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说庄子--大宗师??第二讲??古之真人的精神境界(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3:18:52
禅说庄子--大宗师  第二讲  古之真人的精神境界(一)
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侮,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
古之真人,其寐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其出不,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颡頯;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故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利泽施乎万世,不为爱人。故乐通物,非圣人也;有亲,非仁也;天时,非贤也;利害不通,非君子也;行名失己,非士也;亡身不真,非役人也。若狐不偕、务光、伯夷、叔齐、箕子、肾余、纪他、申徒狄,是役人之役,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
古之真人,其状义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与乎其觚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邴邴乎其似喜乎!崔乎其不得己乎!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厉乎其似世乎!警乎其未可制也;连乎其似好闭也,悗乎忘其言也。以刑为体,以礼为翼,以知为时,以德为循。以刑为体者,绰乎其杀也;以礼为翼者,所以行于世也;以知为时者,不得已于事也;以德为循者,言其与有足者至于丘也。而真人以为勤行者也。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庄子这里是一个肯定的判断,先把这句作为一个前提摆在这儿。用佛教的话来说,老佛爷不出世,我们世人就都在颠倒见之中,在烦恼之中;用儒家的话来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用恩格斯的话来说呢,就是“没有马克思,我们都在黑暗中摸索”。总之啊,要有真人才会有真知。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一般的老百姓,他们被这个烦恼,用佛教的话说就是“颠倒见”所遮障,他们能够看到人生宇宙的面貌吗?他们看不见。所以必须要通过真人,通过见了道的人,才能看到真知,也就是宇宙天地间的真理。
西方著名的哲学家康德说过一句话:人为自然界立法。我们说的春夏秋冬、二十四个节气是人立出来的,没有人,哪有现在的物理、化学,这样公式、那样定理?没有啊。老天爷并没有什么规律,它是处于浑沌状态,天地宇宙的运行也是浑沌状态,是人通过认识,特别是“真人”们的认识,然后才把宇宙各个部份,自然的、社会的、有机的、无机的、植物的、动物的,等等,把它们区分开来。无论你通过科学的实验也好,社会的实践也好,还是要通过“真人”,你才能达到“真知”。我们不能说山里边的老山民,或者海里的老渔民就没有真知,他们也有他们的真知。山里的森林、地里的庄稼怎样料理?海里的渔民通过海信,知道怎样出去打鱼,他们也有他们的真知。但是整个社会化的,在道上的知,必须通过“真人”才会有道上的知见。
前面我们谈到了“知”和“智”的关系,谈到了“所知”和“能知”的关系,也谈到了“天”和“人”的关系,那么,这几者的关系应该如何善加处理?庄子把这个问题摆在这儿了,但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庄子还是自问自答,只有真人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接下来讲到的“古之真人”,它是层层推进的,一共有四个层次。我们还是一层一层地看吧。先看这第一层的描写。
“何谓真人?”那么什么叫真人呢?就是说我们一般人看不到的或想不到的,真人能看得到能想到。他们就能把一般人看不到想不到的真理提炼出来。像牛顿、爱因斯坦这些人一样,就能从别人看不到想不到的地方,发现伟大的定理、客观世界的规律,他们就是了不起的,“真知”也就是这样来的。
在庄子那个时代,他觉得已经没有真人了,所以言必称“古之真人”,如何如何——他不说当代,只说古代。那么,他心目中的“古之真人”首先是怎么样的呢?
真人的第一重境界
“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我们手上这个版本的白话翻译是“不预测先兆,不妄自尊大,不谋虑未来”,这样的翻译与原意相差就有点远了。什么叫不逆寡?就是虚怀任物,虽寡少而不逆忤,不会去欺负这些弱者;不雄成呢?就是不自以为是,不翘尾巴,不把自己的成就看得太高。还有“不谟士”,也不谋划什么事?顺应自然。为什么要顺应自然呢?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人算不如天算。就像现在搞企业策划的人,一个企业花了几十万请人做了一个策划书,写得是很漂亮,头头是道,但是真能实现吗?能够实施吗?能够操作吗?未必能行。很多因缘,很多事都是事到临头,你才知道真正的答案,知道真正的解决方案。无论是中央的,还是海外的,国防上的作战方案都是一套一套的,真正能够有几个能用上的?往往都用不上。现在的原子弹,美国的、俄罗斯的、中国的,造了那么多,造了好几十年了,什么时候用上了?到现在也用不上。
这里还有很深的修养成分在里边,所以“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就在我们的涵养里。我们要做到不称孤道寡,不要故作高明,不要盛气凌人,要归于平常心才好。如果不能归于平常心,自以为高明,自以为强大,有这些心态的话,就不是真人。
“若然者”,如果他以这个样子来处世,以这个标准来作为他的价值观念,那么就是“过而弗侮,当而不自得也”。过,指有所过失、有所过错,但他不悔。我们经常做点事情,做错了,或应该有所得而没有得到,有名没有捞到,就后悔得不得了,老是想着“我又错过机会了,如何如何……”,真正任其自然、顺其自然、得失如一的人,他绝对不会吃后悔药。“当而不自得”,是指他做得很好,真的有所得,但他也不会翘尾巴。从这里看起来,只有达到孔夫子所说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才能真正做到“过而弗侮,当而不自得也”。
一般我们谈修养,总是说先要“知过”,然后才能“改”。其实“知过能改”就已经对了嘛!后悔,则是一种很不好的精神状态,是一种精神的多余的附属品。就像长了六个指头的一样,多余的就不能要,应该把它砍了!所以《易经》里面有“吉凶悔吝”,这个“悔”字,实际上就是上述的这种不健康的精神状态,从这个地方,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只有“真人”才能超然于是非得失之外,逍遥于是非得失之外。
“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这就把古代真人的种种内在心境,作出了一个外在的描述。
“登高不栗”,有的人有恐高症,稍微爬高一点就会害怕,更不敢去坐飞机之类,怕会摔下来。类似的这些精神症状,就是有精神的恐惧在里边。如果是真人,他就“登高不栗”,说生就生,说死就死,不会把生死当成一回事,他哪里还会有登高而栗的感觉呢?
