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疯子细谈红楼梦 石呆子详解石头记126-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26:22
扯远了,我的意思是说你们别拘拘于刘心武的[贾宝玉婚后空对着薛宝钗,让她守活寡,出家前没留下遗腹子,高鹗的[宝玉`高魁贵子'不合原作原意]这些流言蜚语,其实高鹗有关宝玉`高魁贵子'的续作还是有道理的。从南京的曹家看和北京的皇家看,无论是曹宝玉还是顺宝玉,都留下了后代,曹家也没因曹顒的病死而败落,皇家的顺治更确实`高魁贵子'玄烨呀,你们能说程高的[兰桂齐芳,家道复初]没有道理吗?能说刘心武的揭秘就符合原作原意吗?红楼梦的最后[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只是曹家遗腹子十三岁抄家后的实事,是贾事的必然趋势,作者对此到底如何处理还是个未知数呢,你们不好就此妄断程高续书不符合原作原意的,更不能说刘心武的揭秘符合原作原意,因为他根本不懂原意,只是在凑成原作,不懂原意,为续原作而凑出来的原作是原作吗?回头再说高鹗的修补探春凤姐结局,这体现了他的续作宗旨,完全合乎当时的潮流,对于保全和传播红楼梦是很有好处的。反正红楼梦作者本来就没拘拘于曹家和个人的荣辱得失,他才不屑于把曹家事一成不变地录入书中呢,早就把注意力集中于皇家了。而皇家的宝玉也确实成了雍正的`高魁贵子'嘛,他一旦缔结了金玉良缘,这宝二奶奶不是把皇家料理得挺好吗?不亚似康熙这[真母]的六十年啊!可见高鹗的[兰桂齐芳,家道复初,也是自然的道理]。其实曹家的红楼梦是做到头了,但爱新觉罗皇族的红楼梦确实还没有做到头呢,还由嘉道咸同光宣诸宝玉继续做下去呢,大清的这部石头记还有一百几十回没写呢,作者根本不需要写完全本红楼梦,自有乾嘉道咸同光宣诸宝玉继续往下写,他只需要预告个总趋势大结局就行了,至于具体情节他又何必拘拘呢?只有刘心武这样的流言家在乎,他才不在乎人家怎么续呢。有乾嘉道咸同光宣诸宝玉的续写,还愁这红楼梦一书完不成?
说这些是针对刘心武的[红楼梦原作者是写完一百零八回全本红楼梦]结论的,作者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所限,更由于其创作宗旨、创作手法的独特性,他就没有写完全本红楼梦,他就故意留下悬念让后人去想象、留下空间让清皇族自己来续写、留下时间来让未来的须眉浊物们自己来填、留下无数回让普天之下未来的裙钗悲剧来印证!这一点不但是刘心武这些流言家想不到的,即使是如今的专家们也是没想到的,就因为红楼梦具有广大的包容性、适应性,它阐明的是放之[普天之下所有的女子过去未来]而皆准的普遍规律啊!
这些事体情理高鹗不可能全悟到,更重要的是他就不太同意作者这些看法,因为这些看法不合当时潮流啊!这样一来程高才下决心在续书时修补原作原意的,可见他的刊刻印刷发行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就没打算把红楼梦八十回原著原封不动地传下去,更没打算完全按前八十回的伏笔暗示隐寓判词曲词灯谜来续写后四十回红楼梦,他就是要正大光明地修补红楼梦,按自己认为合理的合流的方式修改贾府及各裙钗包括贾宝玉的结局,这是任何读过后四十回续书的人都能强烈感受到的,你们能因此而责备高鹗续书不合原作原意吗?他就没打算完全符合原作原意啊!因此刘心武对高鹗续书的指责完全是不合情理的,是站不住脚的。过去的年代不完全遵照原作原意来续书改书的多得很,[水浒传]就是一个例子,程高续书更是如此,不同意原作原意仍然可以续书,仍然可以按自己的本意来修补原书、重排续书情节,这是大家都认可的续作规则,刘心武怎么能用[不准有任何不合原作原意的地方]来要求程高续书呢?可以说原作者一死,这原作就就此封笔了,不可能再有原作问世了,除非真找到了作者的全部原稿,也就是说当初作者确实是写完了的,那么传抄者为什么不传抄全本原作呢?作者又为什么要让自己的著作部分夭折呢?这不合情理嘛。