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住房保障,莫拿经适房当“花瓶”(新华每日电讯 2007-3-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34:41
新华时评:住房保障,莫拿经适房当“花瓶”


( 2007-03-08 10:42:05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3版
温家宝总理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房地产业应重点发展面向广大群众的普通商品住房。政府要特别关心和帮助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加大财税等政策支持,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改进和完善经济适用房制度。”落实这一要求,必须强化地方政府的住房保障责任。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长,把住房建设当作拉动经济、增加税收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只注重房地产的商品属性,忽视了其保障属性。其实,住房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住房保障制度,是困难群体参与社会再分配、享受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福利增加的一种手段,对于稳定社会秩序、缩小贫富差距、体现社会公平都有重要意义。
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并没有认识到建立住房保障制度的深刻意义,在他们看来,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是负担,是一件不“划算”的买卖,会使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一些地方官员还错误地认为,拿出一定的土地建设经济适用房,意味着地方政府不能再通过经营土地获取巨额土地收益,等于断了自家的“财路”。还有的地方官员认为,建立住房保障制度,解决广大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对于提升自己的政绩显然有点“慢”,不如单纯追求GDP的增长速度那么突出,不能给自己“成绩单”上加分。
在这样的错误的认识下,许多城市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供应普遍不足,中低收入群体被迫购买价格高昂的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在一些城市成为“花瓶”和“点缀”。面对高涨不止的房价,广大中低收入群众只能望房兴叹。
实际上,通过建立住房保障制度,让更多的中低收入群体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这才是真正了不起的政绩。当前,应该将住房保障工作纳入地方政府的年度工作目标和考核内容,强化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的责任。同时,可逐步提高政府公共财政在住房保障上的投入比例,并建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扩大住房保障制度的覆盖面,以充分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记者胡梅娟、李舒)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07-03/08/content_5817428.htm
新华时评:住房保障,莫拿经适房当“花瓶”(新华每日电讯 2007-3-8) 新华时评:稳定物价 保障民生 新华时评:稳定物价 保障民生 新华时评:特困县砸大钱祭祖,“别有用心”易得不偿失(新华每日电讯 2007-5-21) 新华时评:10倍于投资的公路收费,进谁兜了?(新华每日电讯 2007-6-29) 新华时评:执法权当私器,“三乱”借“治超”还魂(新华每日电讯 2007-12-14) 为百姓打造“放心餐桌”(新华每日电讯 2007-8-3) 新华时评:等消费者成了专家,无良商家早赚足了(新华每日电讯 2007-4-21) 住房保障叫好不叫座 继续当“花瓶”? 愿“短信获罪”成故事(新华每日电讯 2007-3-5) 杭萧钢构类“神话”,牛市更要警惕(新华每日电讯 2007-3-23) 愿“短信获罪”成故事(新华每日电讯 2007-3-5) 新华时评:治安小案,如何在推诿中成“大案”(新华每日电讯 2008-1-31) 新华时评:天门城管罪恶之拳,痛彻天下良知.(新华每日电讯 2008-1-10) 教育投入要达到占GDP4%为何至今不能实现?(新华每日电讯 2007-3-8) “我们是招商引资来的,交啥排污费!”(新华每日电讯 2007-8-3) 新华时评:痛定思痛 警钟长鸣 新华时评:痛定思痛 警钟长鸣 新华时评:警惕有人拿“程序”当挡箭牌 厦门PX争议背后的规划环评缺位(新华每日电讯 2007-6-8) 杭州:酷暑办“冰雪风暴”,真有电啊(新华每日电讯 2007-8-1) 兰大二院建两栋楼,原院长胆敢成箱收钱(新华每日电讯 2007-8-1) “火炉”越来越多,城建关乎百姓福祉(新华每日电讯 2007-8-5) 北京奥运之约:明年此时,世界来吧(新华每日电讯 200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