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讲记(第11-14集)女德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57:50
大学讲记(第11-14集)                    □□上传时间: 2006-7-7    □点击:1619         大家好!刚才我们讲到要救这个时代,便是要提倡因果教育。如果一个人做善而没有善的回报,而做恶却没有恶的回报,那还有谁肯去做好人呢?大家都在为自己的名利欲望去争斗,社会就会不得安宁。如果人相信因果,明白作恶得恶的道理。不用别人叫你格物,你自己都会去格物,因为做善得善啊。年轻人一般不容易相信因果,因为生活阅历太少。时间长了,仔细观察周围的人事,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啊!我看到一些老同志在退休前,教书认真负责,做领导正直清廉,不拿公家的一分钱,现在八九十岁了,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你看,做善得善。也有一些同志在位时,心存不善,奢侈浪费,不体恤民情,这些自私自利的领导晚年大都身体不好,到医院不是割这里就是割那里,痛苦不堪。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确如此。     昨天有位朋友送了一本书给我,书名是《水知道答案》,是日本江本胜博士写的。书中有一百多幅水结晶的照片,令世人震惊。研究结果表明水可以接受信息,当你对水说“你很美丽,我喜欢你”的时候,水的结晶体非常漂亮;当你对水说“你很丑陋,我讨厌你”的时候,水的结晶体非常难看。让水听优美的古典音乐跟现代重金属音乐,结晶体也会完全不一样。“非典”冠状病毒的结晶体跟水听到“你是魔鬼”这句话之后的结晶体形状十分相似。我们身体70%以上都是水,我们身体接受的是善,那我们的身体结构便会随之发生善的变化;反之亦然。近代佛门大德虚云老和尚活了120多岁,老和尚很少洗澡的。但很多见过老和尚的人说,远远就闻到他身上有一股清香。因为他的心至善,所以身上有股清香。我们凡人心有恶念,所以身上都有臭味,比如口臭。我经常跟朋友开玩笑说,早上不刷牙,向蚊子哈一口气,蚊子都会掉下来。一个人心存善念,身体就健康;心存恶念,身体就不健康。所以,癌症往往发生在那些孤僻,忧虑,脾气暴躁的人身上。身心是合一的,身体健康必定会受心理健康的影响。我们身体又疾病,大多数人都向外去求医,事实上“药医不死病”,我没见过通过吃药能吃出健康的。真正身体的健康,要从心上求。     以上是从身体上来说因果报应,接着我们还可以从事上说因果。很多人说因果报应是迷信,如果真是迷信, 那还要法律来干什么呢?法律讲的是什么,讲的不就是因果吗?因为杀了人,所以必须得偿命。这个就是因果报应。如果你说因果报应是迷信,那法律就是迷信,法律是绝对不会违背因果的。你做坏事犯了罪,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当然也有人说在我们周围有些人并不是什么好人,但却没有什么恶报,相反还生活得挺好的,这又是为什么呢?世人看因果往往只看这一生,所以才有这样的疑惑。但中国文化中讲的是“三世因果”,一个人的生命结束之后,会有一个新的生命开始,我们这个生命的前面还有另外一个生命。这是生命运动的规律,运动永远不会停止。虽然一种运动形式转化为令一种运动形式,但能量质量是守恒的。至少你应当会承认,你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而你的子女又是你生命的延续吧。你看那些做很多坏事的人,他们的子女有好的果报吗?而那些积福修德的人,他们的子孙后代会发达。中国人积福修德最好的莫过孔夫子。孔子承传了整个中华的文化,对人类做出卓越的贡献,所以他的后代能够昌盛不衰。他的子孙到现在已有七十多代,并受到世人尊重。孔姓现在大概有四千多万人,是天下第一大“家”,遍及全世界。相反,有些人的不到几代就没有了。所以与其给子孙很多钱财,不如给他们积阴德。 佛家讲因果讲得非常透彻。“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是说我们今生受到的果报,是我们前生种下的因,我们今生所作的就是来世所受的因。“因果”,其实是指“因、缘、果”。“因”是原因,“缘”是条件,“果”是结果。一颗种子种到地下,这个是因;空气,阳光,水分,土壤等等是缘。有种子,有生长的条件,这样种子能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人也是同样的道理。你今生的财富,名声,乃至你认识的人,都是跟前世种下的因有关系。而我们今生种的因,又会成为后世的果。这是佛家讲的“三世因果”。大家可能觉得这个是迷信了。什么是“迷信”?迷迷糊糊的相信是“迷信”,迷迷糊糊的不相信也是“迷信”。     人死之后究竟有没有灵魂?人的生命是否是延续的?西方人比我们明智,他们相信科学事实。1963年,埃克里博士通过科学试验证实人死之后有灵识存在,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也就是说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西方的科学界就承认人死之后有灵识存在,这已是科学常识。西方人讲究实证,他们用电子显微镜照射一个即将死亡的人的大脑,在大脑缺氧之后数秒中之后,大脑神经细胞像皮球泄气一样萎缩下来,在一两秒中之后马上放射出像气泡一样的非物质,而且很快就消失了。这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才看得到。还有一些科学家干脆把快死的人放到精微天平上去秤,秤人的灵魂有多重,人断气后,的确天平少了重量。那这个灵魂究竟是什么?很多科学家认为灵魂是微中子,微中子是不灭的,也是不能再分的。中国人不讲灵魂,孔夫子把它称为“游魂”。因为它从人身出来后是糊里糊涂,四处乱跑,所以称为“游魂”。这个游魂自己作不了主,他随习性而转。比如,这个人生前很好色,那游魂就随好色的习性转。跑到娘胎里,转世就成人了。跑到畜生胎里,转世就成畜生了。人的习性不一样,死后随习性而转,就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生命形式了。所以人的生命是轮回的,这并不迷信,这是科学事实。凡人的烦恼习气太多,所以游魂是稀里糊涂的,随习气流转。有道德的人不随习气流转,所以能控制自己的生命。西藏的活佛轮回转世就证明生命的轮回是事实。十六世大宝法王在美国圆寂,法王圆寂前给弟子留下的信件,信上面写明他将在哪里出生,父母叫什么名字。圆寂后几年后,弟子才记起这封信,并按信上的指示在西藏找到法王的转世,这就是第十七大宝法王。这是事实,并不是迷信,它证明的确有生死轮回。     既然有生命民是轮回的,做了坏事,今生不报,那肯定会来世再报。大家知道科学家爱因斯坦吧,他认为宇宙的时间和空间是弯曲的。玩过飞碟的人都知道,飞碟飞出去会重新回来。当你要杀一个动物,你会有一个杀念,它会构成一种力量,我们称为心念,比如我生气拍桌子,你们能不能感受得到?肯定能感受到。也就证明人的心念是有力量的。这股力量发出去,由于宇宙是弯曲的,所以最后它又会回来,回来得快就报在你这一生,回来得慢就报到你下一生。科学越发达就越能证明我们老祖宗讲的东西是正确的。三世因果,一点不假。就像你往空中吐一口痰,它最后又会落到你身上一样啊,跑不掉的。就如捕杀动物,就动了杀念,这一残杀的心念必定会落在自己身上。杀心重,嗔恨心重的人,易动肝火,肝有问题,到医院任人宰割时,这不就是报应吗?正真明了因果报应,不用人劝,自己就会行善,自己就会去格物。如果否定了三世因果,认为人死之后什么都没有,作好事作坏事都落于空。我问你,还有谁愿意做好事。世人就会及时行乐,就会像路易十四所说那样,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因此提倡因果教育,是道德建设的基础。 中国文化中,无论儒家,道家,佛家都提倡因果教育。但也有一些迂腐之人认为儒家不讲因果报应,这是错误的,因为没有好好研究儒家经典。我们看一下印光大师是怎么说的。印光曰:     故孔子之赞周易也,最初即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积善,积不善,因也。余庆,余殃,则果矣。 《易经》被称为“经中之经”。《易经》开始就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句话是说如果一家人修德积福,那么这一家必有余庆,比如家庭富裕,家人和睦,这是因为一个人想着帮助别人,心存善念了,那他对自己的爱人、子女肯定也能心存善念,能慈爱关怀他们,自然就能相处融洽。俗话说的是“家和万事兴”。现代的企业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干部员工团结,企业肯定做的好,如果干部员工经常争斗,你说这个企业能好吗?孟子告诉我们,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无论家庭,企业,国家,人人心存善念,都肯定会昌盛。     现在很多人为了自己多挣点钱,滥砍滥伐,不惜破坏生态环境。