每个作品都是作家精心养育哺育出来的后代,作家会千方百计让它完整生存下去的,非到万不得已,哪个做母亲的都不愿生个缺胳膊少腿的残疾儿,同样做作家的也不愿创作个没有结尾的作品,只要他真的把作品完整地创作出来了,他就一定会让它完整地传下去的,除非他遇到不可抗力无法保护它的完整传承,这时他会干脆留悬念于后世,用[没有结尾、藏尾于头于身]的画家手法来传播已成作品,这就是红楼梦原作者的创意。但高鹗却看到了红楼梦前八十回在民间的热传,他既然要与程伟元合力把它正式付梓,当然最好要以完整的方式刊刻发行了,如果只是把前八十回抄本刊刻发行,一则是炒人家剩饭、没有吸引力,二则是他俩对原作有自己的看法、不想照原作原意往下传,而想修补了原作原意后再往下传,这样就使原作更合伦理道德、更合时代潮流了,既满足了当局的要求,又满足了自己借红楼梦正式传世而传名的愿望,还满足了自己按自己本意修补续完红楼梦的创作欲望,何乐而不为呢?这就是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本得以正式刊刻发行的原因。从这里面你们应该看出后四十回不完全符合原作原意是有原因的、必然的、允许的,续作者的续作宗旨是实事求是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是保全红楼梦的,刘心武不该指责人家不合原作原意,因为一则人家续书时没打算符合原作原意,二则时代不允许人家符合原作原意啊!可见刘心武确实是续书末尾批驳的:"说你空,原来你肚里果然空空.既是假语村言,但无鲁鱼亥豕以及背谬矛盾之处, 乐得与二三同志,酒余饭饱,雨夕灯窗之下,同消寂寞,又不必大人先生品题传世, 似你这样寻根问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
凤姐的结局就说到这里,关键是这不是曹頫老婆的个人悲剧,而是[万千金紫]的普遍规律,这一点是迄今为止很多人没看出来的,这才是凤姐艺术典型的价值所在。以凤姐这样一个泼辣女子,能把珍琏蓉这些须眉浊物玩弄于股掌之际,靠的是贾母和娘家这强大的冰山。但在曹家的曹頫老婆身上不可能有象书中凤姐这样精彩纷呈的具体素材,这是经过作者高度艺术化创作后的艺术典型,若仅仅拘拘于凤姐原型是曹頫的李姓老婆还是曹頫妻子的内侄女儿、是康末雍初的曹家当家人还是乾隆初年曹家的当家人,那就悟不出其中事体情理了,作者是借凤姐一人贬尽历朝历代金紫万干啦!这么深刻的事体情理凭刘心武那南郭先生的两把刷子能看出来吗?所以说凤姐的贪猾奸狠不一定是曹頫老婆的具体个性特征,倒符合历朝历代万千金紫的普遍特征,这才是作者夸大凤姐这些个性特征的目的所在。可如今你们总把凤姐悲剧当曹頫老婆或曹頫妻子的内侄女儿来索隐考证,总是抓住凤姐的贪猾奸狠做文章,总是用所谓[真善美]、[假丑恶]的简单标准来评论凤姐艺术典型,总是把凤姐看成导致贾家被抄的祸首,贾琏反而成了受凤姐拖累的好人了,这样一来就违反作者[何事琏蓉众须眉、不及凤姐一裙钗?]的原意,倒弄成[何事凤姐一裙钗、不及贾琏一须眉?]了,这是[南辕北辙]啊,会耽误读者连想到皇十四子、和坤及天下替皇帝做嫁衣裳的历朝宰相的。
下面似乎该谈巧姐悲剧了,但刘心武对巧姐悲剧的理解实在太肤浅了,不值一驳呀。巧姐悲剧是独立的悲剧吗?不,她是凤姐悲剧的延续,是受凤姐连累的产物,作者写巧姐是假,写凤姐刘姥姥和贾环贾蓉这些艺术形象才是真啊。巧姐之于凤姐,恰似袭人之于麝月。你们在看我评前一讲[袭人麝月之谜]时就听我说过,作者是写袭人为主、写麝月为辅,是用麝月这绿叶烘托袭人这鲜花呀。这里的巧姐悲剧也是沿袭这条思路,作者不是专为写巧姐而写巧姐,他是为写凤姐悲剧的延伸而写巧姐悲剧的,这巧姐悲剧实际上是凤姐悲剧的下集。在现实生活中的曹家,曹頫老婆早在雍初的李煦被抄后不久就被曹頫休弃了,没等到雍正六年抄家就离开曹家了,但是在雍正六年发生的抄家大祸中曹家众须眉并没有解消报复她的仇恨心理,她自己不在曹家了,这些浊须眉就报复她的女儿。正好此时曹頫已经革职拿问、枷号示众了,他也顾不上自己的女儿了,这才发生曹頫老婆的女儿遭受惨痛打击的悲剧的,这就是巧姐悲剧的生活素材。从某种角度看,把巧姐卖到妓院的[狠舅奸兄]主要是乘此大祸的混乱[报往日之积怨],才诓骗陷害巧姐的。贾府未抄前他们受凤姐欺侮太多了,积怨太深了,他们在这抄家的混乱中又因凤姐早被贾琏休弃而找不到报复的目标,只好把一头积怨都发泄在失去父母庇护的弱孤女巧姐身上,这才想出把巧姐卖给妓院换些银子的,可见巧姐是代母受罪,若此时凤姐在,他们肯定会变本加利地迫害凤姐的,所以我说巧姐悲剧是凤姐悲剧的延伸。
