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文化研究》总第七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10:58

《蒙山文化研究》总第 7 期 (2009年第 1 期)
蒙山文化研究会 《蒙山文化研究》编辑部 编辑 彭殿龙 林清伟
--------------------------------------------------------------------------------
 
2009-04-14
《蒙山文化研究》总第7期 (2009年第1期)蒙山文化研究会       《蒙山文化研究》编辑部编辑 彭殿龙 林清伟2009年03月20日刊印
蒙山文化研究会
名誉会长:李祥栋 李富山 冯增田高 明 张传普 解红日王林山 陈一兵 程新安孙印远 王丽云 刘仕江冯青松 郑晓廷 王 霞赵景元 高彦坤会 长:魏殿玉副 会 长:宋 健 刘云燕 宋玉田赵仁海 李常松 徐 斌廉 金秘 书 长:赵仁海(兼)副秘书长:孟宪华 王庆全学术顾问:左步青 刘家骥 辛鸿义李兴河 王鸿烈
《蒙山文化研究》编委会
主 任:魏殿玉委 员:赵仁海 李常松 徐 斌廉 金 刘云燕 宋玉田孙 伟 晏 伟 刘金文刘 涛 王 忠 沙振霄华 强 杨 岩 李智信胡乃夫 王相臣 李洪廷公彦海 王庆全 彭殿龙高 岩 孟 君 孟宪华魏 文 陈宪民 庞宪清 
《蒙山文化研究》编辑部
主  编:魏殿玉副 主 编:李常松 徐 斌 廉 金编 辑:彭殿龙 林清伟
《蒙山文化研究》2009年第1期(总第7期)主 管平邑县人民政府主 办蒙山文化研究会主  编:魏殿玉副 主 编:李常松 徐 斌 廉 金本期执行主编:李常松本期编辑:徐 斌 廉 金 林清伟刊名题字:刘 岳封面设计:彭殿龙电脑制作:临沂日报社印刷厂业务制作部准 刊 号:山东省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2007年第12号编辑出版:《蒙山文化研究》编辑部地  址:平邑县人民政府办公楼四楼邮  编:273300电  话:0539-7187112 4211327http://www.mswh.gov.cnE-mail:mswhyj@163.com印  刷:临沂日报印刷厂出版日期:2009年3月20日(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目 录
刊首寄语九间棚精神永放光芒…………………………………本刊编辑部本期特稿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倪善学少将给本刊的信…………… 本期专稿199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就宣传九间棚事迹给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的信…………………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吴官正赞九间棚诗二首……………………………………………… 1991年11月7日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视察九间棚时的讲话…………………………………………龙顶山人…………………………………………魏殿玉 彭进平沂蒙脊梁(上)………………………………………………季学坤 沂蒙脊梁(下)………………………………………………季学坤旅游在线 蒙山又一新景点——蒙湖书堤……………………平邑县水利局旅游地貌新景观 七十二崮待开发………………………李 莹 蒙山医药蒙山道士的“僻谷”养生术………………………………陈宪民 蒙山的古琴与中医…………………………………………刘家骥 蒙山紫草黑心中空的来历………………………庞宪清 庞朝轩 溯源探流琅琊颜氏与颜林……………………………………………魏宝玉 孝道纵览“二十四孝”故事选编之三………………………………鲁 聪 收藏鉴赏烟标收藏其乐无穷…………………………………………毛百春 唱吟蒙山蒙山颂………………………………………………………唐松华蒙山独秀……………………………………………………马进才游蒙山………………………………………………………廉茂红蒙阳书艺胡氏书法艺术简述…………………………………………徐 斌      刊首寄语九间棚精神永放光芒本刊编辑部平邑县和全国全省一样,正在奔向现代化,奔向文明和富裕。中国的现代化模式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中国悠久而灿烂、源远而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强大推进力。中国优秀文化是传统的,又是当代的,既是当代的,又是未来的;因而她是传统、现实、未来的统一,是继承、扬弃、拓展的统一,有着永久旺盛的生命力。作为华夏子孙,优秀文化时刻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脉脉溶汇于我们的骨髓里;因此我们有责任使传统与未来接轨,有使命继承弘扬优秀文化于今日、向未来。为此,我们热忱组织并隆重推出本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九间棚专辑,并将陆续编辑刊出这方面的系列典型。九间棚座落在海拔640多米的龙顶山上,过去是出了名的穷山村,人均收入1983年还不足180元。1984年以来,这个村在党支部书记刘嘉坤的带领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用自己的两个肩膀一双手,开出了一条治穷致富之路。上世纪80年代,九间棚人架电、修路、引水,改善自然环境,使荒山变成了花果园。90年代,九间棚人走出大山,在县城等地办厂兴业,开始了在市场经济大海中破浪远航。进入21世纪,九间棚人跨省进京,采用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打造出了中国金银花第一园。以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坚韧不拔、艰苦创业为主要内容的九间棚精神,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闻名全国,是沂蒙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平邑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九间棚精神,在舆论引导上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在指导实践上具有较强的普遍性,在振奋精神上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当前形势下,继续开展弘扬九间棚精神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既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也是建设富强文明和谐新平邑的现实需要。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持之以恒,围绕学习弘扬九间棚精神这条主线,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努力做到用务实理念凝聚人心,用奋进目标激励人心,用发展成就鼓舞人心,用良好氛围感染人心,进而形成人人讲科学发展,人人谋科学发展的崭新局面。九间棚是农业脱贫致富的典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的标兵。九间棚精神永放光芒! 本期特稿
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倪善学少将给本刊的信
《蒙山文化研究》诸位编辑同志:新春伊始,就收到贵刊第4期和牛年新春贺卡,很高兴。看着精美的图文和细心的装订,感慨颇多,这是你们知识智慧的结晶,呕心沥血的成果。在此,谨向你们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全县家乡父老乡亲拜年!祝大家新年运势如虹,吉祥安康!祝贵刊越办越好,真正成为传播优秀沂蒙文化的载体,展示平邑社会建设、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新风貌的窗口。兴文修史,盛世彰显。以资政,以教化,以宣传。以史为鉴,弘扬传统推进现代文明建设,很有必要。承蒙你们的厚爱和平邑县王林山书记、陈一兵县长的热情推荐,我荣幸地成了《蒙山文化研究》的最早读者之一,贵刊也成了我熟悉家乡文化历史,了解家乡发展进步的重要信息来源。我为拥有家乡古老文明的沂蒙文化而骄傲,更为当今家乡政通人和,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和谐文明而自豪!欠发达的内地农业县办出了这样一个有品位有影响深受大家欢迎的刊物,实属不易。若有需帮忙的地方请告之,将尽力而为。新的一年祝愿贵刊佳作连连蓬勃发展。以上权作我对贵刊的新春祝辞吧!
倪善学二00九年二月九日(作者系平邑县保太镇大三阳村人)  
本期专稿199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就宣传九间棚事迹给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的信姜春云同志:看了六月十一日《人民日报》关于九间棚村事迹的报道,很受感动。他们在那么穷困落后的地方,依靠自己的双手艰苦奋斗,改变了家乡的面貌,人均收入达到七八百元的水平,实在是了不起的成绩。现在,我国类似这样的地方还不少,农村富余的劳动力很多,这是我们的一大优势。如能有象九间棚村这样公而忘私的党员干部带头,党员又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就什么样的困难也能克服,什么奇迹也能创造出来。请你们了解一下,如果报道的情况属实,可否请电视台拍成专题片,加以宣传、提倡。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吴官正赞九间棚诗二首
赞九间棚村
天宝梨乡一点红,九柱擎天锁蛟龙。电路盘绕连村户,林果拾阶漫坡岭。
移山壮士今何在,英雄儿女出沂蒙。苍天有情应自问,谁是时代新愚公。
赞山区建设
万亩林果出云端,千条石龙入霄汉。借来天公银河水,誓把甘露洒人间。1991年11月7日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视察九间棚时的讲话看了九间棚的变化,是很受启发的。你们确实不容易,不简单,从原来住石棚,后来住石头草房,到现在住瓦房,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跨越了几个历史时代,石棚代表原始社会,石头草房代表旧中国,现在的新瓦房代表我们社会主义时代。你们现在人均收入一千多块钱,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了,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了,而且是解决得比较好的。看九间棚的变化,不仅要看当前生活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看基础设施、基础条件的改善。修了路,通了电,引了水,水电路上山,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高山通电、通路,实现水利化,是一个奇迹,为下一步奔小康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相信你们有了这样一个基础,今后的发展会更快,更好。刘嘉坤说争取两年后实现人均收入两千元,十年后人均收入一万斤果品,这是一个很好的设想,仅果品一项收入就超过八千元,如果引进好的品种,收入会更多,将大大超过小康水平。我希望你们还要搞点工副业,根据条件,搞点农副产品加工、石料开采、花岗石板材加工等。九间棚的意义不在于二百多人的小村办了许多事,而在于树起了一面旗帜。这面旗帜对我们所有的山区开发来说是个榜样。许多地区以九间棚为榜样,激发出了开发山区的强大动力。到这里来参观的人很多,他们是来学习九间棚经验的,学习后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改变了他们那里的面貌。九间棚榜样,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这是不可估量的。特别是宋平同志亲自批示了你们这个典型,给你们很高的评价后,九间棚所发挥的作用就更大了。可以说九间棚精神现在是全省的,已在沂蒙山区、齐鲁大地发扬光大,而且已越出了我们的省界。全国除台湾外的省区都来人参观学习,看后都会受启发、受感动、受教育。他们带回九间棚精神后,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九间棚“吃苦、吃亏、实干、开拓”八个字提得好。八个字主要是对支部对干部讲的。当干部、做党员第一要能吃苦。创社会主义大业就要吃苦,怕吃苦当不好干部、做不好党员。第二要学会吃亏。应该先人后己,首先想到的是群众,是集体,不能一事当前,先替自已考虑。做到“两吃”不简单,吃苦吃亏是个党性觉悟的问题,干部素质的问题,有了“两吃”以后,还要实干,有开拓精神。“吃苦、吃亏、实干、开拓”就是九间棚精神的集中表现。作为个人来讲,也不要怕吃亏,光赚便宜不行,先吃亏才能得便宜,吃苦吃亏才能创大业,发大财。“吃苦、吃亏、实干、开拓”八个字,全省都要学习,所有的干部、党员都要学习。如果落实好了这八个字,党群、干群关系就改善了,密切了,我们的面貌变化就快了,事业就会大大发展了,实现党中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奔小康也就有希望了。总之,九间棚是沂蒙山区的一颗明珠,你们放出的光彩照亮了我们祖国大地四方。祝愿你们在取得第一步胜利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取得更大的胜利!   龙顶山人魏殿玉 彭进平
以“黄梨之乡”誉满鲁南的平邑县天宝山区,逶迤蜿蜒,七十二峰,唯龙顶山险峻挺拔,独秀其间。说起龙顶山,曾引发出不少动人的故事。相传,很早很早以前,东海龙王云游四海。一天,他来到天宝山,正赶上山妖肆虐,凶猛的狂风携走了无数的财宝,咆哮的山洪吞浸了众多的生灵……一怒之下,他脱下龙衣,向那山神出没的地方罩去。后来这龙衣罩的地方化成了一座山,人们就管它叫“龙顶山”。传说毕竟是传说,无人去细细考证。不过,这座落在龙顶山上的九间棚村,倒是一个揉进了真实的传说。那是260年前的一天,一刘姓母子逃难爬上了这龙顶山。在那座大自然造就的石棚里,他们住了下来。也许是龙的庇佑吧,这刘姓母子居然也平平安安地活了下来。时间飞逝,光阴荏苒,石棚的人分了一家有一家,这石棚也隔了一间又一间。到了1963年,石棚就已分割成九间,“九间棚”村也就由此而得名。然而,龙的施舍是有限的,龙的庇佑也是有代价的。龙顶山在养育人们的同时,也将愚昧无知、麻木和惰性偷偷地注进了九间棚人的躯体。有谁能相信,到.1984年.,龙顶山上的人还处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中,山上山下竟是两个世界:山下电磨飞转,山上还延续着那首悠悠舂米歌;山下电灯通明,山上却还迎合着那支油灯嘶鸣曲;山下书声琅琅,山上却还回响着吱吱呀呀的求天拜神声。唯一能沟通山下联系的大概就是那块门板,每天四个小伙子抬着,将山上的东西抬到山下,再将山下的东西抬到山上。贫穷和落后象一只恶魔折磨着这些龙衣庇护下的人们。夏天的褂子冬改袄,五冬六夏睡干草。龙顶山啊,这就是你的历史吗?面对这冷冰冰的现实,人们在思索着、探求着,也在奋斗着。1984年春节,忙活了一天的人们渐渐地睡去了,九间棚村刘德敬家里,一场争论却在紧张地进行着。煤油灯下,一老一少就着一壶“老白干”,老的说:“我这几年的心血算是白浪费了,本以为你是条龙,能支撑起咱龙顶山的门面,可你,是条棉搓的绳子,越往上举越举不起来。”“三叔,我怕。”“怕什么,怕我扯了你的后腿?我知道你是咱村的果树技术员,每年光捣鼓果树也能挣他千儿八百的。我知道,你父亲当了一辈子村长,.最后在‘文革’中含冤而去,你是不想再当这个龙顶山的‘官’了。” 说这话的就是九间棚村的老支书刘德敬,这年轻的后生就是村支部委员刘嘉坤。这不,老支书瞅准了嘉坤是棵好苗子,正准备着交村大印呢。“嘉坤,我老了,你应该给咱龙顶山人争口气啊。”老支书语重心长地说。“什么、什么?咱龙顶山人!我恨透了这个称呼。”那是在他上初中的一次历史课上,老师讲到了北京猿人,说到“北京猿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时。不知是谁冒了一句:“该和九间棚的龙顶山人是弟兄们吧。”他听了,脸一下子红到脖子根。还有一次,他下山赶集,一个山下邻村的青年凑过来:“嘉坤,听说又下来救济款了,可该你们龙顶山人发财了。”他听了,仿佛被人戳了一刀,顿时觉得比人矮了一大截子。听了老支书这句话,小伙子坐不住了,他抬起头,一拍桌子:“咱龙顶山人应有骨气!三叔,我听你的”。1985年春天,刘嘉坤走马上任了。他象一块干透的海绵,一上任就拚命地去吸收外界的潮气。这不,就职的第二天,他就背起了铺盖卷,开起了他的“11号”,到山下考察学习去了。他到了费县的下牛田村、大菠罗湾村,到了本县的北王家庄。他从这些先进单位的经验中找到了自已的差距。回来的路上,他这样谋划着: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们龙顶山人就是要在这“山”字上作作文章。他三十刚出头的年纪,多年的山顶生活,炼就了一副钢筋铁骨。回到家里,他把铺盖卷往床上一扔,撕了一块煎饼就上山了。他,从山东头走到山西头, 又从西头走到北头。每走一步,他都在心里数着,全村的四个自然村他整整走了11500步。他又找了根尺子,测量了一下一步的距离,不多不少,正好是一米。根据这两个已知数,得出了四个自然村的间距为23华里。他把这些数字记在小本子上。接着又用同样的方法,他从山上走到山下,又从山下走到山上,找出了山上山下相隔的距离:19华里。他想着这些数据,自言自语地说:“这个愚公还不太好当呢。”根据这些数据,他提出了任职期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集中力量打通一条下山路,尽快把九间棚村与山下“大世界”联系起来;二、修一座扬程100米的扬水站,把卧龙泉水引上山来,给家家通上自来水;三、把高压电扯到山顶,给家家装上电灯;四、发动村民栽植果树,人均保证果树100棵;五、五年内使全村2000亩荒山全部变成果园。看来,他也很会凑合,五年计划,共订五条,虽然有些重复,但条条都是倒了碾盘砸磨盘——实打实。在九间棚村,在龙顶山上,这也许就算得上是一个宏伟计划了。村民大会上,他的声音不高,但会场却炸了锅。有的说:“刘嘉坤是做梦娶媳妇,净想好事。”有的过来给刘嘉坤算账:“就凭咱这百十号人,三四十个劳动力,就是砸巴砸巴都填到山上,怕也填不满一个小沟!”“初生牛犊不怕虎嘛。”当然,更多的人还是为之振奋和鼓舞。老支书刘德敬拍着刘嘉坤的肩膀:“你小子是好样的,我琢磨了这么多年的点子到底叫你给想出来了。”干就象干的。刘嘉坤真的豁出去了。架电、修路、引水、栽树,要干的实在太多了。那就先从架电开始吧,这是一项前任未尽的事业。刘嘉坤这样想着,谁知刚一开始,困难就跳出来和他作对,资金短缺问题明明白白地摆在他面前,他下意识地将路边的一颗小石子踢得老远,“好家伙,我既然上去了,是决不退却的”。回到家里,他翻箱倒柜,将自己包了又包、裹了又裹准备修房子的300元钱捧了出来,其他干部群众也都学着自己的书记纷纷拿出自己仅有的积蓄。很快,12600元资金就凑齐了。村民们齐上阵,抬的抬,扛的扛,仅用了十几天就把电引上了山。通电那天,全村热闹得象开了锅,不少户亮了一夜的“长明灯”,75岁的刘德兴扶着电线杆流下了眼泪,他说:“还是你们年轻人的本事大,过去我连做梦都不敢想的事,你们给干出来了。”通了电,给龙顶山带来了光明,刘嘉坤的心里也豁朗了许多。正当人们欢庆的时候,他又悄悄地下山了。他跑到县里,请来了道路规划技术员。路是规划出来了,可是一合计工程量,至少需要搬动土石两万方。再看看他们的劳力,那位技术员发话了:“你们九间棚别的什么不干,光修这条路也得五年。”听到这些,刘嘉坤楞了,心里说:“我的天哪,五年,我的五年计划难道泡在这条路上不成?”打发走了技术员,他心里长出了一口气,转而又伸了伸腰,自信地说:“那就试试看吧。”他迈开那精确得不能再精确的步子,将第一期工程,7华里长的盘山路一步一步地按人口分开,一次承包到户,包完之后,他要了一段难度大、难施工的艰险路段干了起来。回家吃饭得占用时间,他索性在靠近工地的悬崖下搭起一个小草棚,吃在工地,住在工地。看到他这种精神群众哪能坐得住呢。数九寒天,冰雪封地,刘嘉坤带领的这支队伍却斗志正酣。过年了,山下鞭炮齐鸣,龙顶山上却一片叮铛的锤声。人们发现,工程从开始到结束,刘嘉坤除了到上边开会外,几乎都守候在工地上。有一次,工程正进展到节骨眼上,他的大孩子得了重病,妻子在家急得团团转,几次捎信要他回家看看。没办法,他只好把自己的亲戚叫来,护送孩子到山下住了院。一连6天,直到孩子病愈出院,他都没离开工地一步。妻子背着孩子一步一挪地来到工地,见了丈夫,边哭边埋怨:“你这个铁心人,俺娘们都不是你家的人,你跟这公路过日子去吧。”1985年春节刚过,一条长7华里、宽6米的盘山公路修通了,共用炸药17750斤,钢材3000 斤,搬动土石20000多方,投工16500多个,投资15500多元,整个工期仅用了5个月,比原计划提前了4年多。当第一辆汽车开上龙顶山时,刘嘉坤这个刚强的汉子,眼睛模糊了。通了路,结束了门板运输的历史。刘嘉坤的心里又打起了引水的算盘。这个喝龙顶山泉水长大的年轻人,他深知水在九间棚人民生活中的位置。多少年来,龙顶山的人们被水困扰得够苦了,为了水,多少人流干了眼泪;为了水,多少人累断了筋骨。晚上,他躺在床上,眼前又浮现出前几年春旱的情景。那是他刚上任的第一个春天吧?天实在太旱了,地里下种需要水,果树开花需要水,人畜生活需要水,水成了人们生命中的生命。村西唯一的一眼山泉几乎断了流,为了保住人畜吃水,他当众宣布:村西的泉水限量供应,只准饮用,不准浇树下种。那是哪一天呢,他记不清了,他的妻子从山下挑水累坏了,就挑了一担泉水栽了地瓜。他发现了,不容分说,把妻子狠狠地训了一顿,并当众交出了10元罚款,还在喇叭里作了公开检讨。为这事,妻子气得嘴噘了足有一个月。想到这旱,他一骨碌爬起来,带上火把,只身攀上了村西北悬崖上的卧龙洞,实地查看了水源。等他拖着满身的泥水从卧龙洞回来,天已经亮了。而一个大型扬水站的“腹稿”也成熟了。这又是一场艰苦的战斗。打眼放炮,清基砌石,都得用绳子把人吊在半空进行。那场面,任你在多么惊险的电影中都是很难看到的。刘嘉坤属乐观派,他把大家招呼到悬崖旁,把绳子往自己腰里一系,回头笑笑:“这‘吊绳舞’还是让我先跳跳吧。”又是四个月过去了,他熬瘦了,他累垮了。然而,一个二级扬程、铺设管道3300米、砌垒石渠7华里、配套1 0个蓄水池的引水工程完成了。1986年5月25日,是刘嘉坤最难忘的日子,也是九间棚村最高兴的日子。上午8点,3部电机一开,清清的泉水顺着引水管道乖乖地地爬上了龙顶山,顺从地流进了九间棚。人们捧着这远道而来的泉水,一个劲地跳啊、唱啊、笑啊。刘嘉坤也乐得跳起来。是啊,龙顶山从此结束了缺水的历史,他能不高兴吗?晚上他把妻子拉到怀里:“孩子他娘,还生我的气吗?这回有的是水了,你尽管挑吧。”妻子回敬了他一句:“亏你还说得出呢。”今年春天又闹大旱,.山下的果树好多都落了果,而龙顶山上,塑料管一扯,咕嘟咕嘟的清水直接流到果园,流进农田。水龙头一拧,.哗哗的泉水溜溜地流进锅里,省去了挑水之苦。时不时的,有人还哼上几句:湖中鲤鱼山上来,半山腰里荷花开。龙顶山上裁梧桐,招得凤凰翩翩来。听到这些,刘嘉坤只是一个劲儿地笑。通了水,整个龙顶山活了。刘嘉坤事业的触角又伸向了商品生产。他根据自己村地处偏僻、山场广阔的特点,毅然选中了果品生产项目。老祖宗留下的几棵梨树,品质低劣,商品率极低。1986年春节,他从报纸上了解到河北产一种优质梨的消息后,第二天就带了两个同志出发了。没膝的雪地上留下了一行深深的脚印。困了,他们在候车室打个盹,饿了,啃一口自带的凉馍馍。4万多棵鸭梨接穗,足有500多斤,他们从地下扛到车上,又从车上搬到地下,硬是从河北带到了龙顶山。现在,1000多棵老果树都得到了改良,商品率成倍地增加。龙顶山石头多,公路一通,运输方便,刘嘉坤又谋划着上了一个石子加工厂,使2 0多名劳力农闲有了活干,去年该厂盈利2万多元。三年多来,龙顶山上留下了这样一组数 字:1984年,人均果树8棵,人均收入350元;1987年,人均100棵,人均697元。共修环山路26华里,铺设管道23华里,建扬水站2 座,蓄水池23个,总蓄水量2万立方。共获得省、地、县发给的奖状15个,锦旗7面……龙顶山出名了,九间棚出名了,刘嘉坤也出名了。中央、省、地、县的领导多次登上龙顶山视察。省政府顾问朱奇民看后拉着刘嘉坤的手,非要合个影不可。连外国友人日本驻华大使一等秘书大久保寿夫先生,也给九间棚村以高度评价,称赞刘嘉坤是个干大事的人。三年来,刘嘉坤先后被评为省、地、县先进生产者,模范共产党员。去年,他作为一名优秀党员参加了山东省第四次党代会。今年,他又被选为省第五次党代会代表。刘嘉坤啊,你不愧为龙顶山人。
注:此文是最早综合报道九间棚事迹的稿件之一,写于1988年8月6日,同年发表于《大众日报·农村版》。作者魏殿玉系平邑县政府顾问、蒙山文化研究会会长;彭进平系中共平邑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蒙山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沂蒙脊梁(上)一一山东平邑县天宝乡九间棚村史一页季学坤
九间棚的老传闻
这是一个真实而又古老的故事。拂晓。已经能辨清周围的一切了。一群逃难的乞丐,衣衫褴褛、满目凄然,各自挑着可怜的家当,沿着崎岖的石阶,前后拉扯着拧成一条锁链,手足并行,艰难地攀上陡峭的石壁,攀上荒无人烟的龙顶山。跋涉的结果,使他们喜出望外。山腰上有一处能避风遮雨的向阳大石棚,石棚东侧流淌着还算清澈的山泉。年长的刘老太太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向众人说:“就在这儿安家吧。”自此,石棚当了屋顶,石板当了卧床;野果充饥,山泉解渴;刀耕火种,繁衍生息……他们为什么要来到这与世隔绝,无路可行的荒山野岭?或许是逃避兵荒马乱的战火?或许是觊觎山上的果腹之物?如今已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但有一点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他们要活下去,要在艰难和绝境中求生。据石棚旧址前的“简介”记载:……后来,随着儿女们分居,就把石棚用石片隔开,逐渐形成了九间,九间棚由此得名。……。从那时开始,已经经历了260个春秋……。
辛酸的龙顶山啊!