“入水不濡,入火不热”,用一般的话来说就是刀山火海都敢上!看起来好像是神通广大的样子,其实不是这个意思。这里指的仍是一种精神境界,说明他超越于五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不受金木水火土的这种控制,按佛教的说法就是跳出轮回啦。啥子叫水?啥子叫火?水性走下,火性炎上。走下呢,人往高处走,水往底处流,好比就是人生已经日薄西山、已经每况愈下、倒霉到顶了,他也无所谓;像火,飞黄腾达,成了“万人迷”了,他也不会翘尾巴。我们读到这一部分,像这样解释就要合理一些,不然解释得神神秘秘的,啥子水上漂啦,火里打坐烧不死啦……这样解释就是怪力乱神了。
所以,“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入了道的人,就是能体道而行的人,他就能够做到这个样子。如果不能体道而行,登高当然就要惧了——高处不胜寒嘛,当然就会有恐惧了。如果你日子过得一年不如一年,你难免心头有点不舒服;如果你成天面对的是媒体的长枪短炮,天天狗仔队在你尾巴后头跟起,恐怕你也舒服不起来!遇到上面所说的这些场面,如果你能够泰然处之,那你就是有道心的人,是对道有感觉的人。只有把这些“炎”、“凉”看得破的人,才能够有这样的境界。
从睡觉到吃饭的功夫
接下来,庄子给我们讲了“古之真人”的第二重境界。“古之真人,其寐不梦”。不但是在道家学说里,在佛教里面,我们也找得到这个说法。佛教讲修行的时候,讲究“远离颠倒梦想”,每天打座,要求你二六时中,都处于静心状态,这样你当然就不可能做梦。佛教是把睡眠做为一种遮障来对治。这里庄子虽然说“其寐不梦”,但庄子自己还要梦蝶嘛,孔子也还要梦周公呢!所以,这个地方说真人“其寐不梦”,应该说是真人的身体康泰、心境平和,虽然偶尔有梦,但他不去纠缠,因为他的身心都很通达了,梦境应该很祥和。当然,也可能会有点不了然、不舒服的梦出现,但是他不去计较,不去执着于梦境,不像我们有的朋友,做了个梦,马上就去找《周公解梦全书》,或者跑到文殊院门口的算命摊子上去圆梦。如果能不纠缠于这个梦就对了。真正不做梦的人,恐怕也很难找得到。我们都有梦,没有梦的人基本上没有,老佛爷也做梦,幻法嘛,都在梦幻泡影之中。但是真正的真人,他并不是“不梦”,而是在梦中,他能够有这个觉照,能够严守自己的觉照力,能够严守不丢。
“其觉无忧”,是说醒过来以后,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也没有啥忧虑的,因为他没有是非之心,没有得失之心,当然他就不会有什么忧虑了。用《心经》里的话来说,就叫“远离颠倒梦想”。你看,“远离颠倒梦想”是真人才做得到的哦!我们反省一下自己,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忧?是老百姓嘛,是众生嘛,肯定有忧!那我们怎样使自己面无忧色?先不说要有喜色,首先要无忧色嘛!我们其实并不需要有那么多情绪化的东西在里面。所以,“其觉无忧”就是“远离颠倒梦想”。庄子谈的这个道理,与佛教的概念从实质上看是一样的。
“其食不甘”,庄子从睡觉谈到了饮食。我们成都人喜欢吃火锅,喜欢吃麻辣烫,像我们这里的某某同学一样,城里头哪儿有好吃的都晓得!他这个舌头呢,真是天下第一舌!专吃天下的好东西(众笑)。所以,我们中国人,尤其是成都人,这个味觉可以说是很有点“腐朽”的。京、苏、川、粤四大名菜,稍微有点本钱的人,都要去吃。山珍海味,龟蛇耗子,啥子都吃。欧洲人呢,人家吃东西就简单。你到英国王宫去,女王办国宴,也仅是三菜一汤,面包土豆之类的,也没有啥子特殊的。中国一来就是“满汉全席”,弄起来都嫌麻烦!说起来,其实也就是为了那点味觉的享受。我也是这样的,有时候到庙子里面去讲课,青菜豆腐老盐菜,连吃几天,淡而无味,心头就觉得有点恼火,就呆不住!所以说也还是惹上了这个毛病,很麻烦。
但是,怎样解除这个麻烦呢,我们就要学古之真人了。其食不甘嘛,你叫他吃饭,吃好的也这么回事,吃差的也这么回事,他对饮食没有什么分别计较之心。就像马祖的徒弟大珠禅师,有个其他宗派的法师与大珠禅师讨论:你们禅宗有啥子特别的嘛?大珠禅师说我们是“饥来吃饭困来眠”。那个法师不屑一顾地说,哪个不是这样的呢?这个都能算是特别嗦?大珠禅师回答说,不一样哦!一般的人吃饭的时候千般计较,软了硬了,咸了淡了,麻了辣了……千般计较;睡觉时呢,又万般思索,该睡的时候又睡不着,老是想这样,想那样,公家的,私人的,乱七八糟的想不完……
