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得第12期-穷弟子与富弟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6:22:13

论语心得第12期-穷弟子与富弟子

《先进》篇第十一·十九。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中国古代的帝王们有“后宫佳丽三千”,孔老夫子的老婆不多,徒弟却有三千。学习成绩最好的有72个,号称孔门七十二贤。其中,他老人家最喜欢的是颜回,在论语中多处出现了对他夸张得不得了的称赞。老爷子甚至说,“我跟你(子贡)都比不上他(颜回)。”(“吾与女弗如也”,公治长篇·九)
 这段话前半段说的是颜回,后半段说的则是那个“比不上颜回”的子贡。把这两个师兄弟并列放到一起,登时就显出了贫富差距的悬殊。
 孔夫子说,“颜回是我弟子中唯一接近道的人,但是他常常穷得只能喝西北风。子贡这个家伙呢,不听我的话,跑去做生意,结果他总能赚钱。”
 这里的“命”,在《四书集注》中被解为“天命”,但如果是这样,赐不受命就得翻译成“子贡不接受他的天命”。既然是天命了,接不接受还由得了你吗?因此,本人采用的是“师命”的意思,也就是孔老爷子的教导。货殖就是做生意,司马迁的《史记》中有“货殖列传”,出处就是这里。司马迁在子贡的列传中甚至认为,孔夫子之所以声名鹊起,一部分功劳应当归于子贡,因为他总是开着加长型的卡迪拉克在各国间跑动,会见贵族和国王们。正因为他钱多,所以影响力也大,牢牢掌握着话语权,做大买卖的同时,把孔夫子的名声也顺带打出来了。
 虽然子贡完全有实力进入“春秋福布斯富豪榜”或者“战国福布斯富豪榜”,但是在宋明理学家们的眼里是不受待见的,因为他不务“正业”,不听老师的话,跟比尔·盖茨一样,大学没毕业就出去创业。虽然赚了大钱出了大名,但在思想境界上则远远比不上穷得掉渣的颜回。
 不过,孔老爷子并没有批评他的意思,只用了四个字:亿则屡中。亿通“臆”,猜测的意思。看来,子贡当时做的是投资行业,不管是股票、期权还是房地产,屡屡都能成功。这有点像如今的巴菲特,眼光独到,赚钱麻利。这句话怎么看也不像是批评,倒是前面说颜回的“屡空”有点像在惋惜。
 孔子的弟子中,做什么的都有,做官、做生意或者呆在家里修炼自己的。孔子讲“因材施教”,不仅仅是按照学生的天分和兴趣去教导,也是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他们。他老人家并没有一味要求所有的同学都要和颜回一样,孜孜不倦追求学问与道德境界,却只能喝自来水、啃冷馒头。能够在其他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和成绩的,只要你没有违法乱纪,老人家一视同仁的加以肯定。
 中国的考试教育,在今天走到了人见人骂的地步,原因很多。其中,“因材施教”这四个字,很多教育工作者只看到了一半。他们可能会根据不同学生的习惯和性格去调整教育方法,但最后,却还是在用同一条标准(分数)去衡量他们。这之前所做的努力,都将事倍功半。考试并没有错,但如果考试分数,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不管是大考还是小考,永远成为一把“砍头”的大刀,用来衡量学生的优劣,那么学生们也必将不得不屈从于这“刀”的暴力,沦为考试分数的工具。中国“素质教育”的困境,便难以解开。
 另外,社会上也“继承”了这种衡量方法。比如说成功,这原本是多么美好的两个字,如今被无数脑袋残疾的人生生的喊成了“钱”的同义词。在现如今中国人的眼中,成功就是腰包里揣满了人民币。就是这么简单,比分数还来得干脆。有钱就是模范,有钱就是榜样,有钱就是焦点,有钱就可以让最漂亮的女孩子嫁给现代版的武大郎。
 孔老爷子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所有树的叶子,都变成了一种颜色。那是什么颜色呢?那只能是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