龙顶山,空顶着龙名。缺水,无路。自从老祖宗选择石棚栖身,九间棚人就与这龙顶山相依为命。依然是悬崖陡壁,只有老祖宗开辟的一条细若游丝的羊肠小道飘飘悠悠地沿崖壁垂下。谁家买了自行车,推不上山来,只好放在山下亲戚家。依然是一眼小泉,人口多了,水不够喝,只得下山去担。姑娘们不肯嫁到山上来,因为它太贫穷、太干旱、太原始、太荒凉。外村的人叫龙顶山“干顶子山”、“黑顶子山”、“光棍子山”。本村的人也羞于启齿,外出赶集或办事,红着脸自称为山下某村某村人。龙顶山,上山下山的唯一运输工具是一块门板。山上的猪养大了,须请四个壮小伙子用门板抬着下山去卖。每每如此。山下人见了就要嘲弄:“抬的急病号吗?”真的就让山下人说着了。那年春天,村民刘嘉坤的父亲患了急性阑尾炎。等用门板抬到山下医院时,已无法救治。医生责怪迟了半小时,送了老人家的性命。从此,刘嘉坤心里暗暗记下了这块门板的沉重与耻辱。这耻辱有一笔账:龙顶山上共有耕地112亩,分为大小3100块,就象和尚的百衲衣披在23条山梁上。1978年全村人均口粮200斤,人均收入40元。几年后,全村20个已到婚龄的男青年有13个说不上媳妇。辛酸的龙顶山让村民们编出了辛酸的歌谣:龙顶山,没龙眼。出门望悬崖,走路难于上青天;水论瓢,一人一天两碗半;星当灯,省下油钱来买盐;闺女嫁出去,媳妇不上山;夜晚树下听鸟喊——老,老天!编归编,唱归唱,九间棚百多号人还是想在这龙顶山上生存下去。祖先们那种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在他们的血液中滚滚地流动:中华民族所富有的吃苦耐劳、勇于牺牲的古老传统在他们的性格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总在期待,期待着崛起的契机!
共产党员,站出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把龙顶山吹醒了。当九间棚人看到山下原来并不比他们富裕的村庄一两年功夫安上了电灯,盖起了新房,办起了企业,有的人家还买上了彩电、骑上了摩托车时,他们震惊了,心急了。于是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开始把目光盯向山外。他们要到外面去闯世界了。有人去关东,有人去内蒙;有人贩黄梨,有人做木匠;有人开了小商店,有人办了豆腐房。收入在拉开,人心也在拉开。有人富了,但更多的农户仍入不敷出、叫苦连天。那些再也吃不上大锅饭的人更是怨天怨地。村民刘加五三天两头在大街上喊:“共产党反正得叫老子吃上饭!”这一切,让当时的党支部委员刘嘉坤看在眼里,听进耳里,疼到心里。他和一些哥们唧咕:“咱们能骑车卖山楂,可全村都行吗?象加五这号没本事的咋办?”党员廉茂元也说:“这不是长法儿,九间棚要致富,光靠咱几个能人蹦跶不行!”党支部召开了全体党员会。老支书刘德敬语重心长:“过去毛主席讲集体主义,现在又有了党的富民政策,咱们就靠这些,让九间棚致了富!”几次党员会“会诊”的结果,大家统一了认识:九间棚要富起来,必须先改变生产、生活条件。要架电、修路、引水!要靠集体的力量,全体九间棚人民的力量!这力量的要素就是:人心、劳力、资金和时间。首当其冲的是人心。九间棚的全体共产党员知道,要想全村人一条心,首先是党员要拧成一股劲。谁知第一次村民大会砸了锅。刘德敬找人算过,把电架上山,光是水泥杆和电线,再加上和山下几个村共同承担的份子钱,一共需要1.2万元。而眼下村里集体名义下的全部家当,只有一部柴油机,一个档案橱和一张两屉桌。这1.2万元,全村人均摊79元,整整两年的收入!人们想电、盼电,可听说要集资,都害怕了。“老天,1万多块够咱全村点几辈子油灯的?”“儿子结婚还没盖起新屋,俺不摊份儿!”会开了半截,群众纷纷离去。刘德敬拦也拦不住,喊也喊不应,急得直跺脚。看着离去的人群,双手抱着头哭得老泪纵横。从1960年起就坐九间棚第一把交椅的刘德敬,大事小事哪样不让群众信服,群众哪回不支持他?可万万没想到,今天他的话不灵了。人们在摸索道路时,必会有一些曲折。1982年全国农村实行大包干后,调动了广大农民难以估量的积极性,自然也难免产生一些消极因素。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不少人要保住自己的利益,甚至有人不惜破坏集体的利益以满足自己的私欲。九间棚一些邻村就发生过哄抢集体财产、乱砍滥伐山林的恶性事件,有个农民为哄砍集体树木,还跌下山涧丧了命。这些对九间棚人或多或少是有影响的。但是九间棚的共产党员们没有退缩,他们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凝聚九间棚群众的人心!第四次村民动员大会上,年青的党支部委员刘嘉坤霍地站了出来,声泪俱下:“龙顶山这么大,能种粮,能栽果。为什么我们照样受穷?为什么小青年说不上媳妇?还不是因为电、路、水三不通?不干对不起子孙后代,对不起老祖宗。不干什么都没有!”他拉开话题,讲述了九间棚人世世代代在闭塞中被穷困折磨的苦难和屈辱,直到讲成了泪人。他深深地给父老乡亲们鞠了个大躬,当场拿出准备修房用的300元撂到桌上。会场上一片哭声。老支书刘德敬拿出500元。老会计刘加训拿出1000元。村里的干部、党员倾其所有,300元、200元……党员们分头去找自己的联系户,动员群众集资。每到一家,最让人动心的一句话是:“要为后代想想,还能让他们点煤油灯?”九间棚人心里的大潮哗哗地涨起。父老乡亲们再也坐不住了。许多人连夜下山,卖猪、卖羊、卖鸡。有的找亲戚家借钱,有的拿出了为闺女准备嫁妆的钱。60多岁的赵永兰大娘,把买棺材的钱和仅有的两只老母鸡连同十几个鸡蛋一起硬塞进村干部的手里。3天,仅仅3天。贫穷的九间棚人几乎是靠变卖家当,集起了1.26万元!山下人不相信九间棚能把电架上山。这太难了,平地里也要24人抬一根电杆,凭着九间棚几十个劳力,把电架上海拔640米的龙顶山,不是做梦吧!九间棚人豁出来了。男的、女的、老的、少的,16人就抬起一根电杆。凭着他们沂蒙山般健壮的脊梁,硬是把一根根电杆抬上了山崖。肩磨破了,用手抹一把。人累瘫了,青石板上一躺。一人领头,众人相和,高声唱起那久远的昂奋的山歌。他们就是要显示山里人的骨气和性格。短短20来天,一条闪光的电线从山下拉到山顶。通电那天,当九间棚村头第一盏电灯闪烁出醉人的光彩时,人们围坐在电灯下,说啊,笑啊,整整乐了一夜。他们痛快,因为他们见到了九间棚的光明!
妻子背上画蓝图
老支书刘德敬累倒在床上。他把刘嘉坤叫到家里。“坤儿,俺是瞅着你长大的,你有出息,我老了,没有多大作为了,改变旧山河,建设新农村要靠你们年轻人哪!”1984年冬天,刘嘉坤接任了九间棚党支部书记。他知道这担子重。刘嘉坤也是逃难者的后代。刘嘉坤的父亲,当年抗日救国、拥军支前就抢在头里,解放后当过合作社的社长,为村里的事没少操心。刘嘉坤打小就知道共产党员应该是啥样的人。上任的第一天,他带上煎饼、咸菜和几个零花钱,骑自行车取经去了。费县的下牛田、平邑的北王庄,好做法记了满满一本子,装了满满一脑子。回来的那天夜里,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不知不觉竟在妻子的背上比划起来,象是小学生在做几何题。妻子被他搔醒了:“咋?你啥时和俺开过玩笑?累了几天了,快睡吧。”“噢,中!就这么干。”刘嘉坤没有听进妻子的话,他在妻子背上比划的是一幅蓝图,为这蓝图,他入了迷,发了“疯”。这蓝图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党员、干部们商讨了多少回。这是一个架电、修路、引水、整地、栽树、发展商品经济,自力更生建设家园的五年计划,此时正在他的脑子里,也在妻子的背上,完全成熟了。第二天,村民大会上,刘嘉坤立下了军令状:“我们九间棚还得大发展。五年计划干成了,俺多少拿点补贴,干不成,处置俺,俺不喊一声冤。俺认准了,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没有干不成的事。”话语铿锵,震得九间棚人人心激荡,震得龙顶山山梁打抖。修路!一溜石标从山顶长蛇般延伸到山下。县城里请来的工程技术人员经实地测量得出了数据:盘山公路全长3500米,需搬动土石两万方,投工1.5万个。全村40多个劳力,别的不干,光修路也得5年。九间棚人恨不得一个早晚让龙顶山变了模样,哪等得了5年!“拼了。半年,我非拿下它来不可!”刘嘉坤真的要发疯。资金,还是老支书的“招”:党员、干部带头奉献。老会计刘加训又拿出1000元。老支书刘德敬刚盖完屋,手头没钱。他当天下山借来3000元送到村办公室说:“坤儿,放胆子干吧,有什么困难俺帮你顶着。”这位老支书至今还有500元没还上。刘嘉坤点着凑起来的近万元钱,心里比谁都激动,他看到了一种金钱买不到的精神和力量。这种精神和力量构成了大包干后九间棚式的集体主义。3500米路段以记义务工的形式,一次承包到户。党员、干部一米不少。上至70多岁的老汉,下到10几岁的娃娃,加上外村来增援的亲戚,呼呼拉拉,一下子铺了满山。没有吊车,没有风钻,只有最原始的工具和一双双有力的大手。刘嘉坤承包了悬崖处最艰苦的路段。他在工地上搭个简陋的小棚,吃住在那里。寒风凛冽,大雪纷扬,山野在吼,人群在吼。刘嘉坤7天没回家了,妻子哭着来到工地。“他爹,俺知道你忙,可孩子高烧40度,你不能不管呀!”“工地上一天要放100多炮,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俺不能舍了大家顾小家呀。”妻子抹着泪走了。给孩子看病的大夫骂刘嘉坤对亲人无情。几个月以后,修路工程已近尾声。刘嘉坤患了食道炎,三天没进饭。他外出弄炸药,一头栽在半道上。人们把他抬到山下医院,那个大夫这才认识了九间棚的党支部书记,后悔上次骂了他。村民们跟刘嘉坤一样地干。青年刘加友不慎摔倒,右手碰到一块刀削般的石棱子上,顿时伤口外翻,鲜血直流。到医院缝了两针,又一头扎进工地。别人劝他歇工,他说:“俺左手还能掌纤,不能误了整个工程。”数九寒天,冰雪封地,可钢钎“热”得蹦火星,乡亲累得满身汗。转眼到了年关,刘嘉坤和村干部们商量,让大伙歇歇身子,吃了过年饺子再干。大伙却说,就让这过年饺子在工地上吃吧,留个纪念。刘嘉坤见大伙情绪高涨,干劲正酣,高兴地说:“咱们年三十打200个炮眼,到时一起炸响,同山下的鞭炮比试比试!”“轰……轰……”,硝烟四起,炸声如雷。九间棚人个个脸上露出了节日的欢笑。只用了5个月,一条宽6米、长3500米,大小24个弯的盘山公路通车了。整个工程用去炸药1万公斤,压断扁担200多条,磨秃钢钎1000多根。5月25日通车这天,村里买了18盘百头响的鞭炮,从山下一直放到山顶。披红挂绿的大卡车在盘山公路上撒着欢地跑,爆碎的纸屑,连同抖落的山花一起,如千万只彩蝶在路旁飞舞......山下,一群游览天宝山仙境的外国人被这隆重热烈的场面吸引住了,纷纷感叹:中国农民,了不起!九间棚人又何尝没有感叹呢?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征服了大山。
有人坐在炮眼上
九间棚人刚修完路,还没来得及弹掉身上的泥土,又截沟填壑,一口气修了三个蓄水池,供天旱时浇果浇庄稼。苍天却有意给九间棚作难。第二年春天,早魔肆虐。新修的三个蓄水池全干了个底儿朝天,10万株雪花梨树,眼瞅着要旱死,就连祖宗曾赖以生存的那眼当家小泉也几欲干涸。整个龙顶山像个干柴堆,一点就会烧起来。一些到外村挑水吃的村民被人家摔了瓦罐,于是,石棚前的山泉旁排起了等水的长队。旱情在持续,为了保证全村人都能吃上水,村里派专人看护山泉,按人口用木瓢分到家家户户。并规定:任何人不得私自到泉边取水,违者从重处罚。刘嘉坤红着脸将“帅印”盖到告示上。抢水的事还是发生了,而且最后一个抢水的竟是刘嘉坤的妻子。自己定下的规矩自家人违犯,就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刘嘉坤当即在村里的大喇叭上作了检讨,向村委会交了10元罚款。窝了一肚子火,怒气冲冲回到家,见妻子听了大喇叭罚款的事还在哭泣,他扬起了粗壮的胳膊。孩子一下子窜过来,护到娘的身前:“爹,你不能打俺妈,妈看你累,咱分的水都尽着你喝,俺娘俩一天多没喝水了,妈是看俺渴呀!爹,咱啥时候能喝上顿饱水呀!”刘嘉坤眼圈红了,哪里还下得去手。他惭愧极了,一把拉过孩子,像是小学生对老师下保证:“孩子,爹对不起全村人。今年,不出今年,爹一定让你和你妈还有全村人喝上甜甜的水。”刘嘉坤不信九间棚方圆10多公里的地盘上没有水。他来到村里最年长的刘德星老人家。老人讲了个神话般的传说:卧龙山的绝壁上有一个山洞,洞里有个卧龙泉,老辈人说那里是龙王的西宫,脉连东海,天多旱也不干。卧龙山就在国营林场的西面。刘嘉坤要验证这传说。备上草把煤油,只身一个攀葛扯藤摸到山洞里。举火观望,不禁被眼前的景象惊呆。冷森森的泉水直入山洞。把水扬上山。卧龙泉处在高达30米如刀削斧劈般的悬崖中段,上不靠天下不着地。悬崖上打炮眼,那场面胆小人看都不敢看。刘嘉坤把绳索系到腰上,第一个悬到半山腰。党员跟着下去了,团员跟着下去了,青壮年群众也跟着下去了。悬崖上响起了“敢死队”清脆的锤声和沉闷的爆响。人们忘记了疲劳,忘记了危险,也忘记了农时。正值采银花的季节,可村干部的银花大都干在花棵上,每家损失上百元。扬水站修了半截,又一场风波平地而起。起因是外出采购扬水站设备的支部委员张如意和会计刘加才,10多天了还没回来。有人怀疑说:“八成是在济南游山玩水,把大伙的血汗钱花了。”不肯下力气干苦活却敢玩命的刘加五听了这话,一屁股坐在炮眼上,向大家喊开了:“咱们在家拼死干活,干部用咱的血汗钱吃喝玩乐,这日子还有啥奔头,不如死了痛快!”这时,导火索正嗤嗤地冒着烟,眼看着就要丢人命。刘嘉坤不顾一切地冲上去,从炮眼上拖下刘加五,按倒在地。炮声响过,刘加五哭闹未停。瘫在地上不起来,狂呼滥叫煽动人们“罢工”。大伙的心绪被搅乱了,一些群众不想再干了。刘嘉坤心急火燎。九间棚常年干工程,苦和累算不得什么。重要的是他们还没有得到较多的实惠。商品经济的大潮冲击着城市,也冲击着农村,经商的热浪卷走了众多的农民,炙伤了大片的土地。还拴在龙顶山上的人们感到,他们的劳动“贬值”了。何况平邑县被定为全国重点贫困县,九间棚又曾是平邑最穷的山村之一。不少人想坐在家里哭穷,“让上级派人来搞工程”,等着向国家伸手。刘加五这一闹,也就闹出了风波。这场风波是对九间棚人的严峻考验。“九间棚就是九间棚,而不是八间棚。咱们得做出个样来,让乡亲们看看,九间棚的党员没一个孬种!否则,大业难创啊!”党员会上,刘嘉坤的话掷地有声。铁锤、钢纤、镢头、铁锨全摞在工地。党员们又各自去找他们的联系户了。就在这天夜里,张如意和刘加才带着满载的货车,风风火火地回到了九间棚。当他们听说了刚刚发生的一切,趴在刘嘉坤的肩上就哭开了。他们受委屈了。第二天,党支部在引水工地上召开了村民大会,满面憔悴的张如意和刘加才讲述了外出十几天的经历。为买大口径塑料输水管,他们跑遍了淄博没买到,又马不停蹄连夜来到产地济南,饿了啃口干馒头,渴了找点凉水喝,白天路上跑,晚上去蹲火车站的屋檐,连公共汽车也舍不得坐。济南也买不到,他们就苦苦哀求塑料厂,厂家被感动了,答应为他们临时突击加工,但是得等三天后才能提货。他俩这才找了间小旅社住下,为每天付6角钱的住宿费而惴惴不安,心急如焚。提到货后,他俩当即雇了一辆卡车,匆忙往回赶。路上用7元钱请司机吃了一顿极简单的饭,又用仅剩的2角钱分两次给司机买冰糕吃。卸下货,他俩又累又饿都晕倒了。司机受了感动。后悔不该吃这两个“小气鬼”的饭。情况一介绍,台上台下都落了泪。刘嘉坤因势利导:“咱九间棚能有今天,兄弟爷们出大力了。现在国家还穷,别说帮不了大忙,即使帮上忙也得人来干,咱们为国家分点忧,发扬咱们的拼命精神,不等,不靠,不要,用咱的双手把九间棚彻底变个样!”立时,台下又响起了一片掌声。刘嘉坤再次来到工地,不禁大吃一惊,干活的人比过去增加一倍,坐炮眼煽动“罢工”的刘加五让妻子从山下请来了9位亲戚帮工,个个都是壮劳力。艰巨的扬水站工程仅用了20来天就提前竣工了,全村人都喝上了甜甜的水。水的风波平息了,党员们经住了考验,群众也经住了考验。干部、党员受了委屈,但这委屈换来了人心,九间棚人一定会跟着党走。这委屈就值得。其实九间棚的党员干部哪个没受过委屈呢?