睡觉,是考核一个人心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一个人倒床就能睡着,那他简直太了不起了!我平常上床也少则半个小时,多则一两个小时才能睡着!这说明修行还是不够。像有时候晚上上课,大脑兴奋了,到了睡觉的时候,想刹车也刹不住,没有办法,还是只有慢慢地让自己的思维淡下来,让它平静下来、安静下来。
“其食不甘”,我们应该达到这样的境界,去掉饮食、味觉上的这种贪欲。牛吃草,它还不是嚼得津津有味的,它还是“甘”嘛。我们放牛,哪儿的水草甘美点,那个牛还不是要朝那儿跑,这个时候它不会去嚼干谷草。到了冬天,没有水草了,它没有办法了,你看它就要啃干谷草了。一切生物它都要猎取食物,滋养生命,所以,这个“食、色”,你要叫它断,那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应该尽量地淡化它。“其息深深”,一般练功夫的人,都晓得这个。以前讲调息,就是怎样使自己的呼吸达到深、缓、平、柔的这么一种状态。
贵人金口不常开
我们知道,肾上腺素分泌比较多的时候,心跳就比较快,呼吸的频率也比较急。为什么肾上腺素会高?那绝对是因为有事情,有危机,有警兆,它才会是这个样子。你经常呆在是非场合之中,呆在利害场合之中,平时提不起也放不下,那你肾上腺素就会高,弄得你心脏病都要犯!所以,我们要使自己心境平和,一天无所事事。如果时间充足呢,可以到大自然中去散散心。
我从自己身上就发现了这种情况。平时在城市里面,有时睡不着,而一旦到了山上,到了庙子里,无论是云门寺也好,柏林寺也好,城市里面这些麻烦事一放下来,嘿,就好睡了!在庙子里晚上八点钟就上床,你没有耍的,和尚们也不会陪你吹牛聊天,当然只有去睡!在这种环境里面,反而心很定,也没有啥子事情来牵绊,一会儿就睡着了。只有在这种心情平和的时候,你才可能是“其息深深”的。
曾经听到一个道教的大师说,你们不要去调什么息,去睡个安稳觉,只要你睡得安稳,这个时候你的息就调得是最顺的!你自己去人为地调息、人为地用意识在那儿控制,那就是有为法,不是顺其自然的道家法则。所以,庄子讲“其息深深”,应该是天然而然的。虽然我们用意去控制,也能够达到“其息深深”,但他一遇到有啥子事情,肾上腺素仍然会升高,他就仍然会着急。如果是天然而然的“其息深深”,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急,他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其息深深”的舒缓状态。我们如果能在日常生活当中,在平常的时候都能做到“其息深深”,那么我们自己的修为,就达到一定的境界了。
有事时“其息深深”,无事时也能“其息深深”,这个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神闲气定”。只有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无论忙时、闲时,都能有静气,有定力,都能够做到“神闲气定”,那么才能够保持这个“其息深深”的状态。其息深深,也是道家丹道里面的一个重要指标,离开了这个,要说谁有好高的功夫,那是不可能的。通过你呼吸的缓急,就能判断你的修为。如果你今天见到一个大人物,或者你今天中彩票得大奖,能够面不改色心不跳,那就是有功夫。
“其息深深”,法师是南传佛教的,很讲究调息。一般急躁的人,他的呼吸是很浅的,老成的人,深藏不露的人,他的呼吸很深的。急躁的人说话,躁人“之息以喉”,喉部就说话了,他想都没想,“哇”就出来了。老谋深算的人,说话是从丹田里出来的,他说话就很缓慢,很平淡,不对的话,他一下就吞进去了,为什么呢?因为大脑思维的频率要快于呼吸的频率。如果从喉咙上出来的话,你思维的频率就比呼吸频率慢,有些人说话不负责任,想当然地说,不经过思虑。我们平时可以留意观察一下,看那些气极败坏的人说话是什么感觉?神闲气定的人说话是什么感觉?吉祥的人和不吉祥的人说话是什么感觉?有身份和没身份的人说话是什么感觉?真正有教养的人和没有教养的人说话是什么感觉?我们一听就明白了。
“其息深深”,他的呼吸很深,为什么会很深?庄子就举例:“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一般的众生,没有经过修炼的人,不管你是发了财的,当了官的,都是以喉来聚气。真正发了大财的,当了大官的,他不会以呼吸以喉,真正当大官的人,他们不会随便说话的。他们都是气聚如金,其言如金,所以皇上金口玉牙不能随便说,他深藏不露。一个只有心灵能够深藏的人,其息才能够深深。当然,道家有一些炼气功的,炼大周天的,他们通过《庄子》的理论,发展了道家的修炼术。包括佛教的调息、四禅八定,也是这样的。如果不通过调整呼吸,你是不能入定的。真正入定的人,他一定要把自己的呼吸调整得很顺。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果受到了惊吓,激动,一是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快;一是呼吸频率也加快,呼吸频率快就是息之以喉了。真正安静的人,有静气、有定力的人,都是 “其息深深”。
