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宏:李善邦:为地震而生(中国青年报 2010-3-2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0:20:25

李善邦(1902~1980)广东兴宁人,地震学家,近代中国第一个地震台北平鹫峰地震台创办者。
仿佛是历史的巧合,李善邦的出生,和国际地震学会的诞生,是同一个年份。
不过,此时的中国,却找不到一个由中国人自己创办与管理的地震台站。一直到18年后,这个毕业于东南大学物理系的年轻人,经导师叶企荪推荐,投身至地质研究所所长翁文灏门下,才翻开了中国近代地震学史的第一页。
李善邦并没有任何地震学的专业背景,他唯一的优势是“物理好,英文好”,当然,翁文灏最为看重的,是这个年轻人“为人踏实,耐得住寂寞”,因为这将是一份在远离北京市区40多公里的荒山野岭中长期孤身的工作。
中国第一个地震台,位于北京西山麓的鹫峰之上,只是一座破庙边的几间小屋。此时,地质研究所从德国进口了一台地震仪,李善邦仔细钻研说明书,“忙了一个月,搞洋灰、钻、锉、磨,甚至连打铁也干了,最后总算把地震仪器装了起来……”
这儿没有电。每个星期,李善邦都要用近两天时间,骑着毛驴往返80公里,把仪器用的蓄电池背到清华大学去充电。到了夜晚,伴随入眠的除了阵阵松涛,还有凄厉的狼嚎。他也学会了自娱自乐,从城里买了一架小型天文望远镜,支在屋顶上看星星。
曾有一位清华大学的学生前来帮忙,但坚持了一年半就离开了。李善邦却在这里一待7年,经过长期的自学,他开始按照国际标准定期刊印地震记录报告。他铅印了双月刊的《鹫峰地震研究室地震专报》,分寄给世界各地震台。
一个人,一头驴,一座位于深山的地震台,成了世界地震学版图上的一个亮点。许多国际知名的地震学家纷纷与李善邦通信来往,他的论文常见诸于各类权威地震学杂志,中国人终于昂首进入世界地震学界戏称的“VIP俱乐部”。
更大的辉煌出现在1943年。为了躲开战乱,李善邦避至西南边陲。在这里,他开始潜心研制中国人自己的地震仪。
在敌机的不断轰鸣声中,李善邦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车床没有电,就靠手摇;没有飞轮,就请石匠打个石头轮子。为了修正仪器精度,李善邦还亲自跑到旧货摊淘些废品,在机器的配件中,他甚至用上了鞋油盒和铁皮罐头。
1943年夏,中国人自行研制的第一台机械记录式水平向地震仪终于问世。这是个历史性时刻——1943年6月22日清晨,成都附近的一次地震被李善邦的地震仪清晰记录。据身边人回忆,这个地震学家“拿着图纸,两手颤抖,眼里噙满泪花”。
随后,李善邦在重庆北碚建造了我国抗战时期唯一的地震台,从开始工作到抗战结束,共记录地震109次,并将地震记录编成报告。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访问中国之时,曾亲眼目睹李善邦的工作条件。深受感动的李约瑟,当场表示能在国外为李善邦申请补助。但这个中国人的唯一要求,只是要了点研制地震仪所需的Elin-var合金钢丝。
李善邦一生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后的著作,是逾50万字的《中国地震》。一位地震专家对这部著作有过16个字的评价,“纵横古今,驰骋中外,深入浅出,内容渊博。”
2002年,李善邦百年诞辰之际,中国地震学界在北京西山鹫峰地震台遗址上,举行了李善邦铜像揭幕仪式和纪念册发行仪式。李善邦之子李建荣告诉记者:“父亲一生低调,以前我除了知道他是研究地震的,并没有了解更多。到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他曾干过这么多不可思议的事。”
在李建荣的回忆中,父亲没有太多的爱好,只是时常翻翻《古文观止》,偶尔躺在藤椅里给自己讲几个《笑林广记》里的段子。除此以外,便是永无止境地画图、看书、写书,书房里的灯光,总是亮到很晚。
一个当年李家邻居的孩子也在博客里回忆道:“唐山地震后,余震谣传不断。有一次我问父亲,咱们是不是也去地震棚里睡觉?父亲笑着对我说,只要那尊大菩萨不动,咱们就不用动。我问大菩萨是谁呀,父亲告诉我,就是家住15号楼一楼的李善邦。我当即骑车到15号楼,看到一个老头正在台灯下伏案看书写作,我也就回家睡觉了。”
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03/24/content_31493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