这种状况似乎难以禁止,于是我们引用的水被污染了,而空气污染不断加重,如果还这样下去,不出50年,地球将不在适合人类居住。如果我们没有想到自己的子孙后代,只顾自己的享受,把全部的资源在我们这一代就全部耗完,我们只有死路一条。这就是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大家好好想一下,我们生活、工作遇到很多不顺和挫折,是不是跟心存恶念有关?心存恶念,就会遭受不好的果报。     所以儒家也是讲因果报应的。大家可以好好读一下《春秋左传》和《二十四史》,这都是讲因果报应的。臣弑君而夺位,最后这位臣当了君之后,肯定也被自己的臣所杀,这是因果报应。看《左传》会让人冷汗直冒,太恐怖了。身边的因果报应需要几年、十几年、几十年才能看到最后的果报,但是春秋几百年的历史,几年就看完,其中的因果报应,让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就是历史的教育。佛家讲三世因果,大家有时难以相信,但是儒家的圣人很有智慧,他们讲一世因果,而且通过历史的学习让人明白,这是何等高明的教育。所以《春秋左传》和《二十四史》就是因果的教育,儒家的一世因果是佛家三世因果的基础,人若一世因果都不相信,又如何相信三世因果呢?现在学佛的人很多,但是真正相信三世因果的人并不多,因为大家没有儒学的基础。因此学习要从基础开始,因果的教育要从历史的一世因果教育开始。读完《春秋左传》,明白历史的因果,就知道要心存善念,行好事,做好人,不敢做坏事了。接着印光大师又给我们举出另外一部经典《尚书》,来证明儒家是讲因果的,大家请看:     箕子之陈洪范也,末后方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此实明前生之因,今生之果。向,顺也。用,以也,得也。威义,当是违。极,穷厄也。由前生所行,违背正道,致今生得此穷厄之果也。后儒不察文理,一归于王政,则成违天理而诬王政矣。小儿生于富贵家,即享福,生于贫贱家,即受苦,岂王政令彼生乎。五福之四,攸好德,乃前生修道修德之习性。一寿,二富,三康宁,五考终命,乃前生修道修德所感之果报也。六极之一凶短折,二疾,三忧,四贫,五恶,(貌丑曰恶)六弱,(身柔曰弱)乃前生多作不顺道义之事之果报,何得皆归于王政乎。     《洪范》是《尚书》的一篇文章。“洪范”是大法的意思,“法”是根本方法原则,“大法”就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原则和方法。《洪范》是箕子为周武王讲述治理国家的根本大法。箕子是个非常有德行的仁者,他看到纣王昏庸无道,但又不忍心离开祖国所以就装疯,后来昏庸的纣王还是把箕子关到牢笼里。周武王灭掉纣王后,放出箕子,并把他分封到现在的朝鲜。箕子把中国的文化带到了朝鲜,现在韩国的国旗上画的就是中国人熟习的八卦图。韩国人保留了很多中国的文化,而且还保留得很好。而我们中国人自己却忽略自己的文化,老祖宗的礼乐到现在及乎荡然无存。所以现在要了解中国古代的许多礼,估计只能到朝鲜去学了。在春秋连孔子都说他想去“九夷”,“九夷”就是现在的朝鲜。幸好孔子去朝鲜没去成,要不我们大陆这块土地不知要乱到什么程度。今百年来,中国文化遭到严重摧毁。古代的中国号称“礼仪之邦”,但现在的中国人有礼的人不多。两个中国人见面打招呼,什么姿势都有,有点头的,有摆手的,手从哪个方向出来的都有。当然很少看到有人鞠躬。韩国人见面,相互鞠躬,彬彬有礼。若员工看到领导,远远的,员工就站到一边,领导走近时,恭敬的鞠个躬。领导看到员工如此尊重自己,责任感就油然而生。正是因为有礼,上下级的关系处理得其乐融融,企业肯定做得去。 中国古代有一套非常完整的礼法,连吃饭的时候,菜肴都是按“五行八卦”摆的,你不懂啊,别人会笑你的。在古代主人坐东边,所以称“东道主”。《论语》中有记载,孔子生病,国君来看他,他就不会坐东边了,因为国君的地位比自己要尊贵,这个时候就不能以“东道主”自居了。古代的饮食礼法中,国君或地位尊贵的人没有夹那道菜,下面的人是不可以动筷的。现在吃饭哪还管那么多礼节?稍为慢一点都被别人夹完了,还轮到你啊(众笑)?还有,在古礼中夹菜只夹你眼前的菜,不能跳过很多盘菜,夹到别人面前去,这是对人的尊重。你看现在人吃饭,怎么夹都有,这样夹,那样夹,还有的用筷子在盘子里翻来翻去,无奇不有,没了规矩。西方使用“分餐制”,这是学中国古人的。韩国还保留这种制度,韩国的家庭主妇,很辛苦,光是洗碗就够呛,太多碗了。但这样很卫生,很科学。现在的中国人怎样吃饭?讲出来,大家都不敢吃饭了。冬天吃火锅,你一夹,我一夹,每个人的筷子都在里面搅很多次,什么东西都进去了(众笑)。这是很不卫生的,容易传染疾病?所以大家有条件,最好用公筷。我们真的把自己老祖宗的礼都丢掉了。要学习礼,建议大家去读《礼记》,但《礼记》有些难读,大家不容易把握住大纲,所以最好先读李炳南先生编的《常礼举要》。《常礼举要》中的礼节,都源于《礼记》。李炳南先生是位了不起的大德,他按地支将常用的礼节归为十二类。乐是效法天的,礼是效法地的,所以李炳老用十二地支来作总目,而且十二地支之名就是每一类礼的总义。《常礼举要》很实用,大家要反复读,按照上面说的去做,自己会得大利益。孔夫子说过:“不知礼,无以立”。不知礼,出到社会上就会吃亏碰壁。 我们言归正转,虽然武王把箕子分封到朝鲜,但不敢把箕子当臣来看,因为箕子有德行。武王还亲自去拜访箕子,虚心向他学习。武王问箕子商纣王为什么会灭亡,箕子不忍心说,因为商是自己的祖国,故不忍心说自己祖国的过失。武王马上意识到自己不该这样问,武王非常惭愧,就改问箕子上天安定下民之常道?箕子跟武王说了洪范九筹,即大法九类。《洪范》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只可惜现在的人很少读老祖宗的文章,当然也不会用了。 印祖在这里只引用最后一个原则“向用五福,威用六极”来说明儒家是讲因果的。这个原则讲的就是对民众进行因果的教育。“向”是顺的意思,“用”是以和得的意思。威是违的意思,极是穷厄的意思。“顺”指顺应天道、良心。顺应天道和内在的良心去做事,就得到五种福。违背天道,违背良心去做事情就会有六种穷困。但后来的儒生解释错误,认为这句话是说,用五福来鼓励老百姓而用六种穷厄来警惕和惩戒老百姓,这就是王政了。印光大师对这种观点进行了批判。  “五福之四,攸好德,乃前生修道修德之习性。一寿,二富,三康宁,五考终命,乃前生修道修德所感之果报也。” 这句话是说,一个人爱好品德,讲良心,会得到下面四种好的果报:寿、富、康宁、考终命。寿是长命,富是富有,康宁是健康安宁,考终命是得以善终。真正的福报,是看一个人在临终的时候,有没有得善终?有些人老时一身病痛,大小便失禁,整天要子女照顾,看到他痛苦的样子做人真的没意思。有的人老了,摔断腿了,行动不方便,家人也很辛苦。像这些就不是善终。真正的善终是指无疾而终,即没有任何病痛而安详离开人世的。在我以前住街道,隔壁住着一对老夫妇。他们为人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别人。后来他们就能得以善终,那个老爷爷在去世前一个星期就知道自己将要走了,他就挨家挨户去看邻居,结果他是非常安静的走的,没有麻烦到一个家人;老头走后几年,那个老奶奶也是无疾而终,子女第二天早上才发现她安详的走了,她走的时候是面带笑容的。他们夫妇俩就是得善终。观察一下很多人去世时的表情——面目狰狞。为什么面目狰狞?因为太痛苦了,估计给捉到地狱去了。一个人死后究竟去哪里,闻闻气味就知道了。 什么是“六极”?凶短折、疾、忧、贫、恶(貌丑曰恶)、弱(身柔曰弱)。我们看到很多世人夭折、短命、忧愁,有些得疾病,这些都是果报啊。同样是到外面吃东西,为什么有些人被传染了疾病,有些却没挨呢?有句话说“药医不死病”,医院专门医那些死不了的病,那些医不好的病都是业障病,果报病。这些病是医不好的。我以前有个朋友,他说他整天稀里糊涂的,好像在梦中,浑身没劲,他说自己肯定有病,但去医院检查医生说他没有病!所以他得的是果报病,没法医。另外有些人贫困,相貌丑陋,体弱多病。有些人天生有好的相貌。这些都是果报。但是相貌是可以变的,只要心存善念人的相貌就会变。相随心转!我自己的相貌跟以前相比,变化很大。有些人天生就体弱多病,有些人天生体质很好,这也跟果报有关,但如果能及时行善,心情愉快身体就会慢慢健康起来。 印祖这么解释,我们才知道《洪范》同样是讲因果的。治理企业,国家都要提倡因果教育。让大家知道,作善得善,作恶得恶,每个人就会心存善念,家庭、企业、国家的环境就会变化,才能国泰民安啊。印光大师针对时弊给我们开了一个药方,我们要深信不疑,据说印光大师是大势至普萨再来的,我们不应怀疑他的智慧,这个时代确实要大力提倡因果教育。人人知道因果,就会自己去格物找到自己的良心,再由良心而行,这样就能天下太平。今天就讲到这里,下课。谢谢大家!                              