当干部就得吃亏
修路那年。开山炮炸起的碎石铺天盖地砸落下来,四棵冠如巨伞的黄梨树,顷刻间被撕得枝断皮剥。树主老人心疼极了,坐在树下哭天嚎地。这四棵黄梨树是他的命根子。大儿子被粉碎机轧断了腿,治病拉了2000多元饥荒,还账就指望着它;家里吃的、穿的、用的也指望着它。谁知盘山公路三绕两绕,四棵梨树全暴露在炮口之下。“赔俺梨树!”老人一把抓住刘嘉坤的衣领吼起来。“凡是损失都要赔,但得等到秋后,结多少果村里赔你多少果。“赔俺原样的,要原样给俺安上!”老人越说越气,抓着刘嘉坤撕扯起来,他的几个儿子一拥而上,把他按在刚起炮的乱石窝上,好一顿拳打脚踢。其中一个还抱起一块石头,要砸死他,亏得给众人拉开了。刘嘉坤拖着青一块、紫一块的身体回到家,一头钻进小东屋,闩了门委屈得抱头大哭。妻子、孩子都来叫他吃饭,他不开门。全家人都成了泪人。刘嘉坤是九间棚公认的能人,他懂果树管理,又有经济头脑。大包干那阵子,往南方发大车贩黄梨,一趟就挣200多块钱。他舍了自个富裕的道,砸锅卖铁般地一心带领群众改变落后面貌。图啥?还不是为九间棚人都过上富裕日子?可今天,为了几棵梨树,竟换了一顿揍!难怪他铁塔般的汉子掉眼泪,但这口气他得咽下去。村里的几个青年人不干了,要为刘嘉坤出气。刘嘉坤说:“咱谁也不整,当干部、是党员,就得吃苦、吃亏、吃气。你们大伙瞧着我,我怎么说的,就怎么做。”次日上午,九间棚人都集合在工地上。树主父子自知理亏,拉着架子准备挨整。不料刘嘉神笑脸相敬,竟作开了检讨:“老少爷们,俺还年轻,哪句话说得不对,哪些事处理的不妥,俺表示道歉,请大家原谅。眼下大家伙还得紧紧手,多吃点苦,多受点累,为了咱龙顶山的好前景,俺先在这谢谢大伙。”被打的事,一字不提。群众都说:“嘉坤宰相肚里能撑船,是个人物。”打人的父子几个找到嘉坤表示服了。那老人后悔地说:“你是为全村,俺是为自家,俺错了。今后你昨说,俺咋干。可别为这事生气了,咱九间棚还指望你领着大伙朝前奔呢!”连续几年兴建工程,全村家家户户基本上都被掏空了家底,日子过得挺紧张。特别是到了过春节时,更显得捉襟见肘。1987年春节,刘嘉坤领着村干部逐门挨户走访,对群众的生活作了妥善的安排。刘嘉坤从自己家里拿出一袋面粉,分给了村里的两位孤寡老人;又割了5斤猪肉,悄悄送给了负债最重的一户人家。可他自家的饭桌上,除了一碗豆腐,再没有别的菜,娘俩对着掉眼泪,这哪叫过年哪!刘嘉坤哄了妻子,又哄孩子,然后压低了声音:“谁也不能说出去,咱是干部,不能向群众诉苦。”这就是九间棚的共产党员,他们不一定能讲出什么大道理,但是他们知道,共产党员就是要为人民谋利益,就得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九间棚的共产党员们就是凭着这样一种信念,一种朴素的忠诚,从事党的工作,也赢得了人民群众。九间棚的乡亲们,常常悄悄地到村干部家的责任田里帮忙干活。当年的落后分子刘加五,已成了村里的好青年,他说:“俺村的干部最辛苦,心里装的全是集体的事,家里活儿根本就顾不上,这样的好干部难找,可俺们心里过意不去呀!”有报道说,本县一些村庄的农民,自发到这里参观后,硬拉着本村的干部去受教育。开始有的干部不肯去,群众就当着他们的面骂娘:奶奶的,光说不干顶屁用,去看看人家九间棚的干部是咋当的?有好干部才有好群众哩!这话听起来似有偏颇,但是细想又不无道理。不是我们的党不好,也不是我们的社会制度不好,是有些党员干部不像共产党的样!如果我们的党员都像九间棚的党员,为人民利益能丢家弃舍,做真正的共产党员,那么党的事业就会兴旺发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会越走越宽。正是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共和国,我们今天发扬光大先烈们的精神,我们的共和国还能建设不好吗?
九间棚的新传说
这是一个真实而又新鲜的故事。辛酸的龙顶山已不再辛酸。刘嘉坤当年提出的五年计划,已提前一年全部实现。昔日的干山顶实现了水利化,2100亩荒山栽上了19万棵果树,8万棵松柏,村里办起了罐头厂,石料场,种猪场,家家通上了电,户户接上了自来水。让我们再来看九间棚简介:……近几年来,共修凿盘山、环山公路16公里,修建扬水站两座,蓄水池38个,群众集资15万元,投工10万工日,共动用土石14万方,现在52户住上新房,80%的户看上了电视。1989年全村人均收入800元,人均口粮700斤,果林产果7万斤……谁能相信,这是九间棚村40~50名劳动力,用了4~5年时间所取得的成果。然而这确实是真的。九间棚的巨大变化,使九间棚人坚定了跟共产党走,跟社会主义上的决心。消息传到四面八方,人们纷纷涌来,近一年时间,竟有6省320个县来人考察。前来参观的人异口同声:“眼下咱农村就得需要这么一股子劲!”临沂地委书记王渭田评价九间棚人是:“团结奋斗,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山东省常务副省长高昌礼夸赞九间棚人:“吃苦,吃亏,实干,开拓。”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铁映前来视察时,不禁连声称赞九间棚人“真不简单!”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同志在看到有关新闻报道后,也很受感动。他在写给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的信中说,他们在那么穷困落后的地方,依靠自己的双手艰苦奋斗,改变了家乡的面貌,人均收入达到七八百元的水平,实在是了不起的成绩。现在我国类似这样的地方还不少,农村富余的劳动力很多,这是我们的一大优势。如能有像九间棚村这样公而忘私的党员干部带头,党员又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就什么样的困难也能克服,什么奇迹也能创造出来。当写完了这篇报告文学,我又来到九间棚。正值天宝梨花盛开的季节,龙顶山显得格外美丽。九间棚的领头人刘嘉坤却憔悴了许多。这位36岁的沂蒙大汉向我描述了龙顶山的明天:“俺九间棚今天不如人家,明天一定要超过,俺们要在下一个10年规划里,铺柏油路,建居民楼,修大花园,要让龙顶山变成花果山,要让九间棚变成都市般的新农村!”想着九间棚的巨大变化,看着村干部们用四五年的津贴费建起的学校、办公室,抚着用乡里发给他们的奖金购置的新桌椅,我的思绪如潮:九间棚人也许没有意识到他们用集体力量创造出奇迹的九间棚精神,正是党中央所提倡的,加强党的领导,艰苦奋斗,走社会主义的富裕道路的精神。他们和党中央想到一起了,他们辉煌的业绩正是党中央英明决策的有力证明!九间棚人在与贫穷作艰苦的斗争时,也许未曾有过“都市般”的幻想,但他们今天却可以自豪地举起开山巨斧,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丰碑上,深深凿下一个光荣的名字:地处沂蒙山区的山东省平邑县天宝乡九间棚村。九间棚的共产党员们,九间棚的父老乡亲们,你们打出了沂蒙人的威风,打出了社会主义的威风,不愧为沂蒙脊梁!(此文写于1990年6月,同年9月发表于《中流》杂志。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平邑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蒙山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沂蒙脊梁(下)季学坤
响彻北京的滚滚春雷
足下风云急。一个在县域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小村庄,居然把事情办到国家机关份上,居然有众多顶级科学家、两院院士竞相担纲献技,居然自命不凡地站在中国科技事业某个领域的巅峰上,这是否就意味着这个村庄和这个村庄带头人想必做出了一桩无人与之相埒的不寻常事情来。这就是九间棚。这就是刘嘉坤。这就是刘嘉坤最新也是最神圣的头衔:中国经济林协会金银花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五月中旬的北京,风和日丽,万木竞春。素日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人世尘埃里,似乎多了几许宁静;川流不息、车水马龙的绵绵蛇阵中,仿佛少了往日别样的狼奔豕突,变得更加斯斯文文,亦步亦趋。在现代节奏感极强而又人心浮躁的大都市里,这,或许是个特殊的礼遇。人们形形色色的感官几近聚精会神地来共同感受一则可资信息并能带给他们意外的喜悦。传感器无疑是悬挂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巨楹上醒目的横幅标语:“祝贺中国经济林协会金银花专业委员会成立!”孰知,在这之前,运作并推动中国金银花专业委员会成立的就是刘嘉坤,那个小山村的小人物!独具匠心的刘嘉坤带着厚重的历史责任感,依托九间棚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的坚强平台,到处呐喊,上下奔波,一经感动上帝,由中国经济林协会、国家林业局审查同意,报请国家民政部门依法登记,这才名正言顺取得了合法地位。尘埃落定。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会议室里人头攒动,座无虚席。在拥有中国科技界精英包括数十名两院院士和中国高层领导人面前,刘嘉坤这位沂蒙山区的庄户人却显得有些矜持和紧张,汗珠儿不时侵袭他黑黝的脸颊上,同时挂满了无以复加的激动、自豪和幸福。中国经济林协会会长刘广运的开场白意味深长。他说“为了组织、协调、指导、推动金银花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中国经济林协会决定成立金银花专业委员会,旨在真正促进金银花产业发展。而这个专业委员会法定负责人就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刘嘉坤先生!”霎时,会场上一片空落。在这个专业王国里,“刘嘉坤”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似乎出人意料。有人摇头,有人缄默,但更多的人是期待和信赖。刘嘉坤信步走上主席台,操着一口浓浓的山东腔,开始了他掷地有声的就职演说:“各位专家、各位领导,请相信我吧。我只有一个心愿,通过大力发展金银花,进一步改造中国山区和沙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促使中国农业产业化的裂变和升级,尽快让金银花这一品牌打入国际市场,走向世界!”刘嘉坤由缓到急,将最后一句话情不自主地提高八度,犹如响彻北京的滚滚春雷,大有气吞山河之势。国家机关震动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老领导姜春云紧握着刘嘉坤的双手,给予热情鼓励并欣然题词:“发展金银花产业,拓宽农民致富路。”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情到深处,寄语刘嘉坤:“弘扬九间棚精神,发展平邑金银花。”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杨衍银有感而发:“开发金银花,造福全社会。”司法部原部长高昌礼亦诗亦词:“小小金银花,治病健体富农家。”科技界说话了。以务实和严谨著称于世的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韩兴国致来贺信说:“中国植物学会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愿为加快金银花产业化提供最强力的科技支撑!”舆论界紧随其后,刘嘉坤和九间棚再次成为媒体注目的焦点!人民日报在显著位置,发表了本报记者署名文章:“刘嘉坤,让金银花开金绽银。”新华社则称,“九间棚:打造中国金银花第一园。”消息不胫而走!九间棚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网站上的点击率直线上升,令人目不暇接。之一:九间棚,当年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今天终以它独特慧眼又缔造了新的神话。之二:刘嘉坤身上有着共产党员最本质的东西。他之所以有干事创业的强大凝聚力,是因为在老人眼里他是好孩子,在领导眼里他是好干部,在群众眼里他是好带头人。之三:嘉坤培育出了代表全国最高水平的“九丰一号”四倍体金银花新品种,当上了中国经济林协会金银花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没有一定的吃苦、实干和开拓精神是办不到的。这是新时期对九间棚精神最成功的弘扬!……全国轰动了。
没有商品的精神超市
刘嘉坤从小就爱听别人讲故事,尤其是那些历朝历代兴衰更迭和伟人名流成功或失败的故事。由于父亲过世早,只读罢初中的嘉坤便被迫辍学务农了,听故事对他来说,不仅是生活的需要,也是对知识和修养上的一种补偿。因而,与村里同龄人相比,他显得格外历练和少年老成。即使到现在,听故事这种好习惯一直伴随着他。有一次,有个故事令刘嘉坤犹如五雷轰顶,几乎眩晕倒地。不是别人的,而是原汁原味的关于九间棚的新故事。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刘嘉坤带领九间棚村党员和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战胜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架电、修路、引水、开山、栽果,一举改变了家乡贫穷落后的旧面貌,缔造了伟大的九间棚精神,成为继大寨之后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受到当时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同志的高度评价。于是,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参观者、朝拜者潮水般涌向龙顶山上的九间棚。九间棚热度骤增,刘嘉坤应接不暇。那天,刘嘉坤陪同苏南一批客人先是参观了龙顶山天池、九间棚旧址等外景后,在村接待室又向他们悉数汇报了九间棚创业史,令客人们感动不已,对嘉坤肃然起敬。送罢苏南客人,刘嘉坤被他们墨香未消的留言惊呆了,上面写道:“原来如此。一个小山村最大的资产是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刨掉了穷根,但尚未富裕。没有商品的精神超市,是不会有旷世持久的生命力的!”署名是:“苏南客人一家之言。”何等“一家之言”!刘嘉坤立时像被万条钢锥刺中心肺,心在流血!身在流血!又像身后有无数名杀手正穷追自己一样,恨不得纵身跳下村前那座只有鸟儿才能飞过去的万丈绝壁悬崖!从此,刘嘉坤刻骨铭心地记下了这“一家之言”的份量:几年来,为治山引水,全村父老乡亲平均每人落下数百元外债;村集体欠银行贷款上百万元!第二天早上,召开了党员大会。嘉坤领着全体党员温习了那份“留言”,羞得党员们个个抬不起头来。这时,这位坚强的汉子流下了眼泪,他呜咽着说:“岂能低估这‘一家之言’?其实,是说到咱九间棚要害上来了。”片刻,嘉坤擦干泪水,昂起头,继续说:“如果咱们不赶快猛醒,自我陶醉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只能是坐以待毙,不消几年咱九间棚就会落伍。问题就这么残酷地摆在我们面前,多可怕啊!老党员廉茂增率先打破几乎凝固的会场气氛:“我成天琢磨着,咱九间棚在荣誉面前求突破有难度,就看咱选择什么样的突破口。一句话,不求大发展,是死路一条。”老支书刘德敬慷慨陈词:“治穷不致富,老百姓过不上小康日子,咱还算什么共产党员!”大家七嘴八舌,最后聚成一个最强音:“嘉坤,你就大胆地往前闯吧,天塌下来有俺们撑着!”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上,通过这次党员集体会“羞”,九间棚的党性、人心又一次得到考验、洗礼和提升!时不我待,嘉坤当场对党员们重新进行分工:有负责对外接待的,有抓山上生产的,有帮扶特困户的……嘉坤呢?从应酬的事务堆里解脱出来,摇身一变,带上村主任廉茂杰外出取经去了。他们来到当年毛主席曾作出过批示的厉家寨。他们走进青石板上创高产的沙石峪。他们登上了昔日农业样板大寨的虎头山。然后,刘嘉坤马不停蹄地辗转到江苏的华西村。在华西,他没有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而是以客户订货名义来考察产品,进工厂,下车间,同华西人促膝长谈,努力探求这个江南水乡靠村办企业异军突起的制胜秘诀。几天下来,因为疲于奔波,加上说话太多,刘嘉坤的嗓子都沙哑了,但他的感受更强烈了:与大寨等昔日的三个同类老典型比,九间棚有着明显的发展差距;同华西村比,九间棚与之不可同日而语,大有天壤之别,云泥之隔!他在暗访华西村的日记中写道:“要想富,办工副;九间棚要想获得新生,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出路就在于上项目!”上什么项目呢?怎样上项目呢?信息、资金、人才、市场等上项目的诸多要素,九间棚又拥有几多呢?就在刘嘉坤激动和彷徨之际,他遇到了山东荣成市靖海渔业公司总经理许敬三。那是1990年冬天,刘嘉坤到济南参加会议,正巧同与会的许敬三住在一个房间。两人一见如故。临睡前,嘉坤脱衣服的当儿,把许敬三给吓愣了;嘉坤那黑黝黝的健壮双臂上袒露着青一道、红一块的劳作伤疤,如同一个刚刚下战场的重伤员!许敬三敬佩地说:“我读过关于九间棚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报道,很佩服你们的精神,可真没有想到会这么苦!”嘉坤接过话茬:“村上老少爷们跟我一样,哪个没留着记号?哎,我真犯愁,刨掉了穷根难栽富苗呀!”大海养育成豪放性格的许敬三来了兴致,他披上大衣,掰着手指一五一十地数落着他那里渔业怎么兴旺,如何能挣大钱,并一拍大腿说:“今个儿定了,我扶持你一把,由我公司给你村供货,要啥鱼尽管挑,卖了鱼再付钱,卖不了是我的,对了,快过年了,要抓住这档机会,保准你们能挣大钱!”刘嘉坤点了点头。许敬三一席话,对于求富心切的刘嘉坤来说,无疑是天上掉下了馅饼。于是,贩鱼生意就成了九间棚村上的第一个“项目”。济南散会后,刘嘉坤带着渔类市场行情调查“答案”,同几名村干部直奔荣成。许敬三一次批给九间棚各类海鱼达十吨,并免费送货到门。嘉坤事先在平邑县城繁华路段租了两间店铺,几名村干部当上了销售员,黑白蹲在店里。然而,直至春节过后仅销掉一半。无奈之下,嘉坤只好红着脸把剩货全部退给许敬三,才免遭更大损失。但这样损失也够惨重的,屈指算来,这次生意净赔三千多元,还不算几名卖鱼的村干部白搭了一冬天的功夫!第一次搏击市场经济大海,九间棚人就险些翻船。刘嘉坤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他在重新审视和思考九间棚的下步路怎么走。
重新洗牌智者赢