刘心武不深论凤姐巧姐悲剧的事体情理,却去索隐[凤姐扫雪拾玉]和[巧姐狠舅奸兄]的具体情节,而且这[巧姐的狠舅奸兄]也索隐错了,这事关巧姐悲剧的事体情理,不能不辨别清楚。巧姐的狠舅奸兄是谁?高鹗续书说是王仁和贾芸,刘心武对王仁不提异议,但对贾芸是巧姐[奸兄]提出异议。一般而言,刘心武既然指责高鹗续得不合原作,那他自己就应该拿出正确的提法才对,否则这指责不过是一百步笑五十步,又有何意义呢?实际上这王仁也不合原作原意,前八十回中并没有提到王仁这个人,只在第六十八回中提到过王信,王仁是高鹗续书自己编的,刘心武仅仅认为高鹗说王仁是[忘记了仁义道德的忘仁]就认可了高鹗的说法,这也对原作太不负责任了,既然要以捍卫原作为己任、认为高鹗的续书不是原作,当然不能轻易同意高鹗续书的说法了。实际上生活中的曹頫李姓老婆娘家在苏州,南京曹家附近并没有嫡亲兄弟,因此曹頫老婆的女儿身边也不可能有嫡亲的[狠舅]。书中的凤姐身边只有两个男孩子称她为姐姐,这就是贾宝玉和贾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巧姐也应该称呼他俩为舅舅。贾宝玉是凤姐最疼爱的,当然不可能做巧姐的狠舅了,而贾环则是凤姐最鄙视甚至打压的,贾环当然具备了狠舅的必要条件了,所以这狠舅应该是贾环。你们会说贾环与巧姐同姓,应该算巧姐的堂叔,怎么能完说是[狠舅]呢?这就拘拘于书中明写的血亲关系了,书中的这些血亲关系都是假的,不可当真,这[狠舅奸兄]也是说说而已,并不是指嫡亲的舅舅和兄弟,既然巧姐没有嫡亲哥哥也可以被奸兄所害,那她为什么不可以没有嫡亲舅舅但却被狠舅所害呢?书中最恨凤姐的人莫过于赵姨娘贾环,日后凤姐被运,还没等贾环报复就被贾琏休回娘家了,贾环当然不解恨了,但有贾琏在,他也不敢拿巧姐煞气,但贾琏出事了、顾不上巧姐了呢?这在抄家时是肯定的,贾环在这种乱境困境中当然会想到出卖巧姐来既利己又坑凤姐了,因此贾环害凤姐不成转而害巧姐是必然的,只是你们拘拘于狠舅必须姓王而没有想到他罢了。
再说奸兄,高鹗说是贾芸,刘心武说是贾兰,怎么没有人想到是贾蓉呢?我在解释第六回时就提醒你们贾蓉与刘姥姥的一贵一贱、亲贵者坑害巧姐,疏贱者却拯救巧姐,这是凤姐当初根本想不到的,也是刘心武这血统论者想不到的。红楼梦的创作宗旨就是借昭须眉之长来揭须眉之短,包括借昭刘姥姥这贱裙钗之长来揭贾蓉这贵须眉之短,只是你们没想到罢了。我在前面早就说过,贾琏本来是贾珍的亲兄弟,贾蓉本来是凤姐的亲侄子,自然也是巧姐的堂兄了。贾珍尤氏贾蓉这一家子本来是贾族的法定继承人,但由于贾珍的荒淫失德,贾母转而宠爱宝玉凤姐、有意冷落东府这贾朝东宫,贾珍贾蓉骨子里当然嫉妒宝玉凤姐了,但碍于贾母权威,也不敢形诸于色,可凤姐却自恃有贾母作靠山,屡屡不把尤氏贾蓉放在眼里,甚至还在第六十八回[酸凤姐大闹宁国府]中作践这母子俩,还害死了尤二姐、打乱了大房借给贾琏娶小老婆来拢络贾琏、扩大大房势力的目的,贾珍尤氏贾蓉能不恨凤姐入骨吗? 贾蓉在尤二姐死时劝贾琏道:"叔叔解着些儿,我这个姨娘自己没福。"说着,又向南指大观园的界墙,贾琏会意,只悄悄跌脚说:"我忽略了,终久对出来,我替你报仇。"八十回后贾琏是用休弃凤姐的方法替尤二姐报仇了,但贾蓉岂是省油的灯,他比贾环还要坏十倍,日后必定会与贾环狼狈为奸、坑害巧姐来报复凤姐的,这就是[狠舅奸兄]必指贾环贾蓉的事体情理。
在刘心武看来,这巧姐悲剧仅仅是作者为了对贾氏宗族薄命女子的立体扫描,把巧姐这样一个辈分较低的女孩子结局按排进《金陵十二钗正册》,就能使金陵十二钗的阵容立体化了,而且还可以借刘姥姥救巧姐体现[善有善报]的含义,这才把巧姐列入《金陵十二钗正册》的。这些说法太庸俗了,刘姥姥是为报答凤姐的恩情才拯救巧姐的吗?这在刘姥姥自己是有这想法,但在作者看来却有比[善有善报]更深刻的事体情理,这里的关键就是借赞刘姥姥这老裙钗来揭贾环贾蓉这些少须眉。要说刘姥姥是仗义救巧姐,你们可能一时难以理解,但要说贾环贾蓉是因恨凤姐而卖巧姐则是很容易理解的,巧姐小小年纪并没有结怨于贾环贾蓉,他们二人为什么要坑害巧姐呢?因为凤姐与他们二人结怨太深嘛。