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决票”,其实也投给了政府部门(新华每日电讯 2007-3-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52:10
10个消费者中有6至7人给中国食品安全投了“否决票”,政协委员指出——
“否决票”,其实也投给了政府部门


( 2007-03-04 10:43:14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4版

▲3月3日,重庆工商执法人员在某超市检查食品质量。
重庆市工商局在“3·15”前夕开展超市食品安全检查,确保消费者在超市购买到安全放心的食品。
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10个消费者中就有6至7人给中国食品安全投了“否决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日前发布的《2006年31个城市食品放心工程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消费者对食品市场安全状况感到不放心。
这个调查结果引起参加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的高度关注。他们普遍认为,社情民意已经给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下达了“最后通牒”。
“吃,都不让老百姓放心,还能放心什么”
(现状)质检总局日前公布的2006年食品制假售假十大典型案件中,从“吊白块”米线、有毒咸鱼干、苏丹红海椒面、硼砂凉皮,到加入蛋白糖、味精、氢氧化钠的假冒名牌啤酒,使用废旧皮革生产的食用明胶,过氧化值超标的食用油……各种造假制劣行为令人瞠目结舌。
“我们不知道吃什么好了。一般不敢去菜市场、小超市买吃的东西了。”正在北京市海淀区城乡仓储大超市购物的刘大妈对记者说,“帮我们给政府反映反映,民以食为天,在吃上不让我们老百姓放心,我们还能放心什么呀!”
(社情民意)调查显示,尽管2006年消费者对食品市场的放心率比上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但仍有约65%的消费者对食品市场安全状况感到不放心。
(代表委员之声)“老百姓在给食品安全投下‘否决票’的同时,也给有关政府部门投下了‘否决票’。如果连吃的问题都解决不好,百姓怎么能安居乐业,我们的社会怎么能谈得上和谐!”
全国政协委员吕建中指出,民意重于泰山,有关部门应当认识到当前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考虑一下为什么一个吃的问题多年解决不了,尽快拿出有力措施改善食品安全状况。
九三学社在给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申报的提案材料中提出,食品安全是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重视与加强我国食品质量,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是目前亟待各级政府重视与解决的重大课题。
生产环节是食品安全的“软肋”
(现状)在生产环节的一些不规范行为,已经成为食品安全的最大隐患,甚至个别大企业和名牌产品也不例外。有的知名产品竟然也存在提前标注生产日期的行为。
相对于企业造假制劣技术的日益高超,食品监管工作却存在着评价标准不统一、检测手段不先进、处罚力度不够等弱点。在“毒黄花菜”事件中就存在着这样的尴尬:《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明确黄花菜不属于“干菜”,不得使用硫黄等漂白剂,不得有二氧化硫残留;而质检、农业部门的标准中却规定“干菜”包括黄花菜,且明确了二氧化硫的残留标准。
(社情民意)调查显示,有63.8%的消费者认为食品安全的最大隐患在生产加工环节,而“严格检验检疫”和“加大处罚力度”是搞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关键。
(代表委员之声)“我国食品卫生的安全隐患主要存在于生产环节。”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质检总局原副局长王秦平认为,要保障食品安全,必须抓好源头,防患于未然。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任玉岭表示,针对大规模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处罚力度还远远不够。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系统的食品安全管理法规,现有法规分散、零乱,且标准过少。由于法规不完善,对于农产品农药残留造成的人体伤害,尚无法追究法律责任。如对销售有毒大米的行为,除没收外只能按出售伪劣商品处罚,最高罚款额为米价的5倍,难以起到震慑作用。
农村成了假冒伪劣食品的重灾区
(现状)“2元一大包的牛肉干、0.3元一包的方便面在农村市场随处可见,一袋250毫升的某品牌的酱油标价仅为0.5元,牙膏像石膏挤不出来,刚买的食品已过了保质期……相比城市食品市场,农村成了假冒伪劣食品的重灾区。”这是基层一位工商部门工作人员在抽查农村食品后写下的话。
目前,在农村地区仍然有着相当数量的各类食品小作坊;同时,在农村市场经销的食品中,自产自销的散装食品、“三无”食品、过期食品比比皆是。广大农村地区已成为假劣食品的主要产地,而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也成为假劣食品的主要受害者。
(社情民意)调查显示,目前城乡食品市场差别过大,一些被城市围剿的假冒伪劣食品纷纷“上山下乡”。消费者普遍认为,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更应关注。
(代表委员之声)“农民生活得很辛苦。可近年来,不法分子把伪劣食品送到农村,实在可恨!对于那些造假制假、并把问题食品送到农村来的供应商,国家应该狠狠地打击。”
来自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全国人大代表刘中慧认为,解决农村食品安全,关键要抓好源头治理。她说,由于远离城市,很少有人过问乡间小店的食品卫生状况,这些小店进货时大都选择一些价格便宜得出奇的货品。由于“天高皇帝远”,农村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盲区。“源头治理是根本,但现在我们国家对于制假造假的打击力度不够,以后应该从立法、执法等方面加强。”
(记者张晓松 万一 王宇)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
“从农田到餐桌”,委员建议全程监控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07-03/04/content_5798001.htm
“从农田到餐桌”,委员建议全程监控


