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文化研究》总第十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32:47
 
      
 
    首页 > 走进平邑 > 蒙山文化研究 > 详细信息 
 
 
《蒙山文化研究》总第10期(2009年第4期)
《蒙山文化研究》编辑部 《蒙山文化研究》编辑部
--------------------------------------------------------------------------------
 
2010-02-06
《蒙山文化研究》总第 10 期(2009年第4期)《蒙山文化研究》编辑部       编辑      彭殿龙     林清伟2009年12月30日刊印
蒙山文化研究会
名誉会长:李祥栋 刘家骥 李富山 冯增田 高 明 张传普解红日 王林山 陈一兵程新安 孙印远 王丽云刘仕江 冯青松 郑晓廷王 霞 赵景元 高彦坤会 长:魏殿玉副 会 长:宋 健 刘云燕 宋玉田赵仁海 李常松 徐 斌廉 金秘 书 长:赵仁海(兼)副秘书长:孟宪华 王庆全学术顾问:左步青 刘家骥 辛鸿义李兴河 王鸿烈
《蒙山文化研究》编委会主 任:魏殿玉委 员:赵仁海 李常松 徐 斌廉 金 刘云燕 宋玉田刘文锋 孙 伟 晏 伟刘金文 刘 涛 王 忠沙振霄 华 强 杨 岩李智信 胡乃夫 王相臣李洪廷 公彦海 王庆全彭殿龙 高 岩 孟 君孟宪华 魏 文 陈宪民庞宪清
《蒙山文化研究》编辑部主  编:魏殿玉副 主 编:李常松 徐 斌   廉 金编 辑:彭殿龙 林清伟  2009年第 4 期(总第 10 期)
主 管平邑县人民政府
主 办蒙山文化研究会
本期执行主编:廉 金本期编辑:李常松 徐 斌 林清伟刊名题字:刘 岳封面设计:彭殿龙
电脑制作:临沂日报社印刷厂业务制作部准 刊 号:山东省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2007年第12号编辑出版:《蒙山文化研究》编辑部地  址:平邑县人民政府办公楼四楼邮  编:273300电  话:0539-7187112 4211327http://www.mswh.gov.cnE-mail:mswhyj@163.com
印  刷:临沂日报印刷厂出版日期:2009年12月30日(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2009年第 4 期(总第 10 期)目 录刊首寄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本刊编辑部本期特稿平邑县收藏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本刊编辑部贺平邑县收藏协会成立诗…………………………………魏殿玉贺平邑县收藏协会成立诗…………………………………徐 斌本期专稿上善若水——平邑创建全国水利、水保先进县纪实与回望与回望……………………………………………孟宪华 刘 云溯源探流徐国史考略………………………………………李常松 徐 斌徐子氽鼎可佐证徐国商末周初的地理位置………………徐 斌人物春秋抗日先锋米栻民……………………………………………李洪廷史海钩沉平邑县古城考………………………………………………王庆全杨佑廷著述辑要…………………………………杨兴瑞 杨春浴是“化行之邦”,非“代行之邦” ………………………王有瑞往事追忆平邑七中曾辉煌……………………………………………张庆铭水井…………………………………………………………孙士纯天南地北平邑人韩光……………………………………………………旅游在线蒙山姊妹松…………………………………………………宋汉华蒙阳书艺庞家村庞氏书法艺术简介…………………………………编读往来平邑县委原副书记、县长杨沛才给本刊的信……………临沂市出版办编审辛鸿义给本刊的信……………………
平邑县收藏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本刊编辑部
   