抄家前凤姐就被休弃回金陵了,贾环贾蓉此时失去主要对头了,满肚子怨恨没处发、满肚子坏水没地方使,当然只好借坑害巧姐来报复凤姐了。这不能叫[恶有恶报],因为凤姐当初压制他们是合乎礼法的,虽然有些过分,但这两个人太坏了,难道不该压制吗?当时若让这两个人无法无天,凤姐这当家人何以服众?何以向贾母王夫人交代?可见凤姐当初并不为恶待他们二人,尤其对贾蓉还相当宠信呢,这在第六回的情节中就可以明显看出来,凤姐对贾蓉是那样重视,而对刘姥姥却那样轻慢,你们以为作者是写了玩的吗?以为贾蓉来找凤姐仅仅是巧遇刘姥姥在场吗?作者在写完前五回全书开头后,正文第一回就用此一女一男、一老一少、一疏一亲的两件小事来引出全书话题,其含义深长啊!你们是没有看到八十回以后这两个人围绕巧姐一奸一义、一坑一救、一浊一清的对比映衬,当然悟不出其中真味了。刘姥姥此时是得凤姐大恩大德吗?在刘姥姥可能这样想,但在作者却不这样看,一则刘姥姥并不是领的凤姐的恩,而是领的王夫人的恩、周瑞家的情,凤姐也是代王夫人打发个穷亲戚,也是被周瑞家的这王夫人的陪房当面顶着,不给两个说不过去啊!这才用[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打发刘姥姥的,在刘姥姥当然得了济了,因此只管千恩万谢,但在凤姐管家只是九牛一毛,是打发穷亲戚的最小数目了,再小就拿不出手了。你们看贾芹巴结凤姐得了多少好处?贾芸送礼给凤姐后又得了多少好处?就知道这里根本不能说是凤姐有心施大恩于刘姥姥了,只能算是[得意浓时易接济]吧,你们还没有看到八十回后的[受恩深处胜亲朋]呢!当然无法体会刘姥姥的可贵、贾蓉的可憎了。
你们还没有看到八十回后的[受恩深处胜亲朋]呢,当然不知道凤姐巧姐对刘姥姥的感恩之心百倍于刘姥姥对凤姐的感激之情了!由于脂砚斋畸笏叟诸批书人中有类似贾琏贾蓉的生活原型,他们不愿意红楼梦作者揭他们之短,因此脂批不仅没有透露八十回后众须眉的种种丑行,而且还命芹溪删去[淫丧天香楼]这一类的丑闻,你们当然就看不到八十回后众须眉如何欺凌以凤姐为代表的诸裙钗,也看不到贾环贾蓉这[狠舅奸兄]如何逼巧姐沦落到烟花巷里的具体情节,更看不到刘姥姥如何[忍耻救巧姐]的具体情节了。作者为什么说刘姥姥是[忍耻救巧姐]?因为此时的巧姐已沦为妓女多时,差不多的人是不屑娶为孙媳妇的,这是败坏家风啊。刘姥姥虽然曾得凤姐相助,但肯救巧姐脱苦海显然是要花大代价、忍大耻辱的。这不比一些阔少买个当红妓女回去做妾,既有此财力、又不背骂名,刘姥姥一则家境不宽,二则没能力娶妾,要救巧姐只能既耗财力又背骂名,一个普通的庄户人家容易吗?而刘心武却说刘姥姥是向李纨借钱救巧姐,被贾兰一口回绝了,且不问抄家后李纨哪来的积蓄救巧姐,这贾兰仅仅不肯出钱就算奸兄吗?他又没有把巧姐卖给妓院,最多只是见危不救而已,刘心武也太求全责备了。再说刘姥姥为什么要去向李纨借钱救巧姐呢?既然不是用刘姥姥自家的钱救巧姐,她却不花代价白白落了个孙媳妇,这还能算是刘姥姥[忍耻救巧姐]吗?只能算是个跑腿张罗的热心人嘛。
实际上作者是把八十回后的凤姐巧姐当落难中的韩信、把刘姥姥当救韩信的[漂母]来赞扬的,因此才有第五十一回 [薛小妹新编怀古诗]中的[淮阴怀古 :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
  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你们看看,是谁[壮士须防恶犬欺]?是[凤姐须防贾琏欺]嘛,什么叫[寄言世俗休轻鄙]?刘心武就轻鄙刘姥姥这样的[漂母]嘛,谁[一饭之恩死也知]?韩信对漂母的[一饭之恩死也知]啊,用到这里就是凤姐巧姐对刘姥姥的[一饭之恩死也知],而不是刘姥姥对凤姐在第六回时的[一饭之恩死也知。]可见你们把凤姐巧姐与刘姥姥之间的报恩关系弄颠倒了,成了刘姥姥该用张罗救巧姐的事来报答凤姐救助她二十两银子的恩情了,这当然叫[凤姐做善事、日后有善报]了。于是贾环贾蓉把巧姐卖到烟花巷也可以看成是[恶有恶报]、凤姐对他二人做了恶事、由他二人日后恶狠狠地报复在巧姐身上了?照此说来贾环贾蓉不应该算[狠舅奸兄],巧姐只能怪自己的妈妈恶事做得太多、如今轮到自己接受报应了,这还叫悲剧吗?贾环贾蓉卖巧姐还叫恶剧吗?两个人既不狠又不奸,简直成了[替天行道]了,刘心武可真会替浊须眉护短啊!
