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说庄子---达生??第二讲?至人的“气化”功夫(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1:33:45

禅说庄子---达生  第二讲 至人的“气化”功夫(二)

 

得道之人如何用心

 

 有了前面这样的功夫后,“彼将处乎不淫之度,而藏乎无端之纪,游乎万物之所终始。”还有“壹其性,养其气,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你想一下,这是多大的境界?首先,明白了,得道了,“破参”了,“彻法源底”了,那么我们就处于“不淫之度”——我们做事情就有恰如其分的度,就能左右逢源,举止有度,进退有度。用佛教的话来说,真正叫“打成一片”,得“成所作智了”。你真正打成一片了,才能做到这个处于“不淫之度”。所谓“淫”,浸淫嘛,过余嘛!我们经常都是不左就右,不上就下,心里边经常是七上八下,做事情是丢三拉四。总之,这个度我们很难把握好。怎样使自己身心得度?我们的身,身体的作为,我们的心,精神的运行,使它得度,我们在社会活动中能够得度,这的确是非高明人不足以方之的啊。

 

 藏乎无端之纪”,什么叫“无端”?实际上就是无始无终,没有过去,没有未来,用佛教的话说就是“两边三际断”。我们看《庄子》里提倡的修为,和佛教,包括与禅宗都是很贴近的。我们自己能够“藏神于无端之纪”。纪,也叫纪年,也叫纲纪。而无端之纪则是道枢,也叫道元。“藏乎无端之纪”,我们自己安身立命之处应在什么地方?藏,就是指我们自己安身立命之处。你如果能够安身立命于道枢,用佛教的话说“能够安身立命于真如”,或者借用《金刚经》的话说,“无所住而生其心”。如果能够立在这个地方,实际上这个地方也是“无所立”的啊!那么你的眼界、境界就与人大不同。而且还能够“游乎万物之所终始”——万物的终,万物的始,实际上就是生死两个字,也就是能够游于生死之中得自在。我们做事情要有始有终,我一再强调做事情要善始善终,就怕一个人做事情能善始,而不能善终,高明的人还要善其后。善终可以,不能善后怎么行呢?你自己倒善终了,你给后人惹麻烦也不行,不能带麻烦给后人啊!

 

游乎万物之所终始”,我们想一下什么是“万物之所终始”?实际上也是这个“道”。这三句,其实是并列的——处乎道,藏乎道,游乎道是一回事,只不过庄子的语言很生动,表现出来令人振奋,“不淫之度,无端之纪,万物之所终始”,的确听起来就很舒服。这个话说穿了就是“真如”,我们如是修,如是行,如是做而已,如是用心就好了。那么这个又当怎样去看呢?怎样去表现呢?下面继续讲修为的功夫。

 

壹其性,养其气,合其德”——我们讲道家学说也好,讲儒家学说也好,讲佛家学说也好,都特别强调这个“一”。我们反反复复强调这个“一”,什么叫“一”?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归一”又是什么?道家修炼特别强调“抱元守一”,这个“一”又是什么?荀子说“虚一而静”,这个一又是什么?我说“当下”就是“一”,这个是唯一,这个是绝对的“一”,离开这个,万物万法都不存在!只有这个才是万物的起点,也是万物的终点。什么叫“始终”?现在就是“始终”,就是“终始”!因为现在是过去时间的结束,是终点;现在是未来时间的开端,是起始点。现在是万法的起始点,任何事情都离不开现在!你打妄想都离不开现在,你修万法也离不开现在。

 

因为一切万法离开现在就不能成立,不能建立,所以这个就是法之源,法之端。所以这个“现在”就是“一”,离开这个“一”不行。这个“一”又不是绝对的,你只能一心一意的干事情,你不能三心二意地去干事情,你必须全神贯注,全神贯注也是“一”。你不能同时干三五件事。以我来说,一时只能装下一件事情,装两件事情我就会乱方寸。很多人为什么会乱方寸呢?因为他取舍太多了,当然就乱方寸了。如果你没有取舍,或者只有唯一的取舍,那么你的方寸就不会乱。所以“守一”是非常重要。

 

我们也经常说“一”,“执其一,万事毕”,我们怎样得一?怎样执一?怎样守一?在《庄子》的若干篇里,反反复复都在谈“一”。这里又讲“壹其性”——我们的心性有点漂浮不定,躁动不安,怎样能够把这个漂浮躁动的心性安定下来呢?所谓“波静珠沉”,我们需要有养的过程,这个“壹其性”,就是要收敛,使它纯一无杂,心性纯一。人与人打交道,高明的人瞄你一眼,就知道你的状态如何了。你的心是漂浮的,还是烦躁的?如果你的心充满了傲慢,充满了欲望,充满了恐惧,这些都是“心性不一”,没有什么不得了,一下就把你的破绽看到了。当你看到那些祥和、坦然的人,那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君子坦荡荡嘛,与张惶不安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我们要“壹其性”,使我们的这个心性归一,不要有“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要有“人心不足蛇吞象”那种低俗的心态。当然还要“养其气”,要养心气,要养胆气,特别要养道气。我也经常说有些人一肚皮学问,学问好得不得了,但是一看呢,没有道气,书生一个,或者书呆子一个,或者口头革命派,那是没有用的。有的人没有文化,没有知识,但是人家有道气,你一看这个人中规中矩,走到哪去都受人欢迎,垂衣裳而天下治,行不言之教,为什么呢?这个人有道气,有道气的感觉就是不一样,没有道气的人,哪怕他口若悬河,天天给人讲经,天天给人说教,人家听了就烦,唉呀!你自己做得到吗?你还给我们说这些,也就未必听得进去。

