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说庄子--大宗师??第一讲?天之所为与人之所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9:16:57
禅说庄子--大宗师  第一讲 天之所为与人之所为
《大宗师》是《庄子》新的篇章,也是《庄子》三十三篇里的核心之一,是内七篇的重点,它的地位仅次于《齐物论》。《齐物论》我们前面已经讲完了。实际上,在佛教里,我们都知道有个称呼叫“宗师”,禅宗的宗师那就不得了啦,大宗师就更不得了!“宗”,什么叫宗?禅宗、华严宗、净土宗、密宗,能归根得旨、俱备相应教法的才能称“宗”,具有终极的道理才能称为“宗”,能够在“宗”上当老师、当先生、当导师的,那是佛菩萨的资格,非常了不得;另外再加上一个“大”字,就更加突出了它的地位。
那么,什么样的人有资格当大宗师,当人类的导师呢?庄子在下边谈到了“真人”的理念,在谈“真人”的理念之前先提出了一个概念,这就是需要我们在人生的路上,在我们精神的历程上,要知道有一个绝对的东西,我们必须要承认的东西。用佛教的话说,我们需要有一个决定见、根本见,也就是一个价值观念,这个价值观念要成为我们的定见,你不能动它。我们现代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是模糊的,不管是政治家也好,哲学家也好,科学家也好,艺术家也好,他们还没有达到这样一个最高级的人生观,当然只有宗教家,而且是见了道的人,才有这样的感觉。
《大宗师》,它充分地展现了一个“真人”的底细、境界、思想和行为,使人能够通过这些所展现出来的东西,在理上,能够解;在行上,能够入。《大宗师》将“古之真人”的种种行迹开示于人,使人能够仰慕之,效法之。那些盲修瞎练的,那些空空道人们,他们是看不到这些的。很多人一天到晚研究这样修养、那样修行,他没有看过《大宗师》的内容,就很容易落空。我们学道、修身、养性,需要相应的见地,需要相应的手段,那么,《大宗师》就是具有这种作用的一个很好的范本。
第一讲 天之所为与人之所为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
把人跟天的界限分清楚
本篇名为《大宗师》,一开篇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极高明的境界:“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至矣。”我们在学《大学》的时候,谈到了“知止”;在孔子的《论语》里边,也有很多地方谈到了“知止”;《易经》里边也谈到了“知止”。我这几年,在书院里面,也在反反复复给大家讲“知止”的概念。《养生主》里面,开章就说“吾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这里面已经提出了这个问题,那么现在《大宗师》说“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就又把这个意思更推进了一层。
首先,什么是“知天之所为”?你把它理解成“道之所为”、“自然之所为”,都可以。如果要用佛法来说,理解成“真如之所为”,也可以。知天之所为,我们要给它一个界定,如果不懂得这个界定,我们就是迷糊的,处于一种愚痴的状态。我们不但要知天之所为,还要知人之所为。人之所为,不等于是天之所为;天之所为,也不等于是人之所为。
人之所为的这个圈子是什么?它的界定在什么地方?我们怎样来把人跟天的界限分清楚?尽管这么几千年来,中国人都在大讲天人合一,但究竟什么是天?什么是人?一般人谈天人合一,未必就真把这两个概念弄清楚了。什么叫人之所为?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一方面,我们是一个自然生命,同时又是一个社会生命,社会生命和自然生命在我们人身上是合二为一的。自然界里的动物、植物基本上都是自然生命,它们谈不上社会性。蚂蚁、蜜蜂、猩猩,包括黑猩猩、狮子之类的,好像都有群体,但是它们的群体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
天之所为,就是自然、宇宙运化成就了这一切,包括人,也是天之所为,地球的一切一切,属于自然的都是天之所为。知天之所为,这就不仅仅是属于知识的范畴了。如果我们用理性去探讨它,就像我们后边所说的一样——“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也就只能达到这个样子。你不可能真正了解什么是天之所为的。要破除这个壁障,就需要一种参悟,所以后面才有庄子与颜渊谈“坐忘”的事情,不然的话,凭什么说可以知天之所为?
