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步云先生传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38:12
高步云先生传略  陈有觉   搜集整理

高步云先生(1895——1984)又名小泉,太仓县西郊镇胜利村(今娄东乡)人,清光绪二十一年九月二十日出生。一九八四年一月十六日逝世,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是当代有名的昆曲音乐家。

鼓手世家 昆曲堂名

太仓是明代戏曲音乐大师魏良辅的第二故乡,清曲事业源远流长。民间婚丧喜庆有请鼓手堂名奏乐和坐唱昆曲的风俗。高步云先生出身在鼓手世家,至少在他曾祖父高铭玉起,就以鼓手为业,祖父高荪岩、父亲高森堂、叔父高静如、高大耕等,每天都很忙碌。方园五十里几个大的集镇上都有高家光裕堂的足迹。

高步云先生幼时在镇上读私塾,八岁那年,父亲逝世后辍学在家,随叔父高静如学艺。他聪明好学,进步很快。有一次害了红眼病,怕见光,几个长辈传授技艺时他坐在角落里闭着眼睛听,休息时还念,一个多月下来,红眼病好了,他学的成绩比哥哥步清、堂弟补生、杏生等人都好。到十二岁时,就已经学会了五十多套曲子,还学会了吹笛子。因为吹鼓手不管白天黑夜、风霜雨雪、坐定行走,都要奏乐,为了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必须勤学苦练。吹笛子要练丹田之气,就经常用麦柴管在盛水的碗里吹气,要连续地换气,吹得气泡不断。冬天,人站在露天靠墙的梯子上,迎着凛烈的寒风,练习吹奏,要练得手指灵活自如不僵硬。由于高家有一个规矩,年龄不满十六周岁不能上场面挣工钱,因此他又在杜家桥(今娄东乡东新村)拜鸿福堂有名曲师邬春如为师,学了四年半,技艺又进一步得到了提高。前二年学曲子,后二年跟班演唱,最后半年,他和包诵文(小名阿六,县司乐业公会理事长)、包棣华(解放后曾任上海戏曲学校教师)等师弟兄八人,组成合和堂,单独出外演唱,人称“小堂名”,高步云是第一块牌子。

一九一二年,高步云学艺满师回家,成为高家光裕堂的骨干。这时高家做鼓手堂名的共十三人,乐器齐全,力量很强,但经常要分组营业,因此仍要求每个人都要成为多面手,高步云不仅昆曲唱得好,笛子吹得好,唢呐、笙、三弦、二胡、琵琶、云锣以及中式锣鼓指挥等都能掌握。那时教曲主要靠口授心记,曲谱手抄,他利用空余时间练习抄曲本,既学了曲子,也学了文化,毛笔字也写得不错,为继续深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跻身科班 边教边学

为了进一步提高技艺,一九二一年初,他只身来到苏州永和堂。同年秋,苏州昆剧传习所开办,他被聘为第一任笛师。据王传蕖同志回忆(见《上海戏曲史料荟萃》第一集“苏州昆剧传习所始末”),他与全福班聘来的沈月泉、沈斌泉、许彩金等人,分四只作台,各人数一组学生唱曲子,他教的学生是沈梅生、华和卿(传萍)、华金林(传铨)、汪福生(传钤)、季根寿、薛深宝(传钢)、袁福田(传藩)、沈永寿(传芹)、沈建高(传球)、方三寿(传芸)、陈炳生(传琦)、蔡菊生(传锐,吹笛)。开蒙戏是赐福、上寿、请郎花烛、定情赐盒等。教完曲子后,协助学生们复习,并为他们吹笛伴奏。因为他原来没有舞台表演技艺,因此一边教学生拍曲擫笛。一边拜沈月泉为师,学习旦角的表演艺术,进一步熟悉了昆剧表演艺术。

一九二二年春,清末民初昆曲三大家之一的王季烈(君九)先生来苏州昆剧传习所,所里叫高步云负责组织一台戏,并担任笛子伴奏。他的笛声清丽委婉动听,深受王老的器重和赞赏,临走时王老捐助了数百元作为传习所经费,并征得穆藕初、沈月泉二老同意.把高步云带到京津进行深造。因为王季烈在一九一二年起,在天津办有景澋业余曲社(前身是合笙社),最初没有笛师,一九一七年从苏州请去当笛师的徐庆寿先生又不幸在一九二○年去世了,这次发现高步云不仅笛子吹得“绝”,而且好学肯钻,有一定文化,又懂些昆曲格律,有培养提高的条件,因此选中了他。