刘嘉坤有次在北京开会,听一位专家说,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而发展工业则是减少农民实现富裕农民的最佳选择,也是中国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刘嘉坤心头一震,豁然开朗:九间棚必须确立拥有自主产业的发展定位,再也不做生产链上的尾巴了。他认定求得大发展,还得走出大山上项目!“走下山发洋财?贩鱼不成反沾一身腥,九间棚真是刚好疮疤就忘了痛。”外村人有些挖苦。一些村民也开始人云亦云,议论纷纷。有的说“还是按部就班靠山吃山养山吧,这个稳当;出去淘金,不是咱九间棚人的强项。”有的说:“要是办厂赔了,咱不都成负债万元户了。还有的人认为:“咱九间棚主要体现出的是艰苦奋斗精神,外地主要来学的也是这个,要是一下山丢了艰苦奋斗精神,九间棚还是九间棚吗?”刘嘉坤一头雾水。举棋不定之际,他找到了时任县委书记的李玉妹。“九间棚精神的实质,说到底,是实干推动了发展,不是靠什么闲话编织出来的。”李玉妹说:“九间棚要与时俱进,乘势而上,眼下单靠在山上实干,断难搞出什么新名堂来。只有抢抓机遇,敢为人先,走出山门进城办厂,九间棚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这也是对九间棚精神最好的实践和弘扬。”听罢,嘉坤满脸春光,县领导同自己想到一起了,这才吃下定心丸。1991年7月底,刘嘉坤带领九间棚建设大军挺进县城,拉开了建设花岗石厂的序幕。他知道,平邑境内拥有储量丰富的“将军红”花岗石,锯成毛板,磨成光板,即可身价倍增,为走俏国内外市场的抢手货。实施起来是困难的,可九间棚人有着无穷无尽的吃苦耐劳精神,对他们来说,吃苦远比享受要容易的多。这是一片荒草丛生的处女地。白天,他们头顶烈日,脚踩火球,不一会就挥汗如雨,汗渍湿透了衣服。刘嘉坤带头作出样子:脱下褂子,绾起裤子,赤膊上阵!渴了,喝口凉水解暑;饿了,啃个煎饼充饥,一连十几个小时下来,再坚强的人也几乎累成了僵尸。夜里,搭个地铺,罩上帆布帐篷,仨俩成群睡在一起,弄得被褥常常是湿漉漉的。这时候整个工地并不宁静,有的是鼾声如雷,少不了的是蚊叮虫咬。就这样,他们宵衣旰食,风餐露宿,仅仅一个多月,花岗石厂主体工程就被九间棚人攻克。他们每个人身上都累掉十几斤肉,剥去了一层皮。刘嘉坤呢,黑瘦的就像个南非老汉,难怪妻子来看他,瞪大眼睛瞅半天,才认出自己的“外国”老公。而这一切,没有谁叫一声苦,喊一声累,也没有谁能拿到一分工钱!苦吗?累吗?时任村团支部书记的刘加华莞尔一笑:“比比在山上那阵子架电、修路、引水,九牛一毛。”怨吗?值吗?共产党员、村主任廉茂杰说:“俺心里只装着九间棚图变,再造出九间棚新的奇迹来。”奇迹终于出现。九间棚花岗石厂拔地而起,巍然屹立!在以后的两年里,九间棚人开足马力,在县城相继建起了机械配件厂、塑料厂和金银花茶厂等企业,并适时成立了九间棚实业开发总公司。由此组成浩浩荡荡的艨艟巨舰,向着市场经济的大海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大海是有情的,更是无情的。它很慷慨,给予的和回报的是能人经济和知识经济;又很吝啬,它对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是十足的一毛不拔。花岗石厂投产运行后,一个阶段内红红火火,经济效益扶摇直上,身兼厂长的刘嘉坤甚至乐得合不拢嘴,隔三岔五地到财务科转一圈,数数进帐。然而,好景不长,首当其冲的是现场管理乱了章法。厂里大大小小的事故接连不断,加上职工生产操作技术不过关,不是板子光亮度不达标,就是机器坏了零件而趴窝。更令嘉坤痛心的是,有时一天就白白毁掉价值数百元的优质板材,有时一个车间当班就要更换刀头之类的大小部件五六次。原来,日入千金的进账就是建立在这些难以逾越的问题之上!面对刚刚扔下钢钎和镢锨就操作另类铁家伙的土生土长的庄户工人,刘嘉坤对他们又气又恼,又恼又爱,有什么良方使之立竿见影,尽快适应工作呢?嘉坤真的犯难了。他不得不东奔西跑,厚着脸皮向同行们讨教。后来,嘉坤现学现卖,接连出台数十条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到每个岗位、每道操作程序,无非是罚字当先,头痛医头,脚伤医脚,轻者罚款,重者走人。此法果然奏效,一个时期厂里又呈现出回升气象。然而,刘嘉坤却失去了部分民心,挨罚的小青年回到山上向大人们一通气,本来就为护山守家感到委屈的他们,更是牢骚满腹,说什么“嘉坤成资本家了,动不动就宰人”,等等,弄得嘉坤啼笑皆非。企业仍在告急!一边是客户雪片似的电报催要板材,一边是因缺乏资金购不到石材荒料而面临停产,另一边则是银行派人蹲在厂里回收逾期贷款。真是到处碰壁!四面楚歌的刘嘉坤就像掐去头的苍蝇,既看不到光明,又难振翅高飞。至此,嘉坤这个当年治山引水的能手,纵有三头六臂,对他痴情钟爱的花岗石厂也玩不转了。年底审计结果,让他大吃一惊:三年间,这个厂净赔二百万元!无独有偶,不足两岁的新宠儿机械配件厂、塑料厂和金银花茶厂也悉数亏损。巨大的财政包袱对于刚刚脱贫的九间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九间棚的艨艟巨舰几近搁浅。刘嘉坤背负着沉重的包袱,蹒跚地向生于斯长于斯的龙顶山上走去。凛冽刺骨的山风吹得嘉坤睁不开眼睛,柳絮轻扬的寒雪把他打造成流动的素雕。他的皮肉几乎失去供热,但丝丝流淌的血水尚能召唤他那幻化般的嗅觉:山上肥美的肉香,莫非就是年味?!的确,不足几天就是中华民族团团圆圆、喜气洋洋的盛大传统节日——春节。这一天,正好是农历1995年腊月二十八日。刘嘉坤选择这天回家是置备年货呢,还是另有所图?爬上龙顶山,嘉坤觉得一切都亲切有加,只是没有心思再去逗留。他直奔村主任廉茂杰家,没等茂杰寒喧,一脸倦容的刘嘉坤就单刀直入:“你准备一下,随我一起外出考察!”“这……年?”“过年要紧,还是救企业要紧?”“好吧。”回到自己家里,脸上始终没有解冻的嘉坤向妻子和孩子半天才嘟噜出一句:“你娘们过年吧,我去开会。”便转身欲要走开。懂事的儿子一个箭步跑过去,死死抱住嘉坤的双腿,哭成泪人:“爸爸,不走,不走,你陪我过年。”妻子也很伤心:“你肯定有难,可再难也得过年呀。”“你就知道过年!”嘉坤狠狠地刻薄了妻子一句,遂转过脸去慰告儿子:“爸爸真的去外地开会,回来一定给你和姐姐买很多好吃的东西。”说罢,这位大丈夫饱含泪水离开了家,远遁了年。当天中午,刘嘉坤和廉茂杰这两位曾摔摔打打创事业的铁杆搭档,毅然决然地乘上西去成都的列车。在成都,时值年关,嘉坤不惜一切,万幸地找到成都市财政局马局长。他近似以祈求的方式,深深打动了这位马局长,由马局长亲自出面协调,为九间棚讨回陈年贷款2万多元。新年初一,嘉坤和茂杰飞抵广东云浮市。不过,他们来云浮不是要账的,而是脚踏实地地向这个著名石材之乡学道道的。他们走遍了数千个大大小小的石材厂家、石材店铺。令他们吃惊的是,这些厂家和店铺全为私营,没有一家公办!这使刘嘉坤茅塞顿开,大长眼界!被憋数日的他,总算大彻大悟,终于找到了治厂答案,露出了无比灿烂的笑容。返回途中,嘉坤与茂杰已是成竹在胸,二人有说有笑,合计了一篮子村企改制方案。这个方案的核心是,对全部村企由权威机构认证打价,面对本村公开竞标拍卖,彻底私有化。同时,企业的债权、债务一并转移给购买者。刘嘉坤划时代的构想和全部村企改制方案得到县领导的大力支持。在全体党员会议上,又获满票通过。村民大会呢,村企改制方案一经敞包,大家群情振奋,仿佛黄河决堤,纷纷涌向拍卖公案,唯恐花落人家独去闲!不足几天,九间棚的几家企业就被抢购一空。重新洗牌智者赢。刘嘉坤利用企业拍卖得来的“大礼”,偿还了村里治山引水欠下的上百万元巨债。机制活了,企业生命力自然顽强,个个都成为县里有名的利税大户。60多名九间棚人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工人,每人每年收入都在六七千元。最大的利益得主当是刘嘉坤,平邑县城版图上从此又多了一个骄傲的名字:城市九间棚!
为了执好政,我被逼上北大
企业改制了,可刘嘉坤并不轻松。按照转让合同,刘嘉坤有义务更有责任对改制企业实行跟踪服务和有偿服务,对所得报偿全部贡献并用于村里基本建设和救济特困户。言外之意,企业是想在刘嘉坤这棵政治大树下乘凉。遗憾的是,合同中没有明确界定“有偿”分配比例。问题就出在这里,缺乏市场经济常识的刘嘉坤,用感情代替了一切。一天,嘉坤以有偿服务之由,向一企业征收三万元服务费为村里急用,被婉言谢绝。这位厂长说:“你个人用我可以帮,给村里没有!”在这之前,嘉坤不但近乎疯狂地争来一笔合同,还通过玩命的奔波,为该企业创纯利四十多万元。为此,嘉坤很伤心。更伤心的事还在后面。那是在召开关于评选好干部为主题的村民大会前,个别村民摆出一副阔富神态,一举一动表现出惊人的慷慨,从前街到后街,从上街到下街,随便见人就送钱,出手即舍施。同行的嘉坤面对父老乡亲,却两手空空,难堪的直冒虚汗。一些群众不明真相,果然,就在这次村民大会上,刘嘉坤的支持率下滑了许多,个别人还骂嘉坤是个小气鬼。这两件事,犹如两幕恶作剧,使嘉坤从恶梦中惊醒,他强烈地意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心在变,没有钱难为民办事,更难凝聚民心,一旦失去民心,何谈为民执好政。他彷徨了。纵然有天大的爱民、亲民、富民之心,又拿什么来实施,怎样实施呢?此刻,刘嘉坤比谁都更清楚自己的造化:贩鱼,赔了;企业,亏了;厂子,卖了;民心,变了。唯可自慰的就是龙顶山上那爿早已成为昨日黄花的家业:开山、修路、架电、引水、栽果。然而,历史并没有尘封刘嘉坤一次又一次创造出来的人间奇迹。一个时期来,党和政府给予他的荣誉就像燃放的鞭炮,接连不断地响起:全国党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还有数不清的各种先进称号,直至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每每看到如此耀眼的光坏,嘉坤却似走进迷宫一样:害怕多于自豪,压力高于动力。真的找不到北了吗?他无数次地诘问自己,又无数次的不得其解。忽然,他眼前一亮,顿首回想起伟大科学家牛顿的名言:“无知识的热心犹如在黑暗中远征。”他又看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一个是现任机械配件厂厂长,另一个是现任花岗石厂厂长,是嘉坤当年把他俩送进高等学府深造成了大学生,拍卖夺标后,二人分别把企业治理得井井有条,经营得头头是道,成了当地不可多得的明星企业。拨开层层迷雾,一个急转弯,刘嘉坤想到了上大学!这能行吗?中断了近三十年学程的不惑之人?“少而好学,如日之光;壮而好学,如日之阳;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古人的劝学之道打消了他年龄和精力上的重重顾虑。嘉坤好像大海中抓住一根救命草,再也没有理由犹豫了。于是,他在给县里求学申请报告中说:“我只有初中文化,随着九间棚事业的发展,越来越感到自己缺乏的还很多。前几年我参观过一些发达村和先进企业,现在已经今不如昔。为什么辉煌很快就衰落了?因为这些村、这些企业的当家人,文化有限、层次不高,凭着天生的一点聪明,凭着一股子拼劲,把事业干到一定程度,就推不动了。我现在差不多就属于这种情况,倍感为党工作、为民执政的能力恍恍忽忽,十分虚弱,常常被搞得身心交瘁。为了九间棚的更大发展,我决定自费到北京大学深造两年。县里当即批复了嘉坤的求学申请。1997年8月22日,刘嘉坤踏上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大门,开始了漫漫的求索之路。四十多岁的人了,攻读经济管理专业,难度可想而知,他发扬当年开山劈岭的拼命精神,付出较普通学员于十倍甚至几十倍的勤奋和刻苦,一字一字的学,一句一句的啃,晚上别人去消闲逛街,他却常常学到深夜,并且一有空就去拜访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写下的读书笔记摞起来足足和他的个头一样高。那段岁月,也是刘嘉坤家庭经济最困难的时光,所欠外债五万多元。为了交上巨额学费,他不得不在课余时间跑到几十公里外的一处集体果园打工挣钱。平时,他对自己的的生活更是十分苛刻,每顿饭不足一元,因为爱吃红烧肉,就攒足劲儿到周末饱餐一顿解馋,把牙缝里省下的钱全部买成对学习有用的书籍。这样下来,他的体重到毕业时骤降了数十公斤。两年寒窗,刘嘉坤这个“访问学者”以优异成绩过关。他的导师厉以宁教授这样评价:“该生在进修期间,认真学习,并能联系中国农村经济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学习态度端正,关心经济改革。”北京大学校方的结论是:“刘嘉坤同志不愧是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劳动模范,充分体现了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钻研精神。他在校期间撰写的论文《贫困山区脱贫致富之路探析》,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文风朴实,有创见,论据充分,受到我院许多教授、专家的好评,认为该论文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用价值。”刘嘉坤却说:“我苦学二年,为的就是尽快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转化为品格,还要鉴往开来,趋利避害,再造优势,再抢机遇,再立新功,实现九间棚二次创业的宏伟蓝图!是的,人生中有很多貌似灾难的事情,其实都是人生转折的天赐良机。对嘉坤来说,可能更是如此。
九间棚与九王庄的第一次握手
“忙哥”,一个很甜美的称呼。这是在北大期间老师和同学们送给刘嘉坤的雅号。叫他“忙哥”不仅由于他学习用功,是个名副其实的好学员、好师兄,还因为他忙里偷闲,义无反顾地做起九间棚的业务员、信息员、联络员和观察员。他学会了包装和推销自己。为了寻找九间棚发展的商机,他四处奔波,八方求助,一改原先名片“九间棚村党支部书记”,增印上:“中共十四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九届人大代表”……所到之处,管用极了。他走进了国家科研机关,走进了大专院校,成了许多专家和学者的门下常客,成了专家和学者不可多得的挚友。从他们那里,嘉坤捕捉到了数不清的价值连城的致富商机。他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九间棚的父老乡亲,心里盛不下的总是那份悠悠绵绵的乡情。电话成了他遥控调度的唯一联络方式:“加五媳妇跟人跑了,找到没有”,“加军两口子憨儿巴唧的,要派人时常帮他家管好果树”……他的大智大慧泉涌般地喷发出来,汇集成硕大无比的瀑布,似乎就要倾泄了。嘉坤说:“第一,经验和教训告诉我,干就干自己最熟悉的行业、最爱好的行业;第二,要从科技含量高和国家最提倡、最有政策倾向性的产业入手;第三,选好既能富民强村,又能发展提高自己的项目。还有一点,我从九间棚二次创业之始就发下誓言,所上项目要一步到位,砍除中间环节,直接与老百姓见面!对于最后一点,刘嘉坤有着切肤之痛。九间棚所在的天宝山区,拥有各类果树多达四万多亩,上个世纪80年代在进行果树改良换代时,对引进的苹果苗木新品种“红富士”,被一些不法之徒倒来倒去,三转两转就转没了,当时果农们花了大量血汗钱买来,但结出的果实既不红,也不富,果树上俨然挂满了令人作呕的彩色玻璃球,坑人害人不浅。其中,被坑的就有刘嘉坤。嘉坤不想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决定以发展优质经济和生态苗木作为九间棚二次创业的突破口。他说:“我从16岁当果树技术员,从对果树的土法管理到高科技运用,样样精通。应当说,发展农业产业化是我的强项。”1999年3月,又是一个春天。九间棚与北京市顺义区九王庄实现了历史性的第一次握手。刘嘉坤由此拉开了二次创业的序幕。一个租期四十年、占地500亩的“北京九间棚农业科技园”,在九王庄庄严宣布成立了!在这里,嘉坤嫁接了上百个国内外最新最优果树品种,培育了数以万计的速生优质杨树苗。对于杨树苗木,嘉坤赶上了祖国开发大西北的早班车。次年早春一出手,就着实赚了一把。在北京市地图上,你甚至无法找到有个九王庄,但不可能看不到那标识鲜明的“北京九间棚农业科技园”。因为这里已被首都有关部门确定为“北京京东农业观光定点采摘园”和“绿色无公害食品认证”园区。有一年在参加北京市新品种评选中,有2个品种夺得金奖,1个银奖。北京警备局看中了刘嘉坤的为人和这个园区的技术优势,再三要求嘉坤派几名技术员作为他们果园的技术“大使”,常年进行管理和指导。人气旺了,园区则旺,北京园区已成为响当当的九间棚民俗村,实现了刘嘉坤创园之初提出的“以人品铸产品,以产品铸品牌”的美好目标。北京太大了,又是太小了。500亩规模的科技园早已盛不下刘嘉坤这头醒狮的理想,也难以让九间棚事业的骏马得以脱缰驰骋。出于对根的思念,他把目光又投向了家乡。平邑县地处沂蒙革命老区,也是个纯山区,数十万亩果园和久负盛名的中药材金银花,品种均已老化,经济效益不高,改良势在必行!嘉坤希望能施展自己的一技之长,在家乡创办一个集珍品果树示范及苗木繁育、技术培训于一体的高效农业科技园,让科技的种子撒遍平邑,让科技的烈火在沂蒙大地上熊熊燃烧!然而,这太难了。龙顶山上的山岭薄地尽是巴掌大小,哪有一块上亩的沃土,要建基地,只能到外村租地。土地是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嘉坤又遇到了新的麻烦。然而,市、县领导一直在关注着九间棚的发展,便多次召开协调会,现场办公,帮助嘉坤出谋划策,排忧解难。最终,在嘉坤看好的在交通、土质、灌溉等条件俱佳的保太镇选出480亩良田承租给九间棚。接着,他又得陇望蜀,分别在其它几个乡镇开辟了上千亩基地,统一冠名为“平邑县九间棚农业科技园”。至此,嘉坤在家乡顺利实现了圈地建园膨胀规模的雄心壮志,用大手笔书写了一篇盛世佳作的华丽序曲。在实施园区建设上,刘嘉坤表现出魔术师般的思维张力。他说:“平邑园区在家门口,要以超一流的干劲建设超一流的园区。”他给这个园区定下“四高”:高起点规划,高标准选苗,高速度施工,高导向运作。为此,九间棚人个个都像狂人,脚上又像安上了加速器,无尽地奔波,拼命运转。整个园区,仅用数月时间就大功告成!经营什么呢?这是平邑几个园区发展的核心内容。对此,嘉坤结合沂蒙山区特点和未来农业产业化升级的需要,把经营范围暂定为四类: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以马褂木为主的绿化及用材苗木,以黄金梨为主的鲜果和以仁用杏为主的干果,集各种名、优、稀、特果品苗木于一体,就像一座琳琅满目的生态超市。刘嘉坤并没有满足。面对庞大的园区机器,他想的最多的是尽快让这台机器加快速度进入快车道。加速的制动点在哪里呢?2001年1月25日,大众日报一条爆炸性新闻充斥齐鲁大地,令人振聋发聩:“劳模品牌也是无形资产,刘嘉坤以名入股120万元!”该消息说:九间棚村党总支书记刘嘉坤近日以拥有51%、价值120万元的控股成为“平邑县九间棚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董事长”。令人吃惊的是,刘嘉坤并没有一分钱的资金注入,而是以“刘嘉坤“这个劳模品牌作无形资产计股的。随着总资产的增加,他的股份也“水涨船高”。刘嘉坤同时认为”刘嘉坤”品牌不仅仅属于他个人,因而他决定把所得利润的10%上交村里,回报乡亲。……嘉坤迅即使科技园公司化并成了董事长,可谓上上良策,彰显了他的精明和成熟。但他以百万身价入股,反响强烈,见智见仁。有人认为,刘嘉坤以“吃苦奉献”成名,以“名”入股求利就坏了“刘嘉坤”的典型形象。但大多数人认为,在知识、技术、声誉作为一种重要产权日益受到尊重和保护、在个人价值日益受到尊重和保护的今天,“刘嘉坤”入股无可厚非,名人就该是穷人、典型就该吃亏的社会偏见早该摒弃了。面对挥之不去的种种议论,嘉坤在科技园有限公司成立前夕的一次村民大会上,道出了“急话”:“在九间棚,凭我的人品和能力,我敢放言,只有我过富了,大伙才会富。作为公司董事长,我控股的目的,是想自己承担巨大风险,赔了是我的,挣了是村里和父老乡亲的!”在全体党员会上,嘉坤的解释更为坦白:“咱村这么多企业,我想赚点钱很容易,但我怕睡觉说出梦话来,心里不踏实!”