在刘心武的[凤学]里,只是他没想到这首诗与凤姐有关,[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会被他解释成[贾琏须防凤姐欺,平儿位定盖棺时。寄言雪芹休揭短,善恶有报天自知。]在他看来贾琏比凤姐好、贾蓉比刘姥姥强,总之是须眉胜过裙钗,最起码[金紫万千]胜过[凤姐一二]。至于巧姐悲剧,他根本没想到这是凤姐悲剧的延伸,更没想到这与贾环贾蓉丑行的因果关系,若叫他深入下去求索,他能求出各式各样的宫闱秘事来,唯独求不出[何事蓉环两兄舅,不及乡间一老妪?]这事体情理来,又何论为红楼梦的原作原意伸张呢?高鹗的续书还知道替凤姐诉艰难道委曲,认为她是在抄家之后[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是力拙才失人心的,也是邢夫人这邪婆婆故意刁难才气病的。这无论如何总比刘心武的[恶有恶报]要好吧。而刘心武机械地理解[一从二令三人木],在没看出八十回后贾琏乘贾母王子腾倒下反欺压凤姐的原意的情况下,就妄断凤姐遭休弃是咎由自取,就简单认为贾琏应该把平儿与凤姐掉个个儿,就简单理解脂批只言片语说巧姐为板儿媳妇,就根据这些[滥竽]说高鹗续书不合原作,这不仅会被高鹗轻鄙,而且会被畸笏叟之类的批书人嘲笑,因为刘心武根本不及高鹗能理解原意啊。高鹗是看出凤姐会被休弃而不赞成这休弃,才改成[力拙失人心]后病亡的,而刘心武却认为凤姐坏事做得太多,就应该与平儿掉个个儿,这不更违原意吗?高鹗认为巧姐嫁给刘姥姥村里的大财主更合适,是因为他认为巧姐不该沦落在烟花巷才不让她做板儿媳妇的,而刘心武连巧姐会被卖为娼妓都看不出来、连刘姥姥是凤姐巧姐的大恩人都看不出来,那责备高鹗不让巧姐做板儿媳妇有什么意义?更不可思议的是刘心武指责高鹗错把贾芸当奸兄不合原作,难道他把贾兰当奸兄就符合原作吗?作者的原意是借凤姐巧姐悲剧和刘姥姥皆出于众须眉之上的行止见识揭贾环贾蓉之短,高鹗是不赞成原意才修补原作的,而刘心武则是没看出原意、也没看出高鹗本意就说三道四,这是在维护原作吗?这是离开原意驳续作,还不如续作修补原意呢!
