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照的七言杂体诗 - 文学编年 - 国学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01:27
鲍照的七言杂体诗鲍照,七言
鲍照的七言杂体诗
鲍照(414?- 466年)字明远,祖籍东海,出生在京口(今镇江一带),家世寒微,生年不详,据推测大约生于东晋安帝义熙十年(414年),卒于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③。
鲍照一生蹉跎,《诗品》说他是 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大约在宋文帝元嘉十六年左右始入仕做小官,被任命为临川王义庆的临川国侍郎。在临川国的六年中,由于义庆和其子刘烨的好文,鲍照处境尚好。刘义庆死后,鲍照闲居3年,又到始兴王濬的幕下任侍郎。刘濬是太子刘劭弑逆的同谋,鲍照在其手下,对他的不轨之心多少有所察觉,不久后出任永安令,遂作《采菱歌》七首,借 春芳行歇落 隐隐表达了一种内心的忧虑。二凶之乱平定后,鲍照因曾为刘濬部下而受到牵连,幸而很快解禁复职。在孝武帝统治时期,鲍照前后担任过一些低微的官职,大明五年出任孝武子临海王荆州刺史刘子顼参军。大明八年孝武帝死后宗室相残,不到10岁的子预也被卷入,战乱中,鲍照在荆州被当地人所杀,时年50余岁。
鲍照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才能,无论诗、赋、骈文都有名篇,而诗为其主要创作成就。鲍照现存的诗作在200首以上,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他的拟乐府,尤其是《拟行路难》18首,为历代所传诵。由于鲍照一生处于下层,始终受权贵排挤,对仕途的黑暗深有体会,所以尽管这18首诗所作时间不一,内容也包括诸多方面,但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内容,即是抒发他内心的怀才不遇和愤世不平之感。如《拟行路难》之四: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八句诗虽短,但表达的情绪很曲折沉痛。头两句比喻的含义,正与左思 郁郁涧底松 的诗意相通。在当时社会,一个人的命运,在出生时就随地势门第的高低决定了。寒微之士,面对不合理的现实,唯有以酒解忧,长歌行路难,将痛苦愤懑强压在心内。对当时的权门政治,这些诗句是很沉痛的控诉。
《拟行路难》的第六首在情调上更为激愤: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此诗起势突兀,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愤愤不平之气。这是鲍照诗文常用的艺术手法,后人称之 时出奇警 ①, 如饥鹰独出,奇矫无前 ②。全诗写出鲍照内心本想有所作为,但又不愿 蹀躞垂羽 地顺应统治者,宁可 还家自休息 的牢骚愤怨,也控诉了当时出身下层而又为人方正的人不见容于世的社会现状。诗中所写的家庭之乐,是一种反衬,实际上要达到的是如王夫之所说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③的效果。
③   参见钱仲联先生《鲍参军集注》附录《鲍照年表》。
①   《晋书》卷 78 《孔愉传》。
②   《晋书》卷 82 《陈寿传》。
③   《晋书》卷 48 《阎缵传》。
《拟行路难》中有一些诗描写了游子思妇及弃妇的愁苦之情,悲哀之中,却见出一种豪壮之气,如第十四首:
君不见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故乡窅窅日夜隔,音尘断绝阻河关。朔风萧条白云飞,胡笳哀急边气寒。听此愁人兮奈何!登山远望得留颜。将死胡马迹,能见妻子难。男儿主世坎坷欲何道?绵忧摧抑起长叹。
唐人从军诗中那种悲壮高亢的情调,正是沿这类诗发展而来的。
《行路难》本是汉代出殡时唱的挽歌,音调尚悲,加上鲍照平生不幸的遭际,所以《拟行路难》中有许多诗不无伤感颓唐的情调,甚至以死为主题,如 盛年妖艳浮华辈,不久亦当诣冢头。一去无还期,千秋万岁无音辞。孤魂茕茕空陇间,独魄徘徊绕坛基。但闻风声野鸟吟,岂忆平生盛年时 等。
由于时代的影响,这些诗除悲哀之外,也表现出一些达观任命的态度,如第十八首中 诸君莫叹贫,富贵不由人。……莫言草木委冬雪,会应苏息遇阳春。……但愿樽中九酝满,莫惜床头百个钱。直须优游卒一岁,何劳辛苦事百年 的诗句,显然,诗人也是藉此来寻求一种自我安慰。
十八首《拟行路难》不仅在思想艺术上有很高的价值,对七言体式诗歌的发展也有开创性的影响。十八首诗大体上是五、七言杂用,严羽称为 歌行杂体 ,与过去的七言诗相比,它们最大的特点是隔句用韵,使七言之作可以更具音节的铿锵曲折之美和更便于无局束地表达奔放的情感。以后李白的七言歌行体古诗如《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等等,纵横变化,即是直接继承了鲍照,而高适、岑参反映边塞生活的七言歌行体,也是从鲍诗中脱化而来。所以后人认为,鲍照的七言杂体诗,和谢眺的五言声律诗一样, 俱兆唐人轨辙 ①。
鲍照的其他乐府杂言诗和五言古诗中,也有不少传世之作,如拟乐府《梅花落》: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问君 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古乐府中《梅花落》是笛曲,原辞已亡,鲍照是拟作此调的第一人。此诗为寓言体,结构简单,但意在言外,富含哲理。诗人以梅自况,又以 杂树 喻那些无立身之操的随波逐流之辈,通过梅花和 杂树 的对比,在歌颂梅花不畏霜露的品格之中,也歌颂了高风亮节,不惧横暴的坚贞正直之士。梅花在传统文化中一向是凛然高洁的象征,鲍照《梅花落》,应是较早的一首为梅赋与某种优秀文化内涵的诗篇。
鲍照善于向他人学习,他的诗,不仅广泛地从古今乐府民歌中汲取营养,也继承和发扬了前代与同时代优秀诗人的长处,形成了自己险急奇警的风格。譬如他的《拟古》之三 幽并重骑射 ,气概颇似曹植;《拟古》之七 河畔草未黄 ,思致有如曹丕;《拟古》之六 束薪幽篁里 、《答客》 幽居属有念 风格接近陶渊明;许多写山水风景的诗则明显有从谢灵运笔法中脱化的痕迹,但这些诗又均不失鲍照自己的本色。在家世、遭遇、秉赋等方面,鲍照和晋代左思最为相近,所以他的《咏史》 五都矜财雄 、《拟古》之二 十五讽诗书 等诗,无论在情感、命意、风格上都酷肖左思《咏史》,而它们却决非单纯的模仿之作,所体现的,是一个 沉抑藩府 ①的寒微之士在南朝黑暗社会里的愤懑之心。
综而言之,在刘宋的众多诗人中,以鲍照诗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最为广泛和深刻,其艺术手法也最为多样化。他的创作,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①   《晋书》卷 15 《刘毅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