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中文网 - FTChinese.com - 利润的悖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0:43:38
利润的悖论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安德鲁•希尔(Andrew Hill)
2006年7月3日 星期一


吉尼斯世界纪录(Guinness World Records)网站上搜索“利润”一词,只找到一个直接相关的搜索结果:黑手党(Mafia),全球盈利能力最高的犯罪组织。
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肯定了解“我们的事业”(Cosa Nostra)的感觉(“我们的事业”是意大利黑手党组织名称——译者注)。1月30日,这家美国石油巨头宣布,该公司2005年利润创下美国企业史上的最高纪录,其税后利润为361亿美元。随着汽油零售价格日益接近每加仑3美元,这一结导致人们的不满情绪火上浇油,他们要求对石油巨头们实行立法、征收暴利税、重新审查其并购政策,甚至将它们分拆。美国国会拟议的措施之一,便是通过一项法案,将石油提炼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的“价格勒索”行为定为刑事犯罪——“价格勒索”是老套的黑帮敲诈勒索手法。
以利润为标准重新排序,英国《金融时报》全球500强企业排行榜(FT 500)的前三甲都是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壳牌(Royal Dutch Shell)和英国石油(BP)。20强中有8家为石油企业(若以市值为标准,石油企业只占5家)。受原油价格高企的推动,多数石油企业2005年的利润都达到创纪录水平,而油价本身也已触及名义高点。多数石油企业都要为此自我辩解。

 
 
