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目标虚化的成因与校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8:10:38
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目标虚化的成因与校正 发布时间:2006-10-11 15:44:16  信息来源:长武县教育局  作者:尚中棠  阅读次数:423次

(2005年发表于光明日报出版社编辑的

 《全新课程改革与校务管理理论实践》一书)

 

摘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关注学生发展,要重视长远,也不可忽视眼前;要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可忽略知识的学习。要眼前、长远并重,知识能力齐抓。新课程改革应建立一个新的平衡,不可再走入只强调一面的新误区。

 

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经四年,正在进入由点到面、由实验到推广的关键阶段。由于诸多的原因,各地在具体的课改实践中出现了许多偏差,“课堂教学目标虚化” (以下简称“教学目标虚化”)便是其中的偏差之一。

一、教学目标虚化的成因

所谓“教学目标虚化”就是指在教学准备中淡化教学目标的设置,在教学组织中使教学目标弹性化。出现此偏差的原因笔者分析不外乎两方面:

其一、思想理念上,对新课标的实质把握不准。因为学习研究不到位,对新课标的实质没有形成完整的理念,甚至断章取义,就其某一点单一强调,片面突出。比如,过分地强调学生的参与,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像让树木自由地疯长一样,任由课堂上自由地生成;比如,抓住“让学经历…过程”,认为“钻木取火”之类问题也一定要学生原样实践。

其二、教学准备上,对新教材的编写意图理解不透。新教材从设计上强调突出三重对话功能,即编者与教师对话;教师与学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并要求教师变给学生教教材为师生共同用教材。部分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因为忽视了自身与编者的对话(说穿了就是没有认真备教材),只一味强调其他两重对话,表现在课堂上要么满堂问、要么满堂“演”。一位政治老师在上七年级上册《思想政治》中的《在挫折中奋起》一课时,他依据新教学理念创设了许多情景,用多媒体、图片展示贝多芬、张海迪等名人受挫的故事或名人名言,让学生表演有关挫折的小品,听、唱《真心英雄》、《水手》等歌曲,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热闹,学生也很喜欢这样上课,但后来的了解学生从“这节课都学到了哪些知识?你们知道产生挫折的原因有哪些吗?”等问题时,学生们很茫然。这样的教学形式虽然不错,但并未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质性目标。

其三、教学组织中,对预设性目标明显轻视。因为新课程强调生成性目标,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课堂教学应该全面放开,让学生按自己的思维逻辑自由生成。教师心目中都不明确自己的目的,又何谈对学生的引导和与学生的合作!有一位数学老师在讲到“鸡兔同笼”时,一生回答,让所有的兔子起立,数一下减少的脚数,再除以2便是兔子的数目。教师肯定了该生思维的奇特,但接下来他却不加引导,任由学生讨论如何让兔子起立的问题。结果,学生没有讨论出可行的办法一节课就结束了,教学目标自然不能实现。

二、教学目标虚化的校正

(一)、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不仅要逐字逐句研读,更主要的是要结合多年来的传统教育,参考学习发达国家好的教学经验进行理念、方法的整合、建构,进而形成比较完整的新理念。我们必须认识到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惟有改革,我们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我们要看到多年来我们所走的弯路——从根本上忽视了“人”的发展。我们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勇于放下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子,牢固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采用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个性和才华的生动场所。但我们也不要全盘否定了我们多年来形成的好的教育教学经验——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巩固。一个人要全面发展,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固然与他的创新思维能力分不开,但也不能没有丰厚的知识做铺垫。新课程标准对此阐述得非常明了。人类几千年来积淀起来的丰富知识不允许也没必要让后来者都再做一次新的验证。那样,人类学习知识的效率就太低了。我们不仅仅要教学生“蹦起来”摘到桃子,更重要的要教会学生“站在前人肩上”摘桃子。