( 2007-03-04 10:26:55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4版
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席任启兴说,我国食品监管法律法规虽然不少,却因分段立法,条款相对分散,使执法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中存在空隙和隐患。同时,由于执法主体不同,适用法律不同,定性不准确等,难以监管的情况经常发生。一方面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机构设置不尽合理,职责不够明确。法律授权的有农牧、质监、工商、卫生、商务、出入境检验检疫等多个部门,由于监督管理部门多,部门间的职能交叉、重复执法、重复抽检、执法缺位、监管空白等现象较为突出,部门之间形不成合力,监管责任难以落到实处。
他建议建立食品行业的全程动态监管机制,将监督管理的重点从最终产品的检测过渡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整合执法力量,调整监管职能,逐步采用由一个部门为主的综合性、专业化、成体系的监管模式,由该部门全过程负责食品质量监管,并赋予更高的权威。同时,加大对涉及食品安全事件责任企业和责任人的惩治力度。     (记者黄会清 吴晶)据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07-03/04/content_5797941.htm
“否决票”,其实也投给了政府部门(新华每日电讯 2007-3-4) “藏秘排油茶”事件,赚钱的为啥也有意见(新华每日电讯 2007-3-21) 新华时评:等消费者成了专家,无良商家早赚足了(新华每日电讯 2007-4-21) 长江刀鱼几千元一斤还买不到,快绝迹了(新华每日电讯 2007-4-17) 绝户网封口,长江鱼怕要“断子绝孙”了(新华每日电讯 2007-4-18) 虚假药品广告成了“滚刀肉”?(新华每日电讯 2007-3-30) 新华时评:10倍于投资的公路收费,进谁兜了?(新华每日电讯 2007-6-29) 愿“短信获罪”成故事(新华每日电讯 2007-3-5) 杭萧钢构类“神话”,牛市更要警惕(新华每日电讯 2007-3-23) 愿“短信获罪”成故事(新华每日电讯 2007-3-5) 为百姓打造“放心餐桌”(新华每日电讯 2007-8-3) “百元电脑”问世,虽为美元也够便宜(新华每日电讯 2007-2-16) 魏也:拒绝全面单向收费,惊闻“利润不足”论(新华每日电讯 2007-11-22) 黄冈怪事:不交会费,驾照不给年审(新华每日电讯 2007-8-30) 新华时评:住房保障,莫拿经适房当“花瓶”(新华每日电讯 2007-3-8) 泉州:惠民限价房“惠”了“关系户”(新华每日电讯 2007-2-7) 1100元的打印机,经“政府采购”变成了1500元(新华每日电讯 2007-2-13) 哪来那么多“机械故障”?东航这次“演砸了”(新华每日电讯 2007-11-17) 张晓晶:竟还有机关事业单位在“吃空饷”,都谁吃了?(新华每日电讯 2007-11-30) 谁宠坏了郭晶晶们?(新华每日电讯 2008-2-26) 北京最大拆迁项目,实行居民票决(新华每日电讯 2007-6-10) 招商引资来的富商,“资产”只有1美元?(新华每日电讯 2007-4-2) 参与买卖人体器官,将予以严厉制裁(新华每日电讯 2007-4-7) 网络陷阱“机关”重重,日本有“法”填平(新华每日电讯 2007-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