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拓展材料2:小组合作全员参与的秘诀——“悄悄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27:13
专题五拓展材料2:小组合作全员参与的秘诀——“悄悄话”
小组合作全员参与的秘诀——“悄悄话”
北京海淀中关村第四小学   慈艳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已经被广大教师认可并采纳,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使得学习在某种意义上更加高效,组内明确的分工和长时间合作意识的培养使合作学习更好的服务于课堂教学。但是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也是我们不能回避的。如:“个别学生游离于小组之外,不参与小组的研讨,造成小组合作表面繁荣,实质难于高效”。面对问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产生了质疑:难道小组合作就是少数优等生展示的平台吗?难道小组合作真的做不到全员参与吗?是不是小组成员在讨论过程中都在倾听和思考呢?……一连串的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
我在课中布置完小组合作的任务后,观察小组合作的动态,记住小组讨论过程中游离在组外的学生。这时,我叫停了小组合作,开始进行小组合作的汇报。一年级的小家伙们总是喜欢新奇好玩的教学方式,我神秘的和大家说:“今天的汇报用‘悄悄话’告诉我,你们准备好了吗?”机灵的小家伙们瞪大了眼睛,手举的老高准备汇报全组讨论的内容。而我这时叫上了个刚刚没有参与讨论的小家伙。他趴在了我的耳边,悄悄地吱吱呜呜了半天没有说出自己小组讨论的内容。我连忙趴到他的耳边告诉他:“孩子,老师看到你的表现了,你下次可要和大家一起讨论啊!”。和这个孩子说过“悄悄话”后,我对全班同学说:“我知道你们小组的讨论情况了,下面请你们小组的一位同学和大家说说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吧!”我又叫起了一个孩子,他干脆的把小组的讨论情况和大家进行了汇报,最后还不忘记问一句,“我们组的讨论怎么样?”接过了孩子的话,我说到:“刚才这个同学汇报的非常好,他认真倾听了每一位本组同学的发言,不过他们组落掉了一位同学,刚才的‘悄悄话’我已经知道他们组讨论的情况了,希望下次讨论的时候你们小组要做到一个也不能少。这次你们小组的讨论得80分”。老师的及时评价会为小组合作的全员参与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是评价后孩子的自我反思也是让孩子进行自我约束的很好的方法。“想想看,你们刚才的小组讨论是不是全员参与了,给你们小组打个分吧!”反思片刻后,又开始了“悄悄话”的小组讨论,讨论的内容是“给我们刚才的小组讨论打个分。”看着他们小头聚拢在一起认真讨论的样子,我知道我的“悄悄话”起了作用。各小组的“悄悄话”的汇报中,我知道每个小组都是全员参与的,因此只要是汇报的小组都得到了小组讨论的100分。他们在反思中学会该怎样全员的参与小组的讨论??“一个也不能少!”
“悄悄话”不但让小组讨论全员参与得以落实,更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当习惯成为一种自然的时候,小组合作学习就真正意义上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学习他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不足,真正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因此变得越发高效!