大学讲记(第十二集)   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家好!上节课我们谈到这个时代要挽回人心,就是听从印光大师给我们的教诲提倡因果教育,重建伦理道德,这个才是根本。有的人错解,认为中国现在无论是经济还是科技都非常落后,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有劣根性,保守,所以导致了我们国家目前的落后状况,这个也是一种错解。中国现在为什么会落后,很简单,从晚清开始伦理道德的崩溃,读书人读书就是为了获取功名而已,真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能教人学好的,是读书人;能教人学坏的,也是读书人。读书人读书,都为了名利,那就完了。道德必定是一代不如一代。这个才是近代中国人之所以贫困、落后的根本原因。不修道德,国家是很难富裕的,为什么呢?我们看“物格而后致知……”这一段经文,这里就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格除物欲而修道德,大家做事没良心,人的心是邪的,则家不能齐、国不能治、天下不能平。关于这一段经文,王阳明先生有一段很好的注解,在他的《大学问》里面说到: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盖其功夫条理虽有先后次序之可言,而体之唯一,实无先后次序之可分。其条理功夫虽无先后次序之可分,而其用之唯精固有,纤毫不可得而缺焉。” “物格”就是物欲格除以后,“致知”就找到我们的良心。心之所发就是意。“致知而后意诚”,就是说我们做任何事情,起心动念,都符合自己的良心和良知。意诚而后心就会正。到底什么才是心正?王阳明《传习录》云:“着实致其良知,而无一毫意必固我,便是正心”。这里讲到什么是正心,正心就是要我们的心没有一丝毫意、必、固、我的概念。“意必固我”出自《论语·.子罕篇》:“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能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此四者,才真正的达到了心正的境界。《论语》的这一段话,很多注解都认为,孔夫子是有四个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但往往忽略了前面还有一个“子绝四”。“子绝四”,是说夫子能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四者,所绝的是这四个毋。心正不仅是说心没有意、必、固、我,而且是连四毋的概念都没有,才真正的达到了心正。 心正和正心是两个概念。正心是修学的过程。“心正”是修学后得到的境界。 我们的心能和宇宙万有的本体融为一体,达到这种境界,这时心才真正的正。这种境界不是大家能想象得到的,要去实证,才会有一点点体悟。心正以后身才能修。“修”就是归正的意思,就是我们的身归正。身归正就是我们的行为、语言是符合人伦、符合天理。身修以后就可以使得家齐,就可以把家治理好。古代的家是大家族,或者说是一个采邑,就称之为家。为什么说身修以后就可以把家治理好呢?因为一个人身正了以后,他做事情就能够顺应事物的理,能够顺应事物的本性,当然就能把事情做好。 要把家治理好,就是把家庭中人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好。那么家庭中的人伦关系有哪些呢?父子、夫妇、兄弟、长幼这四伦关系,能够这四伦处理得好,当然家就能顺。大家都知道舜是位孝子,他虽然贵为天子,但是他不以为乐。他反而觉得自己连一个人都没有做好。因为父母不喜欢他,自己的弟弟要杀害他。所以他想尽办法去感动自己的父母,去激发他的父母怜爱自己。他虽贵为天子,但是在他父母面前他仍然是唯唯诺诺的。不像刘邦,刘邦得了天下以后,去见他的父亲,父亲不敢见他。刘邦的父亲想,儿子是天子,而自己是他的臣,儿子来见自己,身为天子的儿子得给自己跪下,这怎么行呢?所以他父亲看到刘邦,赶快躲起来,没办法。最后有一个书生给刘邦出了个主意,说干脆封你的父亲做太上皇。这样皇上给太上皇下跪,也就顺理成章。刘邦给这位主意的大臣赏了很多黄金白银。太上皇这个称法就这么来的。但是舜王没有,舜王在他父亲面前,他仍然要下跪,仍然要为他父亲做事,仍然做一个普通儿子该做的事。在他的父亲面前,他仍然是小心谨慎,唯唯诺诺的。最后,他激发了父亲对他的怜爱之心。当一个父亲和母亲懂得怜爱自己的子女,他的良心就找到了。这个就是顺了一个人的人性。当舜的父母喜欢舜这个人的时候,父母已经给他感化过来了。 舜又是怎样教化自己的弟弟的呢?舜很有智慧,他做了天子以后就封了自己的弟弟象到有庳这个地方做诸侯,但是舜王知道自己的弟弟德行不是很好,如果他到这个地方治理国家,一定会残害这个地方的人民。所以舜很聪明,他又下了一个诏书,把自己的弟弟诏回京师,让他回到京城,帮助天子治理国家,而是让自己手下的大臣到有庳这个地方为官,每年向他弟弟提供赋税就行了。这样象只能留在京城,帮助舜治理国家。舜王在工作中不断的帮助他,教化他,最后把自己弟弟教化过来,所以一家人相处得其乐融融。最后天下得到大治,为什么?要把天下治理得好,就是要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位置归正。君像君,臣像臣;父像父,子像子。舜王做了个表率,他告诉普天下所有的人,如何当儿子,如何尽孝道。他告诉普天之下所有的人如何当兄长。他做了一个表演给大家看,立了一个榜样。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何况他是天子,一国之君啊!舜的父母,这么恶劣的人,都给他教化过来。所以舜的父母就给天下人做了一个榜样,如何做父母。做父母的人知道应当怎样做父母,以此为戒;舜的弟弟,最后给他教化过来了,虽然他德行不好,成天想杀他大哥,最后他又给教化过来,这样也给天下人做了个榜样,如何做弟弟,应当如何顺从自己的兄长。大家都知道如何做父亲,如何做弟弟,如何做儿子,天下归正。因为懂得做父亲,就懂得做君;懂得做儿子,就懂得做臣。《孝经》讲得很好的呀,“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 故治可移于官。”所以一家治理得好,国家就能治理得好,国家能治理得好以后,天下太平。舜王就做了一个表率,如何把自己的家庭治理得很好。百姓以舜为表率,就懂得如何治家,天下的家庭都和睦,国家也就治理好了,国家治理好,则天下太平。所以舜王是无为而治。 许多人不理解,以为无为而治就是坐在家里什么都不做,那叫无为无治。这是依文解字,纯属胡说。无为而治,是指顺应事物的本性去做事。顺应事物的本性去做事,本来就无事可做,这才叫“无为而治”。无事发生,天下就太平了,所以说太平无事嘛。为什么没有事发生呢?从人伦来说,君像君,臣像臣,当然就无事发生了;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那就有事发生啦!国君可能残暴百姓,百姓可能造反,推翻国君,当然有事发生啦!如果父亲懂得慈爱子女,子女懂得孝顺父母,天下无事了,没有事情发生。有事情发生是什么?子女不懂得孝顺父母,子女把父母杀掉了,就有事发生;父母不懂得慈爱子女,就有事发生。所以真正的无为而治是把所有的事情归于其理。要把事情归于其理,就要物格,致知,意诚,心正,身修。这就是无为而治,舜王无为而治,他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却一点都不操心,他给大家做个表率就行。 舜王年级大了,就把天下禅让给大禹,为什么要禅让给大禹呢?因为大禹很有德行,大禹也懂得无为而治。大禹治水,就是无为而治。为什么说大禹治水是无为而治呢?因为大禹治水是顺应水的本性,所以叫无为而治。水的本性是什么?向低处流,所以大禹让水往低处流,疏通这个被堵塞的河道,让说由西至东导入大海。大禹懂得顺应水的本性,所以能把水患治理好,这个就叫无为而治。大禹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就因为大禹能能物格而后致知,致知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大禹无为而治的道统是从舜王而来的,一脉相承,这个才是治理国家根本之大道。一个人能身修,他就能顺应万物的本性而行事,所以万物就得以和乐。人能物格,恢复自己的善性,人人都可以成尧舜。大家注意,格物不同于物格。格物是格除物欲,物格是私欲已荡然无存,全部给格除了。也就是说,一个人不再为物欲所转,而是他能转物,所以能转物就是物格。 大学提出的这八个纲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齐、国治、天下平是外王之用。物格、致知、诚意、正心是内圣之学,也称为内明之学。用四个字来说,就是“内圣外王”。身修是介于二者之间:以内而言,它是明;以外而言,它是用。所以修身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要搞清楚,修身不是在身体上打转转,后世有修道之人,不知道格物之事,仅仅在身上下功夫!很多修道之人就在身上下功夫,事实上即你使能你打通浑身的气脉,跟你成不成为圣人,关系并不大。你看婴儿的气脉不就通的吗?但婴儿开悟了吗?婴儿是圣人吗? 从修道的角度来说,打通气脉的目的也是为了转心。不是为了修气脉而修气脉,气脉修得再好,死了一烧也就没了。习气不除,同样在生死轮回中。所以修气脉,是为了物能转心,即用身体来转心。道家修学侧重于身体,通过修气脉,把这个心给转过来。儒家和大乘佛法侧重于心,要心能转物。其实心能转物和物能转心,大家仔细去想,都是一个道理。因为心物本来就是一元的,谁转谁都一样。心能转物,物能转心,差不多,只是修学的角度不一样,但是结果都是一样的。修气脉的,目的还是为了转这个心。所以修学的根本大纲还是在于格物,格物是儒释道三家修学的根本。儒释道三家虽然修学的方法不一样,形式不同,内容不同,但是他的根本的大原则是相同的,就是把物欲给格除掉。