所以从相术上看这个,也可以从这里衍生出音相术来。这种相法不是看人的五官,而是听人说话,哪怕你说一句话,咳一声嗽,都能够判断你的吉凶祸福,由此来称量一个人的福贵贫贱。这个“其息深深”很重要,我们应该把这个看到。
你的呼吸能达到脚后跟吗
所以呢,这几句话看似简单,其实是与我们深层次的内修融为一体的。下面庄子又继续说了,“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这句话按一般的讲法,是说真人的呼吸能够达到脚后跟。当然这是丹道家的说法。大家出现过这种气达到脚后跟的感觉没有?前一阵大家喝酒,记得有哪位同学提到过,说是喝那个68度的五粮液,酒一喝下去,气一下子就到丹田了,那种感觉舒服得很!上次我在柏林寺的时候,一位法师专门给我留了极品的普洱茶,刚一喝下去,一股热气就从尾椎骨尖上升起来了,那种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真人之息以踵”,是讲真人的呼吸要达到脚后跟,我们平常的人只能达到丹田,或者通过意念的活动,通过观想,我的中气从会阴处升起来,然后通过尾闾(即尾椎骨)顺着脊梁慢慢向上搬运,然后到了百会穴,阴阳二气一交通,然后就结丹,把这个丹收到丹田养起来,这就是道教的修炼术。但庄子的这句“真人之息以踵”,难倒了许多学者,包括修炼的人,我们的呼吸能够达到脚后跟吗?我可以告诉你们这个方法,使你们达到“真人之息以踵”。当你们困极了的时候,在床上伸懒腰时,脚在床上蹬的时候,唉呀,好舒服啊!气一下就过去了,就到脚后跟了,有没有感觉到过?其实大家都感觉到了,只不过自己不知道。这是一个密法,所以每天早上起床、晚上睡觉时,很自然的就要这样,但是你是被动的,你不是自觉的,很多人疲惫以后,伸一下懒腰,那一下很舒服,就是法师说的得乐,得大乐就是这样的,并不需要男女交合的那个乐。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道藏》里写这个的很多,谁把这个写清楚了?这些在外边是不能随便讲的,所以“真人之息以踵”,我们如果经常这样做的话,任督二脉气机就会通畅。
我也给大家介绍过,我通大周天是在最艰难、最痛苦、快死的时候。我在城市的监狱里关了两年,后来才发配到高原上和活佛、喇嘛关在一起。又过了两年,有一次是一个星期都睡不了觉,那时已经很虚弱了,但突然一天,一声巨雷,“叭”地一声,好像要把我的心撕得粉碎一样,那一下就使我全身轻安,一下就睡着了。当时我也不知道,回来以后,贾老在讲阴阳二气的交通,讲阴气和阳气达到了百会穴以后,就像自然阴阳二气触电,我听了后才回想起,我当年就是这样的。这是自己气机运行的好消息,那时整个身体很舒服,病也一下就好了似的。后来这种现象也反反复复出现好多次,但因为上了年龄,就好比以前是一万伏的电相击,现在就像一百伏的电相撞,为什么呢?那时毕竟只有二十几岁。
当然,气沉丹田呢,稍微有点座上功夫的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至于那个“气”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妄想、是念头在那儿转吗?还是真正有气在哪儿转、在哪儿用?我们就不要去管它了。道家里边通常说,“炼精化气”是用男人的精,转化为“气”,那个“气”就是从脚后跟里面起来的。这种解释当然也说得通。为什么呢?现在医学说,人的造血机能,主要靠骨髓,靠的是脚或腿等较长骨头的骨髓。俗话说“人老先从脚下老”,你看那些身体虚的人,往往先就是感到脚后跟痛。如果觉得脚后跟都不存在了,走起路来都是飘的,这个就是“气”不足了。那些感到脚后跟空的人,一般就是房劳过度啦。
这个地方说真人的气息深,他的气是完全下去了的。所以“深深海底行”也可以这个样子理解。庄子在下一个篇章《应帝王》中讲,列子的老师就有这个功夫。他把自己的气息藏起来了,深藏不露,显示出“面如土色”的样子,以至于那位相法大师都以为他要死了!“众人之息以喉”,《易经》里面也说了,“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将叛之人其辞游,心中疑者其辞枝”,这些如果要往深里说,都有很详细的说法。那么我们看一般的老百姓,他的息就在喉。你注意听有些人说话,他是从喉管上冒出的声音、语言,你自然就会觉得这个人没什么修养,急躁、心机不深,这样不好。