北上深造 京津传艺

一九二二年,高步云到了天津,王季烈先生腾出房子让高步云住,与他朝夕相处,拍曲唱和,多方指点,提高他的水平。一九二五年前后,因曲友大多在英、法、日租界,所以高步云搬到法租界居住。一九二七年王季烈先生南归,他在朋友介绍下到北京住在宣武门外求智巷太仓会馆。

皮黄肇兴,昆剧衰落,梅兰芳京剧票价几元一张,北昆著名老艺人韩世昌、白芸生等演昆剧,票价只有几角钱一张,一年演不满十场戏,昆剧从业人员有的改唱京剧,有的改行。但是高步云先生坚持昆曲的事业心毫不动摇,得到了昆曲爱好者和研究者的帮助,在大学任教、曲社拍曲、电台吹笛、剧场伴奏,过着艰难困苦的岁月,为昆曲事业尽心竭力。

高步云先生步吴梅先生之后尘,先后在八所大专院校任教,最初在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教昆曲,以后又在华北文法学院、燕京大学、清华大学、辅仁大学、北平师范学院、中国大学和北平艺术学院等校教填词作曲。他教的学生很多,著名抗日歌曲《松花江上》的作者张寒晖、田汉夫人安娥(张式园)等都是。

在大专院校任教的同时,高步云先生还在一些曲社里拍曲传艺,刚到北京住在太仓会馆教昆曲七八年。一九三八年傅惜华重整北平国剧学会,自任理事长,开办昆曲研究会,共有会员一百余人,高先生和田瑞庭、方伯雄、候瑞春被聘请为教师。当年十二月起拍了六期曲,第一期《赏秋》、《后亲》,第二期《亭会》,第三期《青门·饯别》,第四期《定情·赐盒》,第五期折柳·阳关》,第六期《觅花·乔醋》(见一九四○年《立言画刊》)。一九四二年,林焘、刘广一组织“薏和曲叙”,请高先生拍曲。一九四五年夏天,藕香曲社成立,高步云任曲师,社友有唐兰和俞平伯(当时在清华大学执教,曾倡导组织谷音社)等,俞先生很赞赏高步云的笛子吹得“正宗”,经常要找高吹笛唱和。这时北平昆曲学会开始筹备,到一九四八年正式成立。高步云又任曲师,在演出时常用笛伴奏。

高步云先生就是这样顽强地和昆曲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和同道一起维持着昆曲事业“衰而不亡”的局面。

探索道路 振兴昆曲

昆剧日益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曲高和寡”,高步云先生不仅尽心竭力拍曲擫笛普及昆曲,而且为了使这支幽香的兰花永远发出沁人的芬香,他艰难而扎实地探索着昆剧的改革之路。一九四七年,他与湘潭周方立合作编写出昆剧《彝陵梦》,全剧分成从征、受训、战地、洞园四折。内容写一九三八年,日寇陷南京,沿江进逼,于十月二十五日陷武汉三镇,湘潭祝上元正在汉口工作,于枪炮炸弹声中,逃到彝陵参加抗日工作,其妻江蕙丛逃入湖南,参加潭州妇女救国运动,彼此生死不明。一九四○年春,江氏取道湘西入鄂,转赴重庆,在看护训练学校短期学习后出发赴前方,派驻彝陵。祝上元为办理军运,由渝东下,因敌机轰炸,躲避于南津关三游洞,忽与江氏相遇,两人悲喜交集,如在梦中。六月十四日,彝陵失守,江氏仍留前方担任伤兵看护工作,上元为催运紧急,亦不得不离三游洞他去。《彝陵梦》杂剧乃抗日期间一段写实故事。江宁夏成虎为《彝陵梦》写序说:“……新撰之彝陵梦,其章法本于元人杂剧(杂剧多四折,传奇乃演而长之),其制曲多依名家旧套,其制词近雅兼宾白全合时尚,若其宗旨则一本于爱国,为今古不祧之学说,可谓良工心苦矣,时哉、时哉,他日付之衅演,必能感动视听,激刺心灵,为爱国青年所欣赏。所谓‘典则不渝古法,声情极合时趋’……。”俞平伯先生在序言中说:“彝陵梦一剧……套数体格一仍旧规,曲词以文言为主而参以白话,宾白悉如今人语,剧情则采近年抗日战事,虽仍用生旦登场,而关系家国之兴衰,洵能于小中见大,因微知著矣。其曲自科介之分配得雅俗之宜,亦与余平索见解有暗合之处,故乐为之书。”

