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纪事)陈汝杰——人生曲折的“书法奇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02:29
(三江纪事)陈汝杰——人生曲折的“书法奇人”
来源:云浮日报    发表日期:2010-05-16
●本报记者  崔玉蓉  通讯员  彭庆佳  梁子活


写得一手好字的人有很多,但左右两手都能写出好字的人就不多了,而左右两手能同时写好正反体书法的人,更是少之甚少。当陈汝杰双手各执一笔,行云流水般写出珠联璧合的毛体诗词《沁园春·雪》时,我们还是大开眼界。正当大家拍手叫好时,陈伯却耍耍手说:“好戏还在后头呢!”
他究竟还有什么“好戏”?他的“绝活”又是怎样练成的?在他家的大门口,我们屏息呼吸睁大眼睛期待着……
书法奇人左右开弓
今年70岁的陈汝杰是罗定市素龙街中村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身材瘦小的他敦厚老实、性格内敛,但谈起书法来却滔滔不绝,拿起笔来更是精神焕发,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我们先看他在屋厅即席表演“左右正书”《沁园春·雪》,只见他左手和右手各执一笔,右手写第一行,左手写第二行,渐次交替写下去,只见笔锋起落之际,几分钟后一幅大气磅礴的毛体书法就大功告成了。
“来一幅左右开弓的正、反书法吧!”罗定市文联负责人提议。
“得!”稍作休息后,令我们更惊讶的“好戏”上演了。陈伯拿来一幅更大的宣纸铺在门前的地堂上,目光淡定胸有成竹。
铺纸、蘸墨、上前、弯腰、屏气……只见他左、右手各执一笔,在长约1米、宽约半米的宣纸上,两手同时飞舞,各写下“虎虎生威”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快速、流畅、娴熟,手起笔落一气呵成。我们定睛一看———右边的“虎虎生威”是正写的,左边的“虎虎生威”是反写的!
左、右两手同时挥毫,写出正、反不同的两行大字,令在场观众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赞叹之声。
人生逆境激发斗志
是什么缘由令陈伯如此痴迷于书法世界?他的一手“书法绝活”是怎样练就的呢?在大门口前的地堂上,他跟前来采访的记者们聊了起来。
“是一种爱好吸引了我,是人生的逆境激发了我,使我沉醉其中。”陈伯吸了口烟,跟我们谈起了他的书法经历和人生曲折故事。
陈伯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在讲究“阶级成份”的年代里,从小就历经磨难,小学没毕业就辍学回家帮母亲种田了。他母亲是粗识文化的人,农忙之余便教他读书写字,向他灌输一些传统文化和做人的道理。希望他用书法来陶冶自己的情操,做一个安分守己、善良正直的人。于是他渐渐爱上了书法,痴迷书法,同时也为书法尝尽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他母亲虽然已在1969年去世了,却在他身上播下了书法的“种子”。
清水作墨地做黑板
“那真正引导你入门、对你书法生涯产生最大影响的人是谁?”记者饶有兴趣地问道。
“对我书法生涯产生影响的一是我母亲,二是江门的陈白沙,三是本村的‘三陈’。”陈伯说,素龙中村是一个书法之乡,向来就有挥毫泼墨的传统,很多人家的春联都是自己亲手书写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罗定市委原书记陈汝福就是他的堂兄。
在陈伯十几岁时,有一次去江门看《陈白沙书法展》,才知道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从此下决心练字,“一定要练出个名堂来!”他语气中带着坚定,说自己的性格十分“执着”,认准了的事情一定要一干到底。
由于家里实在太穷了,买不起纸张和笔墨,怎么办?他干脆以天作纸,用手指比划;以地作纸,以水为墨,自制毛笔在地上“挥毫”。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从不间断,没有人知道他流了多少汗水,只有天上的星星知道他付出的一切。
夜半时分起身练字
“自古磨难出人才”这句话在陈伯身上再一次得到了验证。
“因为家里穷,我老婆在1989年离家出走了,一去就没回来;大儿子又染上了毒瘾,把家里准备建房的钢筋和红砖也偷偷卖掉了。那段日子,我连死的心都有了。”谈起自己命运多舛的人生,陈伯话语中带着几分伤感、凄凉和无奈,“支撑我活下去的,是年幼的孙子和心爱的书法”,他缓缓地对我们说道。
“我一定要争口气!”为了忘却生活的失意、尘世的烦恼,医治心灵的创伤,他更加勤奋执着地练字。除了白天干农活,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写字上,甚至在走路和干活时都会想“这个字该怎样写”。为了达到最佳效果,他每天晚上9点睡觉,半夜2点起来练字,直至鸡啼破晓,每晚练3个小时以上,练到手臂酸痛发麻才停下。冬去春来寒暑易节,几十年来从不间断。
“为什么要半夜起来练字呢?”我们好奇地问道。“夜深人静才能排除干扰,进步才快呀!”陈伯一脸认真地说。
他说最伤感的时候,一边写字一边流泪。《长恨歌》里描述的悲凉情景,令他想起了自己的不幸遭遇……
观察蚂蚁训练眼力
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爱好书法的人都知道写字时心要静、思想要专一,一心不能二用。在常人看来,“左右开弓”几乎是不可能的事。那陈伯是怎样练就用两手同时写字的呢?他说出了一些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奇事”:
陈伯凌晨2时起来观察蚂蚁运动,从近处一直看到远处,看了12天才有所收获。到了第13天,他能把在2米开外的蚁腿也看得清清楚楚。
“这跟练书法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好奇地问道。
“第一可以训练眼力,第二可以培养耐性,第三可以高度入静,从而达到忘我的境界,对提高书法水平很有帮助。”他道出了其中的“秘诀”。我们还看到,在一张8×2厘米左右大小的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近200个汉字,这些微书一般人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这些“蚂蚁文字”就是陈伯经过长期苦练修出的“正果”,令人啧啧称奇。
生活拮据以字为乐
我们了解到,陈伯日常生活来源主要靠种田和养10多只鸭。大儿子去年去世了,留下两个读小学的孙子,爷孙三人感情很好,孙女放学回来就缠着他讲故事、练书法。虽然生活拮据,但有活泼懂事的孙子和书法做寄托,日子倒过得十分充实。我们看到厨房门前的地上,有两行清秀而带着稚气的大字,就是陈伯读小学的小孙女写的。
陈伯是个感情丰富的人,记忆力很好,应记者要求背起了《琵琶行》、《长恨歌》和一些唐诗,近千字的诗词,他能只字不漏地背出来,语调中带着情感,在场的人都为他的好学精神所感动。
“你痴迷书法的动力是什么?希望达到什么目的呢?”记者在一旁问他。
陈伯说:“我是一个书法爱好者,支撑我坚持下来的是自己的意志和执着,我并不期望能成名成家,艺无止境,我还要继续学习。我很少卖字,所以书法对我的生活帮助不大。但练习书法给了我很多感触、很多快乐,这种感受只有我自己知道。”也许,这就是陈伯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一些成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