佛家以“觉”为本。什么是佛?佛者,觉也。觉又是什么呢?觉者,学也。“觉”在古汉语里的含义就是“学”的意思。“学而时习之”的学。汉儒的注解就是:学者,觉也。佛是圣人,就是觉悟的人。孔子好学第一,而好学就是觉悟嘛。所以佛和孔子是无有高下的。觉悟是什么呢?觉悟就是改过,因为我们所说所想所行与事实的真相不符合,这就是正在犯错误,觉悟过来,就是改过而已。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后,说了这么一句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句话就告诉我们要修学成佛的根本方法是什么?就是把那个妄想、执着,给他去除掉。妄想、执着是什么呢?就是物欲嘛,就是烦恼习气嘛! 所以印光大师讲得很好“格物就是离妄想执着。”这个注解非常妙。格物就是要离妄想执着。所以儒家、道家、佛家修学的最根本东西是什么?就是要格物,把我们的坏习气,坏毛病改过来。但是由于凡夫本来就自私自利,本来就有所求。如果我跟大家他讲道,这么说修道很容易,就是把你的坏毛病,坏习气改过来。大家可能全都跑光。如果你不跑,能相信这一点,你就是上上根性的人,当下就是,直截了当的,不用有所求的形式来诱导你,你当下即是。你是上上根器之人,这种人太少了。所以释迦牟尼、孔子、老子,基督耶稣他们都是大教育家,他们想了很多办法来诱导我们去学习,诱导我们去修德行。释迦牟尼有八万四千种法门,针对你的根器引你向善。打个比方,你很穷,你很想要钱,那佛陀会告诉你怎么发财,你一定会向他学习,学到最后他告诉你,你要想发财,要放下你的烦恼习气,要舍才能得。到了我们这个时代,由于我们的烦恼习气太重了!大家容易死在方法上,把方便当究竟,因为我们的烦恼习气太重了!我们到庙里去看,多少人在烧香拜佛!他们去烧香拜佛的目的是什么?非常简单,都是有所求才去烧香拜佛。有求发财的,有求升官的,有求平安的,有求儿子的,都有!每个人所求的不一样,但是你能不能求得到呢?能!你方法对就行,那方法是什么呢?向内心求,把妄想执着去掉,你的内心有无穷的福德,有无穷的宝藏。然而有多少寺院能利用这个方便,对百姓进行教育呢?太少太少,真是方便出下流! 现在寺院的生意特别好做,每到初一十五,那个香火钱有多少,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然而有多少儿童失学,又有多少人愿意资助呢?然而又有多少残疾人,而又有多少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呢?一次到寺院,看到如潮似的信徒,心里真不是滋味。有感而发,作打油诗一首,云: 寺中菩萨熏遮面,路旁乞者独自怜。 世人只晓求佛仙,不知富贵在无邪。 听说有人建议,政府应对寺院的香火钱进行征税。许多人不愿意纳税,甚至还有人抗税。到寺庙里去投几十块钱,几百块钱,求佛菩萨保佑,却相当“诚心”。有些人为能在年初一烧第一柱香,搞关系,花上百万也在所不惜。冷静想想我们自私已到何等程度。所以没有了圣贤的教育,佛教也就成了迷信的宗教。宗教没有教育,教徒就会固执于形式,而导致不同宗教之间的仇恨和冲突。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虽形式不同,但其教育的根本就是要断除烦恼习气。既然断除烦恼习气是根本,那就没有必要去固执形式,误会和冲突就可以消除。 所以大家才知道,为什么古大德要把《大学》这一部书放在群经之首,因为《大学》告诉我们学道的根本方法,把《大学》搞透知道修学的根本方法在格物,就不会学偏了。释迦牟尼佛讲了八万四千种法门,但法法平等?因为所有的方法都是要断除烦恼、习气,在这一点上都是平等的。懂得这个道理,才知道儒、释、道三家是平等的。由于不同的人习气不同,有的人喜欢佛家的,有的人喜欢儒家的,有的人喜欢道家的。由于每个人的因缘不一样,他喜欢的法门也不一样。所以看到别人学习任何法门都不应当攻击,而应去赞叹,为什么?因为他选择了一个适合他的法门,所以值得赞叹、欢喜。所以《大学》这部书非常重要!它告诉了我们一切圣人教学的根本,就是两个字——格物!把物欲给他格除掉,把烦恼习气给他格除掉。 儒、释、道三家本是相得益彰的,但由于我们不了解《大学》,所以很多人不能把它们一以贯之。如果学佛之人不以儒家作为基础,是很难成就的。佛学传入中国后,小乘佛法也就失传,而孔孟之学也就取代小乘,成了大乘佛法的基础。古代的大德都是首先学习儒家的经典,然后才学习佛法,这个老路子不能丢弃。因为现在的人烦恼习气太重,没有儒家的基础,学佛而死在方法上,很可悲。我遇到很多这样的人,令人心痛啊!学习一定要秉承老祖宗的法度,先学儒学,儒学是以《四书》为根本,《四书》的前面是小学的养正教育。佛门的大德净空老法师,现在已经快八十岁了,四处提倡大家学习《弟子规》,就希望大家打好基础。我们学习道德学问,一定要听古人的话,走老祖宗的老路子,这个是前人花几千年摸索出来的,你不能乱丢弃的。所以先把《弟子规》学好,把《四书》学好,这样学儒、学佛、学道才有根基。没有根基,学儒、学佛、学道即使学上几百年也不会有成就,只能增加自己的烦恼习气,还不如不学!一些学佛的人,一脸的佛气,古古怪怪,真是可悲。学到后面都不像一个正常人,甚至精神分裂,很可悲啊。大楼建在沙滩上能不倒吗?大家不要急功近利啊!不要去瞎搞,我们要秉承老祖宗的法度,从基础入手。 《大学》讲修学的根本大原则在于格物,而佛、道讲了很多很多格物切实可下手的具体方法。不明了格物这一根本的大原则,学佛、学道就会死在具体的方法上,而会迷失方向。念佛的根本是什么?断除烦恼习气!你参禅的根本是什么?断除烦恼习气!你密宗念咒的根本是什么?断除烦恼习气!教下讲经的根本是什么?断除烦恼习气。修气脉的根本是是什么?断除烦恼习气。如果不断除烦恼习气,仅仅会念佛、参禅、念咒、研究经教,修气脉打坐有何意义?不断除烦恼习气,修法无益!佛家格物注重心,道家格物注重转化气脉。儒家格物注重行为,并通过礼乐的学习完成。然而现在儒家所倡导的礼乐,几乎废尽,如何学习?因此,儒学为什么现在变为学术规范,就是因为没有了礼乐,没了格物的切实方法。没办法也就成了学术规范。所以学习儒学应该从佛家、道家中找到切合自己格物的方法,否则是很难成功的。当然不是说儒家的经典中,没有切实具体的方法。事实上都有,但是古文高度的简练概括,我们是很难看明白的。宋的理学家,如周敦颐、二程、张载都是找到了切实可行的方法而成就的。然而他们早年都学过道,学过佛,有了许多体悟,后来回到儒家才真正明白儒家经典的原理与方法。朱熹非常了不起,花了毕生的精力,整理前人的成果,将理学建成一个完成的体系,有理论有方法。但不可否认的是,宋明理学吸取了佛家、道家的许多东西。从宋以后,很多大儒做学问都走这个路线,先儒学,后佛学,再回到儒学。由于程朱辟佛,所以许多大儒虽走这一路线但却闭口不说。到了这一时代,大可不必,因此,学习儒学应当有一切实格物的方法,如念佛便很适合大多数人。能找到一适合自己的格物方法,一门深入必定会成就。时间到,下课,谢谢大家!
大学讲记(第十三集)   大家好!刚才我们谈到“物格而后致知,致知而后意诚”这一节。我们引用王阳明《大学问》里面的一段话来解释,王阳明认为物格、致知、意诚、心正、身修这一过程,就其功夫条理看是有次序、有次第的。但事实上是一个东西,没有先后次序可分。 为什么说没有先后次序之分呢,大家仔细想一下,你是不是先要物格以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呢?你能不能离开家、国、天下来格物呢?当然不可能!你当然要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时候致知、格物。所以虽说有八个纲目,事实上是一个。不能拆成八个来做功夫。如果自己躲在屋子里格物,没有人惹,也没有什么东西让自己生气,当然可以没烦恼啦。但出来走到大街上,遇到人,别人踩你一脚,你就生气了,遇到不顺心的事,烦恼就来了。所以不能离开家、国、天下来格物,一定要历事炼心,在事情上去做格物致知的功夫,在事情上去做诚意正心的功夫,在事情上去做修身的功夫。所以说做功夫时八目是同时完成的,不是分成八个次序来做的,不能说我先格物,格完物再致知,致完知我再诚意,诚完意我再正心,正心完后再身修。所以王阳明说“实无先后次序之可分。其条理功夫虽无先后次序之可分,而其用之惟精固有,纤毫不可得而缺焉。” 虽说八目就是一,但是我们在修学的时候,一就是八,这个的道理大家明白没有?八件事情,只做了七件,还是没有做完,还没有达到一。所以八而一,一而八,是一个东西。这个道理不知道大家有所体悟了没有。这是说物格、致知,意诚、心正、身修、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东西事实上是一个东西。但在起用的时候,则又分成八个,缺一,就不能是一,大家听明白我的意思了吗?八个你只做了七个,那你没有做到极处,你还没有达到一的境界。八个都做到了才能是一,这大家要慢慢去体悟,所以王阳明的这一段注解,注解得非常好。八就是一,一就是八,不可缺的。接着我们看下面一段经文: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就是一切的意思,这段话是说从天子一直到普通的老百姓,都应当以修身作为根本。作为天子,管理天下之事,作为老百姓,接受天子的管理,国家要管理好,大家都得修身。所以说修身不只是你天子的事,我老百姓不用修身。