玄英初届,气象万千,蒙阳大地,喜讯频传。11月15日,平邑县收藏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县土地局会议室隆重举行。县政协主席孙印远、县政府顾问魏殿玉和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局、县民政局等有关单位领导到会,来自县内外的近百位收藏爱好者参加了大会。会议由县收藏协会筹委会副主任刘兆存主持。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刘云燕致开幕词,县民政局副局长胡一金宣读县民政局关于成立平邑县收藏协会的批复,县蒙山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徐斌代表县各协会致贺词,县收藏协会筹委会主任陈凡礼作筹备工作报告,县文体局局长宋玉田宣读县收藏协会章程。会上,经充分酝酿,选举陈凡礼为平邑县收藏协会会长,毛春、刘兆存、宋玉田、陈金祥、徐瑞玉为副会长,于恩平等24人为理事。理事会决定聘请孙印远、冯青松、郑晓廷、魏殿玉、高彦坤、张洪春为名誉会长,刘岳、徐斌、杨广森、李常松为顾问,陈凡礼兼秘书长,岳伟任副秘书长。会议结束时,县政府顾问、县收藏协会名誉会长魏殿玉讲话,新当选的县收藏协会会长作表态发言。魏殿玉强调:收藏,是一种文化;收藏,是一种品位;收藏,是一种责任;收藏,是一项事业。平邑县收藏协会正是顺应时事、肩负责任而诞生的民间社会团体。它的成立,标志着平邑 县民间收藏事业又揭开了新篇章;为弘扬优秀的收藏文化又开辟了一块新阵地;为提升平邑县的文化层次又搭建了一个新平台。我们要在平邑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业务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努力加强协会自身建设,积极稳妥地发展协会会员,团结和带领广大会员和收藏爱好者,按照平邑县收藏协会章程,认真履行协会职责,扎实开展协会的各项业务。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平邑县收藏协会擂鼓助威,为平邑县民间收藏事业摇旗呐喊,为把平邑县收藏协会打造成为知名文化品牌,走出平邑,走向全国而共同努力!
贺平邑县收藏协会成立诗二首
盛世中华降吉祥,古郡群贤“在中堂”。九秋风露千峰翠,十全佳什万家蔵。几上鼎彝三代器,座下论议一程章。薪火传承待我辈,文明相伴日月长。——写在平邑县收藏协会成立之日(魏殿玉)
盛会吉日良辰开,世间喜事接踵来。收金纳银好运气,藏珠蕴宝乐心怀。(徐 斌)上 善 若 水
 
——平邑创建全国水利、水保先进县纪实与回望本刊特约记者 孟宪华 刘 云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其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就像水那样,惠泽万物而不求回报,所以接近于道。水是生命之源、生存之本、生态之魂,是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平邑,是一座亲水之城,浚河、温凉河、五龙湖、雷泽湖等数十条浩瀚丰沛的水脉逶迤绵延,滋润着这片土地上的万物生灵。平邑水利事业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取水之益,依水兴业,人水和谐,有力地促进着平邑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让滔滔碧水焕发着生机与活力,传递着幸福与祥和。平邑县曾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两度荣获“全国水利、水保先进县”称号,进入新世纪又打造出一个又一个水利精品工程。本刊发表此文,旨在回顾历史,感悟经验,弘扬精神,不忘前贤;巩固成果,科学发展。在此,谨向关心支持水利事业的领导和同志们以及广大水利工作者致敬! ---题记 蒙山巍巍,浚河潺湲。数百华里蒙山自西向东绵延横亘在沂蒙大地。在蒙山之阳,1825平方公里的热土上生活着上百万人民,这就是平邑县。山东第二高峰、海拔1156米蒙山之巅――龟蒙顶位于境内;浚河和温凉河及数十条支流南、北遥相呼应、纵横交错自西向东缓缓汇入沂河。这是一块古老的热土。据《平邑县志》记载,平邑,西周属颛臾国,春秋为鲁国大夫季平子的食邑,西汉置平邑侯国,距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块文明的热土。涌现出仲由、曾点、曾 参、原宪、澹台灭明等孔门七十二贤中的5人;近代民族英雄左宝贵从这里走出。