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7:04:00
作者:张忠祥    调研报告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042    更新时间:2008-6-11    【字体:小大】
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农村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在推进农村和谐、加快全面小康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当前及今后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们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对此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教育工作作了一些思考。
一、推进农村和谐,迫切需要加强党员干部教育
农村党员干部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切实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整体素质和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的能力,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从理论意义上讲,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保证,切实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从根本上体现了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永葆先进性的内在要求。
其次,从实践意义上讲,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是促进农村经济和谐的现实要求。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经济的能力,是把加快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切实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有利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有利于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提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从而达到团结带领群众共同富裕目的。
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切实加强党员干部教育,有利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有利于切实转变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增强民主法制意识,提高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及时正确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有效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迫切要求。切实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有利于农村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科学思想、资源意识、生态观念,能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重视村建规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有效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共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立足农村实际,积极探索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在巩固前几年教育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贴近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着力在创新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上下功夫,开辟了新途径,体现了新成效。
1、拓阵地,夯实教育基础。坚持把巩固和拓展教育阵地网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以推进基层党校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把着力点放在完善功能、提高质量上,重点做好“四个抓”:
一抓整合。引导各乡镇街道积极探索办学新途径新方法,加强对教育培训场地、设施、师资等资源的整合。推行一校多元的办学模式,实行基层党校与成校、人口学校等校联合办学,进一步拓展基层党校的功能,使各种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二抓扩面。在巩固乡镇、街道办学的基础上,把工作重心放到拓宽阵地网络上。积极推进社区党校和企业党校规范化建设。在农村,按照“五个有”的要求,指导乡镇创建村级党员教育培训示范点近40 个,做到各乡镇都有农村党员教育阵地示范点,在全市形成了以市委党校为龙头,以乡镇街道党校为骨干,以村级党员教育培训中心为基础的三级阵地网络,使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实现了新拓展。
三抓创先。进一步加大创建力度,以深化省市基层党校示范点争创工作为抓手,深入开展基层党校规范化建设活动。在已有省级基层党校示范点2所,绍兴市示范基层党校5所的基础上,今年又指导甘霖镇党校争创成为省级基层党校示范点。近年来,还组织开展乡镇党校优秀党课教案评选等各项评优活动,加强了对各基层党校教育培训的示范引导,提高了教育培训工作质量。
四抓服务。按照“班子落实、制度落实、计划落实、经费落实、场地落实、设施落实、队伍落实、对象落实”的要求,切实加强对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服务指导。根据全市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市委市政府工作目标任务的深入贯彻,在了解掌握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和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及时编发《经济形势任务宣讲提纲》、《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提纲》等各类学习资料,为各地抓好学习教育提供帮助。组织了由乡镇街道部门分管领导、学习秘书和社区、企业、学校、医院等不同层面的宣传理论骨干共200多人参加的五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会,推动了五中全会精神学习的不断深入。充分发挥市委业余讲师团的作用,组织讲师团成员重点围绕和谐社会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基层开展“理论下乡”服务活动,共举办专题讲座86场,促进了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2、设载体,创新教育形式。紧扣农村工作实际和党员干部现实需求,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全市农村推行“党员学习日”活动,特别是今年来,在农村重点开展了以学政策、学技能、学技能、学法律,创业致富为主题的“三学一创”教育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印发资料、分类培训、广播讲座、咨询服务、文艺演出等形式,把集中性教育与经常性教育进一步结合起来。通过组建形势政策宣讲团、劳动技能培训团、法律法规服务团,深入基层开展宣传宣讲,把党员干部的教育活动进一步引向了深入。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在“三学一创”教育活动中,紧扣思想学、联系实际学、结合工作学,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和对当前形势政策的理解把握,进一步提高了创业致富的本领和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在促进共同创业致富,推动农村发展,增进农村和谐中充分发挥了表率作用。
