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笔谈》第二部分:曹雪芹的卒年(3) - 红楼艺苑 | 红楼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45:18

《红楼梦笔谈》第二部分:曹雪芹的卒年(3)

石玉春 在 2007-12-30 下午6:07 发表于 学术研究对"癸未说"的评价

前面的考证,我们确立了"壬午说",这是不够的。我们还需对"癸未说"作出客观的评价。因为,曹雪芹只能死一次。我们需要看看"癸未说"能否成立。

现在,"癸未说"已失去了敦诚挽诗的支持。那么,"癸未说"能否成立的焦点是《代简》的编年问题。在《代简》编年的旁证材料中,有一份被主张"癸未说"的红学研究者们推崇为否定"壬午说"力证的材料,是曾次亮的《曹雪芹卒年问题的商讨》一文。该文的最后,是从当年使用的时宪历,对照《代简》诗中描述的景物,来判断曹雪芹逝世是壬午或癸未中的哪一年,兹将曾文摘要如下:

上巳是夏历三月三日,其前三日是二月末的一天,这是敦敏约雪芹"小苑赏春"的日子,其写此诗当然又在其前数日,照诗中的景色描写看,当时正是"落花时节过清明",至少是杏花盛开之际。但夏历各年的交节时期是早晚不齐的;北京又气候较寒,花事相当的迟。因此,我们就需要参考一下当年的"时宪历",看诗中所描述的景物适合于壬午、癸未二年中的哪一年,兹将该二年春季三月的历谱抄录于后;

乾隆二十七年壬午(是年闰五月),正月大:初十日立春,二十五日雨水;二月小:初十日惊蛰,二十五日春分;三月大:十二日清明,二十七日谷雨。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正月大:初七日雨水,二十一日惊蛰;二月小:初七日春分,二十二日清明;三月大:初八日谷雨,二十四日立夏。

以夏历月份论,癸未年春季的交节比壬午年早十八天。假定敦敏写此诗是在壬午年二月二十五日(当阳历的三月二十日),则该日刚交春分。假定是在癸未年的二月二十五日(当阳历四月八日),则该日为清明后三日。前者方春寒料峭,有时冰雪还未融化;后者也不定已到落花时节,但杏花可能已经盛开,赏春是相当适宜的。由此可证敦敏写此诗的年份是癸未而不是壬午。

应该说,曾次亮求证问题的思路是有道理的。可是,事情的结果并不象曾次亮想象得那样。

第一,曾次亮对照《代简》的景物有问题。《代简》首联说:"东风吹杏雨,又早落花辰。"东风:即春风。杏雨:杏花雨的简称。红学家对"杏雨"的注释有一点小误,将其注为"杏花谢时飘落似雨",这里顺便把这个错误改正过来。杏花谢时,花瓣儿纷纷飘落似雨就已到了"落花辰"了。那么,上联的"杏雨"就与下联的"落花辰"重复,而且,下联的"又早"二字也显得多余。所以,杏雨不是指花瓣儿飘落似雨。杏雨是指杏花开时下的春雨。元·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一:"《提要录》:杏花开时,正值清明前后,必有雨也,谓之杏花雨。"辰:时节。这两句诗可译为:"春风送来了杏花雨,现在,又早已到了落花时节。"杏树开花的条件,在当地日平均气温达到10°C左右就开始开花。随着日平均气温高低变化,花期长短不等。有这样一份资料:日平均气温9.8°C时,花期为八天,盛花期为五天;日平均气温13.1°C时,花期为四天,盛花期为两天。如果,我们平均计算,杏花的花期为六天,盛花期为三天半,那么,落花期则为两天半的时间。由此可知,"又早落花辰"一句,说的时间概念是"又早已到了落花的时节",而落花期只有两天半,最多也不过是三天,可见,敦敏作这首诗的时候,杏花已经快要落完了。待到敦敏把《代简》送到曹雪芹的手里,曹雪芹再赶到敦敏家里,至少还需两天的时间,杏花肯定落完,赏花为时已晚了。所以,肯定地说,敦敏邀雪芹绝对不是为了赏花。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那么,曾次亮对照"杏花盛开赏春适宜"的景物与《代简》首联描述的落花景象不是一回事儿。

