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纪事)从“豪宅”到“县衙”——访第一届云浮县人民政府的诞生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9:04:05
(三江纪事)从“豪宅”到“县衙”——访第一届云浮县人民政府的诞生地
来源:云浮日报    发表日期:2009-11-15
□本报记者  廖荣波  刘秋攒

产权证书标明大屋面积

第一届云浮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黄善初大屋外貌

大屋一角
许多年轻人并不知道,云浮县第一届人民政府驻地设在云安县富林镇的莲塘村。在秋日阳光下,我们叩开了这座名为“黄善初大屋”的古民居。当年三罗武装斗争时期,这里曾是三罗武装斗争游击队的后方驻地和联络站。大屋经过近70年的风雨洗涤,已经失去了当日“豪宅”的原始风貌,但它的基本架构还是被完整地保存下来。负责看守大屋的黄善初的侄孙黄林珍就在大屋旁边建了一幢小洋楼居住,大屋主人的后辈为我们打开了大屋的大门,也为我们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往事。
县人民政府建在革命老区
除了大屋主人的后辈,已退休的富林镇界石村老支书黄治国也常抽空到黄善初大屋走走。提及解放初期,云浮县人民政府在黄善初大屋成立的情形,老人家滔滔不绝。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节节胜利,势如破竹,主力部队直迫长江,准备渡江作战向南推进。中国人民的胜利凯歌传遍祖国各地,国民党反动派土崩瓦解,节节溃败。但国民党反动派还在垂死挣扎,负隅顽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包括云浮在内的“三罗”地区也全面打开了武装斗争的局面。为迎接全国解放,共产党游击队进一步号召全县人民起来为解放云浮而斗争。
当年三罗武装斗争时期,黄善初大屋就成了游击队的后方驻地和联络站。黄治国说,当年他虽然只有十二三岁,但三罗武装斗争时期的事情仍然历历在目。他说,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背信弃义,撕毁停战协议,挑起了全面内战。国民党反动派在三罗地区(今云浮市云城、云安、罗定、郁南一带)的活动十分猖獗,地方反动势力甚嚣尘上,云雾山区人民群众备受残酷剥削,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947年10月,粤中纵队第四支队开赴云浮地区南部的富林地区,展开了激烈的游击战争,随后解放了当地人民。1948年1月7日深夜,共产党游击队突袭富林关帝庙,打响了三罗人民武装斗争“第一枪”,这场漂亮的战斗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1949年4月20日,第一届云浮县人民政府在富林莲塘村宣布成立,麦长龙当选为首任县长。县政府办公地点就设在这座黄善初大屋。
黄治国难忘县政府成立时的庆祝情景。他说,当天早上8点,粤中纵队第四支队领导人李镇靖、唐章、麦长龙都在会场上,宣布麦长龙为首任县长。当天晚上,人们纷纷来到黄善初大屋门前庆祝,还举行了大型的游园晚会。大屋前面的宽阔地堂围满了群众,那时候没有电灯,晚上11点多还点亮火把搞活动,大家兴高采烈。
讲着讲着,老人唱起了当时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春风吹来,番薯木薯种满山头,春风吹来,番薯木薯种满山头,云浮民众好辛苦,交得租来又无米,三岁“细路”半夜问,红军阿哥几时来,减租减息分田地,踏破路障享太平。
大屋主人出身贫寒
大屋创建人黄善初(1888年—1965年),是富林镇界石村委上莲塘村人。他出身贫寒,幼立大志,勤奋好学,青年时就读于师范学校,毕业后任教。后弃教还乡,兴办实业,在云安县白石、镇安,罗定金鸡等墟镇以及广州市等地经营商业,几经拼搏,创下富有家业。
黄善初当年也做过一件大“善事”。40年代初,黄善初从外地返乡,鉴于家乡教育落后的情况,遂倡议集资创办学校。一手组织创办了名为“培儒书院”的学校(解放后改名为莲塘小学,现为界石小学),于1943年春正式招生上课。在村民的推荐下,时任国民党县参议的他兼任校长。学校管理严格,成绩不合格者一律不准升级,更不准毕业。所以,1946年首届毕业生只有8人。后来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往后几届毕业生,升学率达99%,不少学生还考上肇庆中学等省立重点学校。