热点聚焦
话题 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营造全员参与氛围
来自老师们的实践智慧
现在的许多数学课堂教学中,特别公开课上,老师们都有意识地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确实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但透过轰轰烈烈、五彩斑斓的教学活动,重新审视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匆匆过场,草草收兵”、“看似热闹,华而不实”、“缺乏思考,人云亦云”的居多。对于新生事物在开始实践时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现在需要的是大家更深层次的思考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使这种学习方式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下面的对策就来自教师们的实践,让我们共同分享吧。
以下发言采自小学数学论坛在线研讨区5月7日的研讨活动,因为是cersp语聊室和论坛同时展开研讨,网络发言人的名字难于记录,这里有些只呈现问题,特此说明。
对策1:明确合作的目标和任务
我们发现大多数同学都喜欢与他人合作,把合作当作是一种有效的互助性学习,在合作时,能主动找同学讨论,与同学在面对面的交往中互相学习。但是,由于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缺乏必要的讲述,马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或小组合作的任务布置得过于简单,学生没有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步骤,学生不理解究竟要做些什么。这样就无法真正激发学生小组合作的欲望,不能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把未知信息与已有的认知经验联系起来,选择最佳的学习起点,尽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风雨数学:应该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明确学习内容的作用,明白合作学习中自己承担的任务,知晓如何配合同伴,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等等。
务实:小组合作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即合作探究为什么?要解决什么?合作后怎样交流? 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要注意三个问题:
1.学生先有独立思考。
2.学生有合作学习的需要。
3.合理的分工协作。
对策2:选择适合小组合作的内容
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什么内容适合于学生合作学习是需要认真考虑的。把所有的问题都拿来小组合作,动辄就是“同学们讨论一下”、“同学交流一下”、“分小组学习”,可能会导致问题小组合作只是作为形式表现出来,而其价值没有被学生真正理解,长期还会造成学生的“懈怠”。
风雨数学:把所有的问题都拿来小组合作,这是小组合作中老师失误的地方。备课时,仔细研究如何选好小组合作的内容,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内容简单的处理成小组合作,那样会淡化重点内容的学习,使学习的实效性减弱。
Liuguang:也不是每一天每一节都要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我记得专家在讲座时说过,比如,在一个人不能完成任务时,在算法不固定时等等情况下就可以组织合作学习。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难得糊涂:有价值的问题才值得思考,孩子能够得到锻炼的前提,要求老师设计要考虑全面。
李淑君:我们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如果不需要小组合作的教学内容,就不应该牵强应用,那样就会适得其反。但是,我们的教学内容如果真正需要进行小组合作的,也绝不能吝啬此法。
对策3:如何在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开展小组合作
班级人数较多,确实给小组合作学习带来了一定困难。人数多,不好分组也不好管理。有的老师认为,连教室中的桌椅都难以摆放。如何在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开展小组合作呢?
风雨数学:难道小组合作就要把桌子板凳搬来搬去吗?好像这样是学会了小组合作的表面,没有深刻体会到小组合作的真谛吧。
李淑君:我在大班额下进行小组合作的组织过程中,把八十多人的大班学生分成了八个大组合作,而且选举了组内最负责任的学生作组长,班级内所有的活动都以这个组为一个单位,并注重了大组合作效果的奖励和评价机制,每天都进行评价结果公示,使得每一个大组的每一名成员都很非常关注自己组的评价结果,因而在合作中都互相帮助,互相提醒,互相督促,学优生不忘拉一把小组内的学困生,学困生也很主动的参与到合作中,虽然发挥的作用没有学优生大,但是,他们确实很主动的参与了,参与了合作,也参与了交流。这种大班额大组的合作,也同样达到了非常好效果,而且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真正的做到了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让所有的学生都动了起来!
