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讲 情感的幻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33:40
侯德云
《身后的人》在众多小小说作品当中,绝对是独特的。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为我们描绘出了一种“情感的幻影”。
情感的幻影,在生活当中无处不在。可惜,我们却对它视而不见。
作家刘震云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一个农民在田里锄草,他扛着锄头回家时,老婆问他:“你干吗去了?”他说:“锄草。”一点错也没有,是在锄草。但在锄草的过程中,他的脑子一直在思索,他会想到昨天在镇子上看到的那个女裁缝,无缘无故对他笑了一下,什么意思呢?还会想到村边的张寡妇,还有门板上贴着的女明星。想了整整一个上午,回到家里告诉老婆他在锄草。而我们的文学作品也说他在锄草。我觉得这是非常不对的,把想象力给忽略了。作为汉语写作来讲,这种想象力在文学作品中越来越僵化。
在另外一个场合,刘震云还说:“一个作家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无非是对一种语种的想象力负责。”
这一段话,让我想起了余华的发言:“我们的想象力会在一只茶杯面前忍气吞声。”
是的,在创作中,我们一向重视的是那些实实在在的事物,忽略了所谓的“胡思乱想”。而后者,却是支撑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同时,它似乎也应该是支撑文学的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幸运的是,袁炳发在《身后的人》当中,为我们展示了这种情感的幻影,以及这种幻影中真实的情感。
“离休后的将军”,“喜欢仰靠在软椅上,闭目回想那些往事。”
“最近,将军总感到他的身后有个人站着,待他回头去看时,这个人又无影无踪了。”
将军想起了战争岁月,“听到了枪声和战场上的拼杀声”。当他想起“班长”的时候,又“感到身后有个人站着”,转身看时,那个人又无影无踪了。想起救命恩人“张妈和他的儿子”的时候,也是这样。而此时此刻,他“无法知道张妈和他的儿子是否还活在这个世界上”。
那个身后的人,就这样经常站在将军的身后。
这个幻影的反复出现,引发了将军的情感波澜。他“坐在那儿,手抵额头一阵沉思”。
然后,“将军从银行取出自己几万元的存款,寄给了苇子沟政府的民政部门。”
作品的亮点是将军在汇款单附言栏内写下的一句话:“我忘不了在战争年代,那些在我们身后的人,为解放全中国而做出的牺牲。”
从幻影到现实,如同溪水汇入河流,丝毫没有生硬的痕迹。
这篇小小说的构思非常别致,它启发我们,通过描绘水面的反光,可以展示天上的太阳。
相关链接:身后的人/袁炳发
最近,将军总感到他的身后有个人站着,待他回头看时,这个人又无影无踪了。
有这种感觉,是在将军离休以后。
离休后的将军,在家侍花养鸟,闲下来时,就爱在逝去的往事中徜徉。
将军喜欢仰靠在软椅上,闭目回想那些往事。
将军想得最多的是他年轻时的事。
那时的人,活得特坦诚,坦诚得就如一道简单的加减法—打仗+胜利=解放全中国。
一想到打仗,将军的脑子里就闪现出千军万马,就听到了枪声和战场上的拼杀声。
将军兴奋起来,忽地从软椅上站起,口中喊:“班长!”
喊声未落,蓦地将军就又感到身后有个人站着。
将军就急转身看,那个人又无影无踪了。
将军骂:真他娘的怪!
将军就又坐在软椅上。将军想起一件事。那时,将军还不是将军,将军只是一名普通的战土。一次,在执行任务中,遭到敌人的追捕。是苇子沟的张妈和她的儿子,把他掩藏在茅屋中的假间壁墙里,才免遭一难。他虽然免遭一难,但张妈的儿子却被敌人带走了。当时由于任务紧急,他未及等到张妈的儿子是死是活的消息,就匆忙赶回部队。
全国解放后,将军给苇子沟的当地政府去信查询过张妈家的消息。政府给将军的回函是:查无此人。
因此,将军现在也无法知道张妈和她的儿子是否还活在这个世界上。
想到这儿,将军哭了。哭时,将军就又感到那个人又站在了他的身后。
这次,将军没有转身去看。
将军坐在那儿,手抵额头一阵沉思。
翌日,将军从银行取出自己几万元的存款,寄给了苇子沟政府的民政部门。
将军在汇款单附言栏内写道:“我忘不了在战争年代,那些在我们身后的人,为解放全中国而做出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