第二,曾次亮对照"上巳节"这个日子也有问题。既然,敦敏邀雪芹不是为了赏花,那是为了什么呢?《代简》诗的最后两句"上巳前三日,相劳醉碧茵",上联道出了敦敏邀雪芹的具体时间"上巳前三日",下联是敦敏邀雪芹的目的"醉碧茵"。这样,我们首先应明确碧草如茵的概念,茵是指车上的垫子,我们理解,碧草如茵应是指草地在自然状态下,草长出的叶片数量和高度足以能遮盖地面为标志。可是,杏花盛开的季节,乃至到杏花谢时,草地上是不能长得碧草如茵的。有这样几份资料可供我们参考。《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

将使杏花菖叶,耕获不愆,清甽冷风,述遵无废。

李善注《汜胜之书》:

杏始华荣,辄耕轻土弱土。望杏花落,复耕之,辄蔺之。此谓一耕而五获。

《吕氏春秋》:

菖者,草之先者也,于是始耕。

根据这些资料,我们可以明确如下两点:

一、杏花开时,菖蒲叶始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农时特征,它标志着春天播种的时候到了。各地区的气温和播种期虽然不同,但是,都以当地的杏花开放、菖蒲叶初生为标志开始农耕,它是农耕的最佳时期。花开始耕,花落始种。

二、当杏花开放的时候,只有菖蒲等少数耐寒的野生草类开始出生,而绝大多数野生草类都没有开始出生。因为,菖蒲是"草之先者也"。所以,杏花开放的时候,草地上不可能碧草如茵。杏花落时也不能碧草如茵。此时"清甽冷风",天气尚寒凉。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可以知道,敦敏邀雪芹"醉碧茵"的时间是在杏花凋谢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诗意的概念是非常明确的,发出邀请的时间是"又早落花辰",而要求雪芹到达的时间则是"上巳前三日"和"碧草如茵"。北京地区,杏花开在清明节或清明节以后,大多数年份都开在清明节以后。现在的北京,要比曹雪芹那个时代的北京气温要高一些。因为,人口的增加和能源的消耗要比那时多许多倍。所以,季节也要比过去来得早些。对于北京地区,什么时候碧草如茵我确实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地说,绝不是曾次亮所说的那个日期。应该在那个日期以后。我们根据《淮南子》和《礼记》的记载进行分析,从杏花开到碧草如茵少则要半个月的时间。对于北京地区,至少要到谷雨以后。《淮南子· 时则训》中说:"仲春之月 ... ... 桃李始华。... ... 季春之月 ... ... 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gōu]者必出,萌者尽达,不可以内。"杏花微早于桃李,对于籽生的野草,达到"句者必出,萌者尽达"的时候,根生的野草基本上可达到两至三片叶。我们假设这时是碧草如茵。仲春和季春是节气记历法的划分单位,每春里含有两个节气。所以,从"桃李始华"到"勾者必出,萌者尽达"至少要一个节气即半个月的时间。对于籽生的草,半个月也达不到碧草如茵。因为,杏花从开到落,前面平均计算是六天时间,杏花落开始播种,一般农作物的种子播种后七天左右出土。这就已经十三天了。所以,半个月是达不到碧草如茵的。只有根生的草差不多可以达到碧草如茵。

现在,我们循着曾次亮的思路来对照一下癸未年。癸未年二月小,二十二日清明。这是曾次亮查当年使用的时宪历提出的数据。假设二十二日清明这天杏花始开,二十九日便是曾次亮所称的"上巳前三日"了,即敦敏邀雪芹"醉碧茵"的日子。因为,二月小,二十九是二月的最后一天,再过三天就是三月三上巳节。从二十二到二十九仅有七天的时间,农作物的种子刚刚播下,草地上如何能长得碧草如茵呢?如果,清明这天,杏花不能开的话,二十九日这天就更见不到碧草如茵了。所以,曾次亮对照的癸未年的景物是对不上的。壬午年也对不上。这说明曾次亮对照"上巳节"这天也有问题。

