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与学习品质培养实践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40:20
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与学习品质培养实践研究
一、课题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一直受应试教育的困扰,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因此,所培养的学生除了听话、按老师的要求学习外,很少有自主性。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为学习而学习,为考试而学习,一旦离开老师的指导,就无所适从。这种教育现状,不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课程改革的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因此,研究并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品质,是新课标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优秀的学习品质,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有利于人的可持续发展。优秀学习品质形成后,通过迁移,可以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因此,此项研究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目前,先后热起的元认知理论、成功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以人为本理论等,为培养学生的优秀学习品质奠定了宽广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愉快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等优秀的学习品质和方法渐渐地浮出水面。
二、课题意义
指导孩子的学习方法,培养孩子的学习品质,对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和学业成绩至关重要,对孩子未来的发展也同样极具价值。
(一)学习品质对学生的学业进步和人格发展起着制约作用
良好的学习品质会使学生永远保持一种良好的进取状态,使学生的智力系统处于最佳的发挥水平,并不断激发学生开发自身的潜能素质,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心理成熟和人生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表明,适应学生年龄特点的学习品质培养和训练不但促进学生的心理成熟,还能有效促进其潜能开发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良好的学习品质会使学生获得更多教学交往的机会,增进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减少学习挫败感和自卑感,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如果自幼关注孩子各种学习品质的培养,使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具备注意力集中、情绪稳定、认真聆听、流畅表达、喜欢读书、善于写字、善于计算、乐于表演等优良学习品质,那么,孩子日后的求学道路将会非常顺利,并且由于学习品质带来的学习的高效性,孩子的潜能会得到更好的开发,孩子的学业成绩自然会更高、更好。
(二)培养学习品质是孩子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良好的学习品质是学生终生受益的财富。知识经济时代的快速更新和发展使我们进入一个终生学习的社会,一个学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未来的竞争,光靠在校时期所学的知识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他必须学会学习、学会知识上的自我更新,将来到社会上需要什么知识技能就自学什么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生存和发展,“未来的文盲就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也就是没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学习品质的人。因此,未来的竞争力并不是学历、学位的竞争,而是学生自学能力或终身学习能力的竞争。良好的学习品质正是这样一种越学越精的心理能力,是属于学生个人的学习专利和求生本事。掌握了良好的学习品质,就具备了最主要最根本的素质和能力,就可以再生产新的素质和能力,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出类拔萃。
(三)培养学习品质也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
学生的学习问题应该根据学习道德的要求来进行鉴别、评价、调节和处理。例如,一些学生因为厌学而旷课、逃课、考试时还抄袭,像这种行为就不能简单地认为学生思想品质不好,而采用严厉批评、惩罚的方式方法所能奏效的,而是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学习道德规范的要求,如正确的学习态度、明确的学习目的与严格的学习纪律等来帮助学生知晓自己必须遵守的学习道德,以及违背学习道德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危害;再从学习品质方面寻找教育学生的动情点、切入点,也就是说,只有把学习道德教育与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结合起来,才能共同构成对学生学习行为与学习心理进行规范、改善和陶冶的教育体系,才能真正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所以,学习品质的培养会促进学生学习道德的提高,为学校德育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是学是学校实施主体教育、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素质教育的发展使主体教育成为中小学教育的主流。主体教育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即包括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那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培养学生主体良好的学习品质就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正如一个人如果没有主动、自觉的精神,就难以铸成大器。新课程改革纲要倡导“以学论教”“以学为本”,倘若离开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那不但背离了主体教育理念,而且我们还拿什么谈“以学为本”呢?可见,加强对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潜能素质的开发,培养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学会等优良学习品质也是实施新课程改革方案的重要内容。
三、课题实践原则:
1.密切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主要体现在学生能主动地学习同,能根据自身的水平和需要进行有选择的学习,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独立自主的学习,并随时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充分调动自己的潜能及丰厚非智力因素。学生这些主体性的发挥要靠老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做到热情热心、善教乐教,要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和需要出发,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实际和需要,通过主导设计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实施“羞怯差异教学”,使每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潜能得到开发,得到发展。可以说,教师的主导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性发挥的关建,切不可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教师的主导精神功能。
2.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生热爱学习。
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发挥的中;另一个要素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改善学生的主体结构。主体结构中的动力系统具有激活、驱动、强化和调节的作用。学生能否主动地参与学习,其本质是学习活动是否出于自我需要。这一方面和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动机有关,另一方面也和我们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导学活动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有关。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数多,智力及非智力因素参差不齐,如果我们采取“一刀切”的教学目标,或就高不就低,或就低不就高,自然导致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感到困难,部分学生则感到太浅显,这又怎么能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如果我们能抓准学生的学情,制制定出分别处于他们各自的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目标,并为其提供适应的导学方案,让绝大多数同学能“中跳一跳摘果子”,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再者,教师要想方设法使教学目标内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调动学生自身的动力系统,教师要努力使每个学生对每一节课产生极大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其一,教学要联系实际,特别是注意联系学生学情实际,从使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其二,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做到知、情、意结合,课堂上师生民主平等,互相病重尊重,多给学生成功的机会使学生得到情感的需求。其三,在教学中要用多种方法和形式,使表态的内容动态化,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对学习产生内在的需求。