嗜欲深者天机浅
庄子在这里除讲到了“真人”、“众人”之外,还讲到“屈服者”。“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屈服者是什么样子?就像斗败了的公鸡,斗败了的狗一样!你看那些在台子上颐指气使的人,一旦被“双规”了,也就成“屈服者”了。这个时候你再看他说话,马上就低声下气了,又紧张,又颤抖,说话时喉咙里就像有东西哽着吐不出来一样。从这里我们就能感觉到各种不同的人,真人、普通人、落难的人(屈服者),在气上给人的不同感觉。
平时我们看人,只要一看他的脸色,听他一说话,就知道他处于一种什么状态之中。如果你看他神闲气定的样子,那就很了不得!如果听一个人说话,尽在喉咙里出声音,那就算是他有点小见识,也没有啥料理头。如果一个人是“屈服者”,说话吞吞吐吐的,那多半就是惹了祸的,有时候呢,这种人就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这些都是方法,通过语言、通过气息的交感,我们就可以把一个来访者的状况大致地作一番了解。
“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在佛家比较讲究戒律,在道家、儒家,也都比较讲究清心寡欲。为啥子都要讲究清心寡欲呢?嗜欲,是每个人都有的,酒色财气,哪个人没有?但是我们能控制,让这个嗜欲不过度就行了。如果过度了,嗜欲深了,这个嗜欲就会变成你的累赘。一旦成了你工作、生活上的累赘,自然你在理性上的负担也就加重了。什么是天机呢?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灵气和道心。天机浅,就是灵气和道心浅了。如果你主要的精力都花在酒色财气上去动脑筋、去享受,那你哪儿还会有修道的本钱呢?自然就是道心浅了,这样哪里还有什么灵气呢?
天机,是我们自身具备的,并不是外界有一个什么玄妙的天机要去获取。你自己嗜欲一深,你的天机就浅了;而你的嗜欲一淡了,你的天机自然就会厚起来。你天机厚了,在道上你就会很方便,很如意,你就能行走自如。
当然,嗜欲和天机,也不能截然分开,打作两截。成都一位老道,屋子里有一幅对联:“酒色财气,有度皆可养生;贪嗔痴慢,无著便是菩提”。这幅对联的意思看起来很高明啊!但是,怎样才能使这个酒色财气变成养生之用?怎样把贪嗔痴慢转化成菩提呢?这幅对联里也教了你方法:一个是有度,一个是无著。如果我们陷在里面了,那就不行;如果我们要彻底断绝这些东西,彻底割掉这些资本主义的尾巴,那也不行!这个样子就要把人弄成机器人,弄成瓜兮兮的人了。这是不近人情的,不是道人所为。道人也是有情的,“菩萨”翻译成汉语是“觉有情”嘛。大家都有情,他如果没有情,那还叫什么“觉有情”呢?
所以,我们在看一个人的时候,要看他是否嗜欲深。比如,麻将就是一种嗜欲,高尔夫球就是一种嗜欲,网球还是一种嗜欲,喝酒也是一种嗜欲,当然那些抽大麻、吸海洛因的,就更是不折不扣的嗜欲了!我们看一个人,就要从这些方面通盘来看:他在这个社会的习染上,有没有偏好,有没有偏爱?当然,如果是好道就不说了,但如果好道好得太“枯”了,只晓得 “为道而道”,那就成了空空道人了!这样就仍然“圆满”不起来。因为道是丰富的、活泼泼的,不是枯寂的。这两方面如何把它平衡起来?如何把它运转起来?就需要我们自己在这些方面留心了。
古之真人的生死观
下面庄子继续谈“古之真人”,进入了真人的第三个层次了。前面关于“真人”的说法,每一层都在推进,这部分就又进了一层。前面的第一层是统起来对真人的作了个描述;第二层则从生命的体相上、表现上,对真人作了个说明;现在的第三层呢,就又深了一步了。
“古之真人,不知悦生”。我们人都是好生恶死的,为啥子好生恶死呢?鸟之将死,其鸣也哀嘛!面对死亡,大家总的来说都会怀着一种恐惧。为什么会怀着恐惧呢?今天晚上睡着了,不晓得明天还有没有机缘醒过来?打个比方,我们到哪儿去旅游,总还是有个目的地,这个目的地自己是知道的,所以不会有恐惧。但是,如果我们一口气上不来,大家都不晓得下一步会到哪儿去,当然就会有恐惧了。如果死了,晓得到哪儿去,就像西藏的活佛一样,转了一圈 “乘愿再来”,自己心头有数了,所以也就无所谓了。关键我们是普通的人,没有这种本事嘛!包括一些在修道的人,你要问他上辈子是怎么回事,他除了胡说一通,乱说一通,哪个晓得自己上辈子在干什么呢?有些人说得更离谱,连自己下辈子、下下辈子到哪儿去,自己都晓得!这就真正是活见鬼了!