上巳有两层含义:一、上巳是古时历法纪日,本义指每月上旬的巳日。由于十二地支与每月的天数参差不齐。所以,巳日在每月的上旬里是不固定的。二、上巳也指每年的上巳节。古时候把每年三月上旬的巳日定为上巳节。魏晋以后,上巳节固定在每年的三月三日。前面我们用上巳节这天来对照《代简》诗中的景物,壬午、癸未两年都对不上。这说明《代简》诗中的"上巳"不是指上巳节这天,而应是指每月上旬的巳日。下面我们就用上巳日来对照癸未和壬午两年的情况。

由于我无法找到当年使用的时宪历,只能按照历书上给出的计算公式来推算清明节后的上巳日。关于公式的正确性,用公式推算已知年月日的干支来验算,其结果还是十分准确的。已知癸未年的清明节是二月二十二日,推算下月的上巳日是三月六日,上巳日的前三日正好是三月三日上巳节这天,上距清明节为十天的时间。已知壬午年的清明节是三月十二日,推算下月的上巳日是四月一日,上巳前三日是三月二十八日,是谷雨的第二天,上距清明节为十六天的时间。运用公式推算这两个上巳日,已经过反复校核无误。如果,推算的结果准确无误的话,《代简》诗中的景物仍然不能适合癸未年。因为,上巳前三日距清明节只有十天的时间。如果,清明节这天杏树不开花,《代简》的景物就更对不上癸未年了。而适合壬午年,它的上巳前三日距清明节有十六天的时间。

现在,根据《代简》诗中描绘的景色来判断《代简》的编年,就可以排除《代简》作于癸未年了。《代简》中的景色适合壬午年,应该说《代简》是作于壬午年。因为,没有其它的年份可选择。前面的《脂批之误》中,我们肯定了脂砚斋的说法,曹雪芹死于壬午除夕。在《敦诚诗挽曹雪芹》中,进一步证明了脂砚斋的说法。《代简》的编年在壬午,说明敦敏邀雪芹是在曹雪芹的生前发生的事。并不能否定曹雪芹卒于"壬午除夕"的说法。这样,主张"癸未说"者又失去了一条力证。虽然,"癸未说"也还有其它方面旁证。但是,其它的旁证材料大都与敦诚的《挽曹雪芹》诗有关,由于敦诚挽诗不能再支持"癸未说",这些证据都已显得无能为力了。它们大致可归纳如下几点:

一、红学家吴恩裕、吴世昌提出:"絮酒生刍"是初丧的牲醴祭品。据此认为敦诚的第三首挽诗是新丧之作。

二、敦诚的第一和第三首挽诗都注有"前数月伊子殇因感伤成疾"的附注。认为敦诚的第一和第三首挽诗是同一首诗的初稿和改稿。

三、红学家吴世昌认为挽诗中的"新妇"一词是"新寡"之意,以此说敦诚的第三首挽诗也是初丧之作。

四、红学家吴世昌还提出:敦诚挽诗中"晓风"句、"牛鬼"句、"鹿车"句、"故交"句、"一病"句、"他时"句和"宿草"句等都是指初丧。

上述这些问题,只要能够正确理解敦诚的挽诗,就会明白,这些已不再能证明 "癸未说"了。

最后,说一下《代简》编年的主证材料,首先提出"癸未说"的周汝昌先生,在他的《红楼梦新证·雪芹生卒》中是这样描述的:

我初次见的《懋斋诗钞》,是个清抄本,年月次序,清楚明白,诗是编年次序的,按内容推到这首《小诗代简寄曹雪芹》,是癸未年春天。而其前二首的题下也正注明"癸未"二字;同年十一月二十日诗文有自注云:"先慈自丁丑见弃,迄今七载。"自丁丑越七年,正是癸未(注意传统算法,凡说越几年,"都指连头带尾"共包括几个年头,经过几个干支,不是"核实"了满十二月才为一年的意思)。因此敢说癸未年并无错误。