高步云先生不仅写比较通俗的剧本,而且还用诗词歌曲的形式普及昆曲。一九四八年,高先生经张伯驹先生介绍,在华北文法学院任讲师,教授唐宋词习唱课程。唐宋词是经过音乐陶冶的文学语言,不少词因为音调失传,词不能歌。他在任课期间先后在《碎金词谱》中选择了用昆曲曲调为唐宋词语写的《古调笑》、《鹊桥仙》、《忆秦娥》、《浣溪沙》、《浪淘沙令》《渔歌子》、《菩萨蛮》、《满江红》、《玉连环》、《忆江南》、《念奴娇》、《虞美人》、《谒金门》、《蝶恋花》、《洞仙歌》、《满庭芳》及《沁园春》等十七首曲子。学生马本明填《清平乐》词一首,高步云为之谱曲,鼓舞了学生们填词作曲的热情,促进了人才的成长。

一九四八年,他还与浙江绍兴吴镜汀合著《夜明珠》“激梅”(散套加白一折),,为吴念贻和刘睿瞻先生五旬晋九大寿,特填仙吕宫《解三酲》寿曲一阕贺之。同年,又为夏仁虎填的《邢冕之太史招赏海棠花》词谱了曲。丰富了艺术作品的形式。

解放后,高步云先生和广大人民群众一样无比兴奋。为了歌颂人民的领袖,他于一九四九年,在北平艺专用昆曲曲调为主席诗词《沁园春》(咏雪)谱了曲。这首咏雪词根据宋人体格,用长调形式,全文一百十四字,词意雄壮,前半段十三句四平韵,后半段十二句五平韵,词叶萧韵。当年五月,经柳亚子先生介绍,征求主席同意,六月谱成南中吕宫正曲曲调。谱法也照宋人规炬,用尺音为主音,工四两音为辅音,曲调细腻,有高下闪赚之妙,最宜于合唱。曲子谱成后,经柳亚子先生转呈毛主席审阅。因他写的是工尺谱,主席批示八个字:“此谱不懂,翻成简谱”。高步云先生从此在工作中更加倍用心学习简谱知识。一九五三年上半年,他把这首词重新用七声音阶北曲曲调谱写,和原来用五声音阶五四拍子的慢板南曲曲调相比,别有一番情趣。一九六二年九月,他在退休期间又为毛主席诗词《念奴娇》(昆仑)和《忆秦娥》(娄山关)谱了曲。

高步云先生还曾为太平天国洪秀全填的词谱过曲。一九五○年腊月,天津文艺联合委员会戏剧组华粹琛同志送去洪秀全《临江山》一阕,请他谱曲。词曰:“寄身虎口运筹工,贼徒不识英雄,漫将金锁绾飞鸿,几时生羽翼,万里御长风,一事无成人渐老,壮怀要问天公,六韬五略总成空,哥哥行不得,泪洒杜鹃红”。考其原有临江仙南曲调,较为平淡,不适合本词意,所以高步云改作北曲调,抒发情怀,悲壮动人。一九五三年七月,经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储师竹同志转约,因常州群力剧团演出《天河配》,他为李一同志谱写了“怨别离一曲。这些作品都抄录于《新旧只曲》集中,为昆曲艺术宝库增添了财富。

抢救遗产 出版昆曲

“曲海沧桑今胜昔”。解放后,高步云先生才能充分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在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的七年中,他专门从事昆曲的出版工作,为抢救祖国民族文化遗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早在三十年代后期,高先生随王季烈先生到北方,曾和王老的儿子王守炽(昌鲁)、侄女王义吉等一起参加了《与众曲谱》(王季烈和刘富梁合编的《集成曲谱》的缩编本)的校订工作,为昆曲出版工作打下基础。一九五○年初,高先生所在的北平艺专和华北大学、南京国立音乐院合并到天津,筹建中央音乐学院。六月中央音乐学院正式成立,马思聪院长聘先生任音乐学院研究部副研究员。以后在研究部的基础上筹建民族音乐研究所,一九五三年十月,迁到北京继续筹建工作。一九五五年民族音乐研究所正式成立,高步云先生被聘为副研究员。