打造中国金银花第一园
九间棚农业科技园就像园内的速生杨树,发了疯地愣长。这令刘嘉坤欣喜若狂。数千亩园区规模上来了,社会各界翘首以待。所以,嘉坤背负的压力更大了。此刻,他知道,农业科技园的前途和命运就是他的前途和命运,甚至要超过农业科技园本身。想到此,嘉坤就更加局促不安。退路,是没有了。进路呢,园区根本的体制问题解决了,可它并非万能,并没有使园区发展一路坦途。有段时间,有的苗木很畅销,有的则无人问津,市场份额很小,本该一年出圃的甚至两年还没有卖出去。决不是一个简单的经营定位问题,也不仅仅是个市场问题。嘉坤甚至睡不好觉都在想:这,或许隐匿着更深刻的问题!他把思维之箭射向园区之外,把睿智的目光从园区硬件转移到软件上来。如果用放大镜和千里眼审视和研究政策,来形容嘉坤一点也不过分。一个与园区发展密不可分的倾向性政策就是:党中央一号文件制定了“两减免、三补贴”的惠农举措,此其一;应对“入世”后的广大农村正面临着农业产业化升级,此其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新兴农业悄然走在前列,此其三;还有,北京奥运,首都需要新亮点……刘嘉坤画圆之技日臻成熟。“政策就是阳光,”嘉坤说,“园区才是苗儿。”专家也提醒他:“中国是个多山区和多沙漠地区,这一庞大的空间就是科技园发展的空间。”于是,经过科学论证和筛选,九间棚农业科技园由原来四项经营定位,最终敲定为两项主导产业:北京园区以发展优质绿化苗木和优质果品苗木为主,这是瞄准了北京奥运;外省和平邑境内十几个园区全部以繁育金银花苗木为主,这是瞄准了沂蒙山区和中国广大农村农业发展的大趋势。智慧,有时就是一种去繁就简的境界。嘉坤梦想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中国农业育苗大王,九间棚农业科技园能成为中国最好的科技园区。从这一目标出发,嘉坤又开始了他的换脑、借脑之旅。换脑术之一:嘉坤说:“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发现。发现最新政策动向,发现最新苗木品种,发现园内科技含量低的技术问题和管理手段,甚至还要发现业界内的新对手并超越他们,就是人有我好,人好我优,人优我强。”换脑术之二:强化员工的战略意识。在九间棚农业科技园各园区办公室里,无一例外地悬挂着同样一幅十分醒目的:“办园方针”:诚信立园政策开园人才兴园科技强园市场活园服务养园这,就是刘嘉坤的杰作,一个鲜明的现代儒商风范!换脑术之三:人才兴园。嘉坤似乎比周公一日三吐哺求贤若渴而更有过之无不及。他说:“没有人才的高度,就没有事业发展的高度。”于是,上世纪60年代大学毕业的智囊人物黄晓理来了。自学成才的果树专家廉士东来了。年轻有为的营销能人马九林来了。目前,进入九间棚农业科技园的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三十多人,均有一技之长或多技之长。诚如廉士东所说:“嘉坤用人的原则是忠诚可靠,吃苦耐劳,学有专长。”这不禁令人遥想起毛主席倡导的又红又专的用人路线。在借脑术上,刘嘉坤选择的是一步到位,直抵高端,不搞中转站。嘉坤深知,九间棚农业科技园跑的是直线,是高速,是远征。他需要马力大的。九间棚农业科技园深深结上了而非虚拟的众多国家级远亲、大亲: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林科院……他需要能量高的。攀上了数十名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专家、大家。其中,国家两院院士就有十多名。主要有:肖培根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当代李时珍”;于德泉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 涛 林业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兴国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博导;……这些国内一流专家决不是候鸟型的“挂名顾问”,而是定期来九间棚各园区进行传、帮、带,作示范指导,并负责提供国内外最新苗木信息的。九间棚科技园引种、繁育的国内上百个最新苗木品种,无不来自这些科研机构和专家之手。每个专家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更是一座伟大的丰碑。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后徐常青。小徐曾在九间棚村附近的国营林场当过技术员,早年就与嘉坤结下了深厚友情。他历经13年培育出多倍体金银花新品种“九丰一号”,在九间棚科技园最需要的时候,奉献出来交给了刘嘉坤。他对嘉坤说:“我支持你发展‘九丰一号’,就是支持了平邑县的广大农民。”“九丰一号”,神奇的金银花!这使刘嘉坤如虎添翼,九间棚农业科技园锦上添花。一个新神话的缔造,从此开始了。有了“九丰一号”,九间棚农业科技园打造中国金银花第一园的构想,已是志在必得,稳操胜券。刘嘉坤这样概括“第一”的内涵:品种第一。“九丰一号”四倍体金银花新品种通过了山东省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同类育苗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其主要成份绿原酸含量增加30%以上,为全国之最。产量第一。平邑栽培金银花历史悠久,年产干花780万公斤,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0%,平邑因此被誉为“中国金银花之乡”。规模第一。九间棚金银花园在全国有9处,育苗9800亩,并在16个省、市、自治区建有3万多亩科技示范基地,每年向市场提供优质金银花苗木上亿株。技术第一。九间棚农业科技园拥有中科院等坚强后盾和数十名国内一流专家为高级技术顾问,发起成立了中国经济林协会金银花专业委员会并担纲业魁。“有了这四个‘第一’,我们就拿到了通往市场大道的绿色通行证。”刘嘉坤自豪地说,“打造中国金银花第一园,九间棚还得靠科学的融资机制。”嘉坤对此胸有成竹。那是算术之路。完善“市场+科技园+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运用从县到国家的金银花经济合作组织,对每种一亩“九丰一号”金银花的农民奖励100元,并对县内农户的花苗全部收购。目前,全县农户繁育“九丰一号”面积数千亩,等于又造出一个九间棚农业科技园!那是几何之路。实行强强联合,引导知名企业参股建设金银花繁育苗圃,已有几家大型企业投向了九间棚农业科技园的怀抱。那也是巨伞之路。运用名牌保护机制,运用效益杠杆调节,鼓励花农保护市场上的九间棚新苗木品牌。用不着怀疑,打造“中国金银花第一园”即可水到渠成,刘嘉坤为自己设计的中国金银花育苗大王之巨冠,自然梦想成真!不过,我们都错了,刘嘉坤成就金银花产业的霸心并没有停步,他的胃口反而更大了:前不久,刚刚注册成立了“山东沂蒙药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各项工作已全面启动。另一项产业化发展的大项是,投资达1.5亿元综合深度开发金银花,力求建成包括金银花茶、金银花饮料、金银花化妆品等门类齐全的系列产品之国内大型企业。此项目已经市里立项,不日即可开工建设。刘嘉坤为何对金银花如此情有独钟?如此不惜血本斥巨资进行深度开发金银花?那么,请记住:金银花,忍冬科植物忍冬,《本草纲目》列为上乘中草药,具有清热败毒、祛火解暑等功效。《中国药典2005版》将金银花列为唯一忍冬科传统地道药材。同时,它又有着保持水土的良好生态价值。
誓让神州大地开金绽银
夕阳如血。大地像蒸笼一样闷热,爱唱歌儿的知了龟缩在茂密枝叶下正旁若无人地嘶叫,掀起的阵阵声浪很快就被淹没在灼热袭人的滚滚热浪里。远处黛绿的森林,在渐渐地隐去其本色,变得模糊起来,不一会就消失在茫茫浅夜里。牧童撵着水牛哼着山歌,慢条斯理地顺着宽敞马路往家走。在这个大山深处前不靠村后不着店的县界附近,县委书记董永样,县长沈学强,县人大主任简育田以及县林业局长潘世荣等,早已听腻了知了的无数次放歌,毕恭毕敬地等候客人多时了。长长的车队,庞大的领导阵容,一流的接待规格,素日很少有这样兴师动众的礼遇,看来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他们莫非在等待上级高官?突然,迎面一道刺眼的灯光倏地闪来,排在车队最前方的司机打开远光灯对应示意,并大喊起来:“他们来了,山东客人!”山东客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刘嘉坤和副总经理廉士东,九间棚村和九间棚农业科技园的领头人。这是去年9月8日,发生在湖北省竹山县的一幕。刘嘉坤一行是应邀来竹山县推介并指导发展九间棚金银花的。在竹山县县府招待所大门口,在嘉坤下榻的客房前,分别打出巨幅标语:“热烈欢迎山东九间棚农业科技园董事长刘嘉坤一行莅临指导工作”。当晚,竹山电视台对嘉坤的到来作了报道,并播放了九间棚艰苦创业事迹的专题片和不久前县委书记董永祥等到九间棚农业科技园参观时的盛况录像。次日上午,竹山县领导带领嘉坤、士东先后参观了该县楼台、宝丰、秦古、沧浪等乡镇,详细察看了这里的自然和地理状况。然后,在宝丰镇召开了全县村支部书记以上领导骨干参加的现场会,刘嘉坤作了题为“以发展金银花为突破口,实现九间棚二次创业”的专题报告,受到普遍好评。竹山县地处鄂西北边睡、秦巴腹地汉水流域,是著名劳工大律师施洋和辛亥首义元勋张振武的故乡。这里山峦重迭,丘岭横迤,土地浅薄,非常适宜发展金银花等经济和生态兼备的植物。把九间棚金银花和“九丰一号”打到全国,让神州大地开金绽银,既是中国金银花专业委员会的神圣职责,更是刘嘉坤的终生夙愿。湖北竹山县仅是嘉坤夙愿的一个缩影和代表,也是九间棚农业科技园重点扶持和发展的合作基地之一。竹山县对发展金银花进而打造农业产业化升级,上下已形成共识。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下发两个红头文件,进一步确立了把发展金银花产业作为生态立县、产业富民的主要目标,新建金银花基地一万亩,新建“九丰一号”苗圃一百多亩。县里责成林业局专门成立了金银花课题组,对发展金银花的农户每亩给予县财政补贴20元。竹山县的战役打响了。作为九间棚农业科技园最大的合作联办基地,就是那次不寻常的造访,刘嘉坤当场与竹山县签订了“九丰一号”10万棵、普通金银花苗木2000万棵的大额合同。以后的日子里,刘嘉坤又四次派技术员前往竹山县进行现场指导,面对面地向当地农民传授剪枝、施肥、打药等常识和技能。面对竹山县的成功和喜悦,刘嘉坤却高兴不起来,似乎有如履薄冰之感。那是前几年,有个职工打着九间棚农业科技园的招牌,私自同外地签订大宗金银花苗木销售合同,不仅把所得全部装入个人腰包,对方再三要求的跟踪服务指导,也成了空话。此举差点砸了九间棚农业科技园的品牌,这名职工随即被除名。对此,刘嘉坤谆谆告告诫员工:“我们输出的不仅仅是苗木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品牌和人品。请大家向我看齐,务必牢记这样一句话:我以我心换众心,我以我行率众行!”有了嘉坤这句话,有了广大员工的遵循,不日的竹山将会变成金山和银山。一个竹山变成一座金山不是嘉坤的目标,他的全面打造工程,正足下生风。一天,湖南省桂阳县县长带队来平邑考察金银花苗木,想在当地大干一把。闻讯后,在外出发的刘嘉坤派人立即与其取得联系。客人来到九间棚农业科技园,看中了金银花苗木,但一时嫌价格偏高。连续三天,这位县长呼呼隆隆,跑遍平邑境内数十家金银花苗圃,所谈价格均低于九间棚,但未敢订购一株,不得不又转回九间棚科技园区,终以稍高价格成交,买下数百万株。这位县长说:“买九间棚的放心,我们相信九间棚。”随后,嘉坤派车将这批金银花苗木专程送到目的地。从此,这个县成了九间棚农业科技园在湖南省首批联办金银花基地的县域。现在,漫步那里的山山岭岭,九间棚金银花早已替代了当地纤若游丝的老品种,焕发出勃勃生机,老百姓拍手叫好。这太神奇了。人们欣喜地发现,九间棚农业科技园里那旺盛的金银花藤条,穿越时空的大壑,居然漫发到北京、河北、山西、新疆、内蒙古、陕西、湖北、湖南、江西、四川、宁夏等中西部地区十几个省份,开设金银花示范基地数万余亩,真正在那里繁衍生息,开花结果,成为千家万户不可多得的致富花、幸福花,成为祖国山山河河防风固沙、蓄水保土的生态花和生命花!大都市也骚动了,九间棚金银花又被国内知识界看好!上海大学工程师陆志伟从网上获知有关“九丰一号”的信息,原来半信半疑。来九间棚农业科技园实地考察后,他毫不犹豫地购买了数万株“九丰一号”苗木,业已在浙江省长兴县建起金银花生产基地。同时,他还打算将金银花系列产品打入上海市场,造福大都市人民。在内蒙古,一项宏伟计划正在实施。刘嘉坤与当地政府联合投资建起金银花试验场,不仅为了开发大西北,重要的是探索金银花防沙固土之路。无可争辩的事实是,经过数九严寒的折磨和风沙肆虐的拷打,小小金银花挺过来了,并且活得非常顽强。它富足发达的根系就像一根根铁钩,死死地抓牢大地;那漫漫的枝条匍匐在地,仿佛在沙漠上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塑料薄膜,令风沙却步。这项试验,如果获得巨大成功,它将远远超越九间棚农业科技园本身,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丰碑!沙漠试验仍在悄悄地继续。一位有责任的外国消息灵通人士自愿担当起金银花大使,不远万里来到九间棚科技园,当他全面了解到金银花确能封沙固土并在内蒙古初试成功后,毅然拍板订购引种,将金银花嫁接到阿联酋等国家。前不久,这位外国消息灵通人士打来电话称,他引进发展的九间棚金银花,在广袤无垠的异国大沙漠上“活了,真的,好可爱,顽强极了!中国金银花了不起!”是的,九间棚金银花不仅属于中国,属于全社会,它更应当属于全世界,属于全人类!
高山与大海的对话
风景这边独好。夏季迟来了润津,焦渴的大地变成了丰腴的沃野。吮吸着九曲黄河之水韵,吸纳着万里长城之灵气,始终阪依大生大活之虔诚,九间棚已是华榕葳蕤,巨栴参天!这就是九间棚,这就是孔席墨突的刘嘉坤。从曾何几时的书签之羞,曾何几时的称杆失衡,曾何几时的卧薪尝胆,曾何几时的大起大落,到踯躅无奈后的逼上梁山,到亲吻大地的择路创园,再到不二法门的第一园打造,一路走来,终成正果,让神州大地开金绽银!好一个生于毫末的合抱之木,好一个起于累土的九层之台,好一个始于足下的千里之行!这就是九间棚,这就是不祧之祖的刘嘉坤。他们从下山进城时的零点起步,到现在的天翻地覆,九间棚人全然解放自我,走出自我,超越自我。当建厂的第一块青砖红瓦落地之时,就昭示了九间棚高楼大厦势必会耸入云端,这个迄今没有封顶的大厦,累计投资总量8600万元,固定资产平均每年以两位数的高速递增。其中,农业科技园由建园之初的5万元疯狂发展到目前的5700万元资产。大投入换来大产出,200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6800万元,实现利税810万元,人均纯收入5800元,是1990年的七倍之多!人们看到的,更多的却是能够制造生产力的立体式九间棚。如果把花岗石厂、工程机械配件厂、塑料厂、金银花茶厂、园林绿化工程公司和农业科技园等企业集中汇聚起来,俨然一个规模庞大的亦企亦村的现代化小城镇!九间棚由此一分为三:山上九间棚、县城九间棚、北京九间棚。另外还有一个,就是社会化的九间棚。山上进城、进京从业人员有126人,而从社会上招募来九间棚企业和科技园区的仁人志士多达数百人,这还不算从事简单劳动的一大批季节工。城里美不胜收的风光,没有挡住刘嘉坤对山上的无比厚爱。因为,山上是刘嘉坤和所有九间棚人的老根。随着九间棚发展格局的变化,原来一家一户一片地的经营模式已经滞后,嘉坤就将进城、进京村民的山林和果园收回来,完善承包责任制,实行集约经营。这样,管理着全村2000多亩山林和3万余林果树的山民,收入并不低于进城人。山上成了巨大的天然盆景,也成了源源不断的摇钱树。一项新的开发造就新的产业发展计划正在实施,嘉坤从村民手中收购大量农用器具,摆放起来,办起民俗文化展厅,还将进城人闲置民宅改造成“农村人家”接待院。俯瞰着著名的天宝梨乡,春花秋果,夏景冬致,九间棚唱响了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的农家戏。事业是干出来的。当年,九间棚人创造并给予社会的是“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坚韧不拔,艰苦创业”的九间棚精神。而今,它回报并回答社会的就是:九间棚还是一面旗帜,是传统与现代化精神相结合的旗帜,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旗帜,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一面旗帜,必将在沂蒙大地上高高飘扬,成为新时期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沂蒙脊梁!至此,笔者醉了。当被刘嘉坤及其九间棚新故事无数次地震撼之时,我无法按捺激动之情。搁笔之余,试图打开电脑来调节不平的思绪。突然,九间棚网页上一幅幅动感画面磁石般地吸引了我,便加入其中。笔者:我是大海,你能回答我的问题吗?高山:可以。大海:历经十年磨一剑,敢向长空画彩虹。可以想象,如果当初九间棚固守山门,也能讲的过去。可你们偏偏没有,动力在哪里?高山:固守山门,就不能把九间棚大旗打到底。我们靠的是强烈的责任意识、发展意识、赶超意识和夺冠意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只有这样,九间棚的执政者才能有资格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强实践者。大海:九间棚二次创业获得巨大成功。现在,摊子这么大,你们靠什么玩于股掌之间?高山:九间棚现有党员五六十名,其中本村仅占18名。根据经济发展需要,我们成立了党总支,下设农业、企业、科技园三个支部。可以说,没有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没有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九间棚事业不会发展到今天。例如,今年五月中旬,为便于果树灌溉,农业支部发动在家8名共产党员带头出义务工,20多户群众踊跃参与义务建设,仅用7天就造起一个可蓄水近千立方的小塘坝。大海:刘嘉坤既是党总支书记,又是科技园的董事长,最能体现他价值的是什么?高山:什么身份并不重要。干部身上变化的只是工作方式,永远不变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色。大海:可以说,刘嘉坤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农民企业家了。你认为当代企业家面临的最大课题是什么?高山:一个保持,一个更新,过三关。一个保持,即必须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农民朴素本质,谦虚待人,实在干事;一个更新,即更新思想观念,必须改变小农经济观念,冲不破小农经济观念的束缚就不能发展壮大;过三关,就是过好荣誉关、小农经济意识关和文化关。这既是当代农民企业家面临的一大课题,也是中国广大农民必将面临的一大课题。第二天,我来到九间棚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刘嘉坤就坐在我的对面,我突然对他说:“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就是‘大海’!”“啊?我也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就是‘高山’!”