迨后又见到了原底稿本--圈选以备付刻的底本,事情更清楚了,底稿本是随作诗随续抄上去,本来就是按年照月,连"编"都用不着的。这再不会错。这个底本因付刊前要删割有避忌的诗(清代曾获罪的敦家,写作是要非常小心的,不然就要惹祸),遗有空白处,后来收藏者"燕野顽民"得到此本,见有脱粘等处,怕有零落,因此略为粘缀整修,并为此写下识语,未想这却引起有些研究者的误会,说诗集的次序不可靠了,被他搞乱了。其实全非如此。想证明此本并非编年的,提出了一些论证,但都难成立。

在周汝昌先生提出"癸未说"的时候,曾打动了胡适先生。胡适致信周汝昌,对他的发现表示赞赏,同意他的观点。若干年后,胡适又回到了他自己的"壬午说"。胡适先生觉得《懋斋诗钞》不象是严格的编年排次。

对于《懋斋诗钞》是否按照编年顺序来编辑的,这是必须要看到《懋斋诗钞》的抄本或底本才能下结论的,不能凭空对其进行鉴定。我没有见过《懋斋诗钞》的抄本,对此不能妄加评论。不过,前面讨论《代简》描述的景物不在癸未年。所以,我还是相信《代简》的编年在壬午年。

对于周汝昌先生提出的主证材料,只能算是对《懋斋诗钞》编年排序问题的主证材料。还不能算作是曹雪芹卒年的主证材料。因为,它只涉及到《代简》的编年。并没有关于曹雪芹卒年的直接的陈述。而脂批和敦诚挽诗则不同了,脂批和敦诚挽诗是对曹雪芹卒年的直接陈述。《懋斋诗钞》的编年对于曹雪芹的卒年关系并不重要,退一步说,即便是《代简》的编年在癸未年。也不能表明曹雪芹死于癸未除夕。一是没有一份可供考证的资料直接陈述或可直接证明曹雪芹死于癸未除夕。二是还存在着不确定的因素,可能敦敏不知道曹雪芹壬午除夕死了。"癸未除夕"只是周汝昌先生对脂批断章取义,取了"除夕",不信壬午。而且,他不信壬午没有证据。只是借口说:"史书、碑版、文章,误记干支的例子,简直多得不可胜举,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然后,又肯定《代简》编年在癸未年。就这样拼凑了一个"癸未除夕"的说法。无庸讳言,这个说法是不够严谨的,我认为无法独立成说。

《红楼梦笔谈》作者:石玉春    2007.12.30.     评论

haaa

由 温外姓 评论于 2008-1-1 下午6:31除了摆家谱你还
会干吗

Re: 《红楼梦笔谈》第二部分:曹雪芹的卒年(3)

由 天外人 评论于 2008-1-4 下午6:42睁开眼看清楚了, 那脂批是指曹雪芹死在壬午除夕(大年三十)吗? 我看你要死在大年初一. 不学无术. 望文生义.

Re:温外姓

由 石玉春 评论于 2008-1-28 下午3:05温外姓,你把红学当成你家的家谱,你太痴迷了,可谓天下第一痴人也!恭喜你。
至于你问我还会干吗?我告诉你,我还会测字占卜。从你的评论文字中,我算到了:你咀里含着垃圾,想骂人。没算错吧!