你们都知道[买椟还珠]这成语,也知道[叶公好龙]的故事。这原作的具体情节就是[椟],原意才是[珠]。刘心武只在[椟]上下功夫,根本没看到椟里的好珠。而高鹗却看出了椟里的真珠,只是嫌其光芒太耀眼了,会刺激当朝的眼睛的,才把椟做得灰暗些,便于珠的保存。刘心武不知其意,总是嫌高鹗做的续椟不合原椟,但他在高鹗看来根本是[有眼无珠],当然与叶公好龙差不多了。
总之凤姐的[扫雪拾玉]并不重要,能看出她终归要和皇十四子被雍正休弃一样被贾琏休弃,这才重要。巧姐的做不做板儿媳妇也不重要,能看出她是为贾环贾蓉所害才重要,只是恰巧被刘姥姥所救,否则她将比香菱结局还要惨,因此你们一定要在赞叹刘咙姥姥之余怒斥贾环贾蓉,否则就失去巧姐悲剧的意义了。
红楼梦的创作宗旨就是借赞裙钗之长揭须眉之短,归结到凤姐还是借赞凤姐之长揭贾琏之短,归结到巧姐则是借赞刘姥姥之长揭贾环贾蓉之短,这是读红必须掌握的基本原则。程高续书同意原作的赞裙钗之长,但却不同意原作的揭须眉之短,因为揭须眉之短实际上女就是揭贾府之短、揭金紫万千之短、揭朝纲之短,这是当时潮流不允许的,他们既不同意这种原意,又明知朝廷决不容许这种原意公开流传,那要想把红楼梦手抄本正式刊刻印刷发行,当然必须修补原意了。归结到凤姐巧姐身上,就成了既赞凤姐之长又掩贾琏之短,既赞刘姥姥之长又掩贾环贾蓉之短,于是续书写凤姐没被贾琏休弃,而是病死了,写巧姐没做娼妓,而是嫁给农村大财主为儿媳,写刘姥姥用不着[忍耻]破财,只是与平儿商议好了接巧姐去暂避一时,写贾芸和王仁莫名其妙地串通起来,欲把巧姐送给藩王作妾,幸亏平儿与刘姥姥把巧姐藏起来才未得逞。这些都体现了[既赞裙钗之长又掩须眉之短]的续作宗旨啊!高鹗既不想给凤姐巧姐等裙钗抹黑,又不肯把贾琏等须眉说得一团糟,他要坚持[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者修缘,恶者悔祸]的原则,当然只能这么修补原作了。至于他为什么要把平儿扶正、贾芸写歪,是因为他认为平儿心善而贾芸心恶,才褒平儿贬贾芸的。可见续作没有为了迁就原作原意而续作,高鹗续书是有主见的,若原作的伏笔判词曲词灯谜等预设的结局不合他的续作原则,他就按自己的主见修补原作结局,在这种情况下刘心武指责高鹗续书不合原作还站得住脚吗?高鹗明摆着是修补原作嘛,凭什么非要人家符合原作?更何况高鹗不是盲目修补原作,他是在理解了原意又不赞成原意才修补原作的,这比刘心武的没理解原意就下车伊始乱批续作强多了。我这话是说过了,但还是要再说一遍,红楼梦作者是意境高远的画家,高鹗意境虽不及他高远,人家续画时但求神似不求形似,而且还借续画传自己的神,这就很了不起。刘心武不过是个没意境的临慕者,他看高鹗画得不象就咋呼,却不知续书决不等于临慕,那种不通灵的流言家是没资格指责通灵的续作者的,尽管人家续得不完全象,人家本来就只求传神不求形似啊。
刘心武在把[奸兄]的罪名加在贾兰头上后,顺藤摸瓜开始揭秘李纨,由此可以猜测他的说[贾兰是奸兄]其实并没有什么根据,只是为了吸引观众,在讲巧姐的末尾故作惊人之语制造悬念而已。刘心武能意识到李纨是以曹顒遗孀马氏为生活原型创作的,这一点是个很大的进步。但在我看来,刘心武揭秘李纨与揭秘凤姐差不多,都有一个先天不足,因为他是坚持[乾隆曹学]的,他在研讨红楼梦时应该先与康末雍初的江宁曹家作彻底切割才对,毕竟江宁曹家是经过雍正抄家打击的,史料已经记载曹家全家迁往北京了,虽说没有完全[或打或杀或卖],起码也做不成江宁织造及织造夫人了,因此刘心武既然说书中的贾家是第一次抄家后第二次抄家前的曹家,既然说这是乾隆初年的曹家,就该再不提第一次抄家前在江宁织造任上的事才对,起码也应该交代这是经过第一次抄家打击的嘛,何以在他的北京曹家事中竟一点也看不出曾遭第一次抄家打击的痕迹呢?这曹顒的遗孀马氏是在康熙五十四年就做了寡妇了,到乾隆初年该有四十多岁了,她的儿子该象书中贾琏一般大了,这与书中李纨贾兰的形象吻合吗?照刘心武的[乾隆曹学]解释,马氏应该比曹頫老婆大,而曹頫老婆的贾氏对应形象应该是王夫人,那书中的李纨该和邢夫人相类比才对,怎么能与王夫人的内侄女儿相类比呢?刘心武解释说这是作者把马氏降一辈处理了,这符合[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的原则吗?