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节令/风俗辞典|风俗,民俗,辞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1:32:16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古代民俗化的宗教节日,为古时“腊日”之一。据《后汉书·礼仪志》注云:“腊者,岁终大祭,纵吏民宴饮……”可见,“腊”是古代年终时的一种祭祀活动。“腊”这种祭礼,周朝时就已经有了。秦时以岁末之月为“腊月”,后世沿袭至今。举行腊祭这一天叫做“腊日”。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可见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腊日。从先秦起,腊日并不固定。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云:“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说明直到南北朝时,才固定到腊月初八这一天。
  古人之所以要在年终举行“腊”祭,原因大致有三:一曰驱寒。据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引汉武帝时太史丞邓平的话说,“ 腊者……大寒至,常恐阴胜,故以戌日腊。戌者,温气也……”意思是要在冬至后逢“戌”的日子引“腊”,因此日主“温气”,希冀驱寒。二曰祭神。隋代杜台卿《玉烛宝典》云:“腊者,猎也,猎取禽兽以祭先祖,重本始也。”古时“腊”、“猎”同义,人们常在岁终之月用猎获的禽兽来举行大祭,并把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合在一起,弥为“腊祭”,因之将冬末的十二月叫做“腊月”。《礼记 ·月令》载:“是月也,大饮蒸。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意即奴隶主贵族在每年十二月大宰牲畜,大量蒸酒,举行“腊祭”,祈求天地祖宗保佑,以取得来年丰收。三曰送旧迎新。《风俗通义》云:“ 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是说“腊”字并有“接”之意,人们常在新旧交接时,腊祭以“报功”——欢庆丰收。南北朝时,流传有“腊鼓鸣,春草生”的民谚,反映了农民敲打腊鼓(古俗于腊日或腊前一日击鼓,以为可以驱疫,因称“腊鼓”,即今腰鼓的起源),跳起舞蹈,兴奋地迎接新春的欢乐情景。
  “腊八”之所以成为民间节日,出自佛教传说。相传腊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日,据说释氏在成佛之前,曾遍走名山大川,寻求人生之道。一天他来到人烟荒僻的尼连河,因长途跋涉,饥渴难挨,昏倒在地。这时一个牧女赶到,就把自己带的杂粮剩饭,加上采集的野果,用泉水煮成粥,一口一口地喂他,把他救活。释氏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于腊月初八得道成佛。寺院僧侣为了纪念此事,每逢是日即取香谷杂粮煮粥供佛,名“腊八粥”。后演变成一种民间习俗,逐渐取代了旧时的所谓腊日。宋代吴自牧《梦粱录》载:“十二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可见宋代腊八粥已流传开来。《淦瓶梅》第二十二回写道,西门庆在腊月初八请应伯爵吃“粳米投着各样榛、松、栗子、果仁、梅桂、白糖粥儿”,说的也是腊八粥。清代吃腊八粥的习俗更为盛行,其制法亦颇为讲究。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在民间,百姓则多以五谷杂粮加上红枣做成五颜六色的腊八粥.象征着五谷丰登,以此来欢庆丰收。(来源:中国风俗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