解放前夕,黄善初看形势不利于自己,匆忙移居到香港,后移居美国。解放后,黄善初被划为“大地主”,其建造的大屋被分给“贫下中农”居住。
不少住户入住黄善初大屋后,以为地下埋藏有金银珠宝,于是掘地三尺,寻找宝物,结果一无所获。经过三番四次的折腾,大屋的结构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
究竟这座“豪宅”有没有埋藏金银珠宝?黄善初的后人黄林珍十分肯定地告诉记者,大屋地下绝无可能埋藏有金银珠宝。因为当年黄善初挣到钱后,购买了大量田地、山林、果场等物业,又要供儿子到海外读书,家里根本没有多少余钱。即使有一些,他迁居境外时,也应该全部带走了。
落实华侨政策归还大屋
1985年国家落实华侨政策之后,大屋物归原主,由黄善初的后人黄林珍打理。在黄林珍家里,我们看见了1985年政府落实华侨政策退还大屋产权的两张证明书。一张证明书上写着,其中一座大屋建筑面积874平方米,曾没收分给12户农民居住,按照党的华侨房政策,从1985年7月30日起予以退还。另一张写着,另一座建筑面积616平方米,曾没收分配给乡政府等使用,从1985年7月1日予以退还。发证单位为云浮县人民政府。
住在附近的黄林珍带我们参观了大屋里头的格局。大屋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共1490平方米,左右两座大屋中间还建有一座炮楼。大屋建于1942年,为仿潮汕式建筑。大屋气宇轩昂,雕梁画栋,壁画栩栩如生,是一座充满岭南建筑风格的古建筑。室内墙壁上的人物花鸟字画精美考究,屋内灰塑、壁画虽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但仍依稀可见。建筑共分二层,一楼为生活居住用房,共4个大厅32间住房。二楼主要用于防御,大屋二楼四周贯通,可自由通行,并在四周墙壁建有枪眼炮眼,可随时对外射击。两座大屋中间的炮楼,主要用来望和防御外来入侵。如今,炮楼已毁,只剩下断垣残壁。
因为大屋现在属于私人所有和管理,未能得到有效保护和维修,大屋主要用来堆放柴草等杂物,多处建筑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带我们参观的镇干部和当地村民都觉得非常可惜。
老支书黄治国说,这座大屋是云浮县人民政府的“故居”,界石村委几千名群众都以此为荣,希望上级政府采取切实措施加以保护,使之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阵地。
(三江纪事)从“豪宅”到“县衙”——访第一届云浮县人民政府的诞生地 (三江纪事)与“两弹一星”结缘的云浮人——访著名电子专家陈喜棠 (三江纪事——云浮人物)84岁的山歌手朱华安 (三江纪事)陈残云杨干华与云浮文坛 (三江纪事)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 (三江纪事)把游击队员当亲人的“小鬼”——访“五老”人员刘亚来 (三江纪事)云浮百越之地与百越文化 (三江纪事)从织席世家到“非遗”传承人 (三江纪事)广东历史上第一个瑶族直隶州罗定“特区”(上)——罗定直隶州的建立及“瑶乱” (三江纪事)广东历史上第一个直隶州(下)——两广总督、罗定直隶州和泷水“瑶乱” (三江纪事)陈汝杰——人生曲折的“书法奇人” (三江纪事)醉墨轩中写华章——访本土民俗学者叶旭明 (三江纪事)从六祖偈语看今日新兴 (三江纪事)一段尘封的历史故事——吴有恒与郁南“四·一八”武装起义 (三江纪事)奇木妙手雕成圣人像——罗定学宫孔子像的来历 (三江纪事)兴水利 建电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罗定县水利事业发展纪实 (三江纪事)罗阳圩:一街跨两市 (三江纪事)满院槐阴筛月影 (三江纪事)马思魂及其创办的竹园养老院 (三江纪事)探寻粉电街的前世今生 (三江纪事)郁南的无核黄皮和黄皮城 (三江纪事)“东方硫都”崛起的足迹 (三江纪事)与“石”结缘的仙坑村 (三江纪事)古稀老人的雕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