3、强机制,形成教育合力。各级党组织把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列入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各级各部门积极配合,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整体合力。重点健全完善了三大机制:一是组织协调机制。形成由市委宣传部牵头指导,组织、纪检、市委党校、教体局等部门协调配合,乡镇、街道、部门党委组织实施的党校教育培训格局,做到长期坚持,常抓不懈。二是检查督查机制。建立和健全了各级党组织“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党员学习培训、定期检查、档案管理等各项制度,推进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三是考核激励机制。把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入对乡镇、街道党委以及乡镇、街道对农村党支部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健全述学、评学、考学机制,使各级党组织进一步增强责任,体现了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着眼长远发展,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水平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这为我们加强“十一五”期间的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立足培养新型农民,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着眼长远,创新思路,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常抓不懈,抓出实效。重点要在四方面下功夫。
1、加强领导,在增强教育培训的规范性上下功夫。要引导各级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把党员教育工作切实摆上重要位置,做到思想到位、责任到位、力量到位、措施到位。一是要提高认识。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深度,充分认识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形成共识,明确目标,抓好落实。二是要坚持制度。要进一步坚持好、落实好各项教育培训制度,重点要进一步深化党校集训、“党员学习日”学习、座谈讨论、交流检查等制度,确保教育活动规范有序、扎实深入地开展。三要加强督查。要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出台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意见,加强对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并抓好督促检查。年初,要重点检查基层党校等阵地的计划组织落实情况。年中,要会同组织部、纪委、党校、教体等部门联合开展抽查督查活动。年末,要根据一年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工作加强经验交流、汇报考核。同时。要根据理论武装工作的需要,适时举办基层党校负责人业务培训班,为抓好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保证。
2、注重结合,在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上下功夫。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的总体要求,着力做好“三个结合”。首先要把教育与各地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工作目标任务结合起来。通过对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管理知识、科技实用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其次要把教育与当前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党的基本理论教育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真正让“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进一步改善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第三要把教育与促进乡风文明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思想思想道德建设,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组织和带领群众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树立科学思想,破除封建迷信,革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进一步提高农村文明程度,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3、讲究方法,在增强教育培训的实效性上下功夫。在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既要弘扬传统经验,又要创新方法思路,使教育培训取得更好的效果。当前,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重点推行九种较为有效的方法。一是专题辅导,邀请领导和专家作专题辅导报告,让党员干部更系统、更深入地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有关理论知识,加深理解,把握精神实质。二是社会调查,组织动员党员干部访农户、蹲田头,围绕工作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开展社会调查,提高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讨论座谈。紧扣教育主题,让党员干部敞开思想、广开言路、交流体会,融会贯通,提高实效。四是电化教育,通过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开展形象化教育,进一步增强学习教育的时效性,扩大教育的覆盖面。五是考试考查,督促党员干部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自学,巩固教育效果。六是典型示范,通过组织学习身边的典型,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目的。七是集中轮训,利用基层党校,让党员分期分批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坐下来接受教育培训,增强学习的系统性,提高党员的思想理论水平。八是参观学习,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周边发展县市、先进单位学习考察,进一步打开党员干部的视野,创新发展思路,激发创业热情,提升工作动力。九是载体引导,通过开展知识竞赛以及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让党员干部在参与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总之,基层党员干部教育要根据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不同,采取灵活的方式来进行,做到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力避呆板单调和形式主义,努力使教育形式为教育内容服务,教育方法为教育效果服务。
4、强员健网,在增强教育培训的经常性上下功夫。加强党员教育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必须从基层基础抓起,进一步加强队伍阵地建设,完善教育机制,确保广大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力量。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要求,切实加强对广大理论宣传工作者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服务水平。重点要指导各地各单位加强基层党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宣传员队伍建设,壮大乡镇党的报告员和农村、社区党的宣传员队伍的力量,为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供有力保证。
二是要拓展新的教育培训领域。在推进基层党校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的基础上,做到重心下移,在农村、社区深入开展“两室一窗(党员学习室、图书阅栏室、宣传窗)”创建活动,尤其是在非公企业和外来务工党员中如何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方面要作出新的探索,以进一步拓展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面。
三是要加大资金投入。在调研指导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过程中,要经常建议各地把党员教育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确保教育经费落实。加大投入力度,各地要根据教育培训的实际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设施。有条件的镇、村要添置电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设备,以进一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新型农民的需要,从而为深入开展党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
2005年12月
调研报告录入:admin    责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