知天之所为,这只是一个方面,我们还要“知人之所为”。人之所为是什么呢?就是人类的文明和文化,从古代的石刀石枪、青铜文化,到现代的科学技术,包括现代的文学艺术、一切一切社会化的东西,经济的、政治的、历史的、科学的,这一切都是人之所为。
天之所为,有它的范畴;人之所为,也有它的范畴。这个界限一定要弄清楚。如果不弄清楚,我们的一生就不足论了。另外,《养生主》里提出了一个概念,“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就是我们的生命是很有限的,而我们面对的这个世界是无限的,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我们需要达到的境界是无限的。但是我们以有限的生命来面对无限的知识,要追求这个是不可能的。“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样是很危险的。我们这里说人之所为,它的半径有多大?它的极限是什么?天之所为的极限又是什么?知道了这个,就“至矣”,就达到了精神的最高境界。
知人之所为,不是知识就能解决问题的,也不是理性能解决问题的。这个也需要参、需要悟道!如果没有这个悟道的过程,那么就既不能知天之所为,也不能知人之所为。所以,庄子在后面对“真人”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描写,古之真人怎么怎么样,古之真人怎么怎么样……层层推进。这里所说的“真人”,当然就是“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的这么一个了不起的、超凡脱俗的人了。
庄子最推崇的境界
下边又说“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天之所为是什么呢?就是生生不息。宇宙万物、自然万化生生不息,包括我们人类社会的一切都是天而生的。用现代自然科学的观点来说,宇宙、自然是无穷无尽的,只要你把精神和注意力投放在这个地带上,就会认识到其无穷无尽。昨天听刘老师讲杨振宁发现,从古到今,从西方到东方,都有很多著名的学者、自然科学家,他们面对的自然是无穷无尽的。我们现在很自豪,宇宙飞船都可以到月球上去,到火星上去了,如此等等。但是再过一千年,一万年以后的人们再看今天,我们现在的成就值得骄傲吗?一点都不值得骄傲。再过一万年,十万年以后,我们还跟原始社会一样,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所以,天之所为是无穷无尽的,就是“天而生也”。我们要知道这个“生”是什么?
另外一个是“知人之所为者”,人之所为就是我们意识形态的东西,就是我们形而上的东西。认识这一切是什么呢?关键是“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前面有一个大的命题——“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关键是我们要知道“人之所为”。就个人而言,我们只有这一百年,作为整个人类社会文化的运行,也超不过地球的寿命,现在的生态危机,社会种种的危机继续发展下去,有可能很早地就把人类的寿命给结束了。
如果动用原子弹、核战争,如果人类无限地膨胀,自然就越来越萎缩。社会膨胀、自然萎缩,实际上人类的寿命也就结束了。我以前说地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面包,人类社会一亿年把这个面包吃完,人类社会的寿命也就只有一亿年,一百万年把这个面包吃完,就是一百万年的寿命。现在的自然科学,现在的老板们,搞公司的、搞工厂的、搞商业的,都想方设法地恨不得明天就把这个面包吃完。用佛教的话说,地球是我们的依报,我们是正报,依靠地球的生态环境,才有我们人类社会,才有我们存在的基础。如果不善待它,不爱惜它,就等于是慢性自杀。所以我们的自然科学无论怎么发挥、怎么辉煌,都无法应对现在的人口数量。我们的需求是很大的,每天光是造纸业就可以消耗几千平方公里的森林。现在中国的原始森林基本上没了,江南的一切自然美景,基本上也没有了,所以我们要看到这个危机,看到这整个的生态危机。这些大家见得多了,我也就不多说了。
所以庄子在开篇点出这么一种极高明的境界之后,句尾后面又加了一个“至矣”。这是庄子对这种境界的推崇与赞叹,意思是这种境界真是达到极至了!那么,我们怎样使自己也达到“至矣”的这样一个境界呢?