我们经常遇到那些炼功夫的,说他自己上辈子是什么什么转世。我有个朋友,也是我的师兄,他就说自己是孙中山转世!结果呢,弄得大家都对他很不了然。本光法师骂他是神经病,结果,后来他确实得了神经病,最后在精神病院里面住了十几年,死都死在里面的!
所以,听到有些人在妄谈自己的前生后世的时候,在津津乐道地说别人的前生后世的时候,最好,给他吃点医治精神病的药,要不然,你就是请活菩萨来给他治,都没有用!这就是他自己的业嘛!这业那么容易转啊?自己的业比须弥山还重,须弥山都还有可能转得动,愚公移山嘛,但自己的业就很难转变得动!要转得动啊,就只有自己修行,只能如实、如法地修行,你才可能转得动!现在的人,有几个能如法修行的哦?连什么是法都不晓得,那怎么还谈得上如法修行呢?所以,一说到生死问题,就确实是个要命的问题。
古之真人,在庄子里面,在道家里面,真人的境界是被立得极高的!佛教一天到晚都在说生死事大、轮回是苦,但是在《庄子》里边,他就把这个放得下!“不知悦生,不知恶死”,他把一切都归之于自然了。生,是老天爷生你,是“天之所为”,死也是老天爷让你死,是“天之所为”,都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既然无可奈何,那我就只能“安之若命”。你如果不安之若命,你还要在里面添加点喜怒哀乐,你就是吃饱了没事干!太傻了嘛!我们现在遇到病,放不下,还不是要去找医生。大家都是好生恶死的,就算我遇到,还不是没有办法。我家老爷子生病的时候,明明晓得要走了,还是没有办法,还是要尽力医,要尽孝道嘛!明晓得送医院最终是人财两空,还是要送到医院去。
真正看透了的人,把生死放下了的人,是不多的。我平生所见到的也就是那么两三位。本光法师是说走就走,离欲老和尚也是说走就走。这些都是我亲眼目睹的。当然,也有听说的,只不过听说的呢,就姑妄信之了,但也有些还是不敢信。只有自己见到的,有这个示范在这儿,自己才会信得过。像杨光岱老师,得了肝癌,那么痛,那么恼火,但是就是能坦然对待,走的时候也很吉祥。
“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因为他们看破了生死。一般的人面对生就欢喜,面对着死就害怕,他不愿意死,不能坦然面对生死。但是真人——见了道的人,他把生死看成是大道运行的轨迹,生就是死,死就是生,他不把生死当成两回事。佛教修行的人,他把生死贴在鼻尖上,他们就是要打破生死来玩,使我们在生死之中来去自在。有些古代的老和尚预知死期,安然坐化。本光法师就是这样的,早在1990年,他就说:“唉呀,明年吧,八月十五月儿圆,本光法师上西天”。昨天就是中秋,如果不是刘老师、法师们来了,我是要到昭觉寺去拜祭本光法师的周年的。他是中秋节圆寂的,1990年就说自己会在1991年圆寂,到了1991年中秋节晚上,大家一起过节,他跟我们大家谈话,谈着谈着,头一扬就走了。
离欲老和尚也是这样的,在最后时给我发电报,让我和昌臻法师赶快到报国寺去办大事,要给我们交待后事。我们到了那里一看,是一个破烂的房子,他用的蚊帐都有一百个补丁,盖的被子也是补丁摞补丁,用了几十年的,但是床下都是钞票。离欲老和尚给昌臻法师留了五、六十万元的钱,让他来建庙。如果那时我去了,我就是那里的方丈,但我那时放不下啊,家里有老婆、孩子也还小。昌臻法师当时七十多岁了,什么都没有,而且学佛多年,就让他剃度了。他现在还在,已经快九十岁了。1991年本光法师圆寂,1992年离欲老和尚圆寂,这些都是很了不得的人。
对他们来说,真正做到了“不知悦生,不知恶死”。那时我们看见本光法师不行了,身体很差,让他到医院里去,他不去。当时我听他说话时,就感觉到有点脱阳的危险,很多徒弟要把他送到医院里去,他就是不去。他就要在寺庙里走,出家的人不能离开寺庙,最后一定要留在寺庙。所以“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很多高僧大德都是坦坦荡荡的,很自然。
乾坤一室须何怨
“其出不,其入不距”,生,我不感到欢喜。其实你自己在出生的时候,哪儿感得到欢喜呢?老天爷把你生下来的时候,奶娃儿一个,你也不晓得欢喜!佛教的话说得更重,生就是苦!你看娃娃一生下来就在哭嘛!如果不苦他又何必哭呢?所以佛教就描述了在生的时候那种种的苦,婴儿刚生下皮肤很嫩,一沾席子,哎呀,像刀割一样,痛苦无比;还有讲,连吃妈妈的奶水时,也是一种如何如何的痛苦……总之,佛教说一切都苦,没有不苦的!