在七年的昆曲出版工作中,经过他精心整理校订,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昆曲剧目有:《牡丹亭》“学堂、游园、惊梦”(高步云、蒋咏荷整理,杨荫浏校订,一九五六年出版);《昆剧吹打曲牌》(高步云编,蒋咏荷协助整理,一九五六年出版);《思凡、下山》(高步云、蒋咏荷整理,杨荫浏校订,一九五六年出版);《花鼓》(吹腔)(高步云整理,蒋咏荷译为五线谱,一九五七年十月出版);《山门、夜奔》(高步云整理,故事来源和作者介绍由曹安执笔和,一九五八年出版);《西游记杂剧三折》(撇子、认子、借扇))高步云整理,一九六二年二月出版)。据高先生写的自传中说,解放后七年中,专搞昆曲出版工作,共正式出版十本昆曲书和一本昆曲吹打曲牌。还有一批经整理尚未出版的曲本保存在原单位。

高步云先生由于用脑过度,一九五六年病倒了。虽然饮食起居始终正常,但是腿不能走,经常头昏、腰痛、恶心,不能正常工作,经北京十三家中西医院反复诊疗,均无效果,因此于一九五八年五月退休回原籍。在太仓休养期间,仍继续抓紧有生之年整理昆曲遗产。经他精心整理的曲本有:

《荆钗记》(议亲、眉寿等二折);

《西厢记(南)》(游殿、惠明、寄柬、请宴、跳墙、佳期、拷红、长亭、惊梦等九折);

《白蛇传》(烧香、断桥等二折);

《玉簪记》(茶叙、琴挑、问病、偷诗、阻约、催试、秋江等七折)

《奇双会》(哭监、写状、复告、会审等四折);

《长生殿》(定情、赐盒、酒楼、絮阁、密誓、惊变、埋玉、闻铃、哭像、弹词等十折);

《昆剧集净》是他在一九六一年初校完毕的。

此外,他还编有一本《十番锣鼓》,搜集有:柳桃江、万民欢、广陵涛、八节、醉蝶、锦上花、庆赏、大富贵、铺地锦、宜春令、下西风、丰年喜、万花灯、鹿鸣宴、风云会、苏黄等十六只曲子,是国内最完整的版本。其中广陵涛、大富贵、鹿鸣宴、风云会四个曲子是已经出版的程午加《中国锣鼓曲》(十番锣鼓)、天津市古乐研究会编的《天津古乐研究资料》(第四期)、杨荫浏《十番锣鼓》和江苏音乐家协会《江苏民间音乐选集》等版本中都没有的。

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十三日至二十五日,他应邀参加江苏、浙江、湖南、上海四省市在苏州举行的昆曲观摩演出大会。在苏昆剧团召开的音乐座谈会上,根据大家提出的一些问题发表了四次具有学术价值的意见(见《记载昆曲中的技术问题》),包括昆曲创作、现代化和演出中的一些问题。

一九七八年九月十日,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所李佺民同志受杨荫浏同志的委托,到太仓看望高步云先生,并要他了解总结高老的艺术经验。高老当时瘫痪在床,但神志很清,李佺民同志根据高老的谈话归纳为四个方面,由高老儿子高钳执笔整理寄北京。

高步云先生一生献身于昆曲艺术事业,对普及昆曲,抢救艺术遗产,做好曲昆出版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高步云先生于一九八四逝世后,北京昆曲研习社张允和同志发来了唁电。天津市古乐研究会昆曲组全体曲友寄来了挽对一副:

擫笛传歌余音犹咽丁沽水,

审宫正拍曲范长留鞠部头。

刘楚青同志作四言悼词如下:

岁次癸亥,时维冬月,惊闻老友,竟尔永别,

溯忆往昔,光辉岁月,审宫拍曲,慷慨击节,

高谈清论,提掖后学,温文儒雅,模楷曲界,

津门晤聚,情殷意切,同台笛笙,堪称双绝,

转道返乡,何期永别,叹息未已,伏维安息。

 

冯梦龙笔下的玄妙观

 

《警书通言》卷15载:

话说苏州府城内有个玄都观,乃是梁代所建。唐刺史刘禹锡有诗道:“玄都观里桃千树”,就是此地。一名为玄妙观。这观踞郡城之中,为姑苏之胜。基址宽敞,庙貌崇宏,上至三清,下至十殿,无所不备。各房黄冠道士,何止数百。内中有个北极真武殿,俗名祖师殿。这一房道士,世传正一道教,善能书符遣将,剖断人间祸福。

(苏民辑)

 

转自《苏州地方志》:http://www.dfzb.suzhou.gov.cn/zsbl/16773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