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期·广州旧闻篇] 快意于世俗的刀口,时尚的浪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7:22:03
2006-05-25 12:41:37   来源:南方都市报
历史精神
海归精英要革传统风俗的命
近代以来,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三个层次,从学习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这也体现了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深入。文明有高低之分,但文化却不能说谁好谁坏。从文化地理的观点,风俗是区别不同文化区域的重要指标,而且风俗具有独特的稳定性和流传性,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如果没有什么强制力量是难以改变的。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清军入关,让全国百姓留发留辫子,头发受之父母怎能随便剪掉,因此就有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言.而到了民国初年要废除长辫,多少人还是舍不得。
民国年间的广州,领导者乃是一批留学回来的革命热血青年,他们按照对西方文明的理解推进广州的现代化建设,最显著的就是进行大规模的市政建设,拆墙修路,建各种中西合璧的大楼以及各类的工厂。在社会生活的层面,这些领导者实行了风俗改革,要改变旧有的落后的社会生活习惯,向科学文明的社会看齐,为此还专门成立了风俗改革委员会。1929年为了发展和管理广州的社会事业,广州成立了社会局,负责慈善公益等事情,实际上就是社会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机构,这在当时来说应是非常之先进了。直到今天中国的社会慈善和公益事业都和西方有不小的差距,当时的领导已能够认识到这一问题,可谓有远见卓识。
1929年,广州不仅规定了新的结婚仪式,同时还举办废除迷信大会,改革风俗的会议。政府要从微观来强制或者说引导市民的生活习惯。应当说,在二三十年代的广州社会,确实有很多陋习,比如嫖赌盛行,甚至有政府部门的官员经常去陈塘一带的花柳之地。废除这些陋习对广州而言当然是很有好处的,但是政府在推行风俗改革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普通民众接受认可的过程。这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心理观念和文化认同的婚丧之俗,是难以用行政命令来完全改变的。
新的结婚仪式实际上是中西结合的形式,比如说设公共礼堂就相当于西方的教堂,交换戒指本源自西方。社会局所倡导的这种新式婚礼在多大程度上得以实现,又有多少人在践行这一规定,目前并没有准确的统计数字,从有限的图文记载来看,实行新式婚礼的不是从国外留学回来,就是当时新派的知识分子,这些人敢于打破传统琐碎繁复的礼节,坚持用西方的礼仪。但大部分广州市民还是遵循老式的婚礼和规矩。流行上千年的纳采问名请期等六礼突然强制换成不要聘礼,交换戒指,恐怕很多本地人难以接受。普通的市民不会不要或者不给聘礼,这关系到家庭的声誉和社会的舆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广州社会局推行新的结婚仪式当时是值得商榷的。社会局的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是未免有些超前。
实际上,近代新式的婚礼也好,新式的服装也好,上海都是领先于广州的。尤其是在二三十年代,受西方生活方式影响较甚,类似新式的婚礼在上海屡见不鲜。比如著名的蒋宋联姻。但是在上海市并没有类似广州的规定结婚仪式。
反过来,看看今天的婚礼,城市中结婚的青年男女送戒指已经是必须的条件之一了,而且随着自由恋爱的普遍化,婚礼的仪式也简单了很多。即使在农村,尽管还有媒妁之言,但家长还是会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且越来越向城里人的婚礼看齐。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并没有制定什么规定来引导婚礼的发展,是社会的进步、交流的频繁、资讯的发达就自然而然地让新式的婚礼普遍起来。
民间记忆
初入洞房,不能上床
讲述人:海珠区下渡路张顺南,1942年生人,其父母在1920年年末结婚
我父亲结婚的时候以及我小时候所见到的主要还是旧式的婚礼。首先是媒人说媒,在结婚之前男女双方是不能见面的,是丑是俊全凭媒人一张嘴。结婚的时候一定要花轿。新娘在上花轿之前要大哭,边哭边唱民歌,表示舍不得离开娘家。上花轿的时候由伴娘背上花轿,坐在轿里要继续哭,一直到丈夫家下轿为止。
到了婆家,新郎用竹竿把轿帘挑开,然后拿一条红纱带牵着新娘进门,举行拜堂成亲的仪式。当天晚上等亲朋好友以及闹洞房的都散去之后,新娘还不敢上床睡觉,只是坐在梳妆台前,这样坐一晚上,即使丈夫叫她也不敢睡。一方面是因为,新娘新郎第一次见面,都有些害羞,更重要的是如果被在外面闹洞房的人看见新娘上床了,第二天就要被人笑话的。第二天早晨一起来,就会有当家的人来帮新娘梳头,这时她会看新娘的发髻是否凌乱。洗漱完后,要给长辈奉茶。
那个时候的彩礼一般人家是1-2两银子,这已经很多了,当时一两银子可以买十几担稻谷。结婚用的嫁妆至少要有三个箱子,装首饰、日用品什么的,大户人家有的备十几个箱子。另外还必须有一个马桶,里面放上椰子,象征着爷孙满堂,而抬马桶的人必须是生过好多孩子的妇女。有的在箱子上放麻糖,意思就是甜甜蜜蜜。
当时新式的婚礼主要是学习西方,比如带戒指什么的。从西方留学回来或者信基督教的人结婚时才有这种仪式,一般的广州本地人很少用新式婚礼的。

