梁武帝时开始在七月十五日设“盂兰盆斋”。唐、宋时,此日已成为民间祭祀祖先的一个重要节日了。《乾淳岁时记》载:“七月十五日,道教谓之中元节,各有斋醮等会;僧寺则以此日作盂兰盆斋,而人家亦以此日祀先。”陆游《老学庵笔记》云:“故都残暑,不过七月中旬,俗以望日具素馔享先……今人以是日祀祖,通行南北。”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以竹竿斫成三脚,……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搭农服冥钱在上焚之。”盂兰盆会的风俗流行范围极广,《金瓶梅》中先后三处写到此俗。第十八回写往门外寺里鱼篮会烧箱库。第三十四回写中元节令在地藏庵薛姑子处做伽蓝会烧香,第八十三回又写吴月娘往地藏庵薛姑子那里替西门庆烧盂兰会箱库。其实,这三处都是“盂兰盆会”这一典故。“箱库”是纸扎糊的箱子和钱库,储存纸钱,在放焰口时焚化,意谓让鬼魂在阴间也有钱花。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记录清代中元节风俗甚详:“中元祭扫,尤胜清明。……庵观寺院,设盂兰会,传为目连僧救母日也。街巷搭苫高台、鬼王棚座,看演经文,施放焰口,以济孤魂。锦纸扎糊法船,长至七八十尺者,临池焚化。点燃河灯,谓以慈航普渡。”
  中元节因正值秋收季节,故亦含有“收获祭”之意。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载,中元节时,人们要作“麻谷窠儿者,以此祭祖宗,寓预报秋成之意。”南方有的地方还以此日为“敬孤节”,家家户户除给亡灵烧纸化钱之外,还争相招待孤寡老人,以示敬意。(来源:中国风俗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