(此文写于2005年9月,同年9月发表于《山东文学》增刊)相关链接:2006年,平邑县九间棚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临沂市十佳高新技术企业”;九间棚村党总支被中共山东省委授予“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中国经济林协会金银花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九间棚村党总支书记刘嘉坤入选“CCTV2006年度三农人物”50强,并被誉为“金银花产业的袁隆平”。2007年,九间棚旅游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AAA级旅游景区”,九间棚花岗石厂被山东省石材工业协会评定为“2006山东省石材行业综合实力50强企业”。2008年,九间棚景区被评为“山东省十佳旅游特色村”;刘嘉坤连续三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又被推选为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杰出人物。3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听取刘嘉坤等代表发言。2009年,九间棚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最近刚刚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后回村的刘嘉坤满怀信心地告诉编者,九间棚将继续深化改革,坚持科学发展,在原有基础上夺取更大的成绩。
旅游在线蒙山又一新景点——蒙湖书堤平邑县水利局
蒙湖书堤位于蒙山万寿宫前蒙阳湖大坝之上。此处原为1967年建成的乔家村水库,后更名为蒙阳湖。2008年除险加固时于坝顶防浪墙中、东部刻立各种书体石碑260余座,使之成为蒙山南麓一处新的集中展现蒙阳历代书法艺术精品的旅游景点。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瑰宝,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阳自古是钟灵毓秀、藏龙卧虎之地,书法艺术更是源远流长,人才辈出。这里,古代涌现过王羲之、颜真卿等中国顶级的书法艺术大师,现代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许多书家脱颖而出,受到普遍好评。为弘扬当地传统文化,振兴书法艺术,服务经济建设,蒙湖书堤镌刻精选王羲之、王献之、羊欣、颜真卿等蒙阳古代书家名帖66帧;刘岳、杨广森等平邑当代名家书写历代名人咏颂蒙山诗文97帧;汉瓦当53帧;名人寿字书迹100个。真草隶篆,诸体皆备,布局合理,蔚为壮观。蒙湖书堤工程由平邑县水利局组织实施,县蒙山文化研究会、县书法协会及文坛书坛名家十余人倾情协助,共谋善举。三月开工,九月告竣。大堤总长1200余米,书堤400余米。
附:蒙 湖 书 堤 序蒙山苍苍,浚水泱泱。蒙湖堤上,雄矗书墙。聚蒙山之灵气,灿平邑之辉光,存书家之笔迹,播华夏之芬芳。湖以堤为屏障,镇风波而威显;堤以书为精魂,固金汤而含章。蒙湖美兮,烟波浩荡。晴则湖天一色,雨则树隐石藏。春至百鸟翔集,夏临碧荷绽放。秋来菊黄枫红,冬到雪拥梅香。水净风平,蕴天成之美玉;寒来暑去,行日月而周章。色夺层霄,渺天心之无觅;花落水殿,逐锦鳞以轻翔。集玉露而飞彩,纳澄流以含沧。邀八极而映太清,湖开画镜;连九域而接沧海,美誉远扬。沂蒙斯土,历史绵长。诞圣毓贤,文显武彰。昔子舆慎独,日三省吾身;子路刚直,重诺而慨慷。子思安贫,蓬户常晏如;子羽斩蛟,义让力不让。荀卿清明,循道而不贰;匡衡好学,凿壁以偷光。王祥至孝,卧冰感鲤跃;刘洪善算,盘珠演乾象。彦和雕龙,艺苑之密宝;孝穆新咏,玉台辑琳琅。敬元美器,写暮春之贴;逸少风流,书兰亭华章。子敬渊巧,行草冠寰宇;清臣宽博,正楷绝汉唐。长卿卧居,悟兵法修列;蒙恬忠贤,安边以开疆。孔明睿智,天定三分鼎;叔子清德,轻裘震长江。杲卿英烈,义旗奋常山,冠廷骁勇,死节于平壤。文化之厚积,无尽之宝藏。前人亦已,后人永绪;文脉传承,武风恒昌;文武之道,相得益彰。今平邑宏业振兴,百姓安康,文风日盛,书情高涨;适政府兴修水利,造福一方,立此书堤,镌刻华章。呈一地之毓秀,存万世之绝唱。值戊子秋日,书堤落成,石壁长逾千尺,题刻二百余章。内容规以四列,广纳博采;随邀书家名流,挥毫其上。集千古名帖,山河同寿;刻今人墨宝,佳作共赏。荟格言警句,规世喻人;录诗词歌赋,颂蒙山风光。错汉瓦以为饰,绘百寿而作章。现右军之秀雅,有元章之癫狂。欧颜柳赵,遒劲丰润;苏黄米蔡,气宇轩昂。真草隶篆,四体皆俱;承魏风骨,启唐楷纲。雕琢切磋,布以阴阳;贵呈厚重,美寓大荒。诗书合璧,孰施妙想?孰运墨腕?孰为工匠?雅士呼吁,贤达应响;童子出勤,耄耋亲劳;老少咸集,盛举共襄。蒙湖书堤,壮丽蒙阳。天风拂尘,四海观光。亚岱添雅,地显祯祥。颂人丰与物美,千秋永固;欣舜日与尧年,万古流芳!书堤既成,嘱予为序。僭陈俚言,不胜恐惶。孟 君 戊子年榴月(孟君系平邑县政府办公室秘书科副科长、蒙山文化研究会理事)
旅游地貌新景观 七十二崮待开发李 莹
崮是沂蒙山区特有的地貌景观,地貌学上称之为“方山”,通常叫做“崮”,是古代寒武纪灰岩经受了中生代侏罗纪晚期的燕山运动和新生代第三纪的喜马拉雅运动中强烈的地壳切割和抬升,经过长期浸蚀、溶蚀、重力崩塌和风化等多重作用形成的,外表呈圆形、顶部平展、四周峭壁如削、峭壁以下坡度逐渐由陡变缓的一种地貌形态。人们常说“沂蒙七十二崮”,事实上沂蒙山区有名可循的崮有数百座,加上没有名字的崮,总数达千余座之多。沂蒙山的崮数量多,造型美,分布密集,在我国乃至世界造型地貌中都属罕见。2007年,由地质和旅游专家组成的评审组通过现场考察评议,认为是我国继“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嶂石岩地貌”和“喀斯特地貌”之后,可进行重点开发旅游的第五种岩石地貌景观。平邑县是“沂蒙七十二崮”的集中分布区之一。境内有名字的崮共18座,其中海拔500米以上的有6座,分别是摩云崮、茅草崮、马家崮、和尚崮、吴王崮和太皇崮。在这之中,摩云崮更是沂蒙第一高崮,海拔1025米。此外,名字中并没有“崮”而人们习惯上称为“××山”(如母子山)、“××顶”(如富贵顶)的崮还有数十座。平邑大地上的每一座崮都呈现着千姿百态的神奇风采,崮上的每一叠岩层都是历史老人写下的简册,沉淀着历史,镌刻着岁月。这里大大小小的崮,或雄奇,或险峻,或秀美,颇得神工鬼斧之妙,给群山增添了几多风韵,让平邑风光更加妩媚,分外妖娆。为便于读者了解和有关部门参考,笔者试将平邑县境内海拔500米以上的6座崮的突出景观胜迹和相关历史故事予以简述。如何实施规划和开发,在此不再涉及。
摩云崮
摩云崮俗称歪头崮,位于县城北偏东18.5公里处,面积1.5平方公里,海拔1025米。摩云崮是沂蒙七十二崮中最高的崮,也是蒙山山脉第三高峰,仅次于海拔1156 米的蒙山主峰龟蒙顶和海拔1026米的第二高峰玉柱峰。 摩云崮与一般由古生代石灰岩沉积而形成的山崮不同,其山体由太古代泰山群系变质岩构成,主要岩性为黑云母斜长片麻岩、夹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母变粒岩和各种混合岩,岩层厚度大于5000米。片麻岩是一种深度变质岩,含有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等多种矿物,并呈现定向排列的条带状。地球上岩石虽然多样,但可以总体上归纳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前两类在地壳深部经过高温高压的改造,就可以形成变质岩。形成摩云崮的变质岩是山东最古老的岩石,它比古生代石灰岩的时代早得多,形成于地球的早期,至今已有20多亿年的历史,饱经了地球历史的沧桑,留下了多次地壳运动的痕迹。摩云崮崮顶海拔千米以上,寒冻强烈,加上各种裂缝众多,经过千百年的风化、崩解和剥蚀,雕琢成三峰陡立、山势险峻而倾斜的特殊景观。当地将摩云崮三峰按高低分别称为大歪歪、二歪歪、三歪歪。从摩云崮东、北部观看,摩云崮三峰酷似一睡美人,其西部的大歪歪像美女头,中间的二歪歪像美女高耸的乳房,东边的三歪歪像美女的腹部。摩云崮森林覆盖率90%以上,崮上植被茂密,盛长松柏、刺槐等树木,人迹罕至。摩云崮与北面茅草崮之间的山谷是蒙山西部有名的明广寺风景名胜区。这里清静幽僻,风光秀美,水声潺潺,石形突兀,峰腰山村,时微露于林木间,山岚映带,景色极佳。游明广寺须从摩云崮西绕向北至山谷入口,然后自西向东沿溪而上,原为羊肠小道,现已修通柏油路,乘车可顺利直达。在明广寺景区中、东部向南、西南方向观看,可看到摩云崮顶睡美人景观。摩云崮东南山连山,山套山,连绵起伏百余里。其偏东南1.5公里处,有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山体雕刻——蒙山寿星巨雕。寿星山东南不足1公里为蒙山主峰龟蒙顶。
茅草崮
茅草崮原名摩霄崮,位于县城东北21公里处,面积2.5平方公里,海拔高度777.5米。崮顶土层较厚,原盛长茅草,现松柏成林。茅草崮的山体结构以黑云母斜长片麻岩为主,其次为夹黑云母闪长片麻岩和其他混合岩,岩层厚度大于5000米,亦形成于地球的早期,是山东最古老的岩石,距今已有20多亿年的历史。茅草崮处蒙山明广寺景区西北部,本身就是明广寺景区的一部分,其崮顶山形是景区中一处独特的自然景观。从明广寺景区西部向北观看或从茅草崮东南5公里处的蒙山主峰龟蒙顶向西北眺望,连绵起伏的群山中,有一白色山峰形如伟人毛泽东主席的头像,今称伟人峰,这名为伟人峰的白色山峰及附近群山就是茅草崮的各个山峰。茅草崮主峰南面山体呈白色,系长年雨水冲刷所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化了这一方的天地灵气,使伟人峰中的伟人像,五官清晰形像逼真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头像上那浑圆饱满的额头,方正赫然,深邃的眼睛,神采炯然,鼻梁匀称,鼻尖隆起,两唇丰腴,似开又闭。仔细观看,额头、眼睛、鼻子、脸孔、下额,无一不与毛主席本人面孔相吻合,连发型都与毛主席的惟妙惟肖。1999年,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的范局长至此观看后连声说:“像,太像了,简直和真人一模一样”。此景观特别在晴朗的下午观看尤为清晰。茅草崮以北为九女关。九女关西为大望山,大望山南有海螺寺,西北为白马关。九女关与白马关为蒙山主峰西麓两个险要关口,两关东西呼应,占之能控制蒙山南北通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马家崮
马家崮位于县城南17公里处,面积2.5平方公里,海拔高度690.5米。山体为沉积岩结构,顶端系厚层石灰岩。马家崮山形似马鞍,原名马鞍崮,亦曾称林家崮,后因此崮由当地马姓人家看管,故得今名。崮东北麓有林家洞,西北侧有马家洞。清朝咸丰、同治年间,鲁南地区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幅军起义,马家崮下水寨村村民程四虎领导的幅军就是其中的一支。程四虎,名九三,排行老四,外号程四虎,生卒年不详,清末幅军起义首领。其祖籍平邑县白彦镇石门村,后迁至马家崮下水寨村定居。1853年(清咸丰三年) 7月,境内陈更池、薛得志等数十人在北部仲村镇仙姑山一带聚众起义,起义军与境内外各地幅军联合作战,势如破竹。程四虎得知后结幅聚众响应,首由白彦镇石门村起事,后于1860年(咸 丰十年)立水寨为大营,树旗造反,修守寨圩,任用林献英为军师。张白旗,以白布缠头为识。水寨义军联络各寨,发展武装,势力迅速扩大。程四虎以水寨为据点,率义军转战蒙阴、新泰、莱芜等地,攻打官府,杀富济贫,如有所获,交公分配。义军纪律严明,所向披靡。1862年(同治元年) 4月13日,程四虎联合滕县幅军马传山、岳相林部夜袭并攻占了平邑附近的南泉寨。4月29日,南泉寨幅军攻打平邑失利。5月份清军多次攻打幅军南泉寨,寨中义军奋勇抵抗,杀退清军。6月1日,清军先用火炮将寨墙炸毁,随后数千人从西、南、北三面向南泉幅军发起攻击。守寨幅军与清军激战半日后突出重围,退至马家崮下水寨大营固守。后清军纠集民团围攻水寨,程四虎联合周围张里寨、林家洞寨、大田地寨幅军凭险扼守。6月6日幅军张里寨先失, 6月23日,幅军林家洞、大田地两寨又失,水寨幅军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6月24日,清军合地方民团共七八千人进攻水寨,水寨幅军抵御不支,军师林献英被俘,程四虎率部突围,退至宝泉崮。6月25日,程四虎联合邹县白莲池教军2000余人想分路突然杀回水寨,时清军重兵把守水寨各路险要,幅军、教军攻击受阻,激战3时许,毙清军把总司元魁后收兵。8月清军会攻宝泉崮,程四虎率2000余人夺路东走,复回水寨大营。后因它处幅军此时己非败既降,程四虎势单力薄被迫投降清军。程四虎死后葬于马家崮下水寨之西苗家庄。其名字至今在当地广为流传,“程四虎,贾二郎,打起仗来真刚强。”
和尚崮
和尚崮位于县城东南24公里处,面积2平方公里,海拔656米,山体为沉积岩结构。其名称来历:一说因山顶浑圆,犹如僧头,故名和尚崮;一说因崮上曾住过一位救民于水火的云游高僧而得名。和尚崮周围方圆十数里,是以盛产黄梨、山楂而闻名全国的天宝山区。这里既是全国小流域治理的典范,又是风光秀美的旅游景区。现在这里满山遍谷全是梨树、山楂树,每年阳春三月,万树花开,铺雪堆玉,一片水晶世界。滚滚香涛,招蜂引蝶,充溢着无限春意。此时,各地赏花游客,纷至沓来,不绝于途,成为当地一大盛事。盛夏之时,瀑布悬空,云蒸霞蔚,松涛阵阵,谷风习习,使人倍感清心凉爽。金秋季节,满山遍野金橙的黄梨、大红的山楂压弯枝条,游客既可领略景色之美,又可分享丰收的喜悦。天宝山如今美丽富饶,可几百年前却是巨石嶙峋的秃岭荒山。相传元末明初,因连年战争和瘟疫,天宝山区人口锐减,经济落后。明朝朱元璋登基后采取移民迁居、安抚流亡的政策,迁部分山西移民到此落户。移民来此后,开始地广人稀,当地村民广种薄收,以种庄稼为主谋生。后来人丁繁衍,地少人多,加之土地脊薄,十年九旱,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丰收之年,半年野菜半年粮,灾荒之季携家带口,外出逃荒要饭。当地百姓的疾苦,让一位当时云游于和尚崮的得道高僧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他决定设计谋救民于水火,让这里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一日,该得道高僧化装成一位老者下山,他手里捧着一顶小毡帽头,里面装满白花花的银子。他逢人便讲,遇人便说,说他这天正在山上割草拾柴,忽见从一山洞口往外流淌白花花的东西,走上前去捡起来一看,原来是些大小不等的碎银,他赶紧摘下毡帽去接那些银子。刚接了一会,就听到山洞里有人说话。一个说:“禀总管,咱们宝库出娄子了,正向外边淌银子。”另一个说:“那还了得,今天向外淌银子,明天还不淌金子?这是上天的宝库,玉皇大帝知道后怪罪下来,谁能承担得起?”此时,老者的帽子已经装满了银子,他怕淌出来丢了可惜,便随手抓了一把割下来的山草,塞上洞口,想暂时堵上,留下记号,以便回家取些大家什来装银子或其他财宝。接着又听见山洞里边又说道:“好了,好了,咱们仅花了一帽壳银子,一个老头就用万年草把娄子补上了。”老者听罢赶忙用手去拽、去拔他刚才塞进的那把草,可使出吃奶的劲也弄不动。老者恍然大悟:过去听老人们说过,有一种草叫万年蒿,用它堵娄子比什么都结实,看来一点不假,他这才作罢,悻悻然走下山来。此事一传十,十传百的传了开来,后来越传越神,越传越玄,越传人们越相信天宝山区确实藏着大量的金银财宝,四面八方上万人成群结队自带工具前来挖财寻宝。几个月过后,寻宝者们掘地三尺,连巴掌大的地方都翻了好几遍,把天宝山区弄了个天翻地覆,面目全非,可寻宝者谁也没有挖到也没听见看见谁挖到什么金银财宝。随着时间的推移,挖宝热渐渐地冷了下来,但此时的天宝山区,那些常年风化的石头,经挖宝人这么一折腾,却变成了松软肥沃的土壤,天宝山区的耕地面积一下子多了好几倍。原来老者所称捡到银子是假,借他人之手为天宝山区开山造地改变自然环境是真。冬去春来,一场喜雨过后,得道高僧又化装成一个商人,称其从外地运来大宗优质梨树、山楂树苗,赊给大家栽种,并保证数年后包销该处全部果品。商人根据土质不同,让和尚崮南大峪沟两泉、新庄以上山峪遍植梨树,让崮北上大峪、下大峪等地遍栽山楂。数年后春华秋实,很快进入盛果期,果品给天宝人民带来了巨大财富。虽然黄梨、山楂丰收后人们再未等到该商人前来收苗木款和包销果品,但果农们肩挑车推,将黄梨、山楂运到集市和城里出售,然后买回农具、粮食、布匹等生产生活用品。后来天宝山区梨树、山楂树越栽越多,果农们砌石垒堰,浇水,施肥,剪枝,打药,黄梨、山楂产量越来越大,天宝山区从此靠果树一天天富裕起来。
吴王崮
吴王崮因相传春秋时期吴王伐鲁时曾驻军于此而得名。位于县城东南14公里处,面积2平方公里,海拔653.9米。吴王崮下有二泉,名灵泉、东灵泉。灵泉前有元朝时创修的道观灵泉观,亦称大圣堂,现遗址尚存。吴王崮所在的今平邑县西周春秋时期属鲁国。鲁国是公元前11世纪周初最早分封的几个重要的诸侯国之一,姬姓,开国君主是周公旦的长子伯禽,都邑曲阜。鲁国西周时期国力强盛,春秋中后期国势衰弱,战国时沦为小国,公元前256年为楚国所灭。春秋后期在鲁国日渐衰微的同时,建都于今江苏苏州的吴国却开始强盛。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一度帅师攻破楚国,后其子吴王夫差又于公元前494年战胜越国,迫使越王勾践屈服求和。吴国大将伍子胥请求夫差灭越以除心腹之患,但夫差因胜越而骄傲自满,不听伍子胥建议而许与越国议和。接着吴王夫差率师北上伐鲁,与晋国争夺春秋霸主。《左传·哀公八年》载:“吴伐我,子泄率,故道险,从武城。初,武城人或有因于吴境田焉,拘鄫人之沤菅者曰:‘何故使吾水滋?’及吴师至,拘者导之,以伐武城,克之……吴师克东阳而进,舍于五梧,明日舍于蚕室……明日舍于庚宗,遂次于泗水。”按此记载,公元前487年(鲁哀公八年)吴国攻打鲁国,先由鲁国人子泄作向导。子泄即公山不狃,鲁国人,他为使鲁国能有所准备,故意引导吴师走险路,称可从武城伐鲁以拖延时间。不巧的是,路上吴师又遇上一个从前曾因到边境种田与武城人发生矛盾被泼了一身污水的鄫国人给引路,并很快攻下了武城。接着吴师攻克东阳城,进军中又先后宿于五梧、蚕室、庚宗等地,一直打到当时鲁国的腹地泗上,即今泗水县泉林。而文中提到的武城、东阳、五梧、蚕室等地均位于今平邑县境内。吴王夫差胜鲁后,一心北进争霸。公元前486年,吴人在今江苏扬州附近筑邗城,邗城下凿邗沟,通过射阳湖至清江,沟通了长江和淮水。公元前485年,吴水师从海上北上伐齐。次年,大败齐军于今莱芜附近的艾陵。公元前482年,吴国挖运河北连沂水,西接济水,吴水师从吴都经长江、淮水可直达沂、泗、济三水。此时沂河水运上游可达今沂源县东里店。吴王为开挖运河耗尽了国力民力,而我国南北水上交通却从此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率大军到黄池(今河南封丘)会盟诸侯,与晋国争夺霸主。正当其踌躇满志争霸中原之时,南方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刻苦图强,越国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壮大了力量,乘机攻入吴国都城并杀死吴太子。吴王夫差闻讯匆匆赶回想与越议和,越王勾践不允,吴王夫差被迫自刎而死。《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曾引此故事作过一幅自勉联,联曰: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里秦川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太皇崮
