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秘解》十六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7:17:22

《老子秘解》十六章    毕敦一著

原文                        译文

致虚极,                使心神虚无至极处,

守静笃,                静寂至无可再静寂处,

万物并作,            此时阳生气发生机大动,

吾以观其复。        我则持意以观之。

夫物芸芸,            万物无不竞相生长,

各复归其根。        然后又归回于本根。

归根曰静,            归回于本根便为静而又静,

静曰复命;            静而又静即是返回先前起点;

复命曰常,            返回先前起点即是恒常不动,

知常曰明。            知此恒常不动才真正明白了大道。

不知常,               不知此恒常不动,

妄作凶;               还要胡作乱为必会导致灾祸;

知常容,               知此恒常不动就能虚无纳物,

容乃公;               虚无纳物就能和合归一;

公乃王,               和合归一就能凝聚盛极,

王乃天;               凝聚盛极就能阳纯出显;

天乃道,               阳纯出显就是返还于大道,

道乃久,               返还于大道便可以长久不殁,

没身不殆。           即使肉身不有其道也不凋零。

1、第一段,下手初功。

       虚,虚无,即前之不盈;静,寂静不动。极、笃,分别是虚、静的副词,做状语,意为已到极点,到了尽头。

       虚无,是大脑活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现代医学认为,人的大脑活动一般可分为两种状态,即清醒状态与睡眠状态(精神病态不在此列)。而道家认为,除上述两种自然生命过程外,也有人为产生的虚无状态,虚无状态不仅在人的睡眠时有,在人的清醒时人为也能出现此一过程,这是为道者所必须的,不如此则道物不生不化。

       睡眠的实质也在于此,由于睡眠中有虚无状态,可以促使道物转化,从而保证身体有足够的道物补充。所以,睡眠有时比饮食还要重要,其道理即在于此。(详见五十五章附识及附文)

       至于静,则是虚无的必须条件。静,有内外两个方面含义,即外身体不动,甚至呼吸也必至微至细,不视不听几无觉知;内思虑丝微皆无,内想不出,外想不入,是为真静。如此真静,方能至于真虚真无,无天无地无人无我,心空无物,一片太虚,始能进入虚无境况。无此真静,则不能有真虚无。

       有了真静真虚,虚静至于极处则必会有动之现。此动为生机之动,又谓一阳生,道所谓“先天一气自虚无中来”者,亦是言此。此际又谓之水源至清,其所生之气无染无着,因而最灵最为有用,故此时之道物是为修者所必求。然而,人们不知此理,以为默坐守静是在求神祷告,是迷信,实在是大误大错。更有外道教人,夜半或清晨向空中取所谓先天清灵之气,愚弄徒众,胡做乱为,是既不明先天之旨,又不知虚无之真和虚无之妙,却堂而皇之地在那里传经讲道,实为谋财害命,害己害人。

       还有枯坐干修者也是无成,如释家大多如此。他们虽然能虚能静,但是却不知虚静之理,更不知虚静之用,根本不清楚什么是道,道物怎么来的?故此将命功丢弃一旁,只修一性而已。吕洞宾《敲爻歌》云:“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故,凡不依道家之法修为者,皆无大成之果。

     万物并作,万物,见二章注释3,为阳生气发之代。宋邵雍诗云:“冬至子之半,天根理极微。一阳初动处,万物始生时”。冬至、子之半,皆喻阴静至极,虚无至极,阳气始生之时;一阳,即是道物,即是阳气,即是万物。并作,一齐生发,以示壮旺之意。

       吾以观其复,复,《易》之地雷复卦,其象为一阳初现于群阴之下。观复,就是观复卦中之一阳,此即一章“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为初功下手必行之法,道物自无而有,又自有而无的过程。

       2、第二段,万物生命活动规律。

       物,万物,道物,阳气;芸芸,竞相生长貌。此言冬尽春来,万物萌生,长大。又喻人身道物之生,十分旺盛。

       根,万物所以由来之处,如植物,其所由来之处是种子;鸟类,其所由来之处是卵等。而人身中的道物,其所以由来之处则是无。本句意即:它们最后还是得重新返回到它们所以由来的本根之处。

       归根曰静,生发壮大过程是动,而生发前的本根之际则是不动,是静、无。归根即是经过生发壮大之后,复归于静无,故曰“归根曰静”。

       静曰复命,根者,万物生发之本根,亦即万物生命之本根,命之所由。故归于本根,是又重返回到命之所由,当然可以谓之“复命”了。复命,又有出使任务完成,回来交差一般的含义。归根复命,说法不同,实质是一,都是完成一次生命活动周期。

      本段专言万物和道物生长生发的生命活动周期规律,概括之即为:静——动——静和无——有——无模式。

       3、第三段,不知常之害。

       常,普遍规律,常闻常见,处处无不如是。谓万物自本根之静,动而生发,然后又重归回本根之静,这一周期性生命活动规律,便曰之为“常”。常,又即恒,为相对长的时间保持不动不变的状态。

知常曰明,知常,知道并掌握这一规律;明,明白,心里清清楚楚。明乎此,道物已经归根复命静而又静,所以为道者亦须不动而无为,即“无欲以观其妙”。   

不知常,妄作凶。妄作,胡作乱为,违背事物变化规律行事。不明白道与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必然会做出违反其变化规律的事,是为“妄作”。所以,“知常”是人体修持的关键,懂得这个普遍规律,并且遵循这个规律行功,才会有成效;不知常,不懂得这个普遍规律,那就会胡作乱为,不知如何是对?如何是错?该静时不静,该动时不动;该无为不无为,该有为不有为。因而招灾致祸,凶险异常,不惟不能健体,反倒促寿,故谓“凶”,是为不知常之害。

        4、第四段,知常才可为道而成道。

       知常容,容,宽容,涵容,从容。此处宜释为虚无纳物义,即如二十一章“孔德之容”的容。因为,前之知常,其明乃是对事物本质即理论认识的结果反映;而此之知常,其容乃是在“明”的基础上,对该事物具体实践即行的结果反映。由于知常,所以此时用无为之法,因此才有虚无纳物之效,物指道物。

       容乃公,公,公正,不偏不倚,不上不下,不前不后,不左不右,无不适宜,无不相应。也就是说,容指道物在先天虚无境况下孕育、聚拢,而公则是道物向先天即阴阳合一状态的转化。因为合一而不再是二,所以公,有二即有分辨、有区别,为有私而不为公。

       公乃王,王为主,亦为壮旺极。此时先天之道积累已相当丰厚,相当壮旺,所以其功夫也到了较高的中级层次。

       王乃天,自中级层次又进一步达到高级层次,所谓天者,完全纯阳归一,此时只有天而无地,只有神而无气,返回有生之初。人生之初,无非一道之运化,其道与生俱来,父母所给,上天所赋,故谓“天”。

       天乃道,再进一步即与道合一,可隐可显,可有可无。

       道乃久,修持至此,人之性命已凝聚为团结不散之道,此道可以长存不殁,故曰“久”。

       没身不殆,即使肉身不能存在了,已凝聚为一的道物也不会凋零。其义可与十三章注释“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互相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