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得第1期-左看右看都很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0:50:20

论语心得第1期-左看右看都很美

 《学而》篇第一·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段话,几乎看过论语的人都耳熟能详。就好像说起李白,脱口就是“床前明月光”;说起拿破仑,马上想到“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已经成了论语的标签了。正因为太熟悉,所以大家不大会去深究,只是照着朱熹朱老先生在《四书集注》里头的解释去理解:孔老夫子说,不仅要好好学习,还要经常复习,这是件多么happy的事情。有哥们儿从尼加拉瓜到北京找俺玩,甭提有多开心了。别人都不懂俺,还说俺摆酷,但是俺大人不记小人过,打不死你还气不死你吗?
 正是这样的一段话,构成了论语的开篇。句意简单明了,中学生不需要古汉语词典便能明白。于是乎,这句话就好像一个最高明的隐士,将自己轻松的藏了起来,正所谓“大隐隐于市”。不过,读的遍数多了,便开始疑惑起来。这三句话,每句单独表达了一个意思和浅显易懂的道理,上下句之间没有什么结构和逻辑上的关系,相当突兀的排列在一起。单独成章已经显得勉强,更何况还是全书的第一章。正因为这个漏洞,后来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解释,揪出了这个隐士。
 在这个解释里,学是指学说,时被解释为时代,习不是温习而是采用。如此一来,这一篇的解释就变成了:孔老夫子说,俺所创立的学说如果能被这个时代赏识并采用,那俺就美了;就算不能被采用,但有朋友赞同俺的学说,纷纷跑来听俺讲座跟俺讨论,感觉也不赖;即便没有什么人能理解俺,俺也不怪政府不骂社会,仍然堂堂正正做人。
 这个解读,出现在《齐鲁学刊》1986年的第6期中。我当时读到的时候,感觉就是豁然开朗,不仅每句之间的联系显得清晰紧密,而且仿佛从这一句话中看到了孔子的真面貌,看到了他老人家的大情怀。
 孔老夫子在35岁那一年,由于鲁国内乱而开始了周游列国的行程,其间要么受到高规格接待,要么被人围攻,差点意外身亡。但不管住的是总统套房还是露宿街头,他老人家最大的愿望就是有国家能够采用他的学说来进行治理。虽然到了最后,几十年的流浪生涯洗白了夫子的头发,还被人家骂作是丧家狗(累累若丧家之犬),但他老人家并没有沮丧和颓唐,只对骂人的人说,你说得对啊,说得对啊。(然哉,然哉!)那一年,他老人家正好60岁,“六十而耳顺”。
 因此,对于论语的这第一章,我倾向于第二种解释,情真意切、浑然天成的一段话,总括了孔夫子的抱负与胸襟,也提纲挈领地传达了儒家的处世原则:用自己的思想和努力来改造社会,即便做不到,也要保持自身的修养。
 不过,第一种解释也不是就此作废了。这段文字,强就强在它隐含的意思,而妙则妙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可以协调的共存在一起。可能是由于文言文表意的丰富性,也可能由于孔夫子他老人家的文字功力实在是高。就像刘心武先生在百家讲坛上不遗余力的狂赞《红楼梦》的文笔,说它是“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论语开篇的第一章,便是如此神奇的一句话。左看是环肥,右看是燕瘦,但不过怎么看,反正看上去都很美。
 中国的传统文化,向来便像那句著名的对联所说的,“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枝枝蔓蔓,绵延千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那么老子究竟在让人去争还是不争?蔡元培在《红楼梦》里看到了“排满”,鲁迅看到了荒凉,毛主席看到了反封建,刘心武看到了康熙朝宫廷斗争,每一个都是道理,每一个都不是全部。伤心的人在“二泉映月”中听到了伤心,开心的人听到了欢乐,而平静的人,则从中听到了舒缓流畅的律动,所以日本著名的音乐指挥家小泽征尔会说,这首曲子应该跪着听。
 可惜的是,现在的中国人不再跪着珍爱老祖宗的伟大文明,而是群魔乱舞般嘲弄、轻蔑并且破坏。所以,现在中国写文字的人们,不但做不到“一声两歌”,而是做到了让所有的人都只看到文字,却读不出意义,包括这些作者自己。为了表明我不是在瞎扯,最后选录一段知名的“梨花体”诗,作为呈堂证供。《一个人来到田纳西》: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