这是一块红色的热土。平邑蒙山是较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红色遗迹遍布,八路军津浦支队司令员彭雄在白云岩题词“山清水秀”清晰可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全县有3万多名英雄儿女参加人民子弟兵,近万名民兵配合主力部队作战,每年都有数万名民工支援前线,涌现出“陈毅担架队”等英雄集体和一大批英雄人物,有2275名革命先烈为革命捐躯。这是一块富有传奇色彩的热土。颛臾王――相传为伏羲后裔,即《论语》所称“东蒙主”者,曾主祭蒙山,开创了封建帝王封禅祭天的先河。及至清代,康熙、乾隆等也曾拜祭此山,留下许多遗迹和文传,更有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到此揽胜,吟咏蒙山;鬼谷子及其弟子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等曾在蒙山修身布道,至今还流传着许多美丽传说。新中国成立后,平邑人民围绕改造自然、建设家园这一主题,发挥愚公移山精神,凭着有条件要干,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的韧劲,大打了一场水利建设的人民战争,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平邑水利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建国初期至70年代初期,平邑举全县之力,掀起了轰轰烈烈以兴建水库为主要内容的水利建设运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平邑县开展了以“水土保持”为主要内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大会战,旨在治山治水、保土养水,铸造了闻名全国的“九间棚精神”,创造了被德国粮援项目专家称道的北王庄、彭泉、天宝、麻窝等小流域治理的“亚洲模式”砂石山开发的“黄坡现象”。1997年冬,国务院“老少边穷”地区扶贫开发研讨班在平邑开班。进入21世纪,平邑县又打响了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库区移民、河道治理攻坚战,进入了构建人水和谐为主题的现代水利建设时期。平邑人民以“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思想境界,谱写了壮丽的水利建设“三部曲”。谈到水利,100万平邑人形成共识:命脉工程!谈到水利工程:旱能浇,涝能排。为全县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立下汗马功劳!国家、省、市领导及业务部门,如此评价平邑县水利建设:水利设施显著改善,节约用水创新发展,水土保持别开生面。因此,平邑县摘得桂冠:1987年获得“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1989年获得“全国水利先进县”;1992年再次获得“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1994年再次获得“全国水利先进县”。对此,现任县委书记王林山在一次全县水利、水保会议上总结说:“半个世纪以来,平邑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跑好水利建设‘接力棒’,共绘治水、养水、兴水、富民蓝图;在历次水利建设过程中,全县人民积极响应,出工出劳,撇家舍业,无怨无悔;广大水利工作者顾全大局,恪尽职守,任劳任怨,无私奉献,铸造了精神和政治品牌,树起了一面旗帜,激励着一又一代建设者,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如今,站在蒙山峰顶,俯视环绕平邑县的那些湾湾明滉、片片汪洋,总能让人浮想联翩。那数不清的河塘、湖泊、河流,宛如一颗颗晶莹璀璨的宝石,镶嵌在青山翠岭、丘陵平原中,她们显得如此静美。水,莹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她柔韧强劲却仪态万千;她欢跃奔腾且风情万种。可,谁又知道她过去曾给这片土地带来什么呢?