改善学生的主体结构,教师要和学生一起,随时不断反思并指导学生反思教与学的过程,调控教与学的过程, 并在调控的基础上确立新的学习目标,明确新的追求,形成相互和自我激励的机制。
3、帮助学生建立操作系统,使学生学会学习。
学生不仅要热爱学习,而且要学会学习。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在学习中真正体现和保持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改进和改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要讲得得体告诫适度,授要授得得法有效。我认为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自己主动而独立地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应该是当今教育教学的侧重点。这种活动既指外部的学习活动,更包括内部的思维活动,还包括内外活动的双向转化。按照认知心理学派的理论,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过程,就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即不但用旧的、巳有的认知结构同化新的知识,建立新的更高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本身就是再创造。
促成学生操作系统的建立,使学生学会学习,是我们每位教师的一项艰巨的任务。首先,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本身具有建构性、多样性的选择性,以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而且要求在实施活动的过程中,突出指导学生的方法和策略,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其次,要善于觉察学生认识结构的构建状况,随时给予辅助和疏导,保证畅通,并促成更新认识结构的建立。
4、强化动态教学策略意识,使学生学会合作。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仅体现在他们各自的个体上,而且也体现在他们的群体上,教师应当鼓励同学间的相互合作,集思广益,依靠群体的力量来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隨着教学改革的日趋深入,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式”学习不断加强,它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通过学习间的相互交流,互通有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但就目前的教学现状看,仍存在着形式单一,交流局限的弊端。以语文语言教学为例,就形式而言,教师大多采用“分组讨论式”,任务下达,学生就像“集体办公”,会集一起,各行其是,其实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方式,如“任务分公式”、“切块拼接式”、“主次合作式”、“口述笔写式”,等等。就内容而言,多属课文教学的合作学习,仅限课文中词句及问题的讨论等。其实我们还可指导学生“合作式阅读”、“合作式写作”。如针对同一阅读材料一组阅读命题,一组阅读作答;结对野外写作,相互交流修改等待。即教师应当跟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合作形式,并时时给予合作策略的指导,强化动态学习的科学性。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合作的效率,还合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除此,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合作态度的培养,养成合作习惯,学会不仅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合作,而且能在日常学习活动中积极合作,在合作中共同探求新知,解决疑难问题。
四课题内容
(一)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向是:
1.认清不同层次的中学生学习品质、学习方法的差异,找出影响学习品质结构的主要因
素。
2.构建理想的学习品质模型和良好的学习策略。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现代中学生优秀学习品质的界定。
2. 现代中学生优秀学习品质要素与结构的研究(教师问卷、家长问卷、学
生问卷)。
3. 现代中学生优秀学习品质现状调查研究(构成因素分析、不同学生的差
异分析、影响品质的因素分析等)。
4. 理想的优秀学习品质模型构建研究。
5. 优秀学习品质矫正模型构建研究。
6. 优秀学习品质与主体发展的关系研究。
7. 优秀学习品质培养对策研究等。
五、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手段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
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研究法。针对调查中了解到的学生的学习现状,广泛收集和查阅有关资料,收集国内外已有的培养学生优秀学习品质的成功经验,对其进行分析归类,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3.教育实验法。根据各年级各学科学生实际,确定实验班将收集整理的成功经验分别进行实验,探索最佳途径。
4.个案研究法。选取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个案研究。
5.经验总结法。广泛收集和总结各学科各年级教师培养学生优秀学习品质的方法并进行归纳整理。
6.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研究,循序渐进,不断反思,不断修正,探索最佳培养策略。
本课题以教例或个案研究为主要方法。
六、预期目标
通过研究和实践,努力使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稳定的学习情绪、较高的学习动机、恰当的学习自信心、认真负责细心求真的学习态度、灵活的学习归因品质等。具体表现为:有善于提问、敢于质疑问难的学习品质,能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的合作交流意识,有较强的探究创新精神,有灵活选择学习方法的能力,有自我评价与反思的能力等,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证明:学生的优秀学习品质是可以培养也应该培养的;学生的优秀学习品质是有特点的,是弥散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是要在潜移默化中主动去培养的;培养学生的优秀学习品质可以促进他对自我潜能的发掘,可以促进他对学习策略的优化,可以提高他的学习效率,从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
七、过程步骤
工作进度安排及成果形式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2006年4月---2008年12月。
具体分为制度建设阶段(2006.4—2006.12)
目标导向阶段(2006.12---2007.7)
行为矫正阶段(2007.7—2008.6)。
研究对象涉及全体学生,研究领域为各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总课题下分若干个子课题。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形式包括:课堂教学案例、实录、录象;论文、调查报告、问卷;不同层次的学生个案;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档案;班集体建设成果等。
八、课题组成员
课题 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与学习品质培养实践研究 《初中生学习品质培养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指导学习方法 教会学生学习 “指导——自主学习”课题的实践困惑与回应(一) 课题“农村初中学生语文预习习惯培养与研究”实验报告 市“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方案--南化二中实施学科“分层指导”的实践研究 指导学习方法 教会学生学习——之一 指导学习方法 教会学生学习——之二 指导学习方法 教会学生学习——之三 课题名称:中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与研究 “学生学习素质的构成与培养研究”优质课评选课堂教学评价表 新课程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新课程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课题... 中职学生职业化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提高小学生数学探究学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总结小学数学教学网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研究方案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研究方案1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研究方 学生学习兴趣缘起、发展及培养的研究 数学实践活动与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案例研究 学法指导--黄冈中学学生学习方法 如何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学习指导|金 瑞 莲 教 育 教 学 网(政治) 高中语文学习策略指导、宏观程序设计与过程管理研究 高职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研究 非正式学习 -E-Learn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