一面是已知,一面是未知
庄子开宗明义地说了“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至矣”,后面又进一步进行解释,说“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他采用这种自问自答的方法,把答案告诉我们——什么叫“天之所为”?就是“天而生也”,就是那些属于天道的、自然的,属于造化运行的、宇宙的演化的……等等。用孔夫子的话来说,就是“天何以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这天地宇宙的整个自然的运化,就是天之所为!就是天而生也!
那么“人之所为”又是什么呢?庄子接着自问自答道:“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
什么叫“知之所知”?这个在认识论里,就是说人一生下来,婴幼儿,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但是在家长的呵护下,从幼儿园、小学到大学,进入社会,他的“知”是慢慢形成的。这个“养”字简直妙不可言,为什么呢?你想一下,一个刚生下来的婴儿,到了大学毕业,他需要十几二十年的时间,这十几二十年的时间,你说他是在“学”呢还是在“养”?中国字的确很微妙,这个“养”给人的感受就是自然而然地积累,而“学”则是有为、有心地去吸取。如果离开了“养”字,这个“学”就像皮灯烟(皮影戏)一样的,是没有灵魂,没有血肉的。
道家学说的圆融之处、高明之处,不仅仅是精神上的,他还把生命与精神融为一体。他很重视生命的形式,在生命的形式上谈精神、谈认识。生命是本,精神是本,而知识、认识是用,是末!这个在我们上一篇讲《德充符》中讲到“神”与“形”的关系的时候,已经说得很多了。所以,人之所为是什么呢?我们现在看到人类社会的一切,哪样不是人之所为呢?不管是意识形态也好、不管是经济基础也好,总之市场经济、科学技术,一切的一切,都是人之所为。这个人之所为,也是由小到大,慢慢集聚、积累起来的,或者说就是被“养”起来的!
“以其知之所知”——“知”来源于“智”。这个地方体现出了“心”与“境”的关系。作为一个人,他要获得“知”,就要借助于心与境,以心去对境、去照境,并从境中取得反馈,这样,他才能形成一定的知识、一定的经验。在这个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养其知之所不知”,就逐渐地扩大他“知”的半径。
这里边还有一层关系要说透。譬如我们这个黑板现在还能写字,如果已经满了,就只有擦掉,然后再写。一张空空的黑板就是“不知”,写了的就是“知”。庄子在这个地方所说的“养不知”,一般人是不懂得“养”这个“不知”的!都是因为自己有“知”,所以就飘飘然的、得意洋洋的,自以为了不得!所以禅宗里边,包括老庄里边,它经常讲的是“弃圣绝知”,也可以说是“弃圣绝智”。其实这就是要我们养这个“不知”!这个“不知”实际上就涵盖了道家常说的道、佛法里常说的真如。所以禅宗里边爱说一句“不知最亲切!”在修学中,我们就是要守住这个叫做“不知”的空瓶子,这样才好装水嘛,满瓶子就装不了水了。所以这个“不知”,就是个真正的“无底洞”!只有无知,才有对知识的最大容量的盛放!它是一个巨大的、半径无穷的大容器!