总之,刘心武既然坚持周汝昌的[乾隆曹学],就该与[康末雍初曹学]真正切割,就不应该再用雍正抄家前的家事来解释书中贾家当前事才对,起码也应该作个大概的了断嘛。但是刘心武却顾不上替乾隆曹学与康熙曹学作切割,却轻率地把康熙年的曹家事引进乾隆初年的曹家事中,这即使不能说明书中贾家是隐寓康熙末年的曹家,最起码也说明书中贾家象没抄过家的曹家啊。可如今刘心武居然把乾隆曹学丢过不提,直接用康熙末年的曹家事来解释书中贾家事,把隔了十几年、隔了个雍正朝的两代两地曹家事混和成一代一地事来谈,这不是明显用康熙曹学来为乾隆曹学糊破绽吗?这里的[揭秘李纨贾兰]就是这种破绽百出的不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和南京北京两地的产物。刘心武还是不该揭秘凤姐和李纨,因为这两个艺术形象的生活原型只存在于康末雍初的江宁曹家,无法在乾隆初年的北京曹家找到其对应原型的,这一揭,乾隆曹学就露馅儿了,当然该避而不谈了,可见刘心武没成算,这乾隆曹学会越揭秘越糊涂的,同时康熙曹学会被他越揭越清楚的。
李纨悲剧确实是作者根据其母亲马氏的悲剧改编的,但不等于就是马氏悲剧的照搬。李纨悲剧与钗黛湘妙元迎探惜凤巧秦悲剧差不多,都是作者高度艺术化概念化的艺术典型,已经不是曹家某人的简单重复了。我在前面分析总结过,钗黛湘妙是无父可从的悲剧,而元迎探则是从父无着的悲剧,凤巧秦则是从夫无着的悲剧,李纨更是[三从悲剧]的典型范例啊!她在家从父,父死,出嫁从夫,夫死,晚年从子,子死,是悲剧的顶峰。普天下还有比她更悲惨的女人吗?但是这个悲剧典型是作者为揭露[三从四德]礼教的吃人而专设的,不能完全当她是马氏生平的照搬,因为马氏遗腹子即作者本人,他既没有做大官,又不是在马氏之前死的嘛,当然不能认定李纨形象就取材于马氏了。因此你们应该只取李纨悲剧的事体情理,不要拘拘于李纨悲剧的具体生活原型是谁。我在前面曾说过,宝钗的生活原型就是马氏,那这里又说李纨的生活原型也是马氏,这不矛盾了吗?不矛盾,宝钗取材于婚前的马氏,李纨则取材于守寡后的马氏,两不相扰啊。我早就说过,作者是把曹家从康熙四十几年到雍正六年二十年间的曹家事压缩成书中二三年间的贾家事来写的,宝钗取材于曹寅在世时的马氏做姑娘经历,李纨取材于曹顒病死后曹頫老婆当家时的马氏守寡经历,作者是把两个不同阶段的曹家揉合压在一起、把两个不同阶段的马氏分别塑造成不同的形象啊!这一点刘心武能料到吗?作者是为了塑造一个完整的[三从四德悲剧]才创作李纨艺术形象的,李纨根本不是马氏生世的照搬,也不是曹家事的实录,也不是作者创作金陵十二钗悲剧的重点或完美典型,仅仅是作者为概括[普天之下所有的女子过去未来的]主要悲剧典型而设立的,为彻底揭露[三从四德]礼教如何坑害女性而创作的,是虚构的艺术典型,你们怎么能跟随刘心武瞎找生活原型呢?
作者为什么要说[枉与他人作笑谈]?这并不是嘲笑李纨本人,而是替普天下指望儿子将来能出人头地的寡妇们惋惜啊。续书中高鹗写贾兰中举,将来会做大官,李纨会[带珠冠,披凤袄,]但贾兰没有被无常夺去性命,这是不符合原作原意,但总比刘心武的把她们母子二人说得如此不讲人情强吧。作者的原意是写贾兰[气昂昂头戴簪缨,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不是写李纨[气昂昂头戴簪缨,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如今的人们都理解成贾兰虽做了高官,但李纨本人却不得长寿,刚看到儿子有了大出息,自己就病死了,是没福消受,太可惜了。实际上贾兰做了高官后不是李纨死了,而是贾兰死了。这一点你们可以借鉴曹寅遗孀李氏的悲剧看,李氏虽然经历了失去丈夫的打击,但是她并没有消沉,而是把希望寄托在独子曹顒身上,后来曹顒果然做了江宁织造,把织造府从寅府打造成顒府,真是[气昂昂头戴簪缨,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威赫赫爵禄高登]啊!可惜只做了三年织造就[昏惨惨黄泉路近],突然病死了,而且还没有现成孙子可继承,这种变化无常的打击对李氏来讲太残酷了,她这寡妇做得不是[枉与他人作笑谈]吗?
