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中文网 - FTChinese.com - 在华经商的“红宝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4:21:19
在华经商的“红宝书”?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亚洲版总编辑李尔庭(John Ridding)
2005年12月8日 星期四


国直接投资以创纪录的规模涌入中国(过去3年每年超过500亿美元),研究在华经商的书籍也在不断增多,但两者间存在着某种谜团和不和谐。
《中国热》(China Dream)和《中国通》(Mr China)属同类题材中最好的两本书,书中列举了一长串希望破灭和冒险失败的故事。但如果先行者的遭遇如此凄凉,读者不禁会问,为何投资还在不断涌入?明智的投资者会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尽管这些故事看上去可怕,但也同样充满启迪。
麦健陆(James McGregor)所著的《十亿消费者》(One Billion Customers)是该题材的最新出版物。该书在充分发掘失败案例的同时,也试图从中找到可借鉴的教训,并提供成功的榜样。通过从中国的角度解读对海外投资的感受,这本新书还为描写外企在中国的“悲剧”传统给出了线索。麦健陆是道琼斯(Dow Jones)前中国业务负责人,中国美国商会(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前会长。

对麦健陆来说,中国历史上受到外国人不公正待遇的意识,仍然存在于民族的集体意识中。这是中国在炮火、鸦片战争和其它种种屈辱中被迫让步的后果。麦健陆写道,“即便在今天,还有人固执地认为,外资在中国获得的利润,仍有剥削中国人民之嫌。”
其结果之一就是,成功的企业都默不做声。“我花了几个月时间,研究美国企业在中国的成功故事,”麦健陆写道,“没人愿意同我谈,连宝洁(Procter & Gamble)的全球首席执行官都不愿和我谈。宝洁非常成功地在全中国推销了它的洗发水和其它个人护理产品。”
从“零和”向“双赢”的思维演变正在进行中,而且速度比其它活跃的区域经济体更快,特别是韩国。但不时会有一些事提醒我们,怀疑仍然存在。最近的一件事情,是在出售中国国有银行股权上的争论,这场争论可能会使外国投资者感到惊讶,因为中国的金融体系面临着坏账负担,管理现代化的任务亦令人生畏。
在中国经商的真实情况在于秘密成功,尽管这么说可能不对。它们是对厄运的有效纠正,但即便胜利也来之不易。麦健陆的书名描述了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但书里的内容则谈到了残酷的现实。
例如,他对谈判过程中的权力游戏,以及中国企业在体制中寻求优势的描写非常出色。所以,当鲁珀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试图重修旧好并取得市场准入时,他需要跑一场马拉松,长途跋涉穿过人民大会堂的走廊,绕过空旷的大厅,然后才终于见到了宣传部长丁关根。“我知道你们是家澳大利亚公司,”丁关根说,“告诉我你们是做什么的。”
虽然那次会晤麦健陆没有座上松软的沙发,但作为编辑以及美国商会的负责人,他总是能有机会座上重要位置,目睹许多大型外资企业的活动。结果,他得知了外商投资时丰富多彩的细枝末节,也经历了其中的一些重大时刻,包括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与中国建设银行(CCB)从尝试到最终成功组建首家合资企业,以及路透社(Reuters)与道琼斯如何成功拒绝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分享营收的企图。
然而,该书的主要目的不是进行报道,而是要从这些案例研究中吸取具体教训。麦健陆尝试着在每章末尾,把主要内容总结为“经商红宝书”。因此,他写道:“合同不能保证任何东西”;“避免与政府机构合资办企业,除非别无选择”;“不要把语言能力曲解成商业或管理能力”;“不要把政府关系让给你的合作伙伴”;“如果你的老板想在中国快速做成一笔交易,那就搞丢他(她)的签证。”
许多建议都是真知灼见,有一些是油腔滑调,但没一个是错的。如果你了解中国的环境,则许多建议都是常识。但环境是复杂的,而且当一名首席执行官踏足中国不断变化的经济时,常识也常常会丢在脑后,这些都为另一本悲观的书提供了素材。尽管麦健陆给出了一些规则,却没有成功公式。不过本书应当可以帮助外企高管避免一些陷阱。
译者/诸彦青
_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