所以人之所为,在道家学说来看,最高明的是什么呢?是“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知之所知”,并且在不断扩大这个半径,这个半径和未知是对立的。用爱因斯坦的话说,已知的半径越大,所接触的未知空间也就最大;已知的半径越小,所接触的未知的空间也就越小。
但是人类在知识上、在理性上,永远都处在这个矛盾之中,一面是已知,一面是未知,一面是无知,无论我们怎么发展,都要面对这个永恒的话题,除非我们成佛了,得了“大圆镜智”,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大圆镜智”是什么呢?简单点来说,就是只有上帝是全知全能的,我们谁也没有资格成为上帝,所以作为人而言,这个是“决定见”。我们永远都处在已知和未知的十字路口,无论你怎么样,哪怕成了菩萨,你还是一面是已知,一面是未知。对待过去是已知,但是对待未来我们永远是未知,对明天永远是未知,这就是一个不能回避的矛盾。
很多人面对这样的矛盾,焦虑、烦躁,行为失常,引起社会的种种不安。作为一个道人而言,明白了这个道理,承认这个道理,就可以“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这里边,用佛教禅宗的话来说就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就是把已知的东西全部洗去。用老子《道德经》的话说就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乃至于无为”。为学,做学问要多多益善;“为道日损”,为道呢,要损去它,“损之又损”,就是把它减去,做减法嘛!“乃至于无为”,这就是为道。
我们为什么要“养不知”
我们怎样把已知和未知平衡起来,使我们心安,使我们永远圆满地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游刃有余?这就离不开养,养生、养心。为什么要“养其知之所不知”?无知是一切知的母体,离开了无,就没有“有”。《道德经》里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我们永远都是通过无知达到有知,如果已经有知了就不可能有了。就像一个杯子,如果里面的水是满的,你再装就装不进去水了,只有杯子是空的,你才能装水。无之后才能生有,无知,你才能生“有知”。有的人骄傲自满,这样也懂,那样也懂,你要真正教他一点新知识,他又学不进去了。要承认自己无知,你才能装进新的知识。
所以我们要“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这是一个很微妙的关系。一般人都向往着已知,把拥有已知当成自己了不起的财富,他不知道拥有无知才是最大的财富。因为无知是一个无限的量,已知是一个有限的量,我们怎样才能拥有无知?就像令狐冲的无招胜有招,有招就是有知嘛!无招是无知,但是善于驾驭有知和无知的这么一个灵感,这么一个能耐,还是需要通过“养”来得以实现。
这个“养”非常重要。所以我在书院里反复强调“学和养”的关系,学则归养,学习要归于我们的修养。佛教讲修行,就是要对我们的“身、语、意、三业”进行改造,把不干净的东西,把浮躁的东西、把粗糙的、烦躁的东西去掉,把“贪、嗔、痴、慢、疑”,俱身的烦恼,乃至于“身、边、邪、禁、见”,现熏的烦恼,知识层面的,所知障的东西全部去掉,去掉以后,我们的“三业”才能清纯,我们的心量才能圆通,才能圆通于无碍,所以这些都需要修养、修行。
养,我们要怎么养?我们就是要有道气,养道气的前提就要有静气,没有静气就不会有定力,没有定力就养不出道气来。安静的静是修定的定的前提,有了静气,你才能谈得上“定力”,有了“定力”,你才能谈得上力量的升华啊!所以,这些都是要通过养来完成的,这个养,就是使我们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我们不在这个矛盾之中自找麻烦,自生烦恼。很多人就在已知和未知的夹缝之中,莫名其妙地疯掉了、死掉了,这种现象在社会生活中是太多太多了。
一个真正有道的人,一个见了道的人,实际上见到的就是已知和未知。哪怕你成菩萨了,得了“根本智”了,“根本智”就是一个无。有了这个“根本智”,你才能无极。佛教里讲根本智,但也需要“后得智”,一切学问都必须要通过学修而来,学养而来,有了这个根本智,你才能谈得上“见道”,见道了之后,你才能得“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妙观察智仍然是后得智,成所作智也是后得智。大圆镜智是因果相的,那是一个最高理念,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实际上大圆镜智说穿了说是“广般若”,也就是佛教圆顿说的圆,一切一切全在它里边了。
“根本智”就是佛教里说的“顿”,就是“深般若”,怎样认识顿和圆?顿就是已知和未知的一个中点,《齐物论》里讲“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顿就是这个环中,明心见性——明烦恼生灭心,见真如不动性,还是要见这个圆心,见这个精神的原点。它是个无,有了这个本钱,才能生发万物。“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都是在这一点上生发万物,所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的这个“养”非常重要。
一个人没有饱经沧桑、没有善知识的点化,你就不知道养的奥妙。而这个养,也不是一般地去简单学点、修点、养点,营养营养,还不是这样。它是在道上,明了道以后,在已知和未知之间,在烦恼和菩提之间,在菩萨和众生之间的交点上才可以“得养”。
虾跳不出塘
其实,我们的精神本体本身就是“无知”的,并没有什么具体的内容。但是呢,它可以毫不间断,生生不已。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就是指我们的精神本体具有这样一种生生不息、无为而无不为的功能。如果它中间有东西,有名堂了,它自己也就下降为知识,下降为经验了。它就不再成其为“道”、失去了其为“道元”的这么一种资格了。
对于这一句“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我们要反反复复结合《中庸》里的话、《大学》里的话、《易经》里的话,包括《道德经》、禅宗里面的一些东西,来全面地推敲它。要真正用功地在这一句上去参、去悟!