老百姓如果不修身,只天子的修身也是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家都以修身为本,天下才能太平,如果大家做事情都不凭良心做,那天下就不能太平。所以这里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以修身作为根本,这个就是我们讲的大学之道。不管你是哪行哪业,都应以修身作为根本。为什么这么说?藕益大师下面这一段注解,把这一节的意思讲得非常透彻。 前云古人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元不但指帝王有位人说,恐人错解,今特点破。且如舜耕历山之时,何尝不是庶人?伊尹耕有莘时,傅说在板筑时,太公钓渭滨时,亦何尝不是庶人?只因他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修其身,所以皆能明明德于天下耳。 藕益告诉我们,为什么这里要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呢?是因为怕我们错解前面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这一句话,以为只有帝王才欲明明德于天下,跟老百姓没有关系。所以在这里就点破说,从天子一直到庶人,皆是以修身为本。中国古代讲管理,就是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作为一国之君,同时也要作之亲,因为你是百姓的国父;同时也要作之师,因为你是国人的楷模。所以天子居住的地方叫京师,“京”就是大的意思,京师就是天下最大的老师,是所有民众的表率。天子得以修身为本,才能欲明明德于天下。什么叫“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呢?前面我们给大家讲过什么叫“明明德”。“明德”就是我们讲的良知,“明”当动词讲,找到我们的良知。以良知教化天下之民众,就叫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作之师得教化人,作之亲也得教化人,作之君,还是要教化人。一切以教化为根本。所以古人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一个教,一个学,如果天子教,我们不学,那他不能欲明明德于天下了。 作为天子要欲明明德于天下,那么作为普通百姓是否也要“欲明明德与天下者”呢?也是需要的。藕益大师在这里给我们讲了几个人物。第一个是舜,舜在历山耕种的时候,他也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伊尹在有莘耕种的时候,他也是个老百姓;傅说,在板筑的时候,替犯人干活,他也是个普通的老百姓。但这些人他们都以修身为根本,所以他能格物、能诚意、能正心、能修身,最后他能起大用,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事实上我们常会误解,以为舜是先修身,最后才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这又错了,事实上舜他在修身的时候,他就孝感天下。他的孝心感动了周围的人,这个就是平天下了。这个大家一定要搞清楚啊,不要说做了天子才能平天下。你能教化天下的人,这个就是平天下。你能教化一家人,叫齐家;教化一国人,叫治国。治理国家就在于教化民众,不仅是天子可以,人人都可以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一般的老百姓,可以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为什么说可以作之君呢?君不仅仅当国君讲的,也可以当领导讲。像孔子,他在乡党居住,他可以影响一个乡的人,因为他教化了民众,大家以他为楷模。孔子好礼,大家就向他学礼,他领导了当时和后世的文化,所以后人称他为“素王”。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就在于教化。所以修身不是天子诸侯的专利,我们人人都要做,当我们修身的时候,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什么说以修身为本?藕益又云: 盖以天下言之,则公卿乃至庶人,皆是他明德中所幻现之物。是故自身为物之本,家、国、天下为物之末。若以庶人言之,则官吏乃至天子,亦皆是他明德中所幻现之物。是故亦以自身为物之本,家、国、天下为物之末。须知上至天子,下至庶人,名位不同,而明德同。明德既同,则亲民止至善亦同,故个个以修身为本也。前虽略示无有本末,又云致知在格物,尚末直指下手方便。故今的指修身为本,以心意知不可幻做物故,以致诚正心皆向物之本上格将去故。 这段注解含义很深。为什么修身为本,而家、国、天下是末呢?从形而上的角度讲,万事万物都是心所现的,这个道理很难懂。事物怎么是我们的心变现的呢?佛家讲“缘起性空”,任何事物,有因缘就会产生事物,但是事物的本性是空的,缘结束以后,又会有一个新的事物产生,事物的本体是空的,遇缘就会发生变化。万事万物是无常的,是都在变,这个无常之永恒不变就是真心,就是本性。真心本性才是我们生命的根本,所以“我”不是父母生的,父母生,只是一个缘,父母没生之前“我”是谁呢?缘尽了,我们的肉身也就会死掉,死掉也就意味着新生命的开始,所以生命是不断变化的,但我们的本性从来就没变过,只是遇缘而感而已。父母生我们下来,是一个缘,但是我们想,我们不是父母生的,回家就不要孝顺父母了,那就大错特错了!真心本性,遇缘而变,你还是父母生的。体就是相,相就是体。父母生我,是个缘,有缘才有你,所以你要感谢他们。父母是给我们后天的性命,没有后天的性命,又如何去找先天的本性呢?本性是我们先天的父母,生我养我的父母都不懂得孝,又如何孝先天的父母而成圣成佛呢? 万事万物的本体就是“无所住”,“无所住”才生其心,这个“心”呢就是我们讲的真心。这个真心大家很难理解,所以王阳明很聪明,他干脆讲良心,大家知道吧?良知!我们每一个人的良知是不是一样的?是一样的!但让大家拿出良知来,你却是拿不出的。这就是性体之空,空并非没有,只是无住而已。说良知为人的真心,大家好懂。但这个真心和宇宙万物的本体是一样的,这就难懂了。其实也很好理解,天地万物都有其理,有其理所以天地万物本来就是至善的。这就是天地万物的理,人禀天而生,就有人之理,其理就是善性,就是良知。所以良知真心跟万事万物的本体本是一而已。天地万物也只不过是理体(或说良知、真心、明德)遇缘而现的相而已,所以“公卿乃至庶人,皆是他明德中所幻现之物”。就是说公卿庶人都是自己内在这个明德、这个良心、这个本体所遇缘而变现出来的。所以身才是本,而家国天下是末,所以个个都应当以修身作为他的根本。 经文前面说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在这里经文就直截了当的告诉我们,本是什么?——修身;末是什么?——家、国、天下。那么怎么去修身呢?就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每一件事情上,把自己个人的私欲将它格除出去,这个就是修身。所以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这句话是说一个人,无论是天子还是庶人,不以修身为本,而能把家管理好,能把国家管理好,把天下治理好是没有的!没有把修身作为本,是不可能把天下国家管理的。舜王就是以修身为本,而能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为什么说舜王是以修身为本呢?孟子曾说“尧舜性之也”,就是说尧舜是天生的圣人。天生的圣人!大家搞清楚,不是说圣人是天生下来的,就不用学习了。生而知之的圣人,生而知之的是那个良知、善性。为什么我们不是天生的圣人呢?因为我们落于后天,良心都被狗吃掉了。舜的良知没落于后天,一直保留得很好,而且他能由良心来做事情,这个就是天生的圣人。生而知之是这个意思,不是说舜不用学习各种知识技能而天生就会。舜不学习怎么种庄稼,也不知道怎么种庄稼;舜不学习礼仪、音乐,他也不懂的呀。圣人生而知之的是理体,理体之外用就是学。圣人由良心而起用去学,一学他就会抓住它的本,一学他就会把事物给归正,这个就是圣人!由良心做事,来行仁。 舜的父母是恶人,父母骂他、打他,他对父母没有一点怨恨,他有良心。一两岁的小孩子,如果他做错事情母亲批评他,你看这个小孩子对母亲会不会怀恨在心呢?不会的。如果有一个小孩子你批评他,他从小怀恨在心,我告诉你,这个小孩狼子野心,从小他的心性就败坏掉了。但是随着小孩子渐渐的长大,你批评他,他就会怀恨在心,跟你板着脸,麻烦!这时小孩子的良心开始给狗吃掉了,真的是这样!而舜他一直保存着小孩子的纯善的天性。他的后母不喜欢他,他的生身父亲打他骂他,把他赶出家门不给他饭吃,他从来不怨恨他的父母,保留了他天生的善性。而且他懂得反省,周围的邻居都说他父母的不是,他却说在他眼里父母永远是父母,父母没有过失,而自己作为儿子没有得到父母的宠爱,是自己的过失。舜完全是由其善性而行,这样他的德行慢慢就传扬开来。舜的这种善行教育了很多人如何去做好一个儿子,这就是平治天下。 舜的善行传到尧王的耳里,尧王把两个女儿嫁给他,以观察他是如何治家的。舜仍由善性来管理他的家庭,所以夫妻感情很好,家庭和睦。舜的德行感动了他的妹妹。