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泰伯第八·5》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1:58:00

论语别裁 南怀瑾

《论语》学习 2009-11-14 08:45:53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这是曾子提出他同学颜回的美德:“以能问于不能”。凡是所谓天才、聪明有才具的人,容易犯一个错误——慢,就是很自满,不肯向人请教。而颜回虽然高人一等,却唯恐自己懂得不多,唯恐自己没有看清楚,还要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一番。这也是诸葛亮之所以成功的条件,他的名言“集思广益”,就是善于集中人家的学问思想,增加自己的知识见解。对自己非常有利益。这也就是以能问于不能的道理。 但是有才具的人,往往不肯向人请教,尤其是不肯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儒家标榜虞舜“好察迩言”,所以能为圣人。虽然浅近的话,但往往能给我们深远的启发。“以多问于寡”的多指知识渊博。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知识非常渊博。 “问于寡”,就是问于知识不如自己渊博的人。这是一种解释。

 另一种解释是说从政的人,多半是通才,什么都懂;而“寡”可以说是专家,他专门研究一点,而这一点并不是学问渊博的人所能够知道的。渊博的人知其大概,不能深入;专家则对某一点有深入研究。所以渊博的人,一定要向专家请教。“有若无”他学问非常渊博,而在待人处世上表现得很平常,好像什么都不懂似的。“实若虚”内涵深厚,表面上看起来却很空洞,普普通通。“犯而不校”不如他的人对不起他——下面的人对上面的人不敬为“犯”——从来不计较、不记恨。这五点看起来很容易,但是如果以自己待人处世的经验来体会,几乎每一句话我们都没有做到。曾子说,我的朋友颜回,对这五点都做到了。孔子所赞叹的颜回,他学问的火候优点,在此可见一斑了。


引文来源  论语别裁

 

——————————————————————————————————————————————

 

杨伯峻《论语译注·泰伯第八》摘记

 

 

8.5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⑴嘗從事於斯矣。”

【譯文】曾子説:“有能力却向無能力的人請教,知識豐富却向知識缺少的人請教;有學問像没學問一樣,滿腹知識像空無所有一樣;縱被欺侮,也不計較——從前我的一位朋友便曾這樣做了。”

【注釋】⑴吾友——歷來的注釋家都以爲是指顏回。

 


 安德义《论语解读·泰伯第八·5》

 

【原文】

  8.5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①。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②。”

  【注释】

  ①犯而不校(jiào);别人冒犯了自己却不计较。校:计较。 ②吾友:前人大多认为,此处的“吾友”指颜回。也有人认为,称“吾友”是说自己不具备这种德行的意思。

  【语译】

  曾子说:“不仗己之能还向比自己才能低的人求教,不仗己之多识还向比自己知识少的人求教;拥有某种学问却如同没有这学问一样,知识学问充实却表现得空虚;受到别人挑衅也不去计较。从前我的朋友中就有人这样去做过。”

  【解读】

  本章曾子谈为人的三种品德,一是勤学好问,二是务实谦虚,三是以德报怨。

  第一种美德,勤学好问。一部《论语》差不多都是弟子问,老师答的“问答式”的语录体,孔子认为整天学习不去思考,也不知道提问的人,我真不知道该把他怎么办。他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卫灵公篇》孔子强调学习要多“问”。子夏也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仁道”都在“问”“思”之间啊!可见“问”的重要性。孔子在《易传?文言》中说:“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聚”、“辨”、“居”、“行”也离不得“问”,“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谈的也是朋友交往,问学之乐,因此,《中庸》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思”“辨”“行”也是离不得一个“问”字。“问”的范围广且深,做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而“不耻下问”的学风,实在是不容易。

  另外,对孔子“问学”的内容,也有一个“度”的理解和运用,你在做学生阶段,不妨多问,不耻下问。但步入社会生活,尤其是进入仕途官场,你就要慎言慎问而多思了。比如子张向孔子学习如何做官,孔子则告诉他:“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孔子在这里谈的都是“多闻”,“多见”,“慎言”,“慎行”,不是教你“疑则问,问则获”,而是教你“阙疑”,“阙殆”,意即保留有怀疑的地方,保留有糊涂危险的内容。也就是说在社会生活中或官场上遇事多思,多看,多听,不盲目下断言,不匆忙,不造次,不急着去问。“问”也是有范围的,也是有一定的时间或空间的限制。“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谈的也是对时间或空间的限制。

  第二项美德谈的是谦虚。谦虚是美德,孔子一向鄙薄把“没有当作有,把空虚当作充盈,把贫困当作奢泰”的人,他认为不是“有恒”的人,不能做“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的人,而应该像曾子说的做到“有若无,实若虚”,意即“有如同没有,充实如同空虚”。

  第三项美德是“以德报怨”。对待怨恨的态度,一向是有三种方式:“以德报怨”、“以怨报怨”、“以直报怨”。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曾子迂讷,为人厚道,他主张应该更宽厚一些,“以德报怨”,“犯而不校”,冒犯你却不计较。三项品德,是修身之要,为政之本,为人之准的,前两项是“修己”“自治”,后一项是“安人”“治人”。

《论语·泰伯第八·5》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论语·泰伯第八·2》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论语·泰伯第八·12》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论语解读·泰伯第八·16》-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论语别裁 ·泰伯第八·20 南怀瑾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论语别裁·泰伯第八》摘记 南怀瑾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2009年11月16日 《论语·泰伯第八·9》-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2009年11月17日《论语解读·泰伯第八·10》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2009年11月20日《论语·泰伯第八·13》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2009年11月21日 《论语·泰伯第八·15》-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2009年11月24日《论语解读·泰伯第八·18》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2009年11月25日《论语·泰伯第八·19》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2009年11月27日《论语·泰伯第八·21》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杨伯峻《论语译注·子罕第九·5》摘记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杨伯峻《论语译注·颜渊第十二·5》摘记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论语》学习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诗经·齐风·著》赏析[论语说文]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杨伯峻《论语译注·学而篇第一·弟子》摘记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杨伯峻《论语译注·学而篇第一 ·13》摘记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杨伯峻《论语译注·里仁第四·19》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论语·公冶长第五·19》学习摘记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杨伯峻《论语译注·雍也第六·3》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杨伯峻《论语译注·雍也第六·10》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杨伯峻《论语译注·雍也第六·11》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