(二)、要加大对教材的研究力度。一线的教师普遍反映新教材似乎简单了,上课学生活动多了,老师轻松了。事实并非如此。新教材有形内容的减少,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挥洒的空间;老师讲的少,是为了让学生多一些参与、多一些思考、多一些体验。老师看似轻松,实际从思想上应该一点也不轻松,如何引导、如何组织、如何应对突发的生成,这都是教师提前和随时都要思考的。为此,教师在课前对教材的研究力度要比使用旧教材时大得多。笔者的一位同仁曾在不同的两所学校听了两节相同的课:初三的《我国的人口问题》一课。一位老师在上完课后让学生谈体会,一位同学小声地说:“中国人太多,升学就业太难了,出生在中国挺不幸的!”许多学生听了都在笑,老师也笑了笑,却没有表态。而另一位老师在讲完这节课后,让学生提出问题,有一位学生问:“我国人口这么多。经济这么落后,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赶上发达国家啊?”学生们有不少唉声叹气起来。老师却深情地说:“一方面,我国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所以我们才有责任当好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小宣传员。让更多的人理解、支持我国的这一基本国策。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看到我们伟大的祖国用占世界不到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目前国民经济保持了高速度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快速腾飞,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赶超发达国家。学生说:“我们感到中国人真了不起!”“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为祖国而骄傲。”老师继续深情地说:“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青年学生要肩负起历史的使命,刻苦学习,早日成才报效祖国,让我们祝福祖国母亲早日繁荣昌盛!”学生们边看边鼓掌,有的学生激动得流了泪。通过这两节课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明确教材编写意图,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引导学生学到知识,并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落实到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

(三)、要辨证地处理好四层关系:

1、眼前长远并重。

培养人是一项周期相当长的工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教学的成败是很难在一时半时上表现出来的。我们只有把教育的大目标阶段性地分解到教学的小目标上,才有可能一步步地实现。试想,一个人连起码的算术技能都没有掌握,他又如何能进行高级地数学研究!一个人如果连基本的汉字都没识完,他又如何能写出华美的篇章!我们如果把培养一代人视作长远、把实现阶段性目标(自然应包含课堂教学目标在内)看成眼前,就应该眼前、长远并重。要考虑长远,要考虑学生将来的发展,要积极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不可忽视眼前——想方设法,让学生有一个扎实的知识、能力功底。

2、预设生成互补。

课堂教学目标应该是预设的还是生成的,这个问题其实是不用争论的。传统的预设性目标不利于促进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现在提倡的生成性目标虽可以避免传统教学目标的弊端,却又易导致教学的无序性、随意性。对此,笔者认为,山东师范大学刘永慧老师的观点很有道理,这就是“保留预设目标的框架,留足生成目标的空间”。教师首先要站在新课标的高度预设,要以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而不是简单地依据自己的主观假设和喜好来制定,要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求,教材内容的特点,既有明确的目的性,也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保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动态与不确定性。同时,教师要能适应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善于应对教学中的“意外事件”,充分发挥自己作为教学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及时调整预设的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3、规范、特色并重。

实施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没有也不可能有现成的模式可供效仿借鉴。那种把某一教师经常使用又很成功的教学模式作为科研成果全面推广的做法是不科学也不明智的。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教学活动应该是千变万化,没有公式可套的。但基于培养目标的同一性,我们在教学中又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就某一部分、某一环节也未常不可效仿。所以,为了进一步避免课堂教学目标虚化,我们不妨从大的目标方面提一些规范,小的具体环节操作上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不要奢望课堂的尽善尽美,只要能使学生有所发展,有所获得,就应该予以肯定。

4、课内课外互补。

课堂不是完美无缺的圆。实施新课程,允许也应该在课堂上有“差错”。比如没能按计划完成教学目标,比如教师无法解释学生突发的提问等。课堂可以“出错”,但此错不能也不应该影响学生的正常发展。为此,笔者认为,应该淡化第一、第二课堂的界限,课内课外形成互补。因为培养人的总目标是明确的,我们不妨多开展一些第二课堂活动(或课外活动),以弥补第一课堂活动的不足,使第一课堂能在第二课堂得以延伸,使第一堂没有实现的目标能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得以实现。笔者所在的学校在这一方面就做了大量的工作,各教学组均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语文组的“同题作文擂台赛”,“课本剧表演”,“走进秋天”等活动;数理组的“每日一题”,“数理知识抢答赛”活动;英语组的“校园英语广播”,“英语幽默剧表演”,“英语手抄报”等活动,学生活动兴致高、趣味浓。这些活动的开展,均弥补了第一课堂的不足,开发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总之,实践新课改,实施新课程,我们既不要害怕,也不要盲从。只要以人为本的理念清晰,培养发展学生的大目标明确,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就会化大为小,远近并重、内外互补,走出一条全新的教育教学改革之路。

 

参考资料:1、孙启民  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观。

                            《教学与管理》2004.9

          2、李西莉  高帆  中美教育比较的启示

                            《陕西教育》2004.7

          3、刘永慧  目标:预设和生成要有机结合

                            《语文建设》2004.7—8期分刊

          4、李  文  对课改下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反思

                             《陕西教育》2004.12

 

作者简介:尚中棠 长武县电教中心主任、中学语文一级教师、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会会员、县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