1925年8月8日,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广州结婚,尽管没有婚纱礼服,但仍堪称广州新派婚礼的典范。如今,位于北京路的太平西餐馆(周邓结婚所在餐馆)仍保留有“总理套餐”。

上世纪20年代,西方文化传入,婚纱在我国亮相,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先生小姐,不少人已经信奉了基督教,他们一般选择在教堂举行婚礼。

1935年12月1日,广州市举办了第一次集体结婚典礼。新郎一律西装,新娘则是婚纱。集体婚礼的背景其实是蒋介石发动的重整道德、改变社会风气的新生活运动。图为77对新人与其亲属的合影。

上世纪30年代中后期,中西合璧的婚礼也很时尚。

广州市工务局长林逸民夫妇的新式结婚照。

1935年广州集体婚礼上的一对新人——罗昌民与温洁心。
旧闻回眸
1929年9月
穿规定的礼服,彩礼免除
社会局规定市民结婚仪式
1929年9月10日,广州市设立社会局,专门管理各种社会事业,从法国留学归来的伍伯良担任局长。据称,当时社会局管理一为农工商,一为劳资,一为公益慈善。
社会局局长伍伯良认为,广州婚嫁仪式一向喜欢奢华,少则花费数百块钱,多则耗费竟达数千块。如果不快点想办法改良、补救这种奢华风气,将来对社会的影响将是巨大的。为了改良婚嫁仪式,伍伯良决定仿照其他文明国家的做法,准备在社会局内设立结婚亭。以后所有将要结婚的新人,需要在结婚亭内举行婚礼仪式,并由政府派人做证婚人,即可成为正式的婚姻。其余事项,一概免除,这样人民才不会因为举行婚礼而导致经济上的窘迫,并且还能够减少旷夫怨女的数量。
为了改革婚嫁陋习,10月,社会局颁布了新规定的市民结婚仪式。主要内容有:订婚贴的样式要统一,上有介绍人和订婚人姓名,各种聘礼一概免除;迎亲时要放音乐,除去新人的花轿花车以及介绍人和迎亲队伍外,其余的仪仗马色,一概免除;结婚地点设在公共礼堂或者在家举行,应穿政府规定的结婚礼服;仪式开始后,全体起立,向党旗国旗总理遗像行三鞠躬礼;证婚人分别询问新郎新娘是否同意,并交换戒指,新娘新郎和证婚人等要盖章或签字;新人互相致意、向长辈行礼、向证婚人来宾感谢均要鞠躬表示。
综合1929年9月、10月的《广州民国日报》。
旧闻延伸
传统婚俗中的三书六礼
在20世纪初期,广东的青年男女年龄达到16至20岁,就可以谈婚论嫁,以财产、金钱、门当户对为条件,婚前男女当事人从不见面,“一夫多妻”在当时公开、合法。
在婚姻嫁娶上,广东各地基本上是按照“三书”、“六礼”的习俗程序进行。其中,“三书”指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订亲的“聘书”,过聘礼、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的“礼书”,结婚当日(迎亲)的“迎亲书”。
“六礼”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婚礼前的六个步骤:一曰纳采,由男家请媒人携带礼物向女家提亲;二曰问名,提亲后,交换男女双方“生辰八字”;三曰纳吉,实际上是订婚仪式,要请酒祝贺;四曰纳征,俗称“行聘”或“过大礼”;五曰请期,下聘礼后,双方商定嫁娶日期;六曰迎亲,即婚礼前最后的重要程序,男家派出代表到女家迎亲,女家收取部分礼物并回礼致谢。
