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秘解》二十八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3:50:04

《老子秘解》二十八章 毕敦一著

原文                           译文

知其雄,                    明知需要者是雄阳,

   守其雌,                    所以先守雌阴阴能生之,

   为天下壑。                  这是为道者必行的途径。

为天下壑,                  通过这个途径,

   常德不离,                  身中之德便不再减少离去,

   复归于婴儿。               直至复回到婴儿道物盈满时。

知其白,                    明知需要者是白金,

   守其黑,                    所以先守黑水水中有金,

   为天下式。                  这是为道者必用的模式。

为天下式,                  通过这个模式,

   常德不忒,                  身中之德便无有差失险情,

   复归于无极。                直至复回到先天无极大道。

知其荣,                    明知欲得者是贵显之荣,

   守其辱,                    所以先守浊辱辱尽荣出,

   为天下谷。                  这是为道者必须的若谷胸怀。

天下谷,                  有了这个若谷胸怀,

   常德乃足,                  身中德便会达到充盈丰满,

   复归于朴。                  直至复回到无名时道之朴。

朴散则为器,           无名时道再运化又为后天之物,

圣人用之,              为道者用此后天之物,

则为官长。               还可将其转化为先天之道。

故大制不割。           所以化来化去总体上没有丢失。

  

简解:

    本章接续前章无为自然的为道原则,和先后天之物在为道过程中各自所处的地位,进一步提出为道的具体行功模式,即知雄守雌和知白守辱,同时,对先后天之物的相互关系也做了深入的阐述。

       1、上部分第一小段,知雄守雌。

       雄者,为天,为男,为阳,性属动、刚、强;雌者,为地,为女,为阴,性属静、柔、弱。在此做为为道者行为或为道之法的喻比。

       知雄者,为道者明明知道为道必须先要得到雄阳之物。此物柔而至刚,弱而至强,神奇无比,至尊至贵,所以,为道者必以全力求取此物。然而,此物在哪里?如若不予明指,则无人能知。此物就在雌中,从雌中取来便是,故曰“守雌”。守雌是为道唯一之法,除此之外,皆为旁门。

       守雌者,物未动时之功。守,有神凝气静、意不弛散义;守雌,即是使神意安静于柔弱,安静于阴柔虚无之中。柔弱的反义为刚强,神意不刚不强即是柔弱,即是雌;人的一身皆属阴,而阴之最莫过于腹下,神意能安静其处,即是守。雌者,非身外之雌;守者,亦非身外之守。如于身外摸索,去道远矣。《参同契》云:“近在我心,不离己身。抱一勿舍,可以长存”。沉迷于身外者,无一不自招其殃。

       因何雌中有阳?(1)事物相反相成之理;(2)阴阳互藏之理;(3)反者道之动规律等都揭示出,雄阳必于雌阴里才有。前章亦言,“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即言先天必须从后天里来。列子《冲虚至德真经》引黄帝书曰:“形动不生形而生影,声动不生声而生响,无动不生无而生有”。万事万物,是皆向其相反方向转化,“物极必反”。故,欲其动者必由静,欲生阳者必由阴。

       天下壑,壑,同溪,溪水。天下壑,众水共行之路,言知雄守雌,乃为道者必行之法,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常德不离,常德,即顺化之德。道物在顺行转化过程中,不断耗损而减少,其身中德物也随之减少。但是,如若实行知雄守雌功夫,德物便不会继续减少了,道之物也就不再外耗。不但不减少不外耗,而且不断增多,故曰“常德不离”。

       复归于婴儿,婴儿有二种理解法:一为如同人自母体初出之婴儿,道充德备之时;一为功至结胎后胎圆之婴儿,气定神纯之时。此处似以第一种理解为宜。

       道法下手之初,必先得阳精以炼之,阳精即是雄。而欲取此雄,则必须守雌,雌里产雄,阴中生阳,此雄此阳才是可用之真。炼此阳精,以补后天所失,补到精满气足,如同初出婴儿时之先天无亏,故曰“复归于婴儿”。复归者,非是身体如婴儿柔软相似,亦非如婴儿无知无觉之状,乃是使身之道物同婴儿一般圆足之意。

       炼精乃后世之说法,虽有炼己筑基、药物火候等名目,然其实质与老氏此处的“知雄守雌,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是完全一致的。