治水 兴修水利除水患
拼体力/靠精神/建当家水/分期治理/消除水患/启示/留下宝贵财富
1.水患的启示平邑人不会忘记,1957年的7月,那场连续下了17天的大雨。这场大雨,导致河道决口、洪水泛滥,几乎将平邑县夷为湖泊。17天的降雨量为697.6毫米,河道因雨水、山水众流交汇,无不拍岸盈堤。浚河出现了4次大的洪峰,有200多个村庄受灾,数十万亩良田被淹绝产。温凉河岸亦有10多个村庄被洪水围困。同时,浚河流域内的十几个湖片近20万亩的土地,由于地势洼,排水不畅,良田变成泱泱之境,农作物濒临灭绝。就是这场洪灾,给平邑县领导者和广大人民提出了严峻的警示:救灾与救难,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要想避免灾难发生,就要从根本上遏制灾难的根源。决策,顺应形势需要。水灾过后,10多位县领导坐在了一起:水患殃及百姓,发动群众兴修水利工程,彻底根治水患!于是,根据全县流域水患治理规划,县水利工程技术人员立即进行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1957年11月,平邑县委、县人民委员会成立了“埠庄水库施工指挥部”,组织2000多名民工上阵,投资6万多元,投工13.5万个,日夜奋战,历时半年完成工程量12.5万立方米,建起了平邑县第一座小(一)型水库,蓄水量226万立方米。第一座水库初见成效,不仅拦蓄了肆虐的洪水,还解决了4000多亩粮田的灌溉问题,一举成为平邑人民改造山河的里程碑。也正是这第一座水库的建成,极大地坚定了平邑人民兴修水利的信心和决心。水利建设的初见成效,让平邑人将自己的生命,锁定在了改变山河的志向里。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里,人们心中的向往,筑起岁月的沧海桑田!那是一场艰辛、波澜壮阔的山水战役……
2.唐村水库:平邑人民的骄傲1958年,对平邑来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历史时期。在这一年里,平邑县委、县人民委员会成立了水利建设指挥部,按照先急后缓,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打突击战的方式,在全县组织数十万名劳力上阵,以大兵团作战的形式,全面掀起了治理水患,兴建水库、拦截塘坝等拦蓄水工程的建设高潮。据已离休在家的老领导李希祥回忆说,从1958年至1959年初,全县铺工的大、中、小型水库工程有:唐村、担山两座大型水库;吴家庄、公家庄、燕家庄、岳庄、杨庄、安靖、乔家村等7座中型水库。担山大型水库和燕家庄、乔家村等中型水库,后因资金、人力、物力的不足等原因搁置停建。而其它各类型水库的建设工程,按计划在平邑县全面铺开。按照水利建设工程的设计,经山东省水利勘察设计院工程技术人员勘测,临沂地区水利建设指挥工程技术人员测量设计,山东省水利厅批准了平邑县提出的“拦洪蓄水,兴利除害,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兴建唐村水库”的申请规划。为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县委、县人民委员会于1958年4月7日成立了唐村水库建设指挥部。县委书记处书记李希祥任政委,副县长宋铭东任指挥,临沂地区水利建设指挥部李士弟、县水利局局长陈富祥任副指挥,地区水利局王洪宽为施工技术负责人。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政工、工程、财务、物资供应、移民、劳卫、保卫7个科室,全面负责施工质量和进度;调集7个公社的3万多民工集中上阵,采取营、连、排、班的军事编制,利用县财政筹集的10万元和上级拨给的50万元作为建设资金,在五龙山下,摆开了兴建唐村水库的战场。1959年6月7日16时,正处于大坝合龙的关键时刻,平邑县突降暴雨,一时间暴雨倾盆如注,在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里,降雨量就达到了120毫米。唐村河、丰阳河、尚河等3条河流融汇的水量达到了600立方米/秒,狂风卷起巨浪激荡着即将合龙的大坝,此时的湖水暴涨,已超过了工地实际防洪能力的5倍,肆虐的洪水,从大坝四处冲撞漫过。眼看几个月艰苦奋斗的成果,即将化为乌有。面对眼前的险情,县指挥部领导一声令下:“抢修坝体!”随后带头冲进了暴雨中、跳进了洪水里,同民工们一道加入了抢修坝体的行列。