但是呢,实际上我们平时没有意识到,我们现在还活着,还存在,应该是值得庆幸的。像我们这代人,上世纪六十年代没有被饿死,也没有因为打原子弹把我们炸死,到了现在,还能赶上二十一世纪前后的改革开放,可以过点好日子了,这些呢,还真是值得庆幸的。然而庆幸归庆幸,还是不要过于的欢喜的好。
“其入不拒”,就是不拒绝死亡,坦然地面对死亡。真正有这么一天我们要死了,最好还是学那个“竹林七贤”的哥们,抗把锄头,拿个酒壶子,走到哪儿死了,就地挖个坑埋了就算了。当然,这个样子还是很好的,沟死沟埋,河死河填,走到哪儿就葬在哪儿,既不打丧伙,也无须开追悼会。但这些毕竟都是空事,想那么多没用,能像庄子所说“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就像这样随顺自然地来去,多好啊!
“翛然而往,翛然而来”,就是悄然而来,悄然而去……这多潇洒,多逍遥啊!这样的精神,这样的境界,庄子写出来之后,两千多年来,很多中国的知识分子都醉心于此。很多隐士,更是以庄子的这种境界为自己生活的目标。在《二十四史》里面,记载有很多这样的隐士。当然这些隐士,有道士、有和尚,也有一些在家的处士们,他们确实是把自己融入了自然之中。你看那些诗词歌赋,往往最优秀的,都是那些山林诗、田园诗、隐逸诗。这些诗读起来就最舒服,因为这些诗词没有烟火气。特别是我们在社会中摸爬滚打,身心疲惫,需要调适的时候,看点这些诗,那是相当舒服,相当安逸的。
你看现在有些企业家,自己事业干得身心疲惫,就经常自己开着车到高原上去。为什么呢?如果你到峨眉山、到青城山这些天下名山去,到处都是人,都人满为患了!只有到青藏高原上去,走一两百里看不到一个人,自然就有那么一种壮阔、肃穆、辽远的感觉!只有这个样子,才把人间的烟火气丢得下!那个时候,自己融身心于大自然之中,把自己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放下,才可能感受到身心的清凉。这种体验是很舒服的,我们在座的有些朋友也领略到了这一点,所以每年的这个时候,都要到高原上去晃一圈,不走过十天半个月,就总觉得今年过得不愉快。
这就是对“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的具体体验。但是庄子接着又要让我们“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不忘其所始,用佛家的道理来解释就是要“重因”,佛教讲菩萨“重因不畏果”,有其因必有其果,所以忘其所始就不好了。我们是怎么来的?来路要明白。从哪儿来的呢?老天爷生的嘛!我在监狱里关起的时候,家里来了封信,说李尔余先生去世了,王云舍老先生也去世了,当时呢,心头还是有点难过。但难过一会儿,脑子一转,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啊?是从乾坤中来嘛,又回到乾坤之中了呀!并没有离开嘛!后来自己填了一首词,其中有一句:“乾坤一室须何怨?”大家都在这个屋子头,看似来来去去,其实哪里离开过啊?人已逝,神还在啊!脑子里只要一想,老先生们的音容笑貌,就还宛然犹在啊。
“不求其所终”,就是不计其结果,不要老是想着我今后要怎么怎么样。这些都不要管!这个都是老天爷给你安排了的,是天之所为,非人之所为!我自己要吃点什么饭,我要买什么衣服穿,我要结交些什么样的朋友?这些基本上是人之所为,不过有时候交朋友也还是天之所为,不是你控制得了的,因缘不可思议嘛!
