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心·饮食/风俗辞典|风俗,民俗,辞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31:37
点心  点心者,定心也,使饥肠略安也。本指正餐以前略进食物以充饥。唐代孙《幻异志·板桥三娘子》:“置新作烧饼于食床上,与诸客点心。”宋代庄季裕《鸡肋编》:“上微觉馁,孙见之,即出怀中蒸饼云:‘可以点心。’南唐刘崇远《金华子》:“姊方治妆未毕,家人备夫人晨馔于侧。姊顾谓其弟曰:‘我未及,尔可且点心。’”这些记载都说明“点心”是动词,本义是略进食物以安慰饥肠的意思。到后来,点心又成了一切小食的代称。如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天晓诸人出市》:“有卖烧饼、蒸饼、糍糕、雪糕等点心者,以赶早市,直至饭前方罢。”周密《癸辛杂识前集·健啖》:“闻卿健啖,朕欲作小点心相请,如何?”这里的“点心”则成了名词,是各种用作小吃之食品的总称。
  明清时代,点心的本义依然保留着。如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二回:冬雪天,胡员外出外寻钱未归,胡永儿母女在家又冷又饿,母亲先是对永儿说:“我儿!你且去床头边寻几文铜钱,将去买几个炊饼来做点心,待你爹爹回来,却又作道理。”永儿寻得八文铜钱后,母亲又说:“我儿出巷去买几个炊饼来,你且胡乱吃几个充饥。”这里,前言“做点心”,后言“且充饥”,可知“做点心”就是用以安慰饥肠,’而这正是“点心”的本义。又如《醒世姻缘传》第七十三回,写程大姐嘲笑陈恭度满足不了她的淫欲但又略可安慰她的淫心,说:“他何尝管我饱来?只点了点心罢了。”这一下流不堪的比喻,却正好表明当时的人们仍在使用“点心”的本义。
  当然,明清时更多的是以“点心”称呼各种小食。前举炊饼做点心已是一例,下面再举几例。《儒林外史》第二回:“厨下捧出汤点来:一大盘实心馒头,一盘油煎的杠子火烧”;第十回:“席上上了两盘点心——一盘猪肉心的烧卖,一盘鹅油白糖蒸的饺儿,热烘烘摆在面前”;第十八回:“还要买些肉馒头,中七当点心”;第四十八回:“王玉辉饿了,坐在点心店里,那猪肉包子六个钱一个,王玉辉吃了,交钱出店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一时只见丫头们来请用点心……这盒内是两样蒸食,一样是藕粉桂花糖糕,一样是松瓤鹅油卷。那盒内是两样炸的。一样是只有一寸来大的小饺儿……那一样是奶油炸的各色小面果子。”从上举数例来看,被称为点心的小食是荤素不一,多种多样,难以枚举的。正因为这样,作家有时就只标以“点心”二字,而不再作具体交待。如《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又命婆子拿些果子、菜馔、点心之类与他二人(指鸳鸯和袭人)吃去。”《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又托书店买了两盘点心,拿上楼来。”第三十回:“只见娘子的兄弟王留歌带了一个人,挑着一担东西——两只鸭,两只鸡,一只鹅,一方肉,几色点心,一瓶酒——来看姐姐。”这里的“点心”到底指的是什么小食,就只好由读者去猜测和想象了。
  点心虽是小食,有时却可以充当主食,代替正餐,因而可以 “大食”。上举《儒林外史》第十回“席上上了两盘点心”,那 “席”,就是鲁编修招蘧公孙为婿的婚宴席面,在这样的席面上,点心竟成了很显赫的主馔,此即一例。同书第十五回写胡三公子请洪憨仙和马二先生看戏吃酒整整一天,席上“极丰盛的酒馔点心,马二先生用了一饱,”这也是一例。(来源:中国风俗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