实际上自古以来上上下下每个寡妇为了儿子含辛茹苦都是[枉与他人作笑谈],这种[枉与他人作笑谈]不能作世俗的民间笑话来谈,而应该作史书中的[笑谈]来谈。在平常人眼里都不肯笑话这些可怜的寡妇,都非常尊敬这些英雄的寡妇,因为她们把孩子拉扯大太不容易了,且不说青春丧偶的痛苦,当时的女性是没有工作、没有独自谋生手段的,她们不但要顶住社会上的冷嘲热讽,还要顶住本族内的各房势力排挤,替儿子争取正当的财产权,还要负责对孩子的培养教育,还要把孩子抚养成有知识有本领有独立社会地位的大男人,还要负责儿子的娶妻生子,这多不容易啊!因此社会上没有人把这些孤儿寡妇[作笑谈]的,刘心武是理解错了。但红楼梦作者看问题就不拘拘于李纨的个人悲剧了,他们是站在社会的广度和朝纲的高度看问题啊。若仅仅拘拘于一个家族内部、一个寡妇本人来看问题,抚养一个孤儿又有何难哉!不过是[含辛茹苦、忍气吞声]罢了,李氏不是把曹顒抚育成大官了吗?书中的李纨不是把贾兰抚育成大官了吗?可以说对于每个女人而言,一般的天灾是完全可以承受的,死了父亲她们就帮丈夫抚养儿子,死了丈夫就独力抚养儿子,儿子再死了就抚养孙子,这就是曹家孙氏李氏马氏三代寡妇的正常妇道,也是古往今来的寡妇之道,根本不应该作笑谈,而应该肃然起敬地正谈嘛。可是李纨悲剧就不一样了,若贾兰高中后她仅仅是因病死而没福消受,那李纨是心满意足、含笑而逝,死得值得啊!自己少活几年算什么?能看到儿子有大出息多幸福啊!文人都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而女人却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儿孙承家业!]自己的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但能确保[子子孙孙没有穷尽]是女人最大的幸福,因为她们觉得自己获得永生了呀!这是美谈不是笑谈!但是若因共颛互争弄得天塌地陷、导致她儿子刚刚[爵禄高登就黄泉路近]了呢?这就完全打破她们的人生梦想了,就使得她们几十年的含辛茹苦忍气吞声都白费了!这门血脉就断子绝孙了!她们再活下去就毫无意义了!这就是[惯养娇生笑你痴]、[有命无运,累及爹娘]啊,还不叫[枉与他人作笑谈]吗?象李纨这样的女娲吃尽千辛万苦把一个遗腹子拉扯大多不容易啊!连父死夫死这样的天灾都挺过来了,好不容易看到儿子做了大官,真是漫漫长夜刚熬到天大亮,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值得女人们追求、更值得她们骄傲的吗?可是[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她们的宝贝儿子受[葫芦提]大祸连累而死了,她们断子绝孙了!天底下还有比这更惨的悲剧吗?她们即使用自己的老命去换儿子的生存也不可能了,她们对这个世道彻底绝望了!到了这种绝境,李纨悲剧的事体情理就完全显现出来了,红楼梦作者就可以站出来说[枉与他人作笑谈]了,因为人的努力始终拧不过[天]啦,李纨苦熬一生,到临了落个断子绝孙,这就叫[有命无运、累及爹娘],贾兰让李纨累死累活一生,还是经不起皇天动个小指头,这妇道再伟大也经不起正邪折腾啊!作者当然要笑李纨[徒费补天之功]了,所以说[枉与他人作笑谈]就是[枉与历史作笑谈]啊。整个历史就是共工与颛顸打得天塌地陷史,就是无数大小贾兰作牺牲史,就是女娲们徒然反复补天史,这些女娲们为了孩子不顾一切,共工颛顸却没有顾惜孩子们、顾惜女娲们,这[女娲补天]当然是[枉与他人作笑谈]了。
红疯子细谈红楼梦 石呆子详解石头记-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红疯子细谈红楼梦 石呆子详解石头记126-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红疯子细谈红楼梦2 石呆子详解石头记-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红疯子细谈红楼梦 石呆子详解石头记3-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红疯子细谈红楼梦 石呆子详解石头记4-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红疯子细谈红楼梦 石呆子详解石头记5-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红疯子细谈红楼梦 石呆子详解石头记-6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红疯子细谈红楼梦 石呆子详解石头记7-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红疯子细谈红楼梦 石呆子详解石头记8-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红疯子细谈红楼梦 石呆子详解石头记9-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红疯子细谈红楼梦 石呆子详解石头记10-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红疯子细谈红楼梦 石呆子详解石头记11-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红疯子细谈红楼梦 石呆子详解石头记12-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红疯子细谈红楼梦 石呆子详解石头记13-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红疯子细谈红楼梦 石呆子详解石头记-14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红疯子细谈红楼梦 石呆子详解石头记15-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红疯子细谈红楼梦 石呆子详解石头记16-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红疯子细谈红楼梦 石呆子详解石头记17-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红疯子细谈红楼梦 石呆子详解石头记18-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红疯子细谈红楼梦 石呆子详解石头记19-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红疯子细谈红楼梦 石呆子详解石头记21-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红疯子细谈红楼梦 石呆子详解石头记22-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红疯子细谈红楼梦 石呆子详解石头记23-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红疯子细谈红楼梦 石呆子详解石头记24-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