所以,“不求其所终”就是随缘而化,大家要掌握这个,不要去强设目标,我明年要干什么,后年要干什么,甚至十年、百年后要干什么……都不好。如果你强设了这些目标,就把我们自己拴死了!达到目标又怎么样?没有达到目的呢?所以,“不求其所终”,不计结果,到底后果怎么样,不要去考虑那么多啦。我们常常讲“随缘而化”,就是要把自己放在大自然的造化之中、变化之中,不要过多地主观调控他!主观地去调控它,前面已经说过了嘛,“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真正体悟到这一点了,你自然就能做到“不求其所终”了。
所以这里的“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对这个始、终,我们要配合得好才行。如果配合得不好,我们在社会上过日子、干事业,就会有很大的盲目性,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就会弄得自己心烦意燥、六神无主。如果我们做得好,平时自然就会面带喜色,不然的话,就会面有忧色的。
老天爷不会听你的指挥
接下我们看“受而喜之,忘而复之”。这里的“受”,讲的是我们受身之后,我们有了这个身体。当然也可以扩展开来,泛指凡是得到什么好处,遇到什么其它的好事情。受而喜之,就是该喜的我们还是要喜;忘而复之,就是该忘的就应该忘掉它。
总之,我们要把生死置之于脑后,坦然地回归于自然,面对生死。我受身了,我就自然而然地过日子,欢欢喜喜地过日子。所以我们常说要“养喜神”,也是这个道理。对死,不去管它,把它丢在脑门后。人总有一天要死的嘛,至于什么时候死、怎么个死法,这是老天爷安排好了的,用不着我们去操心。当我的生命要回归大自然、老天爷要把我收回去的时候,管它是否要加利息,统统不加理会,总之坦然地接受,勇敢地回归于自然。这个心境是需要的。
“忘而复之”,就是把一切都放下,过去的因缘不放在心上,来来去去的事都不放在心上,过去就让它过去,别老是纠缠过去。生活在回忆之中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我们要面对未来,要开创未来,要有创新精神,要有担当精神!很多人一进入晚年以后,进入老年以后就容易进入这个状态,回忆过去,老是追寻自己年青时的事,老年自然而然就进入这个状态,不进入这个状态的人,他一定长寿。为什么呢?因为他还有开创精神,他还在面向未来,你想他是不是会长寿。如果他失去了动力,老是回忆过去,有什么用呀!
我有一些老朋友,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就很痛苦。他们总是在回忆过去的辉煌,如今别人都发财了,当老板了,有这样的成就,那样的成就,他们呢?还躺在过去的成就里,还在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的回忆里,都不知道八十年代过了,九十年代也过了,现在都是二十一世纪了,二十一世纪的头十年也快完了,他们也老了,没有用了。所以我们要勇敢地说,用易经的乾卦来说“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到老,也要自强不息,这也是长寿之道。所以愿炯法师一定会很长寿的,到这里来一个月都那么精进,他并没有生活在回忆之中嘛!
“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我们凡夫之人往往就做不到这一点。说老实话,我们都是在“以心捐道”!什么是捐道呢?就是助道,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要驾驭自然,要改造自然,要改变自然,要改造社会,等等。当然,这些话顺嘴说出来感觉都很伟大,但是呢,却是与真正的大道相违背的!因为大道自然,自然而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在道上去有所“做”?去有所“助”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为什么不可能?因为你直接干预了大自然,就像西方人通常说的一句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人类总是在那儿想,要改天换地,要做万物的主宰,要怎么怎么样,实际上都是些蠢事,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以心捐道”,就是画蛇添足,就是拔苗助长!
我们看一个小孩子,从婴幼儿到成人,慢慢长大,该他什么时候成人,就什么时候成人,你不可能三天五天、一年两年就把一个婴儿变成一个成年人。现在西方在搞的克隆技术,为什么受到环保主义者,受到教会的反对?因为这种行为就是庄子说的以心捐道、以心助道!这些事情,在人的伦理上说不通,在人的自然性上也说不通。你搞克隆技术,是想跟上帝两个扳手腕吗?越是像这样搞,越是预后不良!我们在历史上看到的例子,也是这样子的。看那些与天奋斗与地奋斗的人,或者是突发奇想,要想天翻地覆的人,往往都是以笑话或悲剧收场,因为,老天爷不会听你的指挥,而且还要给你一个很严重的惩罚。
所以,我们自身也要注意不要以心捐道。其实从个人的修行上来说,特别是道教、佛教修行的人来说,很多人不自觉地就在搞“以心捐道”的事儿。不管是搞丹道修行,搞大周天、小周天的人,或者是在佛教上,搞这样修行那样修行的人,严格上来说,都是在以心捐道。《信心铭》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太明白不过了!真正的至道是最简单、最直接、最瞥脱的,一有了拣择就是以心捐道!你就会落入不是这样就是那样的境地当中,被什么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增增减减……被这些东西搞昏头!《心经》上明明说的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而我们呢,往往就是在不断地生、灭、垢、净、增、减……这样画蛇添足、拔苗助长地对大道进行加减乘除,这样反而就离道愈远了。
顺应天道的运行、自然的运行,我们不要“逆天而行”,不要画蛇添足。所以前几天大家在说反季节的蔬菜不要吃,它中间总是给你添加了这样激素、那样生长素一类的东西。搞这些什么转基因、反季节的蔬菜粮食,本身就是以心捐道,都是要不得的。
我们要“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在道上行的人就是要有这样的见地,要有这样的境界。如果我们如实、真正地做到这一点了,那么“是之谓真人”,我们就是一个自然人了,也就是庄子所说的真人了。
到底什么是真人呢?纯真嘛,他没有受到社会性的污染,他才称为真人。按照道家的话来说,一个真人其实就是一个纯粹的自然人,哪怕他是个原始人!其实庄子笔下的有些真人,就是跟原始人差不多,只不过这些“原始人”,他是有道心的,有道的感觉的,不是那种野蛮状态的原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