旧时世相
抢警察钱 大胆
据《广州民国日报》1929年10月1日消息,9月29日下午,河南十一区警署警察夏炳从第十甫路供圣庙前经过,恰好碰到三个穷匪行近其身旁,有一匪将其口袋中银纸八元摸出,转交别匪而去。夏某顿时察觉,乃将偷钱之匪抓住,交由本辖区的警察带走审讯。该匪供称名周全,年三十岁,花县人,承认伙同三人偷钱之事。审明后,将转之广州市公安局惩治。
解读:今天看来,小偷这种偷钱的手法很普遍,现在广州不少地方,尤其是公交车站汽车站仍有很多小偷。被偷钱包、偷手机,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可是这个小偷也太大胆了,竟敢把手伸进警察的口袋中,这不是自投罗网么,估计现在还没有这么大胆的小偷。
人口达四万 设市政局
据《广州民国日报》1929年9月20日消息,昨天,广东省政府通过了市政局组织章程,明令发表施行。主要内容如下:凡人口达到四万的市、镇,需要按照本章程,由民政厅呈请省政府设立市政局;市政局将直属于民政厅办理,管辖区域内行政事务;市政局管辖区域的划定、变更,需由民政厅呈请省政府核定;市政局必须在不抵触法律的范围内,办理、管辖区域内事项。
解读:这是广东省推行市政政策的普及化。四万人口已经相当于一个小县城的规模了,这么多人口,各种公共设计的建设管理维修,在经济发展的时候都要有专人负责,当时,广东省开始推行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从行政部门来说要有专门的机构办理。
日历再附旧历 销毁
据《广州民国日报》1929年9月20日消息,9月19日,广东省政府向各书局印刷所发布告,要求印制历书日历,不得再附旧历,如违没收销毁。为促进社会文化,适应世界潮流起见,一律采用阳历。现查得各书局印刷所,多未遵办,本应严为取缔,姑念本省旧肆印制历书日历,多于春初编印,贩运外洋,倘远行禁止发售,商人将血本无归,也非政府本意,故既往不咎。
但以后各书局印刷所印制历书日历,不得再用旧历,致淆视听,如敢故违,一经查明,定将原物没收销毁,决不宽容。
解读:广东省政府为了适应社会潮流,不允许再利用旧的日历,认为旧历防碍进化。从当时政府追求进化,赶上世界潮流的角度来看,此举值得赞赏,今天城市中人大部分都用公元纪年。但是改革毕竟还要考虑群众的接受程度,也不能一下子就完全禁止。
开车超过25公里 重罚
据《广州民国日报》1929年9月23日消息,最近,广州市汽车滥开速率,疾驰路上,时有所闻车祸死人之事。公用局有见及此,9月21日特发出布告,严为取缔开快车。公用局称:查市内行驶汽车,原有规定每小时速度不得超过十五英里(大约25公里),至狭窄马路尤应特别慢车,不得授以借口。仰各汽车司机人一体知照,以后驾驶汽车务须遵照规定速率行驶,毋得竞快疾驰致蹈危险。自布告后如超过规定速度,一经发觉将严重处罚,如违犯三次以上即将驾驶执照注销,分别停止执业,决不宽贷。
解读:那个时候,汽车在广州的街头还是新鲜的事物,广州的街道本来就不宽阔,遇到曲折的小巷,如开车太快很容易出车祸。公用局为安全起见,实行严厉措施,如果违反三次以上就要吊销驾照,这一招也够厉害的,估计效果不错。
报刊剪影