太皇崮远眺
 
太皇崮原名大匡崮,亦称冠石山,位于县城西南33公里。面积2.3平方公里,海拔505米。太皇崮崮顶呈不规则的圆锥型,其下四壁峭立,十分险峻。山南面向阳处悬崖峭壁上原有一云台寺,寺下有一清泉,名皇崮泉。该寺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明清时期香火旺盛,后毁于战乱,现仅遗址尚存。山北面峭壁下也有一清泉,名滴答泉,两泉为其下游温凉河河水之源头。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 年) 重修《费县志》载:“大匡崮,县西南一百二十里,脉自纱帽山来。祊水(即今温凉河)发源于此。《沂州府志》大匡崮、冠石山并载,又注冠石山旧志作大匡崮。按:此崮极高,石冠其顶,象形颇合。” 太皇崮东南十余里为抱犊崮,东北十余里为南城山、透明崮。南城山、 透明崮下南武城,为宗圣曾子故里。明末清初,鲁南地区爆发过一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军领袖王肖武,太皇崮东南城山下魏庄乡吴家庄人。王肖武名俊,字肖武,亦作小吾。祖籍兰陵镇,至其父迁居吴家庄。王家原家道富有,在透明崮前有很多田产,雇用一些佃户为其开荒种地,曾试图通过捐资纳粟取得功名。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山东因遭受极为严重的旱灾和蝗灾,赤地千里,哀鸿遍野,达到“人相食”的程度。王肖武家被劫一空,衣食无着,因而为盗。官府派人缉拿,肖武杀了捕役,聚众造反,占据南城山、太皇崮等地,号称“九山王”。1643年(明崇祯十六年),肖武等劫获经济宁运往北京进贡的御衣,其后又联合滕县、峄县等地农民军共同抗击清军。1651年(清顺治八年),义军攻陷郯城,费城告警,清政府调集重兵前往围剿。1652年(顺治九年),王肖武被清兵围困数月后兵败而死。一说肖武乘月夜化装潜逃外地。如今当地仍流传着王肖武的许多故事,南城山等山顶上还残存王肖武义军山寨遗迹。抗战时期,太皇崮一带属我鲁南抗日革命根据地。1943年3月 24日,这里发生过有名的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太皇崮战斗。此前为开辟创建鲁南抗日革命根据地,我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1940年春与日军连续激战14昼夜,取得了著名的白彦争夺战的胜利。后日军又多次侵占白彦,并在太皇崮下沿费滕公路之白彦、南径、官庄等地修筑碉堡十余个,对鲁南抗日革命根据地构成极大威胁。1943年3月 24日清晨,驻白彦等据点的日伪军500余人突然包围我皇崮区委和区中队驻地太皇崮下芦家沟,区中队哨兵发现敌情后开枪报警,区长孟育民闻警把队伍拉到村外与敌作战。激战中区中队见寡不敌众,边打边撤,抢占了太皇崮山顶。日伪军一次次对崮顶发起进攻,我英雄战士依据天险,居高临下,用子弹和石块,打退了敌人数次进攻。激战半日后,因弹药耗尽,敌人冲上崮顶,我英雄战士宁死不屈,与敌人展开肉搏,战斗中区长孟育民和太皇崮村农救会长李广友被敌人枪弹击中,战士谢恒顺、谢学柱、李学友、谢法边被日伪军刺刀穿透胸膛,山西籍战士陈礼赞抱着敌人滚下山崖,区中队指导员王万立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区农救会长公浩誓死不降跳下悬崖牺牲。此次战斗,共毙伤日军数十人,我皇崮区区长孟育民等9名烈士壮烈殉国。1944年2月,皇崮区农救会为悼念太皇崮战斗中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在太皇崮下白彦河东,修建了烈士陵园和太皇崮殉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上铭刻着9位烈士英名。1972年白彦公社将烈士陵园和纪念碑迁至镇西燕岭,增建了林墙、院门,并将平邑县南部地区部分散葬烈士遗骨迁葬于此。(作者系平邑县广播电视局编辑,蒙山文化研究会会员) 蒙山医药蒙山道士的“僻谷”养生术 陈宪民
蒙山不但风光秀美,而且自古就是一座文化名山、宗教名山,历来为道家练气养生之所。蒙山道士的“僻谷”养生之术是道家传统的有效养生方法。“僻谷”即节食,让人在每年的一段时间内少吃粮食,或由一日三餐减为一日二餐,兼吃一些辅助食品,如核桃、栗子、松子、黄精、蜂蜜等。他们认为人长年以五谷为主食,肠内渣滓积留太多,必须进行“断谷清肠”以“清除体内垃圾”,通过“僻谷”达到养生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蒙山道士实行“断谷清肠”以养生健体并取得效果的代有其人。周代楚国高士老莱子,隐居于蒙山之阳的孝义村,“莞葭为墙,蓬蒿为室,支木为床,蓍艾为席”,其饮食不过“饮水食菽”即渴时喝泉水,饿时吃一点豆类,这是我县有记载的最早的长寿老人。隋开皇初(582年左右)道荣道士“凡符水禁咒,阴阳律数无不通解,隐于琅琊山辟,谷饵松术,以求长生之秘”。“谷饵松术”即辅助食用一些松子、菌类等食品。北宋乔仝曾患麻风病,“君年二十美且都,初得恶疾堕眉须,红颜白发惊妻孥,览镜自嫌欲弃躯”,后进蒙山学道,习养生之术,行“僻谷”之法,“结第穷山啖松腴,路逢逃秦博士庐”,过着渴饮泉水、饥啖松腴的生活。由于道家恬淡虚无的养生之道,一个原病情险恶的瘤型麻风病人“尔来八十胸垂胡,上山如飞嗔人扶”,渐渐地愈变成两轮朱黑,胸垂美髯,步履如飞的健壮老人。蒙山道士张演浩,山东新泰人,大明天启三年(1623年)始创白云岩清虚观,“期间饥馑之年,徒众散亡,而其独守空山,累日不粒,不改厥修近五十年”,由于擅长僻谷养生,于清朝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仙逝于白云岩祠堂,寿高113岁。祖籍费县的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十分赞赏蒙山道士“僻谷”养生法,指出“道经仙方、服伺断谷、延年却老”。宋代杰出的文学家苏东坡,对蒙山道士的练丹术十分推崇,很可能受蒙山道家的影响,他主张养生要少食、素食、食有节制,“已饥方食,未饱先止”,这样可以“宽胃以养气”。明代的《东谷赘言》中也认为多食有五患:一者大便多,二者小便频,三者扰睡眠,四者身重不可重负,五者多食易患不消化。清代袁枚也留有“多寿只缘餐饭少,不饱真是祛病方”的诗句。民间流传的谚语有“每餐留一口,能活九十九”,更通俗地说明了限食养生的意义。当代医学家通过对猴子的限食实验,证明了蒙山道士“僻谷”养生的科学性。让100只猴子随它吃饱,另外100只猴子只吃七八分饱,定量供应,结果随它吃饱的100只猴子,过一段时间死了50只,另外只吃七八分饱的100猴子长得既苗条又健康,还很少生病,10年养下来,才死了12只。少吃点为什么能长寿,其主要原因是限食能减轻肠胃负担,人体过多摄取蛋白质和脂肪,使消化系统负担过重导致消化不良。这样未被消化的食物长时间滞留在肠道里,会产生许多毒素和致癌物质,这些毒素和致癌物质不但易使人患胃肠道疾病,还会被肠道吸收、透过心脑屏障,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使人衰老。另外,限食能抗击人体自由基的生成,延缓衰老。人们呼吸时吸收的氧有2%被氧化酶催化形成活性氧即自由基。自由基是对人体极其有害的物质,能导致细胞损伤,动脉血管硬化,引发疾病和衰老,甚至导致死亡。人吃得越饱,产生的自由基就越多,人老化的程度也就越快,而限食可以减少自由基,使细胞免受其害,从而延缓衰老。同时长期饱食会使人肥胖,引起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痛证等一系列疾患,吃得过饱还容易诱发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等。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保健知识教育相对缺乏,人们往往陷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多少吃多少的误区,造成饮食方面热量过剩和营养缺乏(缺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并存。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远比古人高多了,不但有细米白面,还有大鱼大肉,,餐餐山珍,顿顿海味,吃得肠满脑肥,大腹便便,孰不知美酒佳肴的后面便是疾病和短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研究古人“僻谷”养生之法,提倡每顿少吃点,适当地“断谷清肠”或“断肉清肠”,对于延年益寿,增进健康将会大有裨益。(作者系平邑县中医院原院长、主任中医师,蒙山文化研究会研究员)
蒙山的古琴与中医刘家骥偶读清末进士、兰陵人王思衍的《拙笑轩草》,内有一诗《示鸿宾》:堵环院落四围方,砖甃台池两步长。弦木为琴难得趣,栽花如字渐成行。轩名拙笑吾何意,书有余香尔自香。不望虚声浮世界,好留淳朴守耕桑。其中 “弦木为琴难得趣”一句下小字注曰:“去秋,蒙山道士教弹《大学》一章,仅得其半。约今春来赠琴再教,迄今未至。恐指法遗忘,弦木习之,今未倦也。”从这段诗文与注文可知,王思衍会操古琴,是从蒙山道士处所学,而蒙山道士不但会弹琴而且还会制作古琴。由此看来,蒙山的古琴弹奏也是山东古琴的重要一派。同时,蒙山道教与中医也是有着密切关系的。蒙山道士是既通中医,又是主要在蒙山上采药制药的。因蒙山富产多种中药材,过去蒙山道士的医方和成药流传四方。在临沂城一直流传着蒙山道士的《精验秘方》。该书是由临沂城中医夏云章先生从蒙山道观中抄出。直至上世纪60年代尚在临沂及周围地区流传,其中部分处方简单者至今尚在民间口传。其抄本经“文化大革命”后已多时不见。幸喜今春又有旧抄本出现。余阅之,不胜欣喜。欲将公之于众,济世活人。其中有一膏药,名“观音救苦膏”,为“唐时天师叶真人所传”。配方清末先传至临沂火神庙,后传至南坛华严寺,其效果甚佳。有些老年人尚能记得。其他验方,多可不用花钱或花很少的钱即可医病,故广为劳苦大众所称道。因此,蒙山道士的中医药,还应更好地发掘、整理和研究,以利社会众生。以上事例说明,蒙山道士是对道家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星相医卜诸项皆通的。而蒙山的古琴和中医药无疑是蒙山文化的重要内容。(作者系临沂市政协原副主席,蒙山文化研究会顾问、客座研究员)
蒙山紫草黑心中空的来历庞宪清 庞朝轩
清代举人张淑躬在蒙山采茶词中唱到:“闲将紫草间根芽,越涧穷岩记不差,倘得数茎如合抱,也应胜采一年茶。”采茶女们如果能采到一棵大紫草比辛辛苦苦采一年山茶挣得钱还要多,可见蒙山紫草是多么珍贵!蒙山紫草又称东紫草,因生长年深日久,个大质坚,红紫油润,用它泡酒,有红线一束上贯液面,溶于油则液体红紫,澄清晶莹,可是人们发现蒙山紫草棵棵黑心中空,而且后代不昌,出产甚少,这是为什么呢?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哩!很久很久以前,蒙山风景秀丽,山水迷人,林木葱茏,堪称仙境。这里人参藏在老林,紫草满坡,马尾松苍翠丛生,它们子子孙孙繁衍无穷,蒙山成了它们的祖居之地。那时深山老林里的人参茎高四五寸,夏天开紫白色小花,结的参籽,生时碧青,熟时鲜红,有秫米粒大小,形状很象猪腰子,非常好看,人参周围的各种花草都向它倾斜着。因此,有“百草之王”的美称。传说有一种棒槌鸟,它的啼声是“王敢哥”,每当人参结籽的时候,飞鸣在深山老林或深草处,专门找成熟的人参籽做为食料。三皇五帝相继以传,不知过了几朝代,人口渐渐稠密,人们将人参、紫草列入药品,挖参采药者越来越多,人们截松搭棚,都在打人参、紫草的主意。于是,蒙山人参、紫草、马尾松共同商议:听说东北天寒地冻,人烟稀少,森林茂密,我们何不到东北长白山安家存身。为结伴同行,它们三个共起誓言,人参说:“我若不搬迁东北,祸及子孙。”紫草说:“我若在蒙山私留子孙,定遭雷击雨冲烂肠黑心。”马尾松说:“我若不搬,必遭剥皮抽筋之苦。”盟誓后,人参召集族中老幼,暗逃东北长白山一带去了。故蒙山人参遂之绝迹,而在东北深山老林繁育发展起来。蒙山紫草贪恋胜境,背信弃义暗留子孙。马尾松见紫草背约,也便只安排了枯枝烂根的老松,打起旌旗虚张声势,扬言迁居东北,由于途中饥渴疲劳,多有死亡,故至今东北马尾松繁育不多,采参者往往剥其皮以包参,果应了抽筋剥皮之誓。留在蒙山的得以繁衍发展到现在,满山遍野,密布成林,苍翠秀丽,故人称“蒙山迭翠”,为一大胜景。紫草不守诺言,一天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大雨如注,满山遍野的紫草被冲刷出来,泡于河流中,染红河水及石头。故今卞桥镇有河名“红石河”,有村名“红石河村”,剩下的紫草也应了烂肠黑心之誓,至今蒙山紫草虽质坚紫红,但中空黑心,后代不昌,出产甚少。蒙山是长白山人参的老家,据说每年秋高气爽之时,总要差老参一支,护送参娃返故乡探亲。有人说在蒙山密林里,每年深秋夜静之时,偶而还听到棒槌鸟喊“王敢哥”的叫声呐!(作者系蒙山文化研究会研究员、平邑县中医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庞朝轩系平邑县中医医院执业医师、庞宪清学术继承人)  
溯源探流琅琊颜氏与颜林魏宝玉
蒙山东西绵亘三百里,物华天宝,地灵人杰。山前川美水秀,古为鄪国的费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称“圣人化行之邦,贤人钟毓之地”。历代名人辈出,圣迹棋布,是琅琊颜氏的发祥地。琅琊颜氏始祖颜盛至其曾孙颜含的故里,唐代“双忠”颜杲卿、颜真卿的祖居地——汉代华县孝悌里(后称琅琊临沂孝悌里,今费县方城镇诸满村),以及琅琊颜氏祖莹——颜林等古迹名胜,为世人瞩目,海内外闻名。据明《陋巷志》记载:春秋时期,颜氏为鲁国望族。颜氏一世颜回为孔子的第一大弟子,后称“复圣”。颜氏自二世颜歆至七世颜岵均为鲁国大夫。战国至东汉末七百余年间,颜子后裔人丁并不兴旺,从颜回至二十二代孙颜亮均记为单传。二十三代孙颜敫生二子颜斐、颜盛。颜斐为京兆尹,居于鲁(今山东曲阜),生二子,长子颜鲁、次子颜欢,俱无后。颜盛字叔台,又字叔震,汉末时任尚书郎,后仕魏,历任青、徐二州刺史,赐爵关内侯。魏文帝黄初年间,任徐州刺史时,携眷属由鲁(曲阜)徙居琅琊临沂定居。代传孝恭,因号其居孝悌里。《颜真卿志》载:“颜盛于灵帝中平年间出任青州刺史,携眷属侨居青州治所临淄。魏文帝黄初年间,颜盛改任徐州刺史,又举家定居琅琊华县城西孝悌里(今山东省费县方城镇诸满村)。”《沂州府志·卷一·古迹》记载:“孝悌里,县东五十朱(诸)满村。”清光绪二十二年《费县志·卷十二·古迹》记载:“孝悌里,在县城东五十里诸满村,古临沂之孝悌里也。考颜鲁公颜君庙碑,魏有斐、盛。盛字叔台,青、徐二州刺史,关内侯,始自鲁,居于琅琊临沂孝悌里。”“临沂西境旧属华,临沂废后,华旧境又入费。北宋、元初时,鲁公十一世孙安上犹居诸满村。《通志》、《府志》俱定诸满村为孝悌里。”据诸满村名碑载:东汉尚书郎颜盛任徐州刺史时自鲁迁居于此,代传孝恭,其曾孙颜含尤以孝悌闻名,因号为“孝悌里”。公元307年颜含随晋元帝南迁。北齐时,诸葛氏迁入,号其居诸满里,后称诸满村。因颜盛之长兄颜斐二子颜鲁、颜欢俱无后,故颜盛继嗣为宗,又为徙居琅琊孝悌里的颜氏第一代,从此有“琅琊颜氏”之称,是为琅琊颜氏始祖。《曲阜颜氏总谱·颜氏宗传总论》载:“琅琊颜氏之传,自复圣祖以下单传者二十二世,至二十三代祖敫公乃有二子,曰斐、曰盛。斐公二子鲁、欢失传。自是之后,颜氏子孙皆盛之后矣。”颜盛之子即琅琊颜氏二世祖。颜盛生有四子:颜钦、颜曾、颜兴、颜士光。 长子颜钦,字公若(复圣颜回二十五世孙),随父居孝悌里(今诸满村)。明《诗》、 《礼》、《易》、《尚书》,多所通说,学者宗之。历任中郎将、司马、大中大夫、东莞广陵太守、给事中,引直禁省,封葛绎县子,谥曰“贞”。生七子:颜默、颜平、 颜协、颜雅、颜闵、颜永、颜考。颜默,字静伯,颜盛之孙,颜钦之长子。生于孝悌里(即今诸满村),为琅琊颜氏三世祖,复圣颜回二十六世孙。历任汝阴太守、护卫将军、给事中,袭葛绎县子。生三子:颜畿、颜辇、颜含。长、次无后,以颜含为宗。颜含,字弘都,颜盛之曾孙,生于孝悌里(今诸满村),为琅琊颜氏四世祖,复圣颜回二十七世孙。颜含孝悌闻名全国。《晋书·孝友》载:“含少有操行。”对父母以孝闻,对兄嫂至友,天下无二。含兄颜畿有病,“累月犹不能语”。 父母尚无信心,而“含乃绝弃人事,躬亲侍养,足不出户者十有三年”。两兄死后,他的二嫂樊氏失明,“含课励家人,尽心奉养,每日自尝省药馔。察问息耗,必簪屣束带”。为求得蛇胆作药引,他“寻求备至”,终于将病治好。颜含的“悌”是非常典型的,连江南豪富石崇都为之感动,“赠以甘旨”,以表佩服之情,可见其影响之大。颜含39岁离开孝悌里(诸满),出仕为官,一生清廉。新编《陋巷志》载:“颜氏居琅琊临沂(孝悌里)历四世,约八十年,至西晋时,已成琅琊望族。故颜氏后裔,不论迁居何处,多以此为郡望,称‘琅琊颜氏’。公元307年,颜含随琅琊王司马睿过江,徙居建邺(今南京)之长干里, 为侨居江南颜氏始祖。颜含传九世至颜之推,颜之推入隋仕于长安,成为关中颜氏始祖。