我们学习庄子的东西,不能随随便便就按书上那个白话注解来理解,把这一句囫囵吞枣地说成“是天的本体”。我们可以把这一句的意味,与《养生主》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怠矣!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这一段结合起来,好好掂量掂量,好好在心地上下功夫。
只有做到了“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我们才能正确地给自己的人生定位。我们的人生怎么定位?我们的认识怎么定位?如果我们不明白“天之所为”,不明白“人之所为”,那么我们就活得稀里糊涂,活得很累,被人家耍猴似地朝三暮四戏弄了一番,自己还不觉得!这是很狼狈、很可怜的。
你知道了“天之所为”,知道了“人之所为”,你才能做到庄子在《人间世》中所说的“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只有这样,你才有自己的落脚处。平时你给别人讲要知其无可奈何,别人就会说,啥子是无可奈何哦?我雄赳赳、气昂昂的,我能干得很,我哪来的无可奈何哦!但是,你如果能告诉他对 “天之所为” 的界定,就能把他搞定了。不是吗?生、老、病、死,就是天之所为!你生下来,有没有遗传疾病?身体是好是坏?你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这些,都是你还在妈妈的肚子里,就给你敲定了的!这就是天之所为,其奈何哉!你还有啥子办法吗?你还能改变它吗?如果你还不服,还想蹦跳,那就叫做“虾跳不出塘”,谅你咋跳你也跳不出来!
所以,我们处事立身,关键是在认识到“天之所为”的情况下,如何去尽我们的“人之所为”?所谓的“尽人事而听天命”,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我们能做到、能做好,那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但是,什么叫“尽人事”,大家也未必真搞得懂;什么叫“顺天命”,大家也未必能真搞得懂!所以,我们在看到古人说这些话的时候,一定要反复品味,反复咀嚼。在讲以后的篇章里,这些话我们还会经常地回过来说,随着文章的展开,后面的都还要回到这上面来。
道家哲学是对生命的礼赞
下面庄子接着说了,“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意思是人能够终其天年而不中途短命夭折,那肯定就要知道“养生安命”的这一套功夫了,这样人生才能够善始善终。人活一辈子,不管你功名富贵、利害得失这一套,最重要的东西还是人的生命。离开了这个生命,那么我们一切都免谈!所以,我们大家能不能终其天年?老天爷赐予我们的这个天命,赋予我们的这个寿缘,我们是不是有本事能够把它安养好?现在有科学家说人天生的寿命应该是一百多少岁,但很少有人能达得到这个岁数,都拿给什么意外啊、饥寒交迫啊、身心煎熬啊……等等之类的,就把自己的寿缘就折了。
从“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这一句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的道家哲学,它是重生主义,是礼赞生命的!它把生命作为一个完美的艺术品,要我们自己好好地去珍惜它、爱护它、守护它,不要把生命白白地虚耗了。我们在社会上有句老话,说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如果你真正是“身不由已”的话,在道家看来,你就是在暴殄天物!你凭什么不能“由已”呢?用儒家的话来说,父母所生之身,就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我们最应该爱护好才对!爱护好了自己,就是爱护父母!就是大孝!用道家的话来说,老天爷所生的这个身,你也应该爱护好才是。随顺天然嘛,身体也是天然,你有啥子资格去危害它?!
