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2010-21 点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17:19:43

为什么不去过悠闲的生活呢
林语堂
道家不信幸运和命运的这种思想,对中国人好悠闲的性格的形成,有着很重要的关系。道家的重要思想是戒过度,性格胜于事业,静胜于动。一个人能不受祸福的扰动,才能获得内心的宁静。道教哲学家淮南子曾写过一篇很有名的寓言,名叫《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显而易见,这种哲学,使人能够忍受一些折磨而不烦恼,他相信祸福是相连的,正如古钱必有正反面一样。这种哲学使人能得到宁静,不喜忙劳,淡于名利。这种哲学似乎是说:“你以为不要紧,便什么都不要紧了。”成功的欲望和失败的恐惧,两者是差不多的东西,有了这个聪明的意念,成功的欲望就不会大热切了。一个人的事业越是成功也越怕失败。不可捉摸的功名报酬及不上隐晦所得的利益。在道家看来,有识之士在成功时是不以为自己成功的,在失败时也不以为自己是失败。只有一知半解的人才把外表的成功和失败当做绝对真实的事情。
佛道二家的区别在于佛家的意念是要一个人无求于世,道家的意念却相反,要一个人不被世人所求。世上最快乐的人,也就是不被世人所求的无忧无虑的人。道家最有名最有才智的哲学家庄子,他时常告诫我们,不要太着名,也不可太有用。太肥的猪要被人杀死,去供神;羽毛太美丽的飞禽,易遭猎户的注意。他又说了一个譬喻:说两个人协同去掘坟,偷窃死人所穿戴的衣物,为了要得到死人口中所含着的珍珠,竟连死人的头颅,连同颊骨和下颚都用铁锤给敲碎了。
为什么不去过悠闲的生活呢?这是这些哲学理论的必然结论。
(常宝军摘自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生活的艺术》一书)

寻觅真相
石琳

假如,一个学人始终没有自己的怀疑和思考,没有自己的鉴赏和判断,而仅仅根据教科书上的所言行事作为,你能说他是个有文化的人吗?能吗?

自怀疑始,由信仰止。这,几乎是一切文明的轨迹。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怀疑,就没有真相。
真相面前,没有权威。

书,是人写的;人,又是最为狡猾的动物。
在一个不敢直言、难见真相,说假话可以活得更好的环境中,不应该相信任何书籍的权威——有些很虚伪、有些很欺骗、有些很荒谬、有些很无奈……

鉴赏力和判断力,才是智慧的真正体现。
坚定的主见和公正的客观,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更是不可或缺的品德。

文化,除却了风骨,比蛮荒更可怕、比愚昧更恶心。
中国画,大致可分为两种:文人画和匠人画。
文人画,需要的是才华和风骨。
匠人画,需要的是耐心和时间。
君不见,到处是画家村?全村老少无人不画家,便是此种匠人画的临摹艺术家。

书籍,也是此理。
很多书,是匠人书,甚至,有很多是奴才书。
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这是一个问题……
(周康摘自《观察与思考》2010年3月13日)

拾荒者简·艾丽斯
从玉华
53岁衣衫褴褛的拾荒者简·艾丽斯出名了,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美国式的励志故事。
在市政府后面的垃圾箱里,这个老妇人发现了一张贝尔市官员们的“工资单”——人均收入只相当于美国全国人均收入一半的贝尔市,市长收入比总统奥巴马的还高,警察局长的收入赛过洛杉矶市警察局长。
她走上了街头,以演讲的方式宣传这件事。结局就像我们看到的美剧一样:一干官员在市民高喊的“滚出去!”声中落马。白宫出来感谢这个被敬称为“最具政治影响力的拾荒妇”,希望“这个健康的国家里,每一个公民都具有这种影响力”,最后,还送上了200美元的误工费。
各位看官,除了励志之外,您还看到了什么?
(乔真摘自《中国青年报》2010年8月25日)

老秀才抗拆迁
冯磊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考试院院长戴季陶为避免敌机轰炸,曾到成都吉祥街十三号购置了一处住宅。戴为之取名“百二梅花馆”,经常前去居住。不过,战事纷扰,成都并非绝对安全。于是,戴季陶接受侄女婿叶佩琳等人的建议,在其出生地广汉修建住宅。具体事项,由叶操办。
几经选择,叶佩琳等人在县城孔庙附近寻找到一块土地,经过一番操作后,准备破土动工。这块宅基地有七亩之大,具体设计为中式木质结构的房舍多间,厅堂、书房、花园俱全。对此,戴非常满意,并亲自为新宅取名“戴二礼堂”。
住宅开工不久,就出现了纠纷。原来在老住户中,有一位名叫唐少卿的老秀才,曾与戴季陶同年参加过县试。面对威逼利诱,这位老先生坚决拒绝出让土地。无奈下,叶佩琳等仗势欺人,转而请警察局出面,并且明定限期,逾期就要强行拆除。
唐少卿生性倔犟,并不屈服,亲自向蒋介石写信抗诉。大意是说,国难当头,前方将士正浴血奋战,戴季陶身居高位却在自己的家乡强制买地逼人搬家,以致平民百姓无家可归云云。蒋介石接到这封信后,并没有表态,而是直接转给了戴季陶。戴非常不安,训斥办事的人操之过急,要他们立即停工。此后又在1939年1月致信广汉县政府,愿将已经购得的那部分宅基地以及准备的原材料捐赠地方,希望能够借此物资力量创办一所中学。至此,唐老秀才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赵志海摘自《周末》2010年8月12日)

《读者》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