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百姓打造“放心餐桌”(新华每日电讯 2007-8-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04:51
为百姓打造“放心餐桌”
我国全面强化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 2007-08-03 12:48:41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4版
新华社北京8月2日电(记者郝亚琳)民以食为天。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今天,食品安全已成为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对食品质量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国家质检总局等相关部门正全面强化监管,为百姓打造“放心餐桌”。 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加大整治力度
国家质检总局自2001年以后建立健全了一整套食品安全监管的工作机制。
在市场准入制度方面,国家质检总局严格实施食品和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并将在今年完成全部准入工作。
据介绍,截至去年年底,所有28大类525种食品已全部实施了市场准入制度。到今年6月底,国家质检总局共向生产企业颁发了104700多张食品生产许可证。目前获证企业食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同类食品的90%以上。
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米、面、油、酱油、醋等基本食品在实施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后,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1.4%,比实施市场准入前提高了31.5%。
国家质检总局还加快推进了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7类食品相关产品的市场准入工作,目前共对2386家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发放了生产许可证。
与此同时,国家质检总局将食品类产品列为国家监督检查的重点。今年上半年,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全国3362家企业生产的3931种食品开展了专项监督抽查,抽查范围覆盖了肉制品、乳制品、蛋制品等老百姓几乎天天都需要的21大类食品。近5年来,共组织对16784家企业生产的25907种食品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并对不合格食品进行了曝光。
此外,国家质检总局还全面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和小作坊的整治力度,截至目前,共对35万家食品小企业、小作坊进行了专项整治,其中查处无证生产、违规生产的小作坊26726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食品安全“两打”专项行动和“百千万工程”。到今年5月底,全国质检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33万人次,查获假冒伪劣食品货值金额近2亿元,取缔食品制假黑窝点180个。 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加强食品认证工作
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国家质检总局建立了标准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制定了食品安全标准中长期发展规划,着手解决食品安全标准之间存在的交叉重复、层次不清等问题。
国家质检总局已会同有关部门对1万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14万多项企业标准进行了清理,废止了530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对现有的2463项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了修订,新制定国家标准200多项。
在食品认证工作方面,基本建立了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食品、农产品认证认可体系,建立了饲料产品认证、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食品质量(酒类)认证、绿色市场认证等多种形式的食品、农产品认证制度。
据介绍,目前有机产品认证面积已达230万公顷,已进入世界前10位;18个试点省的286家出口企业及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已开展了认证试点工作;2843家食品生产企业获得了HACCP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获证企业达到13000家。 严格把关出口监管,出口食品质量长期保持高水平
在出口食品监管方面,我国有一整套从食品原料、加工到进出口的完善的管理制度。
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大力推行出口食品“公司+基地+标准化”的生产管理模式,引导企业加强种植养殖基地建设,对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养殖基地实行检验检疫备案管理,不符合备案条件的不得为出口生产企业提供原料。截至目前,已有6031家养殖场、572万亩种植基地获得备案。同时,还完善了种植养殖基地的动植物疫情疫病监测体系以及农兽药残留监控体系,及时、全面地掌握农兽药残留情况。
国家质检总局对出口食品生产企业严格实施企业卫生注册登记制度,只有获得注册的企业才可生产出口食品。全国现有约50万家食品加工企业中,只有12318家企业获得了注册。
出口食品的生产过程也受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全过程监控。在出口前,每一批食品也要经过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检验检疫。通过疫情疫病监测、农兽药残留监控、进口国不合格信息通报分析,及时以风险预警等方式指导各地有针对性地加强检验检疫工作,有效地保障了出口食品的质量安全。
据统计,近几年我国出口食品的合格率都保持在99%以上。2004年至2006年,我国对美出口食品的平均合格率高于99%,也高于同期美国对华出口食品的合格率。2004年到2007年上半年,中国对欧盟出口食品的合格率分别达到99.8%、99.9%、99.9%和99.8%。
日本厚生劳动省日前发布的2006年度进口食品监控统计报告也显示,中国输日食品的抽检合格率达到99.42%,超过美国、欧洲输日食品的抽检合格率。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07-08/03/content_6469125.htm
为百姓打造“放心餐桌”(新华每日电讯 2007-8-3) “火炉”越来越多,城建关乎百姓福祉(新华每日电讯 2007-8-5) 新华时评:住房保障,莫拿经适房当“花瓶”(新华每日电讯 2007-3-8) 教育投入要达到占GDP4%为何至今不能实现?(新华每日电讯 2007-3-8) “我们是招商引资来的,交啥排污费!”(新华每日电讯 2007-8-3) 愿“短信获罪”成故事(新华每日电讯 2007-3-5) 杭萧钢构类“神话”,牛市更要警惕(新华每日电讯 2007-3-23) 愿“短信获罪”成故事(新华每日电讯 2007-3-5) “百元电脑”问世,虽为美元也够便宜(新华每日电讯 2007-2-16) 郴州公路如此限速,不为钱为啥?(新华每日电讯 2007-5-17) 日本人不知何为“特权车”(新华每日电讯 2007-7-19) 为保“位子”捂“盖子”,国家赔偿金“睡大觉”(新华每日电讯 2007-9-9) 为获新闻协助他人自杀 印度记者面临犯罪指控(新华每日电讯 2006-8-18) 厦门PX争议背后的规划环评缺位(新华每日电讯 2007-6-8) 杭州:酷暑办“冰雪风暴”,真有电啊(新华每日电讯 2007-8-1) 兰大二院建两栋楼,原院长胆敢成箱收钱(新华每日电讯 2007-8-1) 北京奥运之约:明年此时,世界来吧(新华每日电讯 2007-8-9) 高校建设奢风劲吹,令贫困大学生心痛(新华每日电讯 2007-8-10) 省长批示后,杭州继续耗能冰雕展(新华每日电讯 2007-8-11) 印度人票选本国“最大荣誉”:民主压倒IT (新华每日电讯 2007-8-14) 日本最讲包装,但现在力求简单环保(新华每日电讯 2007-8-22) 黄冈怪事:不交会费,驾照不给年审(新华每日电讯 2007-8-30) “否决票”,其实也投给了政府部门(新华每日电讯 2007-3-4) 痛心房价涨得慢,宁波这领导吐“真言”(新华每日电讯 2007-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