但是我们大家呢,你看只要这个“世界杯”一开始,那就个个都不守子时了,深更半夜乱叫,酒也乱喝了!还有啊,平时为了所谓的“事业”,不要命地去打拼、去投入。这种情况呢,说起来其实也是一种“迷惑”,从道家思想来看,这就是不智!为什么呢?因为你既不知“天之所为”,又不知“人之所为”,当然就是不智啊!所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这里所说的,既是知识的盛大,也是智慧的盛大!这个是了不得的,只有真人、得了道的人,才能有这个本事!
下面庄子又说了:“虽然,有患。”这是什么意思呢?他是说啊,尽管有人修炼达到了上面所说的这一步,但是呢,未必就真正的圆满了,还是有破绽,还有迷惑的地方!这个还有的迷惑的地方到底在哪里呢?就是这一句“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因为知识是人后天得到的,用佛教的话来说,这叫做后得智。人的知识是建筑在什么上的?是建筑在经验上、建筑在逻辑推理上、建筑在对象上的。但是,对象又是什么?在我们心里面,过去的就不说了,单说此时此刻,就有一个对象在!我们的“心”也要缘于一个对象,这样才能体现出它自己的功能!但是,一分钟之后它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明天、后天呢?所以,“夫知有所待而后当”,我们必须在这样的“关系”之中,才能确立起这个“知”。知,我们所知的,包括未知的,它都必须有所待。什么叫“有所待”呢?用佛教的话说就叫“缘起”。
你一分钟以后想什么
我们大家今天聚在这里,是因为有刘老师、有某法师给愿炯法师介绍这里有火神,因为有这层关系。不然的话,刘老师根本不知道这里有龙江书院,跑到这里来干什么呢?这两天到台湾去晒太阳多舒服,到成都市来过冬天,天气也不好,吃得也不习惯,睡得也不方便。
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是“有所待而后当”。“有所待”就是必须要通过缘起,通过各种因缘才能促成一个事。知识也是这样,我们读小学、中学、大学、读硕士生、博士生,最后你才能圆满一个事。做生意也一样,你要有资金,有人才,要有政策、场地等等。做一件事需要缘起,同样一个认识、一个理念,还是需要缘起。如果今天天色暗,又没有灯,我们能看书吗?不能看书,对不对?如果你们都在香港,我在成都,我们能够有今天这个聚会吗?也不会有的。所以“知有所待而后当”,当就是恰当、和谐、恰到好处,因为要成就一个法,成就一个事,都要因缘俱足。
但是,下面说“其所待者,特未定也”,虽然我们常常有期待,事情又会有无常的变化。比如昨天,刘老师想请火神看病,昨天火神是回来了,本来可以看上病了,但是他要陪自己的父亲和老丈人,又赶上是中秋节,所以要请他看病就不行。那么明天的情况怎么样?后天的情况怎么样?我经常说,一分钟以后想什么,我们不知道;一分钟以后说什么,我们也不知道。我们自己说什么、想什么都不知道,你还能撑握自己的命运吗?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我们不知道。
我们四川一个很红、很牛的省图书出版界的领导,上个月从重庆回来,开着一百多万的沃尔沃小轿车,晚上开到180公里的速度,一下撞到前面的大卡车屁股,一命呜呼了。这么牛、这么红的人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谁也料不到。明天会发生什么?明年会发生什么?十年以后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所以以前有一句话,“早知三天事,富贵一千年”啊!我们面对着未来,永远是未知的。如果时间有一个终点,现在就是过去的终点;如果时间有一个起点,现在就是未来的起点。过去的都是必然的,都是已知的,未来的都是偶然的,都是未知的。
刘先生还能不能演这个武剧?现在是未定的,也是“特未定也”,尽管打了一个卦,卦象上显示可以。但是呢,是不是真能行?还是个“特未定也”,必须要等这个事过了,你才能定,只有把这个事情变成了过去,你才能真定。这个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还是未来,所以我们永远都要面对这样的事情,面对“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这么一个命题。