        2、上部分第二小段,知其白,守其辱。

       白,洁净无瑕,清纯亮丽,清纯洁净之意;辱,与白对,如四十一章“大白若辱”,故宜解为浑浊暗昧,污秽贱下,污秽混浊之意。白者,人皆喜之,无不乐闻乐见;辱者,人皆恶之,无不厌闻厌见。白与辱,分别为先天道物与后天非道物之质,辱又为为道行为或为道之法的喻比。先天之道纯一不二,无染无杂,清净得很,故以白比之;后天非道物已有形质、染杂,不清不净,故以辱比之。又为道者昏昏默默,如痴似愚,污浊贱下,故亦以辱比之。

       功夫深入,由前之炼精到此之炼气,使气化而归为一神,养育神胎以至于神全,从而达到无一丝染杂的纯阳地步,是之谓“知其白”。然而炼气化神,必行以昏默无为、浊愚贱下之法,亦即二十章“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我独昏昏”,“我独闷闷”,“我独顽且鄙”等如痴如愚之状,是之谓“守其辱”。

       守其辱者,功夫至此,整日惟有混混沌沌,寂寂似愚,几同死人一般。不可有一知半见,不得妄生一念,妄开一言,无论何情何景,一概置之不理,古人所谓“装聋卖哑,放狂作颠”即是谓此。非此则气不能炼,神不能化。

       天下谷者,谷,山谷,义同前之豁,众水共行之路。极言守其辱,乃是为道者必行之法,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常德乃足者,言德物已达到始初的最充足程度,无能再增了。德足,是道亦化之至极。

       复归于朴者,朴,道之极,无名时之道。复归,重又返回义。

       此步功夫与后世所谓之十月养胎和三年乳哺相一致。

        3、“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此段二十三个字,为窜入之文,只录译而不释。详见本章四附议。

        4、下部分,先天后天相互关系。

        朴散则为器,朴散,是道自无名之时动而顺向转化。前言道物顺向转化过程,其状如树,越向上离道越远、越细、越繁,故曰“散”。器,后天物之称,《易》曰:“形而上之谓道,形而下之谓器”。朴散即落于后天有形,为形而下,故谓“散则为器”。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官长,人体百官之头,首领。有此头领,百官皆能行其职、尽其责;无此头领,百官则怠工不动,虽有如无。百官者,即是具有色声香味触法各种功能的感觉器官。官长即后天之道,圣人则比为先天之道,意为:先天之道用此后天去做视听言动等日用,在身内代替先天行事。这就是说,人与生物内道物能自先天转化为后天,后天亦能变为先天,二者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故大制不割,制,有范围义。大制,大范围,总体上;不割,不隔离、割裂,不伤害。意即:总体上看,不管道转化为物,还是物转化为道,它们之间既没严格界限,同时又都没有受到伤害。其言似有“物质能量不变”之意。

       此段是为阐明道与物之间的顺逆转化关系,而前段则言后天转化为先天的方法途径。

        附议

        注释3已言“守其黑”等二十三字,为窜入之文,前已有人指出并提了六条依据:白辱对而非白黑对;宠辱对而非荣辱对;“式”与豁、谷不类;“无极”与婴儿、朴不类;《淮南子·道应训》无知白守黑句,所见本无守黑各句;《庄子·天下》无守其黑二十三字。(转引自张松如《老子说解》)所论不谬。笔者在此基础上,再补充如次:

      1)“无极”一词本出现于后世,《易经》亦无。《黄帝内经》虽有“无极之野”句,然似与“道”无关。如即以“无极”为无名时之道,则与朴(亦为无名时之道)重复,违反老氏行文规律;如无极不为道解,则又与另二句不类。所以,左右不宜。

     2)言荣言辱,不是老氏主旨思想,而仍为儒家观念。知荣守辱明显是违背作者的功成身退,功成不居,无为不争的一贯主张的。

     3)白与黑对,显然是言金水二者,魏伯阳《参同契》云:“知白守黑,神明自来。白者金精,黑者水基”。然而,以五行言道,老氏之际本无,乃后世之发明,此亦可证其非。

     4)谷与壑,义近而有大小之别;常德不离与常德乃足,俱言常德,但亦有程度之异。然“天下式”和“常德不忒”二言,却有些不伦不类,与另二相应句子远不能相对。

   可见,此二十三字,几乎字字都不能符合老氏此文之本意,故判断其绝非原文,而是后人以儒家观念言道窜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