暴雨是无情的,狂暴的洪水咆哮着、像一匹脱缰的野马飞流直下,势不可挡。在这场人与洪水的搏斗中,上万人形成的铜墙铁壁,终于挡住了汹涌澎湃的洪水,大坝转危为安。然而,此次洪水冲走大坝土方6万多立方米,麻袋上万条,木轮车、小胶车上百辆,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到10多万元。当雨过天晴、大地恢复了以往的平和时,指挥部决定立即加班加点,争分夺秒抢修损毁坝体。经过了近两个月的日夜奋战,大坝终于合龙。唐村水库经过近一年的奋战,整个干、支渠开挖和主要建筑全部完成,平邑县7个公社85个村及泗水县的1个公社5个村的10多万亩粮田得到及时灌溉。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洞及电站组成,共完成土石方199万立方米,投工317.6万个;总投资1008.2万元,控制流域面积263平方公里,总库容1.496亿立方米;灌溉面积为16.6万亩;设计发电装机容量1655千瓦,年发电量300万度,为县内集蓄水、渔业养殖、发电为一体的唯一大型水库。唐村水库,因背依风景秀丽的五龙山,又称“五龙湖”。五龙湖不但是平邑县水利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山东省水利厅命名的“省级水利风景区”,现已成了平邑县的著名旅游景点。
3.历史的回音半个世纪过去了,唐村水库在平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走访当年水库建设者,人们不仅想起那一段段难以忘怀的真实故事,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永恒的记忆和享不尽的精神财富。难忘那个日子:1958年11月6日这一天,30000名平邑儿女,以战天斗地的豪情,聚集在五龙山西麓的河滩上,举行了盛大的开工典礼,吹响了“根治水患、造福人民”的号角,拉开了唐村水库修建的序幕,开始了一段水利建设的光辉岁月。难忘那段岁月:330个日日夜夜唐村水库从开工到大坝胜利合龙,用了11个月,整整330个日日夜夜,这段岁月可以说是惊天地泣鬼神。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平邑人民依靠智慧和力量,创造了平邑水利史上的奇迹。这段岁月,没有硝烟却似战场。回忆起这段历史,当年的水库建设者们无不感慨地说:“修水库就像上战场。”在缺少资金、缺少机械设备、后勤保障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实现11个月的水库竣工目标,实在太难了。但水库建设者们不信邪,发出了“五龙山脚下锁蛟龙,拼命流汗最光荣”的战斗誓言。在十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们用手推、用肩挑,奋勇争先,热火朝天。砸夯的号子声,劳动的呼喊声响成一片。各民工营、连、排、班之间展开冲锋赛、战役赛,你追我赶,争夺那面代表胜利的“劳动红旗”。水库指挥部重点发起了“猛攻主坝体,奋战溢洪道”等4次大规模主题“战役”。“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等青年突击队十几天发起一个“进攻”,一个月发起一次“总攻”,强打猛攻,天天突破定额,旬旬超过计划。这段岁月,有让人难以忘怀的艰苦。1959年是新中国成立的第10个年头,那时经济比较落后,生活比较困难。吃,民工们大多数时候只能吃窝头喝清水汤就老咸菜,偶尔靠家里送来的饭菜才能改善伙食,冬天在工地吃饭,一边吃着,窝头随着就冻上了;住,除了一部分民工住民房,其他民工住在冬冷夏热的简易工棚里,没有床铺,只在地上铺一层稻草或柴禾;劳动工具,只有小车、铁锨、大镐,大部分工具都是民工自己从家里带来的;为了赶进度,在最不适合施工的冬季,他们脱掉棉衣,甩开膀子,推着超重的料车,超强度地劳动每天12个小时以上,“放卫星”时白天黑夜都奋战在工地。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全长近1000米的水库大坝一天天增高,浩大的水库工程一步步推进。