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秘解》十四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23:02
《老子秘解》十四章     毕敦一著

原文                              译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       目视不见其形淡然无痕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耳听不闻其声杳然难寻称为希,

抟之不得名曰微。       触摸不得其物索然莫名谓之微。

此三者,                      视、听、抟这三种办法,

不可致诘,                都不能感知出它的真实情况,

故混而为一。              只觉得朦朦胧胧模糊一团。

其上不皎,                  它的上部似乎不大明亮,

其下不昧,                 它的下部似乎也不太昏黑,

绳绳兮不可名,          缠绕如麻无头无续情状难言,

复归于无物。             倏然之间又返回无何有之天。

是谓无状之状,         这时的情状是无情状的情状,

无物之象,               这时的征象是无物的征象,

是谓惚恍。                 此便为杳冥恍惚的功中境况。

迎之不见其首,         此物之来不见何处始忽然而至,

随之不见其后。         此物之去不见何处灭刹那而终。

执古之道,                用抓住无名时之道这个办法,

以御今之有。          来把握有名时之道的来去。

能知古始,                能知道如何从无名时之道下手,

是谓道纪。              就是掌握了驾驭大道的缰绳。

   

       1、视、听、抟三句。

       视、听、抟为人直接感知外部信息的形式途径,然而无一能奏效,什么都感知不到。夷,平常、平淡,与往常没有不同,故译之为“不见其形,淡然无痕”;希,稀、薄,声音极小听不到,故译之为“不闻其声,杳然难寻”;微,如有似无,踪影全无,故译之为“不得其物,索然莫名”。

       此三句言机现时的景况。机现为先天之气生。先天气生,即为阳生气发,即为十六章“万物并作”,也叫“生机生”。机现即是现出此物。

       此物因何而生?盖由于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功夫,非此则不能生。

      2、“此三者”至“绳绳兮不可名”。

       三者,视、听、抟三种形式。诘,追问,追根究底。延义为搞清楚、弄明白。意即:这三种形式都用上了,还是搞不清楚。

       混而为一,混,有朦朦胧胧、稀里糊涂义。一,一团,分不出个来。

      不皎,不明亮;不昧,不昏黑。

     绳绳,无头无续、一团乱麻状;不可名,说不出来它的情状。

     以上俱言此物既现,已知其有。然而却不见、不闻、不名,只是觉得蒙蒙笼笼,无头无续,既不昏黑也不明亮,混乱一团。

      为何谓此即是机现?因为机现则即为有,有者,有先天气之生,道之有名之时。而先天气无形无质,故不见不闻,难言其情状。为者所以自知者,因为机现必动,动而后方能从无中而出有。且先天气之生本是无形,然而又必附于有形,因此必知,不知则为无灵觉,昏沉错过,是为无功。

        3、“复归于无物”至“随之不见其后”。

       复归于无物,即机息,此物消失。物既消失,故为无物。所以无物而机息者,是由于道者“吾以观其复”的结果。

      此句表明,前确为有物,实是道之生。复者,则又表明,道生之前亦为无物。故此一过程即为:无——有——无的过程。此有无,是相对而言,其无绝非绝对的无。又,无即无名,有即有名。切莫将此有无与物理学意义的有无相混淆。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意同译文。此为复归于无物时的景况。

       惚恍,功中又一重要境况,是道物转化的必须条件,无此,道物不能转化,仍落回为后天。此惚恍之生,必有道物方生,无道物则不生,生亦无用。何为惚恍?其状实难以文字表述,功到自知。

       迎之,向我而来曰迎;首者,开头,起始。译为:此物之来,见不到从哪里起始,忽然而至。

      随之,背我而去曰随;后者,尾部,身影。译为:此物之去,见不到在何处消失,刹那而终。

       此二句总言此物来去之行状。

      以上为前部分,详言道物之生、之灭的全过程及其有与无时之情状。道物所以生所以灭,都是实际功夫所致,有凭有据而来。前既已虚极静笃,物极必反,静极则动,道物自然从中生,是为机现。寂无禅师曰:“其机既发,凝神入于丹田,当用武火收摄而归,以熏以炼”。(引自柳华阳《慧命经》)凝神入于丹田者,即是一章“有欲观其徼”,又即十六章“吾以观其复”;收摄而归者,即是将已生之气,收返于内;以熏以炼者,乃收摄后之功。因为收摄,所生之气归返且伏而不动,故此谓“复归于无物”。

       功夫至此,切不可出功离境,须继以文火养之。柳华阳曰:“阳气已定,又当忘息忘意,用文火养之,不息而嘘,不存而照,方得药产”。药产者,即是“惚恍”之时,不惚恍便不谓药产,也不能药产。

       此处,作者并未言火,并非不知或者疏忽,而是前面已经言及,如一章有欲、无欲等,故此没有必要再予以重复。

        4、后部分,执古之道四言。

       道物生灭来去,无影无踪,似无把柄。然而也并非如此,能“执古之道”就能“御今之有”,“能知古始”就是掌握了大道的总纲领。执,把持。古,无名时之道,与始、朴义同。此道为方法、规律义。

       御,驾御、控制。今,有名时之道,与新同是有名时道之异名。有,有名时之道。

       二言意即:掌握了能从无名时之道生出有名时之道的方法规律,那就能驾御有名时之道这个有了。

       亦可理解为:前之古为先,后之今为后;前之道为无,无名时之道,后之有为有,有名时之道。

       二言则亦可译为:掌握了先前的无名时之道,就能驾御后来的有名时之道了。

       不管怎么理解,总的意思都是,若想驾御有名时之道,必须先要认识和掌握无名时之道。

       问题是古之道如何执法?作者已于他处言之,一章“无欲观妙”便是,还有后之十六章“致虚守静”亦是。如此皆能至于无名时之道,有了无名时之道,便从而可生出有名时之道了,这就是“以御今之有”。

       古始,二者并列,不可能都是“道”的含义。以古为道,则可译为:无名时之道的由来。以始为道,则可译为:先前的无名时之道。此二种理解法,似乎没有大的区别,均无不可。

       道纪,纪有头绪、纲领、法度、准则等义。道纪即是道的头绪纲领。

       此二言意即:能知道最初的无名时之道是如何产生的,就是抓住了驾御大道的缰绳了。

       这个部分,告诉为道者初功开始,为者应该从哪里下手,首先要必须知道什么,注意什么?老氏教人的良苦之心,自此可知。

   

     附议

       自一章“道可道”至此,不难看出道家功夫,非他者可比,乃实修实证,步步皆有实际功夫。而道物也非凭空而来,无缘而至,都是实有其理真有其物。此物非他,乃人人身中本有者,常人日用而不知罢了。凡行歪门邪道者,哪知此理?指天画地,神秘兮兮,不曰鬼怪神明,即言佛祖上帝,将治身一件大事,全不寄于己而竟寄于人,实在愚之甚了。凡此之类,切莫去轻易信他,信他莫如不信,学他莫如不学。是为一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