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管理日志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39:24

七月自我管理(4)

李嘉诚管理日志 一窥华人首富李嘉诚的商业视界

收藏本书 字号 -+

 

  7月15日

  道德规范

  一个人生活其实很简单,需要的钱不是很多的,曾有人问我一共捐出了多少钱,我说我一向没统计,大抵有几十亿,也可能没人信。

  --《李嘉诚经商智慧全书》

  背景分析

  李嘉诚是个道德至上的人,他的每句话几乎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堪称道德楷模。更可贵的是,李嘉诚并不仅是说说而已,同时也是这样去做的。一次在谈及捐赠情况时,李嘉诚说:“一个人生活其实很简单,需要的钱不是很多的,曾有人问我一共捐出了多少钱,我说我一向没统计,大抵有几十亿,也可能没人信。”

  听了李嘉诚的回答,一些不知情的人说他是沽名钓誉,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追求商业利益。然而,总会有人是了解实情的。李嘉诚专职负责捐赠事宜的私人秘书梁茜琪女士对此事最为了解,她的回答无疑是最具权威性的,她曾深有感触地说:“李先生的捐款与别人完全不一样,他的不一样在于别人在捐出款项以后,所考虑和关心的仅仅是其善举为不为社会所知;而李先生考虑的是捐出款项之后问题是否解决了,他的捐赠是真正发自内心的。”

  行动指南

  道德规范是构成领导伦理的基础。丧失了道德的领导必然会丧失他人的信任。要想成为优秀的领导者,就必须确定自己的道德底线,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

  7月16日

  打出自己的金字招牌

  个人品牌是无形资产,财富是有形资产,如果一个商人想要出人头地,必须要懂得经营和挖掘自己的无形资产,把无形资产变成有形资产。

  --《李嘉诚成就一生大业的资本》

  背景分析

  李嘉诚说:“名气就是你店铺的名牌!”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中,一家企业没有品牌,必然树立不起长久不衰的大旗,更谈不上什么发展前途了。经营生意要先经营名气,名气大了,生意自然就好,财源自然也会滚滚而至。因此,李嘉诚特别注重经营和挖掘“品牌”这个无形资产。

  1973年秋,震撼世界的石油危机爆发了,全球经济陷入低谷之中,其中香港也难逃危机的阴影,但就在这样的时刻,李嘉诚做了一件至今仍被香港商界奉为佳话的事。当时,香港的塑料无不依赖进口,在价格方面香港企业几乎没有发言权,全部由进口商垄断。加之石油危机爆发,这些进口商更是投石下井,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把将塑料原材料的价格一再抬高,从原来每磅065港元涨到每磅4~5港元。时任香港潮联塑料制造业商会主席的李嘉诚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决心为商界出一把力。

  当时,李嘉诚已将经营重点放到了房地产上,这场塑料争夺战对他而言几乎没有太大影响。尽管如此,李嘉诚还是决定抢救这一行业。他倡议数百家塑料厂联合成一个大的塑料原料公司,这样就可不受因单个塑料厂家的购货量太小而不能从国外直接进口的限制,由联合公司出面直接跟国外进口塑料原料,如此就可跳过进口商。原料进口后,按市价分配给各大股东厂家,如此,进口商垄断的局面迎刃而解。此外,李嘉诚不仅将长江实业1243万磅的库存原料以低于市价一半的价格半卖半送给各个塑料厂家,还把长江实业20万磅的配额原料以原价优先转让给对原料需求大的厂家。

  李嘉诚此举不仅在短时间内帮助了数百个厂家,对整个香港塑料界的贡献也是举足轻重的,他一度消除了笼罩在香港长达两年之久的塑料危机的阴霾。李嘉诚也因此被香港塑料界亲切地奉为“救世主”,良好的名誉和声望回馈的是不尽的生意和财富。

  经营品牌是高层次的经营,它强调的是一种获取胜利的省心术、省力术。品牌的经营表明:不管你干什么事,不要只知道一味猛干、蛮干,死命地去做,而要学会“诗外功夫”,在别人没有注意的地方多动脑筋;要了解潜效应的作用,可以先打响自己的名声,然后再谋划其他的事。这一策略最大的好处就是事半功倍,小投入换得大回报。

  行动指南

  品牌意识造就品牌企业,只有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才能在竞争中立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