对策4:如何促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所有学生的舞台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学习成绩好或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而学习困难或性格内向者,往往只是充当“听众”,有的甚至游离于小组学习的内容。而在班级交流时,代表小组汇报的还是那一两个频频发言的学生。如此就形成了那一两个学生成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角”,而其他学生只能充当“配角”。
风雨数学:如何调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参与和发言,是老师备课和课堂调控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对于合作交流中问题是否具有争论性,课堂调控中是否激发学习困难的学生内心的冲动呢,都需要老师深入研究。教师的引导,是合作学习的重要手段,也为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用好这个权力,也要承担好这个义务。有些时候,老师的一个微笑,对学生可能会受用终生;有些时候,同伴的一句支持,会让孩子们兴趣倍增;我们要注意老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满信心,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欣醇:应该在每个小组中进行合理的搭配,鼓励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学生语言和思维方式比起老师的往往更易于接受。
某老师:对合作学习的结果教师一般采用对最好的小组和各竞赛组的优胜者予以表彰,这种激励方式会“将组内认为妨碍取胜的同学排斥在外,比赛竞争失败后互相指责埋怨”。影响团结协作性,也不能真正体现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对于小组合作的汇报、评价,存在着奖重个体,轻整体的倾向。
开展小组活动后常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但小组代表一站起来发言就是“我认为……”、“我觉得……”,而不是“我们小组认为……”、“我们觉得……”,这样的汇报往往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意见。而有些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常常是“你说得真好!”、“你的见解真不错”。显然,学生不正确的发言方式是由教师不科学的评价造成的。这样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交流能力等的培养就无法很好构建起来。因此,在评价小组的质量时,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群体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表露出来的合作意识及能力、策略。
紫虚:看了各位老师的见解,感觉收益颇丰,对于小组合作,我们作为教师真的应该从多方面去关注学生,首先应该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其在本组了、可以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此同时,鼓励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建议,同时会及时的补充,同时也要学会与同学争论,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所探究的问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也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其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会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的思考:
小组合作学习的确是老师们一直关注的话题。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小组合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的教育价值是无需质疑的,因为我们必须培养出一批批愿意与他人合作,会与他人合作的人。所以,尽管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我们还要在合适的时候鼓励学生合作,正象前面一位老师说的:我们的教学内容如果真正需要进行小组合作的,也绝不能吝啬此法。
同时,正是源于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共同研讨,一起寻找解决的办法。小组合作上存在的问题是多样的,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谁页无法给出一个适应所有情况的做法。另一方面,要想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取得成效,也绝非一朝一夕能实现。但是我们坚信:“办法会有的,所有困难都是能够克服的!”。
受到各位老师实践智慧的启发,我们也提出一些建议,供参考:
第一,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应该是学生的一种需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合作的需要,这样的合作才可以真正意义的达到高效。因此,正如专题5所阐述的,教师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需要选择恰当的任务进行小组合作,这实际上也应该成为教师备课的一部分。什么样的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呢,简单说就是当个人的力量无法胜任的时候,还有就是内容本身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个人的力量无法胜任既包括任务比较复杂一个人无法完成,也包括小组成员从不同角度思考同一问题,总之,每个人应该为小组合作都做出贡献。
还要进一步思考的是,怎样运用教师的智慧,发挥数学的魅力,使学生产生合作学习的需求。在学生们内需的情况下,更有效的进行合作学习。
第二,在小组合作前明确合作的目标和任务是重要的。为此,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教师可以呈现小组合作需要解决的问题、合作的步骤、合作的分工、合作中需要记录的数据、合作的时间等,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必要时请一些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此的理解;对于低年级学生或者比较复杂的任务,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个小组进行模拟,帮助全班同学明确合作的要求;教师还可以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如何进行小组合作,每个人如何分工合理等等。
第三,应该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小组合作的习惯。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注意倾听、学会交流、达成共识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当然要发挥自己的智慧,思考和研究一些帮助孩子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合作的小策略。这些策略来源于老师们的思考,也是老师们在实践中的一种积累,也一定会更好的服务于老师们的课堂。这里大家可以参见专题5的课程说明和拓展资源1中“小组合作学习全员参与的秘诀”的策略,相信会对您有所启发。更希望大家在培养孩子合作习惯中开发更多的小策略来交流。
第四,要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中的作用。教师在小组合作中的作用可以体现在:组织、倾听、挑战、帮助、捕捉资源、激励和评价、引发质疑、总结和引起反思等方面。营造小组合作的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心理环境),组织小组活动的进行;认真倾听小组中学生的发言,了解学生小组合作的情况和不同学生的思考状况;适当提出一些问题,挑战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帮助学生们了解小组合作的任务,在学生思路受阻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在观察学生中捕捉资源,保证全班交流中不同观点的碰撞和启发;鼓励学生们以小组的名义表达小组的成果,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组织不同小组进行合理的质疑,使全班同学学会从别的小组的发言中获益;对小组合作和交流的结果给予总结,明晰重要的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反思。
总之,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不断的将思维推向一个又一个的高潮,行为习惯在老师精心安排的活动中逐渐养成。那会是怎样的一种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