然而,对 “创纪录利润”的奇怪诅咒,以及公司对此难以自圆其说的现象却并非石油行业所独有。多数跨国公司已学会谨慎夸耀其财务方面的成就,且正寻找方法保护自己免遭批评。
遭受公众炮轰的3大行业——银行业、石油业和制药业——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客户将它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视为必需品,但在购买时却满腹牢骚。罗宾•韦斯特(Robin West)曾在里根政府担任美国内政部长助理,负责美国海外石油政策。他是美国石油行业的一位资深观察人士和顾问,现任总部位于华盛顿的能源咨询公司PFC能源(PFC Energy)的董事长。他指出:“买汽油没有什么乐趣,买药也没有很多乐趣。人们将其视为一项权利,而非优惠。“无奈购买”(Grudge purchases)加上价格高企,将招致灾难。”
但不可避免的是,无奈购买一样会给那些销售者带来高利润。以利润为标准,《金融时报》500强企业的前20名中,有14家为银行、石油公司或制药集团。而其余几家企业,包括沃尔玛(Wal-Mart)、微软(Microsoft)和通用电气(GE),往往也是公众批评的对象。
暴利激发矛盾
在法国,蓝筹股指数CAC 40指数的成分股企业2005年利润达到创纪录水平,导致学生和其他人士在今年春天举行抗议活动,反对劳工制度改革。在英国,尽管外国人经常会惊诧于该国“免费”的银行服务,但高盈利的金融集团也经常因其对贷款和信用卡的收费遭到攻击。在日本,企业界最近才从经济萧条中崛起,因此,创纪录的利润仍然主要被视为一个良好的复苏迹象。然而,同样的道理,在经历多年忍耐后(在这期间,创纪录的亏损成为裁员的正当理由),一些日本人很难接受“西方式”的管理:在利润达到空前高位之际,企业还要对成本加以限制。
法国最大的公司道达尔(Total)上月举行的年度股东大会就是一个例证,它很好地展示了创纪录利润所激发的矛盾。道达尔不仅是其它石油巨头的激烈竞争者,也是法国企业王冠上的一颗明珠,同时还是工会和游说集团泄愤的目标。例如,法国消费者协会已呼吁对石油公司征收250亿欧元的暴利税。尽管法国政界人士希望保护国家冠军企业,抵御外国竞争,同时又对抗议“过高”利润的活动表示出了一些同情。
约有3000名股东聚集在法国巴黎大会堂(Palais des Congres),庆祝这家石油公司2005年的强劲业绩。就像温文尔雅的道达尔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蒂埃里•德斯玛莱斯特(Thierry Desmarest)所说:“这是一家法国公司有史以来的最高利润”。然而,投资者也对道达尔在全球所处的地位,公开表达了他们的期望和忧虑——介于美国风格的资本主义和更加细微的法国多样化之间。
“我不喜欢典型的盎格鲁-撒克逊方式,他们经营公司唯一目的就是利润,”过去10年一直是道达尔股东的费尔南德•苏奥德(Fernand Suaudeau)表示。然而,对创纪录利润的抗议是“荒谬的,这是个错误的看法。法国人普遍不喜欢金钱,他们嫉妒那些拥有金钱的人。”
“法国人最终会明白的,”道达尔的另一位股东埃尔-阿比• 姆贝奇 (El-Arbi Moubachir)补充道,“政党知道什么?(法国前总统)密特朗(Mitterrand)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股票!”
道达尔可能被收购吗?另一位股东对此很担心。德斯玛莱斯特回答称,以该集团的规模(位列FT 500强第17位)而言,这是不可能的。“最好的防御方式是拥有很大的市值和极高的盈利能力。你可以看到,以绝对值来看,公司的盈利能力非常优秀,在石油公司中表现优异:这就是我们保持公司独立的本钱。”
赢利是否唯一
德斯玛莱斯特的回答集中体现了所谓的“米尔顿•弗里德曼企业责任法则” (Milton Friedman principle)。弗里德曼1970年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企业惟一的责任就是为股东赚钱。其它利益——为国家、雇员以及整个社会谋利——都源自这一责任。
不过,几乎从第一家股份公司成立以来,赢利动机就一直受制于抗议、监管和政治压力。企业已经认识到,拿出部分利润回馈社会,以缓和上述威胁,这样做很有价值。约翰•米克勒斯维特(John Micklethwait)和阿德连•伍尔德瑞奇(Adrian Wooldridge)在他们2003年出版的《公司的历史》(The Company)一书中,引用了唯一神教派牧师亨利•米尔斯(Henry Mills)的话:“利己主义智慧”推动了19世纪“企业城”的确立——换句话说,它使企业为其工人提供最低限度的保护和教育培训具有了商业上的意义。
弗里德曼本人在他那篇1970年发表的文章中写道,“在当前的思潮中,由于人们对‘资本主义’、‘利润’和‘无情企业’等普遍抱有反感情绪,(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产生良好商誉的惟一途径。通过社会责任支出产生良好商誉,完全符合企业自身利益。”
对那些最大的企业集团而言,这种明智的企业“自私自利”行为曾经主要集中在企业厂址所在的个别社区,如今已经扩展至全球范围,并且进入更多领域,远远超出直接为雇员提供食宿的范畴。跨境合并和全球化可能意味着利润来自全世界,但抗议仍然主要是地方性的。用21世纪的企业语言说,个体“股东”很看重创纪录收益,同时,他们也会担心美国明尼苏达的汽油零售价格、卢森堡金属工厂工人的命运、或者他们在英国约克郡的银行对贷款收取的费用。他们的心理需要安抚。
还有一个很好的理由,可以说明为何高利润企业要做一些善事,以努力消除人们对企业投机倒把、敲诈勒索、谋求垄断的指控,那就是:现在要让人相信利润不是公司业绩的本质已经困难得多。
正如英国银行协会(British Banking Association)所说的那样:“人们普遍认为,如果有公司赚取了巨额利润(不光是银行业,也包括其它各个行业),在某种程度上肯定意味着这些利润是从公众那里以非正当手段挣来的。”
企业需做功课
法国金属工人工会Federation des Travailleurs de la Metallurgie负责国际关系的克里斯蒂安•皮利乔斯基(Christian Pilichowski)表示,谋求更高利润有一种“坏透了的逻辑”。他说,即便企业公布了创纪录业绩,经理人也会宣称竞争正变得越来越严峻,并敦促进一步削减成本:“目前,还没有一个这样的例子,即有公司表示:‘好,我们已经获得了我们想要的利润,所以,我们将多分配一点。’”
期待企业在追求盈利方面有所收敛也许属于理想主义。不过,本世纪头几年发生的公司丑闻——其部分原因在于对短期利润目标过于执着——以及由此导致的国际会计制度发展,似乎提供了一种新路线,可以不必非得盯着短期利润。
当查克•希尔(Chuck Hill)在金融分析集团汤姆森金融(Thomson Financial/ First Call)工作时,这位前美国海军预备役(US Naval Reserve)中校赢得了“利润长官”的绰号。在股市泡沫膨胀时期,作为研究主管的他对相关公司季度利润是否达到、低于或超过华尔街的预期所作的评价,经常被人引用。对此类数字的关注似乎助长了一种短期主义文化。现在,希尔已经建立了自己独立的咨询公司Veritas et Lux,而他也变成了一个季度数字迷的批评者。“利润数字比20世纪90年代更实际了,”他说,“不过,我感到绝望的是,尽管企业界对投资界和传媒界过于关注短期业绩抱怨不已,但企业自身并没有做出更多努力来减少这种现象。”
“你拥有创纪录利润并没有意义,”瑞银全球资产管理(UBS Global Asset Management)前任首席投资官、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CFA Institute)负责人杰弗里•迪耶梅埃尔(Jeffrey Diermeier)指出,“企业传递出的讯息应该是这样的:‘我们非常幸运,我们赢得了很好的利润,为了未来,我们要立刻拿这笔利润进行投资。’”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是一个由投资分析师以及更广泛的投资界组成的协会。
这大致就是埃克森美孚想要做的。埃克森美孚并没有大肆宣扬其2005年的创纪录利润,相反,今年1月,在公布全年业绩的那天,该公司在美国各大报纸上刊登广告指出,医药、银行和半导体等其它行业的利润率(指的是从每一份销售额中获得的利润,用百分数表示) 更高。广告敦促美国人“仔细研究一下”这些数字。但从目前这种全民讨伐高油价和该行业暴利的氛围来看,恐怕不会有多少人这么做了。
译者/梁艳梅 徐柳
_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