这段岁月,也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工余时间,有军事训练,民工们练队列、学走步,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的生活深深地影响着每个人;有文化教育,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以工地为教室,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油印的小册子、一个流动图书箱,民工们学写字学唱歌;有文艺娱乐,专业剧团经常来工地演出,水库剧团隔三差五就唱次大戏,一个月左右工地上放一场电影;有唐村水库战报和水库广播站,宣传大政方针、好人好事。水库工地生活,艰苦且快乐着。这段岁月,更有喜悦与收获。16000多名民工摘掉了文盲、半文盲的帽子,3600名民工掌握了专业知识,成了优秀的钢筋工、电工等技术能手,14000多名民工学会了军事基本知识,1000多名民工火线入党入团,3000多名民工成为先进生产者受到不同程度的表彰,评出劳动模范1637名,其中一等模范235名,特等劳模26名。还有数百名民工因表现突出、技术过硬被招工招干吸收到电力、水利等工作单位受益终生,数对有情人在水库工地相识相知而喜结连理。水库工地是一所革命的大学校,培养造就了一批新式农民。难忘那些人们:30000名庄稼汉如今那些已过花甲之年的水库建设者们,谈起以往,不禁慨叹:“历史还记着我们!”是的,历史没有忘记,人民没有忘记——唐村水库的建设者们。这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农民。当年,县委一声号令,五龙山下的沙河滩齐刷刷聚集了30000名平邑儿女,为了同一个目标,他们从1825平方公里平邑大地的7个公社的700余个村落走来,有的来自平原,有的来自山区,还有的是从其它水库工地转战而来,甚至没有来得及洗去长途跋涉的劳顿,没有来得及回家探望久别的双亲和新婚妻子,就直接奔赴水库工地了。这些普通的庄稼汉,年纪最小的只有18岁,年龄最大的则达50岁,大部分是年轻力壮的青年人。在水库建设档案里,上万劳动者的名字没有记载,这些普普通通的农民,为水库建设却抒写了浓墨重彩的时代篇章,历史记住的是这个不平凡的群体。这是一群钢铁硬汉。“三九”天里城关营喊着“冰冻三尺,雪下一丈,寒风刺骨,不当败将”的口号,只穿一身单衣,推着装满沙料的“千斤车”一路小跑,汗水变成一层白色的冰霜挂在身上成了“白毛汉”;仲村营民工们在半人深冻了冰碴的水面,用工具破开冰面,光着脚下水,抢挖齿槽;武台营八勇士,人人争先进,誓夺高工效,上班时搞“开门红赛”,快收工时搞“压轴赛”,连吃饭都是在运料回来的路上,推着空车一边走一边吃;柏林营青年突击队披星戴月,顶风踏雪,“革命干劲冲霄汉,多拉快跑争上游”;流峪营突击队喊着“向大自然进军,向水库献青春”的口号,活跃在工地上;城关妇女营铁姑娘们推重车、砸石夯,“巾帼不让须眉”;负责爆破点炮眼的民工们,冒着生命危险,穿梭于爆破区的各个炮点……这是一群让人敬佩的人。为了参与水库建设,他们兄弟相争、父子相争、夫妻共同报名。他们以工地为家,一连数月不回。有的民工家人生病,就在收工后步行几十里路回家,第二天早晨却又匆匆赶回工地。妻子生孩子的喜讯传来时,当父亲的正在工地上加班加点干活,不要求回家探亲,却只把内心的喜悦化作劳动的干劲,他们身上延承着平邑人民的传统美德与崇高品质。难忘那种精神:唐村水库建设精神现在有人问,唐村水库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建设,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蓄水,除了上级领导和各方面的支持外,靠的是什么?当年参加水库的建设者作了有力地回答:靠的就是一种精神——“向自然宣战,改变自己命运的精神”。由于唐村水库是平邑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也是目前全县唯一的大(一)型水库。因而,这种精神对其以后平邑水利建设者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精神就是大团结大协作。为了修建水库,30个村庄的农民举家搬迁,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故土,一些平原村庄服从大局,让出土地,热情接收了陌生的水库移民;为了修建水库,许多人不惜拆掉了自家的门板,用在大坝建设上;为了修建水库,附近20个村的村民让出宽敞的房子给民工居住,自己一家人却栖身于狭小的厢房中;为了修建水库,全县7个公社的男女劳力一齐出动,组成300个民工营,一条心,识大体,顾大局,舍小家,为大家。