Re:天外人

由 石玉春 评论于 2008-1-28 下午3:43天外人,你是个隐名埋姓的地癞子。这一点,所有的读者都看得清楚。你骂人的本领是跟你爹学的吗?要么就是你妈教你的。总之,你们全家的人咀大概都很臭。
令人费解,天外人怎么长了一个猪脑袋。脂批说的不是“壬午除夕”吗?你以为你捞到稻草了?对“壬午除夕”有新的发现,是吗?那你有屁放出来呀!何必装屁呢?你说别人不学无术,那你当然是好学有术了?那好,我问你:括号中“大年三十”是你对“除夕”的一种理解吗?如果十二月只有二十九天,就没有除夕了吗?还有,什么是“望文生义”?滥转成语!你真恬不知耻,还让别人“睁开眼看清楚了”,你本来只有半瓶水,却偏要使劲往外淌。

你这个鸟人,自称天外人。天外有人吗?传说天外有狗,“皮癞浓水学流,性燥无事狂吠。”看你狂燥不安,乱咬乱叫的样子,你一定就是传说中的“天外狗”。象你这样的癞皮狗,想在红学界当宠物,到处骂人,我们可不惯着你!

天外人,你如此狂燥,一定是要死了!正在挣扎吧?我看你过不去年。

勘误

由 石玉春 评论于 2008-1-28 下午5:08天外狗“皮癞浓水学流”,其中:“学”应为“常”。打字笔误。

批得好

由 猎手 评论于 2008-2-8 下午6:51批得好!温外姓和天外人,他们就是流氓!恶癞!

已读才知人物

由 周静浩 评论于 2009-2-26 下午4:10已读才知人物
《红楼梦笔谈》第二部分:曹雪芹的卒年(3) - 红楼艺苑 | 红楼梦 《红楼梦笔谈》第二部分:曹雪芹的卒年(1) - 红楼艺苑 | 红楼梦 《红楼梦笔谈》第二部分:曹雪芹的卒年(2) - 红楼艺苑 | 红楼梦 《红楼梦笔谈》第五部分:大观园的原型旧址在扬州的宝塔湾(一) - 红楼艺苑 | 红楼梦 红楼梦人物原型大揭秘(四)史湘云的金麒麟会说话 - 红楼艺苑 | 红楼梦 兼美可卿,一个若隐若见的至美意象 - 红楼艺苑 | 红楼梦 对元春判词的重新考察 - 红楼艺苑 | 红楼梦 《葬花吟》与《桃花扇》的关系 - 红楼艺苑 | 红楼梦 高鹗其人二三事 - 红楼艺苑 | 红楼梦 红楼梦人物原型大揭秘(一)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生活原型 - 红楼艺苑 | 红楼梦 红楼梦人物原型大揭秘(二)史氏太君之谜 - 红楼艺苑 | 红楼梦 红楼梦人物原型大揭秘(三)为遮天大王验明正身 - 红楼艺苑 | 红楼梦 《桃花扇?赚将》在《红楼梦》中的反映 - 红楼艺苑 | 红楼梦 痴人说梦——关于建立红楼系充分性的几点论证 - 红楼艺苑 | 红楼梦 《蒙本、戚本》女批书人的身份鉴别(四)[戚夹、蒙夹]的来源 - 红楼艺苑 | 红楼梦 试分析妙玉的身份和结局 - 红楼艺苑 | 红楼梦 红楼梦生活原型大揭秘(五)薛宝钗补记原作者爱新觉罗.弘皙历史 - 红楼艺苑 | 红楼梦 红楼梦人物原型大揭秘(六)林黛玉补记原作者爱新觉罗.弘皙历史 - 红楼艺苑 | 红楼梦 红楼梦的字幕是由谁书写的? - 艺苑论坛 崇祯皇帝禅隐夹山寺 明玉和尚演说荣国府 - 红楼艺苑 | 红楼梦 "四十年华"与"年未五旬"——重新审视曹雪芹生年 - 红楼艺苑 | 红楼梦 曹雪芹其人其书(上) 周汝昌 - ≡红楼梦资料室≡ - 夜看红楼论坛 最好的红楼梦论坛 -... 曹雪芹其人其书(下) 周汝昌 - ≡红楼梦资料室≡ - 夜看红楼论坛 最好的红楼梦论坛 -... 【红楼梦揭秘】 红楼姻缘一线牵 3(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