 

所以“养气”非常重要。我在讲《论语》的时候就反反复复地说过,这个学养远远比知识更重要,在《论语》里的“学”,并不是单指知识文化,它更是指涵养,在“仁、义、礼、智、信” 中的涵养到位了,才叫“有学”之士啊!并不是你读了好多书,《三坟》《五典》都通读了,都能背了,你又如何呢?《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背了一肚皮又有什么意思呢?一个人没有修养,没有修为,你的那个气就不足,气象就不行,结果是什么都不行。

 

合其德”——《易经》里说“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又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合德,这是指阴阳之德、天地之德、仁人之德,我们都要能够“合“,“合其德”也叫“归其一”,万法归一也叫“合德”,若能合德,那真的就是圣人、真人、菩萨了。

 

所以,“以通乎物之所造”——“物之所造”就是造物者嘛!只有大道,或者圣人、真人们才能通于造物,通于造化。如果不能“壹其性,养其气,合其德”,就没有资格“通造化”。当然也可以反推过来,“通造化”之后,自然你的性也就“一”了,气也就得“养”了,德也得“合”了。这个,在《庄子》里就称为“真人”境界,佛教里就称菩萨境界,儒家就称圣人境界。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修为达到这一步呢?

 

夫若是者,其天守全,其神无隙,物奚自入焉”——如果我们真正达到了这样的境界,那么“其天守全”,天性就完备了,心就无缺憾了。当然,在《庄子·德充符》里,谈到神与形的关系,形也是老天爷、先天的、父母给的,也可能后天意外受到点损坏,但是我们的神不可不全。所以“其天守全”,我们一定要在这方面使我们的气聚而不散,我们的德凝而不亏,我们的智慧能够圆而不缺,这些都是使“其天守全”。

 

如何去“守全”呢?《菜根谭》里说“宁居缺,不居全;宁居无,不居有”,它又反其道而行之。 “守全”,因为就没有全可以让你去守,你执著、刻意地去“守全”,那个全反而成缺了。你要去求“至善”,反而那个就不是“至善”。《金刚经》讲“应无所住”,所以这些道理都是相通的。“守全”,用《道德经》里的话说就是“抱残守缺”,这样恰恰能够“守全”。而刻意去“守全”的恰恰不能“守全”,这也是道家的辩证法,妙不可言。我们“居缺”反而“守全”了。当叫花子就当叫花子,心安理得的当叫花子,我也“守全”了,在阶级斗争时期的五类分子,管他的,一、三、五拿扫把,二、四、六拿板凳,一样的“守全”了,没有哪个来说你不对。你批斗我,我接受无产阶级专政,感谢帮助,还是全,还是要给碗饭吃,给条出路嘛,心安理得的。你如果要天天去申诉,天天去蹦跳,我不接受这个专政,不接受这个待遇,那你就完了。

 

所以“其天守全,其神无隙,物奚自入焉”——拿我们的人生来讲,就是没有漏洞,拿武侠小说里的话来说,就是没有“练门”。既然是没有破绽,那么就“其神无隙”,“物奚自入焉”啊!这里用佛教的话说就叫“内不放出,外不放入”——这句话也是出于庄子。我们的精神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内不放出”,自己的妄想,自己的种种“非见”,那些不好的念头不能随便释放出来,一个念头,一个眼神,一个情绪都不放出。有的是因情绪而引起的,善于控制情绪的人,你才能善于掌控你的念头,因为情绪是念头的主人,念头是情绪的奴隶,有了这个情绪一来,念头根本控制不了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首先把情绪控制起来,情绪把控了,念头自然也就把控了,所以要达到这样“其神无隙”的境界。

 

我们要“内不放出,外不放入”,那就无损于身心,身心才不能受损。如果你达不到这样的境界,那么张三说你长,李四说你短,领导批评你几句,或者外边有些事,如股票跌了,人又病了,这样那样的,只要有点不如意,就把你击倒了,那你这个人也就太可怜了。当然佛教里讲无漏,则更为细腻圆满。禅宗里洞山祖师的那个“三渗透”也是基本功,修好了,到家了那就了不起了。这里我们应看到庄禅间互通互补的地带和功夫上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