舜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叫敤首。这个妹妹很佩服他大哥,很尊敬大哥和两位嫂嫂,他经常规劝自己的象和父母要善待舜,但他们不听。当象和父母谋划要杀舜,敤首就在窗外偷听,然后她跑去告诉嫂嫂。舜的两位妻子很有智慧,就想出了对付的办法,所以舜都能逢凶化吉。敤首很喜欢画画,而且画得很好,后人就把她供为画祖。没有敤首从中周旋,舜是很难感化自己的父母、弟弟的,而舜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先感化了自己的妹妹。 舜有大智慧,父母要杀他,舜不躲避而是让父母杀,但是不能让他们杀死,他不把自己的父母和弟弟至于不义之地。他为什么要让他的父母和弟弟杀他呢?舜是让他们泄心头的恨,当人把恨给泄掉后,就会有怜悯之心。试想一个人把自己亲生儿子杀掉以后,一定会生怜悯之心,一定会有悔过之心,所以舜让自己的父母杀他,让自己的弟弟杀他,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善性。尧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决定将天子之位禅让给舜,舜成天下后,仍然象以前一样孝顺父母,友爱弟弟,他给天下的百姓做个表率,该如何孝,如何悌。舜把一家人教育好,人人都向天子学习,所以他天下就能平治。这个就是我们讲的“本”,本正了以后“末”就可以做到。 我们看历史上,如果一个人不以修身作为根本,而能把天下治理好,那是从来没有的事情。秦始皇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当初秦孝文王之子子楚被送到赵国做人质,很是落魄。阳翟大商人吕不韦有位妾非常美丽,子楚喜欢这位女子,吕不韦就将这位妾送给子楚。但是吕不韦的这位妾已经是有了身孕的,嫁给子楚后,就生下了秦始皇。子楚在落难时,对吕不韦的“厚待”当然是感激不尽了。然而吕不韦有他自己的打算。后来吕不韦出钱帮子楚打点关系,让他回国,子楚回国后,孝文王卒,子楚也就被立为秦王——庄襄王,吕不韦也就成了秦国的宰相。三年后庄襄王卒,秦始皇继位。吕不韦的这一投资受益不菲,赚了一个国家。然而却输了一生,晚年这位相国还是给自己的亲生儿子秦始皇逼死。而秦始皇的母亲并不守妇道,虽为王后,却与嫪毐通奸,而且还给秦始皇生下两小弟。始皇知道后大发雷霆,嫪毐给五马分尸,两小弟也给杀了。秦始皇人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那个脾气会好吗?先人没有给始皇以道德人伦的教育,始皇成为暴君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以暴治天下,秦统一天下后十几年就灭亡了。就其根源在于没修身,没修身,则家不能齐,家不能齐,怎么能治理好天下。 美国人思想很开放,但他们也不能忍受一个单身汉做总统,这个意思大家明白吗?因为一个光棍当总统,没有家庭的概念,制定的政策很难考虑到家庭问题,那是乱来一气。所以当领导的人,没有结婚,没有小孩,是很难懂得怎么去体恤下属的。礼记曲礼云:“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所以在古代,,三十血气定才娶,四十有丰富的人生体验,对事理不疑惑才能仕。现在年纪轻轻的就当领导。有一单位的领导,三十出头,光棍一个,瞎搞一气的,一位女下属的小孩很小还没断奶,但就是要安排别人出差,出差回来以后,奶都没有了,这样工作只能招来下属的怨恨。但是这位领导太年轻,他根本就没有这种人生的经验,你让他怎么去考虑这些问题。所以一味的提倡干部年轻化是有问题的。家庭是社会的基础,是企业、单位的基础,如果连家庭关系都没处理好,怎样能治理企业,治理好国呢?秦的祖先花了几百年的时间,一代一代地努力,到了秦始皇,终于一统天下,但是到秦二世,总共不到十几年,老祖宗积累了几百年的根基就毁于一旦。所以不以修身为本!能治理好天下吗?舜王,他以修身为本,所以他能治理好天下。所以修身是非常重要的。修身第一个就是要把家庭关系处理好,这个才是根本啊! 下面给大家讲讲文王的故事。文王能把家庭关系处理得很好,所以能王天下。文王的夫人是太姒,太姒是女中的圣人她帮助文王把家庭治理得很好。太姒为什么能帮文王把家庭治理得很好呢?因为文王以修身文本。文王结婚跟一般人结婚不一样。一般人结婚经常是看到了女人就发昏,发了昏就结婚,是这样的。而文王是很清楚的,他为一国之君,所以他必须要找到一位太太来帮助他把家庭治理好,找到一位有德行的太太来当天下所有女子的老师,告诉天下的女子如何做好太太,所以他要找到这样的女性来帮助他教化国民。文王求太太是看重这个女子的德行,不是看重她的美貌,女德很重要。文王要和太姒结婚,是因为太姒有这样的德行,能教化天下的女子。太姒果然不负众望,帮助文王把国家治理好。太姒给文王生了十个儿子并将他们教育成人,其中有两位是圣人——武王、周公。文王的家庭是圣贤组成的家庭,所以周朝享国八百年,而秦王朝的江山多少年?——十几年而已!周朝八百年的江山,其基础在修身齐家。文王的爷爷古公、文王的父亲王季都是大贤人,文王的奶奶太姜,文王母亲太任,都是女中的贤圣。太任“思寐周姜”,以婆婆太姜的德行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婆媳之间和睦融洽。太任在怀文王的时候庄严肃穆,眼不视恶邪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恶言,她是最早懂得胎教的女子之一,所以生下文王这位圣人。文王的奶奶太姜,母亲太任,妻子太姒,称为“三太”。所以我们称夫人称作太太就是这么来的。把夫人称太太,意思希望所有天下的女子应当以“三太”做榜样! 我们现在全倒过来了,现在天下的女儿以谁作为榜样?全以那些歌星、影星为标榜!天下大乱的根本原因在这里!现在的女子穿着打扮都在模仿明星,明星为了名利,为了卖座,所以追求性感,追求肉眼感观上的诱惑,穿着打扮上是以激发你的情欲为主的,女子以此为标榜,能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天下还不大乱吗?我们现在社会乱的根源在这里!现在都有选美比赛,为什么女子要选美呢?为什么不选选优秀的母亲呢?这个时代不讲女德,讲性感,这相当危险。大家仔细看看电影、电视播放播放的都是些什么?在我们这个时代,女人经济也是独立的,但是女子你不能把教养子女的职责丢掉。女子在怀孕的时候,如果天天看这些杀盗淫妄的影视,小孩出生后,母亲不教道德人伦,让小孩在文化垃圾中成长,长大不是庸流便是匪类。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这句经文讲得好。天下要太平,国家要长治久安,关键在家庭教育。家庭和睦的根本在哪里?大家都要修德行。男人要讲义,女子要相夫教子。什么叫“相夫教子”?就是女子得帮助丈夫完成他的人格,女子得教育小孩成长为圣贤,这才叫真正提高女性的地位。相反,女子放弃自己的职责,那是降低女性的人格。女人最令人尊重的是什么?是她有德行,能够把子女培养成圣贤,这个才是令人尊敬的!所以把夫人称为太太,“三太”是天下女子的榜样。太姜、太任、太姒,三个女人奠定了八百年的江山,而影响了中国三千年。文王、武王和周公,父子三人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人文文化体系,这个人文文化体系由孔子传了下来,一直到我们现在。没有“三太”就没有文王、武王。周公,“三太”是整个中华文化的奠基者。所以中国古人对女子的称赞是什么?——厚德载物!可见,女德多么的重要。所以没有了女德,整个社会也就没希望了!现在提倡女子敢脱,以暴露为美,以性感为美德。这的确是降低女性的人格,所以作为女子应该有正确的观念,这个才是正心!不然头脑全是邪知邪见,如何教育后代。不仅男人当以修身为本,女子也当以修德为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没有讲是以至于男人呀!普天之下的人都是要以修身为本,天下才能太平。时间到,下课休息,谢谢大家!                                                         大学讲记(第十四集)   大家好!刚才谈到修身家才能齐,家齐国才能治,国治天下才能平。社会乱的根源在家,而要把家治理好,当以修身为本。这里所谈到的“本”就是相对于家、国、天下而言,身作为本。接着我们看“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这段,这一小节是什么意思呢?忽一看,大家觉得有点莫名其妙,但是仔细推敲,前后经文是很有逻辑秩序的。前面讲到“本”和“末”,而这里又谈到“厚”和“薄”,顺理成章。这节经文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宋代的学问家金履祥在他的《大学疏义》里注解得很好,大家往下看: 本,身也。以身对家、国、天下而言,则此为体,彼为用。厚,谓家也,以家对国与天下而言,则此为亲,彼为疏。其身不修,未有家可齐,国可治,天下可平者也。大抵上文之意,以修身为本,则家齐以下治国,平天下皆为末矣。然而一家之内,天伦之至爱存焉,又不可同于国人天下之例而一以末视之也。苟以末视之而不过以先后之序而已焉,则是流于爱无差等施由亲始之说矣。此经文之所以于本末之后,而又发明所厚之义也。 关于这节经文的注解,我个人觉得金履祥所注的应是最妙的。