广东白话报 用广州方言宣传民主革命
1907年创办,主要撰稿人有黄世仲、欧博鸣等,10天一期,32开本小册子。该报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在广州创办的通俗化的报刊,用广州方言写作,旨在宣传民主革命。在创刊号有篇文章介绍该报栏目,有影像馆,以图画介绍时事;议事亭介绍政界大事、救国主义;杂货铺,刊登各种新奇之事等等。目前该报存者很少,不知何时停刊。
(文字参考梁群球主编《广州报业(1827-1990)》。)
广告选登

维他命
维他命就是现在的维生素,该广告上说,服用三德维他命可以治疗一切缺乏维生素的症状,比如神经萎靡、脱毛、夜盲、元气亏损、发育不全等等,小小的一片维生素在当时竟有这么大的疗效,不免有夸大之嫌。在那个时代维生素还是比较少见的药品,广告这样吹嘘也有其道理。
据1929年9月25日《广州民国日报》
人参膏
这副广告设计得很有意思,画面上是和女士跳舞的场景,文字上则提醒,如果跳舞疲倦了,服用人参膏可以提神,而且这种人参膏也是经过卫生局注册批准的。
据1929年9月23日《广州民国日报》

且夫力汽车
广东汽车公司经销的这款且夫力汽车价格不菲,在香港交货的话要755美元,这个价格只能是大老板或者富豪权贵才能买得起。在前一年这种客货汽车卖了130万两,可见销量之大。
据1929年10月14日《广州民国日报》

时事漫画
1929年10月10日,在民国国庆节的时候,广州市特别市党部在广州民国日报上刊登了画报特刊。这张漫画就是其中的一幅,象征着民国政府成立之后,终于结束了满清王朝封建专制的统治,社会各个阶层都亲眼目睹满清皇帝退位。
据1929年10月10日《广州民国日报》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宋金绪 实习生 孙雯雯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广州传统的新娘头饰令人惊艳。
责任编辑:杨拂玄 何洁
[第18期·广州旧闻篇] 快意于世俗的刀口,时尚的浪尖 广州旧闻篇 快意于世俗的刀口,时尚的浪尖 [第01期·广州旧闻篇] 为广州播下现代种子的人 [第48期·广州旧闻篇]默片时代的影戏审查 [第03期·广州旧闻篇] 历史精神 一个军阀的思想和理想 [第28期·广州旧闻篇] 一种东方式爱情表达遭遇的尴尬 [第29期·广州旧闻篇] 粗陋的文明时代,粗陋“有理” [第108期·广州旧闻篇] 今天的旧西关马路 当年可能只是窄巷 [第60期·广州旧闻篇] 他们是创造艇仔粥的人 [第08期·广州旧闻篇] 国共合作框架下的沙面罢工 [第27期·广州旧闻篇] 把“读书”叫“读赢”的年代 [第49期·广州旧闻篇] 把汽车叫“市虎”的年代 [第20期·广州旧闻篇] 市井浮华的“洋为中用” [第40期·广州旧闻篇] 扎在商业“脑袋”上的耀眼“头巾” [第55期·广州旧闻篇] 1924,盗贼横行无忌的年份 [第09期·广州旧闻篇] 泰戈尔在中国的冰火两重天之旅 [第30期·广州旧闻篇] “大姑,买番鬼佬嘢” [第101期·广州旧闻篇] 对待疯癫,民国广州依然官僚 [第88期·广州旧闻篇] 78年前,广州下大雪了 [第92期·广州旧闻篇] 铁桥飞架,“河南”“河北”都是广州人 [第95期·广州旧闻篇] 年初二,吃“无情鸡” [第77期·广州旧闻篇] 自绝,怎一个“厌世”了得 [第62期·广州旧闻篇] 狗岭腾“龙气” 炮轰两百载 [第39期·广州旧闻篇] 一头一时尚,一发一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