后周时,颜之推八世孙颜旻率族人回归东鲁。五代时,颜旻长孙颜文威隐于鲁之峄山;次孙颜文蕴首先率家人回曲阜定居。后周广顺二年(952年),颜文威长子颜承祐由峄山迁回曲阜故里定居。史书记载颜含为华县人,是因汉代孝悌里属华县。其后人如刘宋颜延之、颜师伯,北齐颜见远、颜之推, 直至唐代颜师古、颜杲卿、颜真卿,都称自己是“琅琊临沂人”,皆因华县废后, 孝悌里(今费县诸满)一带曾隶属古临沂县的缘故。因此,自颜盛之后的颜氏后裔,自称“琅琊临沂孝悌里人”皆为今费县(诸满)人。正如临沂人民广场颜真卿雕像碑文载:“颜真卿... ...祖籍琅琊临沂(今费县)人。”《临沂地区志·卷二十七·旅游·人文历史旅游景观》载:“颜真卿祖籍琅琊孝悌里(费县方城镇诸满村)。” 2002年10月,福建莆田仙游鲁公后裔将精心雕刻的颜真卿像敬奉给故里山东费县。颜氏南迁后,仍有部分族人留居孝悌里(诸满村)。宋元祐七年所立鲁公庙碑和清《沂州府志》、《费县志》均记载:宋元祐时鲁公十一世孙安上犹居诸满村。至北齐时,居于诸满村的颜氏族人逐渐迁居县内各处和周边县区。至今,费县仍有颜家庄、颜家埝、颜家围子、颜家峪、颜耿等,现在这些村庄皆为颜氏后裔聚居地。琅琊颜氏始祖颜盛及子颜钦、孙颜默、曾孙颜畿、颜辇等死后均葬于孝悌里(诸满村)1.5公里,“颜林”,是为琅琊颜氏祖莹。《陋巷志》、《沂州府志》、《曲阜颜氏总谱》及临沂和南方各地颜氏家谱均记载:颜盛葬临沂县西七里,今属费县。西晋末,颜盛曾孙颜含南迁后,留居诸满的颜氏后裔仍以此为墓地。至唐代,颜盛十六世孙、忠节公颜杲卿,文忠公颜真卿殉国后,颜氏族人又在此建“二颜墓”(亦名双忠墓)。同时,在其故里孝悌里(诸满)建鲁公庙(亦名二颜祠)祭祀。北宋元祐六年,哲宗“诏句相州商王河亶冢、沂州费县颜真卿墓并载祀典”(《宋史·礼志》)。同年,“诏治沂州费县颜真卿墓”(清《沂州府志》卷七)。宋元祐七年……诏禁樵采”(明《陋巷志》卷三)。 三道诏书充分说明了费县颜林与颜真卿墓在当朝的重要地位,从而加大了对琅琊颜氏祖莹的保护措施。据颜氏家族史料记载,唐代“安史之乱”平定后, 圣赐“复圣府”祭田四十八顷(4800亩),其中曲阜1200亩,费县诸满2200亩,其他三地共1400亩,费县祭田大大超过曲阜和其他地方,足以说明费县颜林和孝悌里地位之重要。宋元祐六年,在按诏书修护“二颜墓”的同时,颜鲁公十一世孙安上等主动请求出资买地,将鲁公庙迁置于费县城河东岸。知县杨元永新立《唐鲁郡颜文忠公新庙记》碑,邀请朝中好友曹辅撰文、秦观书丹碑阳、米芾撰书碑阴,此碑为山左名碑。至上世纪60年代初,颜林仍有巨坟五座,大致呈“一”字形东西排列。西边两座为一组,间距30米,村民称为西后林;东边三坟为一组,间距15至 20米,称东后林。两组间距约120米。据清光绪《费县志》及其他史料载,西后林东坟为“二颜墓”,较之其他四坟,此坟规模特大,占地半亩多,东西略长,南北较短,近似椭圆形。坟高近10米,顶部较平。“二颜墓”多次修复,尚有碑记。元大德十一年,费县教谕葛尧民应颜真卿裔孙颜琇之请,撰《重修两颜公庙记》,载:“二颜墓”在琅琊之费诸满里北山之阳,子孙世守。前墓后庙,遗迹尚存。冀宁之平定人颜岩卿由安邱主簿改任费县尹,上任途中,“吊谒二公之坟、庙。徘徊感叹,久不能去。及其受章之日,首为出令维护之。既而又思行路之人一过于此,弗获跪拜,必为民日之悔焉,特为树石以表之,使知二坟之所在。复名其乡为‘忠义'”。颜琇感戴县尹义举,乃请人将修护二颜墓本末镌于碑阴。明万历年间,上元人邵以仁出任山东布政司左参议,“秉宪东上”时撰《二颜林碑记》,当时山西阳曲人杨果正任费县知县,遂立此碑于颜林二颜墓前。颜林原本在孝悌里北1.5公里的野外,但随着护林和徙居人户增多,至明代遂成村,取名颜林村,至今已成为有1800余人的大村。该村无颜姓,护林人以郑姓为主,世代相传。数百年来费县流传着一个家喻户晓的歇后语:颜林出来个老头——正(郑)好。郑姓是该村大户,由于世代看护颜林,深受琅琊颜氏孝悌美德和忠烈精神影响,团结带动各姓,形成仁厚淳朴,人心思进,多行善举的民风,从而涌现出一批批优秀公民。近年,颜林村首创为村民郑光民树碑的先例,在全县传为佳话。郑光民生于1917年,12岁入私塾,三年读完《四书五经》,书法亦称誉乡里。建国初期,任过多处小学代课教师,后连任农业社会计、大队主管会计兼任管理区会计网长和公社会计辅导员、村委会会计至退休。“文化大革命”中颜林被挖成土坑,他自发动员多位村民义务运土填平。为解决颜林村西北岭地长年缺水问题,他花甲之年犹效愚公之举,自筹资金,自己动手,艰苦奋斗 19年,投工6000余个,完成凿建蓄水“天雨池”一期工程。同时筛土筑坝,造样板梯田5亩,垫修颜盛路一条。86岁去世前留下遗嘱,将“天雨池”和样板田无偿捐献与村集体。郑光民一生朴实端方,孝悌仁厚,先人后己,公而忘私。其高风懿德,誉满沂蒙。他曾先后是费县政协委员、县人大代表、县劳动模范,其事迹曾在省、市、县多家媒体报道。他去世后颜林村委会在“天雨池”前为其修建纪念碑。 颜林地处东蒙山前,诸满北山之阳的平原地段,土地肥沃,是块风水宝地。 加之颜林郑姓及全体村民的世代守护,颜林千百年曾林木茂密,大树参天。据村中老者讲述,至费县解放前夕,林中有巨柏29株,最大的高30余米,树干约6-7搂粗,林貌气势壮观。惋惜的是1947年上级派人将颜林的26株巨柏砍倒运到外地做了铁路枕木。只留下3株最小的。至“文化大革命”前,这3株柏树中较大的一株高20余米,树干有成人的3抱又3扎粗。其中一株松柏抱椿,树形奇特有趣,为蒙山前古木一大奇观。可惜的是,“文化大革命”中颜林巨冢、墓碑、古柏被毁。仅西后林墓地、院墙尚保存完整。 为弘扬民族文化,继承琅琊颜氏孝悌美德、忠烈精神和书法艺术遗产,费县县委、县政府于1994年2月成立费县颜真卿研究会(笔者任会长),先后筹资在县城建起颜真卿大型汉白玉雕像,修复了《唐鲁郡颜文忠公新庙记》碑, 1997 年在费县举办了首届全国颜真卿学术研讨会,编纂出版了《颜真卿志》,方城镇修复了《孝悌里》牌坊和《双忠桥》碑;在颜林原址修复了颜盛及颜杲卿、颜真卿三墓。新立《颜林》碑,碑阳“颜林”两个隶书大字由浙江兰亭书会著名书法家沈定庵题写,碑阴《重修颜林记》由魏如卿(魏宝玉)撰书。该村虽无颜姓人家,但13姓200多户村民和外村数姓,自愿捐资立一通《万古流芳》碑,表达了乡民对颜氏先贤的敬仰。2002年11月,临沂、曲阜等地颜氏后裔先后重新为颜盛及杲卿、真卿三墓立碑。2003年临沂市人民政府公布费县颜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百年来,远近颜氏族人均来此祭祀。进入新世纪以来,颜林更是成为海内外颜氏后裔前来寻根祭祖的地方。2001年4月 和2002年10月,在中国曲阜召开的第七届世界颜氏宗亲联谊大会预备会和正式会,2004年9月在临沂召开的第八届世界颜氏宗亲联谊大会,3次与会的全国各地和海外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颜氏后裔近千人次先后到费县颜林颜盛及颜杲卿、颜真卿墓祭祀。2006年12月,看护颜林的郑姓代表、颜林村主要负责人郑晏军与笔者应邀出席了在中国湖南怀化召开的第九届世界颜氏宗亲联谊大会,并向大会提交了费县颜林保护修复建设规划,征得了海内外颜氏后裔的更大关注和支持。(作者系费县政协原副主席、颜真卿研究会会长,蒙山文化研究会客座研究员)
孝道纵览“二十四孝”故事选编之三
鲁 聪
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提倡孝道是一个重要内容。本刊去年连续两期选编了“二十四孝”故事9例,在社会上引起较为广泛的影响,纷纷要求继续刊登。缘此,本期特再选编3例,以飨读者。尚祈读者要正面理解这些故事的孝道意义,勿受其负面影响。
涌泉跃鲤
【原文】汉姜诗,事母至孝。妻庞氏,奉姑犹谨。母性好饮江水,去舍六七里,妻出汲以奉之。又嗜鱼脍,夫妇常作,又不独食,召邻母共食。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日跃双鲤,取以供。 【译文】汉朝的姜诗,侍奉母亲非常孝顺;他的妻子庞氏,对婆母更是恭谨。姜诗的母亲喜好喝江里的水,江边离姜诗的住处有六七里地远,姜诗的妻子,不怕劳苦,每天去江边提水回来给婆母喝。姜诗的母亲还有一个嗜好,最爱吃鱼脍,夫妻俩就经常给母亲做,可姜诗的母亲还要把邻居的老太太叫来一块吃,因此上两口就更加劳累。忽然有一天,他们房子的旁边涌出一股泉水来,那水的味道就和江里的水一样,那泉水里每天还会跳出两尾鲤鱼来,供姜诗的母亲食用。从此,两口儿再也不用跑老远的路去江边提水捕鱼了,两口儿也更加孝顺老人了。
拾葚供亲
【原文】汉蔡顺,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乱,岁荒,不给,拾桑葚,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二斗、牛蹄一只与之。
【译文】汉朝时有个叫蔡顺的人,很小就死了父亲,他对母亲非常孝顺。这一年,赶上王莽篡位,天下大乱,连年饥荒,常常没有吃的,蔡顺就去桑树上采摘桑葚,他把熟透的和半生不熟的桑葚分别放在两个篮子里。赤眉军看见了觉得奇怪,就问他为什么这样,蔡顺回答说:“熟透了发黑的回家给母亲吃,发红的留给自己吃。”赤眉军赞叹他的孝心,就把二斗好米、一只牛蹄送给他,让他孝敬母亲。 哭竹生笋
【原文】晋孟宗,少丧父。母老,病笃,冬日思笋煮羹食。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做羹奉母。食毕,病愈。
【译文】晋时有个叫孟宗的人,少年丧父,母亲年纪大了,又得了重病,冬天里想吃用竹笋煮的羹汤。孟宗找不到竹笋,非常着急,就到竹林里抱着枯黄的竹子哭诉。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不大一会儿,他脚下的土地裂开了缝,长出好几颗竹笋来,孟宗急忙采下来,做好了羹汤给母亲吃。孟宗的母亲吃完了羹汤,她的病也痊愈了。(根据《百孝图》、《二十四孝图》选编)
鉴赏收藏
烟标收藏其乐无穷毛百春近几年来,烟标受到广大收藏爱好者的青睐。古今中外、绚丽多彩的烟标,给人们以极大的精神享受,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乐趣,众多爱好者不断的加入到这个收藏队伍中来。作为一个烟标收藏爱好者来说,闲暇之余收集欣赏藏品,其情悠悠、其乐融融。这种快乐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欣赏之乐。欣赏是收藏的基础,兴趣是收藏的动力。烟标设计精美,艺术性强,收藏烟标之初,就是对某一烟标的欣赏,产生了浓厚兴趣并爱不释手,而后才开始收藏的。在工作之闲、茶余饭后对烟标把玩欣赏,烦恼之事、功名利禄全部抛弃。烟标在手凝视他、品味他就会自我陶醉其中,达到心旷神怡的境地。二、求知之乐。藏品本身就是历史的载体、文化艺术的载体。比如一枚烟标,可从标面上可以看出生产年代、历史背景、经济状况、印刷水平、绘画书法艺术等。如文革时期标,其显著的特征就是在标面上印有毛主席语录、革命口号,这就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和历史。再如“五虎将”套标,标面分别印有关羽、张飞、黄忠、赵云、马超戎装画像,这是三国时期刘备的五员大将,反映了三国的历史。所以每枚烟标的图案设计都是有一定讲究的,可以说收藏烟标能增长许多知识。 三、交友之乐。集标需要广交朋友,只有朋友广泛支持,才能不断丰富藏品。以标会友,调剂余缺,互通有无,这是收藏的主要渠道。或参加交流会,或书信往来,或相互拜访共同切磋,交到众多的天南地北的朋友。再就是身边的领导、同事、同学、亲戚、朋友等等,都给于了热切的关心和支持。有时帮我收集到一两枚稀有的标,高兴之时就请一起撮一顿,交流友谊加深感情,以征得更大支持。通过收藏烟标,也结交了国内许多集友,近十几年来先后参加全国、省、市级烟标会文化节十多次,同全国100多位集友进行过交流,有的虽未见面,也成了相互支持相互信赖的好朋友。四、寻觅之乐。为寻找烟标尤其是寻找80年代之前的烟标,经常徒步到山区农村“老房子”中拜访。收藏之初或到车站、码头、宾馆等人员流动大的地方去捡;有时看到别人掏烟抽,是自己未见过的品种或向人要或用自己的烟去换,但也时有尴尬的场面。只要能得到一枚新标虽有失“脸面”但也觉得值得,心里还是很高兴的。一旦得到一枚好标,就会如醉如痴,乐而忘忧。可以说烟标收藏有苦有甜,苦中有乐。五、研讨之乐。经过长时间的收藏,烟标品种数量就会不断增多,多了就要进行整理,在整理过程中就会把研究纳入议程。如政治、历史、地理、艺术等等,在烟标中得以体现。再如藏品多了怎么分类、怎么存放,其价值地位如何,文化底蕴何在等等都需要进行研究。如上海著名的烟标收藏家戎国荣先生,南京的何继来先生,吉林的刘洪利先生,山东的刘亚东先生等,可以说他们是烟标收藏方面的专家、权威,他们写文章、办专刊、研究烟标文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人目前只是收集整理、分类存藏,还没有进入研究阶段。下一步如有时间在玩赏品味之时,偶有心得或突发感想时,可信手写下,与集友们共同探讨切磋,不也是一大快乐吗。总之,作为一个烟标收藏爱好者应有这样一个理念:“我收藏、我投入、我快乐!”(作者毛百春,又名毛春,系平邑县司法局局长) 唱吟蒙山蒙山颂唐松华
开天辟地诞世间,蒙山美名世人传。齐鲁大地第二峰,雄踞东方不知年。险峰叠嶂气磅礡,昂首云外摩青天。沟壑纵横势雄阔,姿容巍巍腾瑞岚。俯瞰东鲁莽苍苍,见证多少沧桑变!古今多少英杰士,留连蒙山沂水间;仲尼东来曾驻足,文光射斗著华篇;孙武帷幄巧运筹,兵法战策留遗编;鞠躬尽瘁蜀汉相,智慧化身出此间;真卿殉国冠书坛,勃勃英气遣毫端;诗仙诗圣慕山色,联袂吟诵登峰巅。自古地灵育人杰,东鲁文明万古传。近代神州国运舛,人间残象不忍看。西方列强恃强横,船坚炮利启战端。日本贼寇性凶残,铁蹄蹂躏蒙山前。国府腐朽媚外夷,残民以逞罪万端。天降毛刘周朱邓,巨手一挥旌旗捲。扫荡妖氛天宇净,日月重光举国欢!蒙山儿女功勋重,革命老区美名传。邓公慧眼观寰宇,改革开放谱新篇。强国之梦成现实,国富民强乐尧天。蒙山儿女齐奋进,不甘人后勇向前!建设成就骄世人,彪炳史册有专篇。城乡美景真如画,人民康乐福无边。沂水欢歌情无限,蒙山悦愉展笑颜。歌唱中华重崛起,笑看神州换新天。(作者系平邑医院副主任医师)
蒙山独秀马进才
东蒙千古秀,高峰摩苍穹;嵚崟滴翡翠,峥嵘如鬼工。巉岩露洞阙,生云袅仙境;万壑清溪攸,鸟语鸾鹤鸣。崇山连波涛,佛光照龟蒙;群龟引颈飞,三潭腾蛟龙。圣迹隽历史,口碑传神踪;寿星倚山笑,秀出玉芙蓉。(作者系平邑县广播电视局高级工程师)
游蒙山廉茂红亚岱闻名久仰登,携子扶妪累腰弓。青山绿水军争地,红嫂丹心哺救兵。鬼谷修仙千古洞,寿星岩长万年松。乘晨借顶瞧朝日,趁晚凭巅采暮星。(作者系地方医院主治医师)蒙阳书艺胡氏书法艺术简述
平邑县地方镇大井头,是一个山环水抱、风景秀丽的村庄。世居于斯的胡氏家族,自清代起家以降,英贤辈出,雄才不绝,涌现出胡润章、胡宪章、胡佩章、胡光廷、胡光裕、胡光斗等知名书法家;健在的后起之秀有:胡乃中、胡乃夫、胡乃仁、胡乃祯、胡如栋、胡如功、胡如意、胡东生、胡时宪、胡其昌等。浸浸然,济济乎,形成了一个族门的书家群。他们书写的碑碣迄今尚有许多恭立各地,大量楮墨流传于世,在社会上颇有影响。为了承古创新,弘扬传统书法艺术,现将胡氏书法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简述如下:
胡光裕
 
胡润章(1870——1941),字雨亭,学名学第,号蒙阳居士。善书法,工诗文,精医道。他赋性聪颖,早年得益于日照名儒丁先生垂教,入塾多年,博涉经史,功底深厚。其学书从唐楷入手,虞欧颜柳遍临,后潜心习赵,继研“二王”,师法广博,诸体皆善,成为一方之名家。其作品被文物出版社出版之《华夏文博览胜》、《中国书画名家收藏本》收纳两幅。国画大师于希宁叹曰:“今人没有下此功夫的了,一般书者莫及”。中华诗社顾问秦春廷称赞:“巍巍费邑,齐鲁之邦,乃生哲人,邻里之光,通古博今,世代书香,术擅仲景,济世用长,八法精专,紧追二王,先正垂范,后学津梁”。胡宪章(1889——1961),字膏民,润章之二弟。幼承家教,师从兄长。书风中规中矩,字体凝炼苍劲,法度严谨而略显拘板。其书写的大井头关帝庙碑尚存,墨迹仅留习作残篇和几副楹联。胡佩章(1891——1962),字康作,润章之三弟。承家教,师兄长。临摹颜真卿《多宝塔》、《孔子庙堂》、《颜勤礼》、《祭侄季明文稿》等碑帖,风格雄强博大,行笔浑厚洒脱,颇有劲健刚直之气,然不如二位兄长的书路拓展,功力亦稍逊一筹。尚有碑碣和楮墨留世。胡光廷(1890——1964),字明甫,润章之长子。师从父亲,以柳见长,结体丰润,中密外展,刚健挺拔。行草略显松懈,用笔连停处有些拘谨,缺乏自然流畅、天真率意之气。除留有碑碣外,墨迹尚存陶渊明《桃花源》记文。胡光裕(1903——1965),字仲如,润章之次子。精中医,工诗文,善书法。其天性聪敏达观,幼入塾馆10余年,饱览经史,学识渊博。书承家学,碑帖兼融,笃学“二王”,尤崇董其昌淡雅虚静的书风,深得其三昧,少即显露才华。时因父亲书碑不暇,年仅15岁的他竟随叔父宪章陪同应请,一气书碑3通,但见用笔丰实遒劲,无刻意修饰,字体朴中见秀而不显轻佻,使在场的老者名家目瞪口呆,自愧不如。后芳名远播,声望日高。晚年尤擅榜书,书写的各类门牌、匾额,诸如《唐村水库》、《平邑汽车站》、《平邑烈士陵园》等,无不为公众叫绝。尚存所书数通碑碣,墨迹留有《滕王阁序》残本和许多行草诗文。胡光斗(1910——2003),字星垣,宪章之长子。自幼深受伯父润章之熏陶,并效仿费县名家陈鸿文之书风,久年临池不辍,诸体皆工,以欧尤佳。“文革”前,费县的牌匾,多出其手。楮墨尚存一些信函之类。亦精医。 (徐斌整理)  
封三解说胡乃中国画作品欣赏 胡乃中,字允之,号蒙阳外史,山东省平邑县大井头村人。1939年生,1965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历任山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高级工程师等职。系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其书源于家学,受祖父润章、父亲光裕影响颇深,涉猎诸帖,字体秀丽,品味隽永,具有浓厚的书卷气。其画得益于当代著名画家于希宁教授亲传,尤擅写梅。经近50年的磨砺,逐渐形成了清新高雅的风格。曾多次参与国内外书画大展,荣获各类奖项百余个,被有关权威机构授予“世界优秀书画家”等称号。其供职青岛而不忘故土,时常关注家乡建设,深受好评。 (徐斌整理)
本刊编辑部
********** 本期结束 *********
2009年4月10日 胡光裕1923年(20岁)所书行草《滕王阁序》(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