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钱和钱不一样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理账户(1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18:07
选择字号:大中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全屏阅读
就是说,在看电影这个心理账户上的沉没成本的数量是一样的。按理说,这两种情景下,大家的选择应该一致了吧?但是实验结果仍然显示,两种情境下,人们的选择存在着较大差异:在情景一下,更多的人选择不去看电影;而在情景二下,更多的人选择去看电影。
行为经济学家针对这一现象进行的解释是,人们对沉没成本价值的估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也就是说,时间越长,人们心理上沉没成本的价值就越低,因而关闭心理账户带来的痛苦就越小,关闭心理账户也就越容易。这个例子里,电影票价格一样,即沉没成本的数量一样,但由于支付时间不同,导致时间长的沉没成本在人们心理上贬值了,因而相较于刚买电影票的那些人来说,提前订票的人更容易放弃去看电影。
人们往往会关闭那些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和收益的心理账户,比如,扔掉一双挤脚的鞋子,卖掉一支套牢的股票等。关闭心理账户会给人带来痛苦,因而从人们心理上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一个心理账户关闭的难易程度取决于该心理账户上沉没成本的数量和支付沉没成本的时间:该心理账户上的沉没成本数量越大,关闭该心理账户就会更加痛苦,因而也就越难关闭它。而沉没成本的支付时间越长,其心理价值就会越小,关闭它而带来的痛苦就会越低,因而这样的心理账户也就越容易关闭。
好消息与坏消息的组合
前面,我们介绍了心理账户的很多具体机制及其对应应用。这些内容都或多或少地跟“钱”有关。事实上,心理账户的作用不仅仅限于日常的个人财务管理,在很多别的方面,也能看到心理账户的作用,痛苦与快乐的管理就是其中之一。
假设你有两种得到零花钱的机会,一种是一次性获得75元;一种是先获得50元,过一阵子再获得25元,你会选择哪种?
实验二:假设你不小心丢了钱,现在有两种丢钱的可能情况,一种是你发现自己丢了75块钱;另一种是你先发现自己丢了50块钱,不久之后又发现自己丢了25块钱,你会选择哪种?
以上两个例子中的两种情况,在会计学上是完全等价的。如果人们是完全理性地做出决策,两种情况没有什么差异性可言。但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一中,大部分的人选择了分开获得这75块钱;而在实验二中,大部分的人选择了将这75块钱一起丢掉。这又如何解释呢?
行为经济学家针对这个现象做出的解释是,人们有时候会按照时间的先后来建立不同的心理账户,而不是按照收入、消费的种类来建立心理账户。以实验一为例,在这个例子中,分开获得的零花钱是分配到两个心理账户中的,而一次性获得的零花钱则仅仅存在于一个账户之中。这些心理账户的标签是相同的,所以金钱在这些账户中的价值尺度(注意,不是价值)也是相同的。由于存在敏感度递减效应,一个账户里的75块钱的心理价值量是少于两个账户里的50块钱和25块钱之和的。也就是说,人们之所以更多地选择分开获得75块钱,是因为它能给人们带来更多快乐。同理,在实验二中,人们之所以选择将75块钱一起失去,是因为这样的选择带来的痛苦相较于分开丢失要小一些。
经济学家萨勒有一次去瑞士讲课,瑞士给他的报酬还不错,他很高兴,讲课之余就在瑞士做了一次旅行,整个旅行非常愉快,而实际上瑞士是全世界物价最贵的国家。第二次在英国讲课,也有不错的报酬,就又去瑞士旅行了一次,但这一次到哪里他都觉得贵,特别不舒服。为什么同是去瑞士旅行,花同样的钱,前后两次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呢?
原因就在于第一次他把在瑞士挣的钱跟花的钱放在了一个账户上;第二次是把在别的地方赚的钱花在了瑞士的账户上。跟团旅游同样如此,先付掉旅行所有的费用和先付一部分钱、然后每次门票费再另付,在路线、费用都一样的情况下,舒服度也完全不同。前一种是怎么玩乐怎么高兴,因为钱已付了;后一种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