正是凭借这种精神,才成就了平邑水利史上空前的伟业。这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了解决筑坝用的沙石料,水库建设者们就地取材,在绵延十几里的河套,挖沙料、取粘土;为了解决工具不足,他们就自己动手,打荆条编土筐,弄木材做小车;为了赶工期,他们就追星星赶月亮,昼夜抢着施工。寒冬腊月,他们却穿着单衣顶着飞扬的雪花,推着少则300多斤,重则2000多斤的砂料车勇往直前;为了加快工程进度,他们就“土法上马”,创造性地发明了爬坡机、轧坝机等半机械化工具。凭着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凭着一锨一镐,他们完成了200万立方米的工程量。大坝清基时,正值寒冬腊月,寒风凛冽、滴水成冰。工地上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领导干部们不惧刺骨的冰水,带头跳进水中清基。指挥宋铭东、政委李希祥以身作则,亲自带头下到水中捞沙,用铁锨一锨锨的铲,再一筐筐的抬出去。就这样,站在水里的人们干上一会,手脚就会冻得僵硬发紫。但因为有了这些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们的冲锋陷阵,工地上的民工没有人怕苦怕累,个个争先恐后。连年仅18岁的女工王彩莲,也和男工友们一样,赤脚跳进冰冷刺骨、半米深的水中,一干就是半天。就是因为她经历过长时间的冰水侵蚀,造成了王彩莲终身的遗憾:婚后不能生儿育女!这样的代价对王彩莲来说是残酷的,而她从没吐过半句怨言。这精神就是革命乐观主义。在水库档案资料中,有许多油印小册子,唐村水库战报,里面收集了水库建设者在劳动之余创作的文章,这些朴实的文章洋溢着火一样的激情。“举起开山大斧,誓叫高山低头”,反映了民工们奋勇向前的英雄气慨;“推着小车吃着饭,一车推走一座山”,反映了民工们为节省时间,只争朝夕的冲天干劲;“工地就是战场,工棚就是学堂”,反映了工地生活的充实和民工们积极向上的风貌;“十冬腊月穿单衣,不过冬天过夏天”,反映了民工们不畏严寒的顽强斗志;“猛攻猛干笑满面,誓在节前把礼献”,反映了民工们看到一天天增高的大坝,甘于付出,忘记劳苦而喜在心上的感受。在那么困苦的环境下,水库建设者们乐观地对待劳动生活,对待困难,这是何等的境界,这是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这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继唐村水库建成后,平邑县在全面总结建库经验的基础上,本着“科学规划布局,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在1958年至1975年的17年时间内,连续奋战,一鼓作气,相继在境内适当区域,先后建成了昌里、吴家庄、公家庄、杨庄、安靖、大夫宁等6座中型水库,23座小(一)、109座小(二)型水库、678座塘坝及大批水利设施。至此,全县基本形成了纵横交错、防洪排涝有力的水利网络,控制流域面积610平方公里,总集水面积为302平方公里,总库容3.6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8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增至40万亩,完成土沙石514万立方米,累计投工423万个,国家投资970万元。在这场兴建水利的战斗中,平邑县各级领导,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实现了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建成的目标;基本达到了把天上的降水蓄起来,把地表水拦起来,把肆虐横行的洪水牵制住的治理规划和目标,将水害变成了兴利、兴民、兴业的有力保障,有效地治理了千百年来的水患,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湖片治理:长流水不断线平邑县地处沂蒙山区腹地,属淮河流域沂河水系。山地丘陵众多,沟壑纵横,河道交错。全县总面积中山区丘陵占85%,平原占15%。境内有1076个山头,226座山岭,126条河,738个行政村。境内有两条最大的河流,浚河和温凉河。