我们从面对这个问题的不同态度,就可以知道一个人是智者还是平庸的人。一个智慧的人,他对这个“特未定也”是善于料理的。所谓运畴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他就能够有预见,能够有前瞻之明,这就是高明的人。但一般的人,他没有前瞻性,他只是很被动地应酬现在的因缘,很被动,很杂乱无章地应酬出现的因缘,没有主动性。有主动性的人,他是有前瞻的,所以能够巧妙地应酬“特未定”的事情,还未发生且即将要发生的事情,他善于应酬、运作这些事。如果不善于应酬,他就不是一个成功的人。一个真正成功的人,一个有大成就的人,他都会正确处理“特未定也”的事。庄子说话真是滴水不漏,先说要“有所待而后当”,到这里又把话锋收回来,说“其所待者,特未定也”。总之是很圆融啊,跟后来的禅师们一样,你想从他的话里找出一点可乘之机,都是没门的。
庄子点出的人类困境
我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把所学的知识拿到实践中去敲打,敲打过来了的,是对的,我们才把它作为规律、定律,作为真理,摆到桌面前来让大家奉行。这就是“知”。但是,庄子接着又说了:“其所待者,特未定也”。过去的就过去了,未来的又还没有来,是未定的。明年后年,国家大事会有些什么变化?你自己公司的资金、客源又会是怎样的?……这些都是说不清楚的。所以庄子说“特未定也”!你要想拟出一个成熟的套路、成熟的方略,用以应付未来所有的情况,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易经》里面就讲究“变”、“变易”。为什么会变易?因为环境在变,时间在变,因缘在变,这些东西又不是我们可控的,我们连自己心头的事情,都不可控,何况外界的事物呢?就像现在的可控核聚变,想把氢弹爆炸的原理拿来发电,你看它零点几秒钟就把所有的能量释放完了。现在的问题是,要把核聚变释放能量的短暂时间控制一下,让它在漫长的几十年时间里慢慢释放,现在科学界研究好几十年了,还是没有找到很好的方法。
我们人心里面的能量也是无穷的,但是我们能不能控制?究竟控制得住不?比如说情绪,你能控制得住不?有些事情一来,就像娜姐姐在学习《信心铭》的心得上写的,“当十吨的觉照力,遇到百吨的烦恼”时,还控制得住不?有时候自己的感觉良好,嘿,今天我的精神好,头脑很清醒,思路也很清晰;但过了几天,你很可能又一下子倒霉得很,脑壳天天短路,随便做点啥子事情,你都要失误,思维就是要扯拐,脑壳就是不听你的指挥,那你又怎么办呢?
所以,这些涉及到心理学,涉及到意识的深层结构,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应该好好学的。我们要知道的确有这样的现象,这些都是非我所能控制的。自己都不能控制住自己,何况还想把外界的环境控制住!庄子在这里说“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这话说得简直太了不起了!他把人类对世界的困境、人类对自身精神的困境,都给你清清楚楚地点出来了!
有些人处于顺风的时候,踌躇满志,觉得自己了不起。就像毛老人家,进城之后,那种气势,真是好了得啊!他老人家建国后共28年,就一直是处在“特未定也”这样一种状态中,弄得老百姓日子难过,一天到晚张张惶惶的。后来,邓小平当权了,他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说“摸着石头过河”。为什么呢?“特未定也”,搞不清楚嘛,不晓得会怎样变嘛!所以才会走一步看一步,“摸着石头过河”,这样安全点。所以我们要看到,在庄子里边,就这么轻轻巧巧的一句话,作为一个想干点事情的人,如果你没有把庄子这几句话拿来认真掂量一下,那么,你咋个干事情?为什么这篇文章叫《大宗师》?以道为师嘛!宗者,至也!这可不是我们一般人想像的,仅仅只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而已!