这一段文字是什么意思呢?“厚”指的是家、国、天下。家、国、天下是末,身是本,也就是说家、国、天下是用,身是体。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家从人的感情来说,一家人生活在一起,那个叫天伦之乐,所以我们对家人的感情是亲情。对一国之人而言,我们的感情肯定就不如对家人那么亲。所以这个就是有“厚”和“薄”之分。从末而言,家是本。从亲疏关系言,家是厚,国、天下则为薄。家为亲,国、天下为疏。身不修,能把家、国、天下治理好的人是没有的,故曰“否矣”。金履祥在注解这段经文上的确是下了苦功夫,他不说出来,我们很难看得明白其中的意思。以前研究这段经文,冥思苦想不得其解,后来看到金履祥的注解,真是拍案叫绝。 就人情常理言,所厚者当厚,所薄者当薄。如果所厚者薄,所薄者厚则是违反常情而悖理的。试想对于家人你的感情淡漠,反过来离我们比较疏远的人,反而有很厚的感情,这个就是未之有也。孟子讲得很好:“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亲亲就是我们对自己的家人,用亲情。什么叫“仁民”呢?对于那些与我们教疏远的人,我们要懂得仁爱。对于物,要爱惜,也就是取之有道,用之有节。人的感情是有差等的。反过来,所厚者用薄,所薄者用厚,肯定就会有私心。有些人认为我对陌生人的感情,胜过对家人的感情,这种叫做无私,这种能不能称作无私呢?不能!为什么不能?因为从一个人没有私心的角度来说,他的感情应该是符合厚者当厚、所薄者当薄的常理,他的感情才叫无私。如果违背常理,不能顺乎人情,就是动了念,肯定是有所求才会如此。所以经文讲“未之有也”,就是说你用的感情肯定是不正常的。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墨子讲“兼爱”就是违背常理的。所谓的兼爱,就是平等的去爱,自己的爱是没有差别,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很多人认为这种才叫做大公无私,而事实上已经落入一个“我要无私”的念头。真正要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就是要“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对亲人,用亲情;对一般人,用仁爱的心;对于物,爱惜它,取之有道,用之有节。人能顺乎应此常理,不起心不动念,这个才真正的叫无私。所以墨子的这种兼爱的思想,其实只是要获得一个大公无私的名而已,事实上是不切人情的,是做不到的。为什么呢?因为说爱没有差等,也就是泯灭掉了万物相上的差别,这个是极度的错误。 宇宙万物之体是没有差别的,但是宇宙万物之相是有差别的。因此人顺乎此道,则亲亲、仁民、爱物,感情是有差等的。但这些亲亲、仁民、爱物的感情当中,有一个无差别的东西,这个东西是什么呢?良心、善性、真心!明白吗?因为有良心,所以对亲人,用亲情;因为有良心,所以对社会大众我用仁爱心;因为有良心,所以对于物用爱惜之心。良心是体,体是没有差别的,有良知遇缘而起的情感却是有相上的有差别。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搞清楚,体和相不要搞混了。 许多人常把心上的平等用到相上来,许多学佛之人就犯这一错误。佛家讲慈悲心,这是从体上说的。何以见得?所谓 “同体大悲,无缘大慈”这是此意。同体所以悲,故悲是从体上说。无缘也就无相,所以“无缘大慈”的慈也是从体上说的。很多儒生不懂佛,将佛视为犹墨子一样的异端。这是误解,慈悲是从心体上说,就如同良心一样。宇宙万物同体,所以对任何人都要有慈悲心,对父母的慈悲心,所表现出来的相是什么?孝顺;对同事的慈悲心,所表现出来是仁爱心;对物的慈悲心,所表现出来是取之有道、用之有节的爱惜心。如果把体上的平等当相去用,学佛就学成佛呆子了。佛法常说:视天下男子如我父,视天下女子如我母。这告诉我们要用对待父母那样的恭敬心去对待别人,但这是从心上说的,所以有一“视”字。不是说把路边之陌生人请回家当老爸、老妈。但很多人将之弄错,整天说“视天下男子如我父,视天下女子如我母”,而不明此人感情上的亲疏关系,一律要求平等,最后变成“视我父如天下男子,视我母如天下女子”。学佛学到后面,亲情淡漠,不知亲爱父母。家人不亲,而亲“和尚”,现在流行追“和尚”一族,真是可悲!佛法讲心体讲得多,人大多没智慧,便要在事相上平等,学到最后,连基本的常理都不知,那不是呆子一个吗?学佛是智慧的成就,慈悲的成就。 体是平等的,但是相上不平等。相不平等,心才能平等。反过来,要求事相平等,心就不能平等。大家都知道西方极乐世界是平等的世界,但那是从心上说的。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有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是教主,是观世音菩萨的老师,观世音菩萨见到阿弥陀佛,肯定会说:“老师,你好!” 这是相,平不平?不平嘛!阿弥陀佛的相要比观世音的大,平不平?不平嘛。所以由于相不平,心才能平。为什么?大家安于不平的相,心就平了。如果我们硬是要在事相上争高低,观世音菩萨就会说啦:“你阿弥陀佛算老几?在你没有成佛前我早就成佛了,我现在倒驾慈航是来帮你的,还要我叫你老师,我要跟你平起平坐。”所以要事相平,则已经有不平之人。相反,安分于不平的事相中,则心平嘛!所以要炼平等心,到哪里去炼呢?就在不平之事相中,安分守己。所以学佛得有高度的智慧,要明事理,不是比追“和尚”谁卖劲!很多人不懂的,学佛学成白痴,那很可惜啊! 事相是不平的,所以观世音菩萨看到阿弥陀佛会说:“老师你好”。如果我们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看到观世音菩萨,我们会说:“学长你好”,对不对啊?他是先觉,我们是后觉嘛。他是我们的学长,所以我们说学长你好,肯定是这样的嘛。当听阿弥陀佛讲课的时候,肯定是学长坐前面,我们坐后面,这是先后次序。如果你老是抢坐前面的位子坐,那你肯定到不了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因为你的心是不平的,不能遵守次序。知道事物之先后次序,行之而不乱,这就是定。定不是死水一潭不变化,定就是顺乎事理次序,“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不起心不动念,这才是无私意、无私欲。心上无相,心就平,而心上有相就不平。所以相的不平就是心体之平。事相有万殊之差别,如果要否定事相的差等,就会出问题。我们看五个指头有长短吧,这个就不平等,那你硬是要追求相上的平等,一刀切下去,平了,然而你成了残废。或者你把短的指头全给他扯长,五个一样长,那你就成了妖怪。所以硬是要追求相上的平等,不是残废,就是变成妖怪。 西方的哲学家莱布尼茨知道这个道理,他就说过“凡物莫不相异”,就是说世界上没有一样完全相同的事物。有一次他在宫廷里讲哲学就将这个道理,很多宫女就不服气说可以找到相同的东西,莱布尼斯就让她们花园去找出两片相同的树叶,但是宫女们找了一整天也找不到。莱布尼斯有高度的智慧,他知道只要有相,就不平等。事相的不平等,表现在人伦上就有长幼、尊卑之礼节,这就是次序。所以敦伦尽分,守礼,心就能平,心就能安。“合情合理”才是圣人之学问,很多人学习佛学道,而违背常情,一定是学偏了。佛家他讲体讲得多,儒家讲相用讲得多。所以印祖言:“儒佛二教,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以世无一人不在伦常之内,亦无一人能出心性之外。具此伦常心性,而以佛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克己复礼、闲邪存诚、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助。由是父子兄弟等,相率而尽伦尽性,以去其幻妄之烦惑,以复其本具之佛性。”事实上,儒佛本来就是一,只不过讲的角度不一样,侧重点因时代环境而不一样而已。 你能说儒家不讲道体吗?道为一,而有万殊之别,这就是天道。万物之体所藏之处就是心,所以心平无所倚,应事而有万殊之理,此人道就是天道。孔子对阳货,敬所不敬,心里上尊敬他,但是表现出来的事相是跟他划清界限。阳货是个逆臣,想邀孔子入伙,趁孔子不在家送孔子一烤猪腿。孔子不想见阳货,但孔子守礼,阳货以礼相待,孔子也以礼相待,也趁阳货出门等门还礼也一烤猪腿。不想在回来的路上遇到阳货,孔子并不回避,阳货挖苦孔子,孔子以温和待之。孔子对阳货,敬所不敬。敬是体上说,不敬是相上说。这就是天道。圣人对任何人他内心都是慈悲的,平等的,但是表现出来的相不一样,对坏人慈爱他,但他不会跟坏人同流合污。我们刚好相反,对那些有权势的人,我们讨好他,恭敬他,与之同流合污,但是心里面又仇视他。因为讨好人时奴颜婢膝,但心里面难受得要命,拍马屁是很难受的,所以一旦得势就整别人,以泄恨。小人也!圣人跟凡人的生活恰恰相反,圣人体的平等,事相不平。凡人事相求平等,而心不平。圣人处处活在快乐中,因为他处不平等的事相而心平,这个叫做“君子不器”。不器从相上说,君子从体上说。君子尊德性,德性是从体上说,而德性之用却是千变万化,体用不二。千变万化的用即相同之体,相同之的体即千变万化的用,这种生活才叫快乐啊! 圣人讲人伦并不离天道,而佛说体,也不离过人伦日用之美之善。