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不朽的罗萨女士(林达 2005-10-2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22:50:11
[域外华文]不朽的罗萨女士
www.thebeijingnews.com ·2005年10月29日0:14· 来源:
体制和民众之间,不论有什么样的传统障碍,不论有多大的分歧,更重要的是必须有一些基本的共同语言。正是这种共同的东西,保障了制度的良性演变。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标志性人物,92岁高龄的罗萨·帕克斯女士最近逝世,距离她当年违抗州法律,拒绝在公共汽车上为白人让座,遭到被捕,从而触发了历史性的“罢乘”运动,刚好半个世纪。罗萨·帕克斯女士早已成为美国民间维权运动的一个象征,成为非暴力反抗和公民不服从观念的一个象征,得到美国朝野各界和各色人种的一致赞扬和认同。
她到底干了什么了不起的事,到底做出了什么牺牲,到底起了什么作用,竟然在半个世纪里化身为一种象征,一个不朽的标志?
美国在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以后,南方几个州在法律上保持种族隔离制度长达近一百年。在这一个世纪中,南方各州引以自豪的是“法律和秩序”,种族隔离不仅是天经地义的社会传统,而且是由法律规定的制度。
当1955年冬天的一个傍晚,42岁的普通女职员罗萨·帕克斯在公共汽车上打定主意拒绝站起来为白人让座时,她面对的是强大的法律和制度。她知道警察会来逮捕她,因为她这样做是违法的。她知道自己有可能坐牢罚款,因为亚拉巴马州和蒙哥马利市都以讲究法治出名。她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完全知道历史上这种法治对黑人的无情惩治。作为一个普通女子,她知道什么叫恐怖。
面对闻讯前来的警察,她平静地表示拒绝站起来让座。
她事后说,她只是“厌倦了被羞辱”的待遇。
她被带往警察局,托着“7053”的牌子,在警察局里拍下了被捕登记照。感谢历史留下了这张黑白照,罗萨·帕克斯直视着镜头,目光平静而专注,没有恐惧,没有恼怒,几乎是带着蔑视和悲悯面对警察。50年后,我们看这张照片,看着罗萨·帕克斯的目光,你不能不为做人可以做得如此尊严而感动。为什么她会有如此尊严?是什么让罗萨·帕克斯这样自信?
因为,罗萨·帕克斯相信美国立国先贤们表达的理想:人生来平等,人人都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这种权利,是做人的基本权利,与生俱来,和人的生存状态浑然一体,是不可剥夺的,所以它被称为自然权利。法律是人起草的,制度是人创立的,而任何一个普通人的自然权利,却在创造物之前就存在了。个人的基本权利,比法律还要早,比制度还要高。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信念,罗萨·帕克斯相信,在公共汽车上搞种族隔离,强迫黑人为白人让座的法律,羞辱黑人,践踏黑人的尊严,是在侵犯黑人的基本权利。这种法律就是应该废除的。正如后来领导罢乘运动的马丁·路德·金所说,我们不会接受你们不合理的法律。
罗萨·帕克斯拒绝让座以后,蒙哥马利的黑人罢乘运动开始。蒙哥马利市几万黑人工人,步行上下班,坚持了381天。蒙哥马利的市政当局,指控黑人教堂用汽车接送黑人是“非法经营”,逼迫保险公司对这些汽车拒保。黑人领袖被逮捕被起诉,罪名是煽动破坏治安。这是既有制度和民间维权的一次对抗。
奇迹发生了。一个城市的所有黑人,拖着“疲惫的双腿,疲惫的灵魂”,默默地走,风雨寒暑,走了一年多。
没有动乱,没有暴力,没有破坏,没有报复。他们默默忍受了一切,似乎是那样软弱和无奈,却表现出必胜的自信和尊严。手里有制度机器的权势者未必强大,两手空空的黑人上班族未必弱小。前者只不过借助物质的暴力,而后者是在维持做人的基本权利。
1956年11月13日,联邦最高法院宣判,公共汽车上的种族隔离是违宪的,相关法律一律废除。消息传到蒙哥马利市,黑人罢乘运动在第二天宣布胜利结束。罗萨·帕克斯女士的拒绝让座和黑人们381天的步行,向世人证明了弱者的力量,维权的正当性,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个样板:开明的制度,必须允许在底层民众和体制之间有一种对话的渠道。体制和民众之间,不论有什么样的传统障碍,不论有多大的分歧,更重要的是必须有一些基本的共同语言。正是这种共同的东西,保障了制度的良性演变。这种上下共同的东西,必定是最简单的常识,那就是对公民维权之正当性的认同。
罗萨·帕克斯是不朽的,她属于全人类。
作者:旅美知名作家
林达
新京报:不朽的罗萨女士(林达 2005-10-29) 林达:最后的绿色(新京报 2009-5-9) 林达:美国的福利制度没良心?_新京报 林达:美国的福利制度没良心?_新京报 林达:无解之解:美国新的移民法草案(新京报 2007-6-2) 林达:非法移民的希望和移民问题的希望(新京报 2006-6-4) 林达:科雷塔选择了自己生命的路标(新京报 2006-2-19) 林达:当今国际间难免双重标准的原因(新京报 2006-8-27) 林达:政府和私人之间的土地买卖怎么做(新京报 2007-4-8) 林达:辛普森的“杀人”书为何能够出版(新京报 2007-8-17) 林达:印度童星遭遇让我想到的(新京报 2009-6-13) 林达:怎么说和怎么听很微妙(新京报 2006-9-10) 新京报:欢迎来查周海滨的户口(2005-10-20) 新京报:张靓颖和她背后的男人们(2005-10-29) 林达:每个人都可以回馈社会(新京报 2006-1-22) 林达:星条旗差点儿不让烧了(新京报 2006-7-9) 林达:美国为何靠偏方医治投票率低?(新京报 2006-7-21) 林达:中日能否共用一本历史教科书(新京报 2006-12-4) 林达:从华裔老人涉案谈起(新京报 2007-1-27) 林达:我们怎么才能防止被骗(新京报 2009-6-6) 新京报:需要善良的捐助人,更需要有效的捐助机制(2005-10-27) 新京报:不捐款 真的是不知到哪儿捐款?(2005-11-29) 告别农业税是政治文明的体现(新京报 2005-12-29) 新京报:孙福明自称用了吃奶的力(200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