画圈圈与翘翘板
庄子在前面说了这么大一堆,紧接着话头又一转庸,又说道:“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那么,我们所谓的天难道不是人为的吗?我们现在所谓的自然科学,我们了解的大自然,都是人心所造,都是通过人的精神,通过人的认识确定下来的知识。所以,西方的哲学家叔本华,有这么一套理论:世界是我的表相。叔本华、尼采、包括康德、黑格尔都属于唯心主义的哲学,认为世界都是我们心里边的产物。佛教也说“三界唯心,万法为识”,我们所面对的山河大地、日月星尘,实际上都是我们心的物。我们知道的那个太阳,未必就是所认识的太阳,谁能到那里去看呢?还没到太阳之前,几十万度高温就烧死你了。我们心里的太阳只是一个概念而已,我们晒太阳只是一个暖洋洋的感觉,夏天觉得太阳晒得人受不了,冬天觉得太阳很亲切,但这个太阳是根据我们自身的感觉得来的太阳,和天上真实的太阳不一样。就像今天上午我和愿炯法师说的一样,加拿大的月亮都比我们这里的圆,中国的月亮就没有加拿大的圆,没有加拿大的亮。所以感觉到的东西,都是心的感觉,我们所谓的天、自然,难道不是人的这么一些感觉吗?
“所谓天之非人乎?”我们所谓人类文明的一切,电灯、电话、飞机、大炮、电脑,这一切难道不是老天爷通过人来感觉它的造化吗?如果没有自然的人,能有社会的人吗?没有社会的人,没有自然的人,也没有人类社会的文明。严格来说,什么是自然?什么是非自然?人的智慧还没法把它区别开来,但是又必须要把它区别开来。后边有一句话说“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道家里的仙丹大师,都称真人嘛!张真人、王真、长春真人、阳明真人……王重阳就是重阳真人,全真七子都是真人,是道家的大师,但是这个真人,也是从《庄子》中来的,在佛教里,真人就被称为菩萨了。
读庄子读到这个地方,最容易把人搞昏了,就像老佛爷在《金刚经》里颠来倒去地说“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这类的话一样。为啥子容易搞昏呢?我们所谓的天、道、自然等等概念,难道离得开这个“我”吗?所谓的天、道、自然等等,都是“人为”赋予其意义的!总的来说,是人对它的这么一种认识、规定和定义。我们离开了自己的这么一种认识,离开了自己的心,哪里去找天?哪里去找道?哪里去找宇宙、真如这些东西?没有嘛!
这里说的这个“我”,是指人精神里面的那个东西。“我”所称谓的、“我”所感觉的、“我”所描绘的、“我”所认为的、“我”所定义的……这么个“天”,恰恰是“人”!是“人”在那里无事生非、胡搅蛮缠地“画”了一个圈子、“画”了一个范围!什么什么是宇宙了、什么什么是自然了、什么什么是天了……什么什么是宇宙的根本规律了、什么什么是道了……都是“我”所画的一个圈圈!这句话很深啊,大家要好好理解。
“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我们结合着看看庄子《齐物论》里面的话,“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你所谓的天地人,已经合而为一了,浑然一体了,既然已经浑然一体了,哪里还需要语言呢?哪里还用得着语言呢?所以在这里,“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我们所谓的这个天,完全是人的文化产物,是人的认识范畴内的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本身了!这里,大家一定要把《庄子》语句里的翘翘板翻过来!翻不过的话,文句都不能通,更何况理解其意了!
“所谓人之非天乎?”我们所谓的人,其实是我们意识所感觉、所确定的这么一个概念。人的精神、人的思维,乃至于人的生命,仍然是大自然赋予的,仍然是“道”赋予的。不管你如何蹦如何跳,不管你生老病死,不管你富贵荣华,不管你是圣人至人,不管你是夏桀商纣,不管你伟大还是渺小,不管你是至善至美还是十恶不赦,这一切,都是“天”!用《中庸》的话来说“天命之为性,率性之为道”,都是老天爷赋予你的,都是大自然赋予你的。
所以,只有用这样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才真正能体会什么是“天人合一”。用佛教的话来说,就是“绝能所,泯感应”,一个是能,一个是所;一个是感,一个是应;一个是主观,一个是客观。我们要把这样的两个壁垒打破,打破以后,你的感觉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