释迦牟尼他在世给大家所做的表演无非是怎么做好老师,怎么做好儿子,怎么当好父亲,怎样做好丈夫。佛陀是结过婚的哦,他也有小孩,也有妻子的喔。佛陀做太子时是很孝顺父亲的,但父亲不允许他出家。为了孝顺父亲,给父亲留下后人,在太太生了小孩之后,他才为众生出家修行。佛陀修行很用功,而成为万人景仰的圣人,把父母的名声显扬于后世,他把孝道做到了极至!佛陀离开父亲之后,父亲没有一刻不思念自己的儿子,而佛陀也没有不爱自己父亲、妻儿的。但爱人当以德,所以佛陀学成后,决定后国以教化父亲、妻儿。佛陀回到自己的祖国,举国沸腾,他的父亲带着文武百官出城迎接。佛陀见了父亲并没有下跪,父亲很是不解。佛的弟子告诉他,太子现在是圣人是天人之师,在国王面前是老师的身份,老师不能下跪。佛陀的父亲听完之后,便给佛陀下跪顶礼。这是师道,这一表演告诉我们,佛是老师,佛的父亲能以国王之尊而向佛陀学习。佛的父亲能这样做,证明他已经觉悟,儿子离开他的痛苦已经消失,因为他知道儿子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儿子是属于所有众生的。佛就是这样教化了他的父亲。后来父亲去世,佛陀亲自给父亲抬棺,此时此刻佛作为儿子,他尽孝道。所以佛是个大孝子啊。佛也把自己的妻子、儿子都教化过来,也把许多亲戚都教化过来。佛一生是给我们做表演,就是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而且是做到了极处。 所以佛的教化并没有脱离过人伦之善之美,因为我们有习气,所以才废弃人伦。废弃人伦连人都没做好,怎么能成佛呢?古代出家修行,非大丈夫不能为。近代出家大都是消极厌世,讨生活而已。印祖曾说:“出家一事,今人多以为避懒偷安计。其下焉者,则无有生路,作偷生计。故今之出家者,多皆无赖之徒。致法道扫地而尽,皆此辈出家者为之败坏而致然也。”此等无赖之辈,自以为剃个光头就是天人师,连基本的长幼尊卑之礼都不知,不仅无孝道可言,更无什么社会责任可言,躲在庙里搞些迷信骗人钱财而已,毫无用处。这些都是魔子魔孙,皆是释迦之罪人。因此,学佛要成就,必须先学儒,敦伦尽分,才可成就。印祖说得好:“世有真儒,方有真僧。”可见,佛虽多讲体,但并不脱离人伦之事相。 而儒家讲人伦日用从来也没有脱离过形而上的道。只不过常人智慧不够,没明白而已。子贡很聪明,但他都看不出来。在《论语》里记载着子贡的一段话,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子贡说夫子讲的礼仪,他能看听到,但是夫子言性与天道,自己不可得而闻也。事实上子贡已经明白了,不然他怎么说出来了呢?孔夫子的人伦日用,可以听得到,看得到,但是人伦日用中的形而上的性与天道,则是不可能用耳朵去听用眼睛去看的。不能用耳听不能用眼看,那怎样能明白呢?只能在事相上学圣人的一言一行,事相的通了,形而上的性与天道也就自然能证实。孔夫子伟大之处就是能将形而上的道,表演在人伦日用间,让人能效仿学习。如果空谈天道,有什么用呢?不仅孔子如此,释迦牟尼也是如此。 子贡明白,须菩提也明白,也能看出释迦牟尼一天的生活中的道。大家熟习的《金刚经》中的开始就描述了佛陀一天的升生活,中午佛陀饿了,就拿着钵入舍卫城乞食。乞食就是要饭,佛是怎么乞的呢?他按次序一家一家的乞嘛,他没有说我要去这家,这家的东西好吃一点,他没有分别心。如果别人没有,他就到另一家。他没有说,你们要给我素的东西,我要吃素的,而且菜要是花生油炒。佛陀可没有分别心,别人给他什么他就吃什么,受别人的供养欢喜!所以佛菩萨所到之处,令一切众生欢喜,个个欢喜。所乞的食物够了之后,佛陀就托着钵回来,有威仪的,可不像同学们到食堂打饭,回来的时候一边吃一边走,回到宿舍刚吃完。家里面碗也洗完了。佛陀回他住所,然后吃饭,吃完以后他把碗洗干净。之后把脚擦干净,便敷趺座而坐。佛陀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是真如。弟子们看不出而已,但是这天须菩提,看明白了,所以他就问佛陀:“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陀很高兴说:“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也就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存平等心。所以学佛并不脱离人伦日用,而无住之心也就在人伦日用中。事实上,体就是相,相就是体,二是一而已。 这正如就像宋代理学家张栻所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由一本而循其分,惟仁者为能敬而不失也。”这个“一本”的 “一”呢,指的就是这个良知,就是心体,其遇缘就千变万化而显万物,对亲人有亲情;对大众有仁爱之心,对物有爱惜之心。而这些不同的感情,归纳起来他都是一个字——爱。当然说真心、良心,良知,慈悲,也都可以。真正懂得本末、厚薄之理,才能知道圣人的道,知才能达到至处。 接着看下面的经文:“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经文此处就讲得很妙了。但朱熹就认为这个“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是古人把竹简放错了的,这一个节经文是放在后面的,所以他就认为从“此谓知本”一直到后面,不属于经文,而属于传文。朱熹那种说法不一定不可靠,按原经文的次序是能解通的,而且前后连贯,不必改动经文。此处“此之谓知本”的“本”指的是修身,经文讲得清清楚楚,“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知道“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这个道理,就是知本,故经文说“此谓知本”。而知道“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这一道理,就是知达到极处,故经文说“此谓知之至也”。大家看看,“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就是进一步解释前文“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的,所以朱子的说法并不可靠。 知道修身,只是知本而已。知道该厚的就厚,该薄的就薄,顺乎自然,这是知达到了至处。本是修身!修身就要找到我们的良知,良知是本嘛。我们找到真心,但真心不是枯木死灰,其遇缘就会变化万物。遇到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就会有不同的情感,所以“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该厚者就厚,该薄者就薄,不起心不动念,顺乎自然,这个就叫做“止于至善”。有体没有用,那就会落于空。有用没有体,就会落于假。有本有用,性相相融,本末一体,这个才叫“止于至善”。也就是说“此谓知之至也”,这个“至”指的是就是止于至善嘛。所以经文前后呼应。明德悟体之后,必须起用以亲民,有体有用,才是止于至善。经文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直念到这里“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自圆其说,天衣无缝,怎么是放错竹简呢?当然金履祥注解《大学》是按朱子经传分开的做法的,我在这里只是依《古本大学》来讲解,但取了金履祥“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的注解而已。我这一次给大家讲《大学》,是博采取众家之长,来讲解《古本大学》。 从“大学之道”一直到“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我们可以将之归为一篇,可称为“大学之道”篇。这一篇主要讲些什么东西呢?首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讲的是大学之道的“三纲”。接下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率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讲的是妙悟之门,告诉我们怎么去悟大学之道。而从“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至“国治而后天下平”,这讲的是妙修之次序,即我们怎么去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妙修的次序有先后,有本末,古德称之为“八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这段经文讲的是道体并非槁木死灰而是发而皆中节,有厚薄之分,就像孟子说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大学之道”篇是总论,言“大学之道”有体有用,体用一贯,本末一也。但学习有次序,有先后,有本末,起用有厚薄,不可弄错。时间到,就讲到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