温凉河,因为河水一半温一半凉故得此名。春秋末期的梁王曾为温凉河赋诗一首:“万古奔腾兮,云影岚光。山水相傍兮,上下一色。龙女饮羊兮,令尊神呵。一河温凉兮,天下独绝。”尽管梁王这首咏“温凉河”的诗歌,提到了龙女饮羊的传奇故事,然而,温凉河却不会因龙女饮羊,导致一河水温凉有别。但是,梁王在诗中所写“河温凉兮,天下独绝”的诗句,却将处于温凉河地段的平邑县,记入浩瀚的历史画卷中。然而,历史上的温凉河与浚河却没有那么温柔可爱。因河道曲折,淤积严重,每到汛期,便洪水肆虐,祸殃百姓,严重制约了平邑县的经济发展。其实,平邑县从建国以来,对洪涝灾害的的治理从未间断过。全县各级党委、政府都把泄洪排涝作为发展农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全县14万亩涝洼湖片,进行了不间断地定向治理。投资数额上亿元,整治时间长达20年,终将回龙湖、仲村南湖、三阳武阳湖、平邑南湖、武安湖、资邱湖、荆埠湖、鱼跃沟等关键洪涝地带,基本根治住。其间,对跃鱼沟进行了重点治理。跃鱼沟位于平邑县城北,西起古雷泽湖,东经平邑镇张庄入浚河,全长11.5公里,属浚河一大支流,总面积134平方公里。由于沟多弯曲,延长了线路,促成了中、下游沟底过缓,除驿头村以上的沟宽百余米外,以下多为10米左右,因此泄洪能力极差。每逢汛期来临,洪水泛滥成灾。为根除灾害,1971年12月,平邑县成立了跃鱼沟工程施工指挥部,调集仲村、保太、城关等3个公社上万人会战跃鱼沟。从源头开始,一直到行洪入浚河口处,进行了彻底治理。仅跃鱼沟工程就投资了118.33万元,投工171万个,完成土石沙方166.75万立方米,混凝土399立方米,修建生产桥、涵洞、拦水闸、泄水闸、渡槽等42座。解除了雷泽湖、庞居湖、仲村南湖、同台湖、三阳湖、武阳湖等地的5.35万亩农田的内涝,彻底根除了跃鱼沟的洪涝隐患。从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全县除了继续大搞山丘绿化外,又开始了在平原农田开展了林网建设。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从大埠槐村、北王庄村,到九间棚龙顶山,黄坡、流峪、资邱、彭泉等,整个平邑的水土保持开发治理,从一道道战线、一个个战区,一片片人海,到一治一座山,一治一道岭,一治一个流域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扎扎实实,步步为营。每到冬春时节,全县都要组织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以村为战、乡镇会战,男女老少齐参战的不同方式,全县每天参与治山、治水、修梯田的劳力,均高达30万人左右。这的确是一场人与自然的较量,是一场空前的大生产运动,其规模和场面,堪比当年淮海战役的支前运动。在这场改变家乡、建设家乡的战斗中,平邑人民发扬革命老区人民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精神,硬是填平了一道道沟谷,一道道山坳;他们用一块块石头,砌出了一道道水渠,一座座塘坝;他们用今天、明天,今年、明年,垒砌出家乡的繁荣和富强,垒砌出平邑人民的希望和幸福!在平邑,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每一片土地,每一片林,都永远铭记着建设者的丰功伟绩…… 养水  水土保持固本原
政策驱动/“亚洲模式”/“九间棚精神”/保土养水/强县富民
“三天无雨苗发黄,下点急雨地冲光”,曾是平邑县山岭薄地的真实写照。平邑县境内山岭起伏、沟壑纵横,构成126个小流域。正是因为这样的地域结构,致使平邑在解放前,全县的水土流失面积达到了153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4%,每年流失土壤达800多万吨。解放初期,农民们不具备水土保持维护的能力,只是利用简单的方式挖沟排水、垒石坝、培地堰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但都不能抵御洪水的袭击和冲刷,每遇暴雨洪水,山岭坡地的水土流失就遭受惨重损失。1950年,鉴于平邑县境内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风沙、山洪、旱涝灾害频发的实际,全县大规模开展了以减轻水土流失为主要目的的山地护林建设和以防风固沙为目的的水土保持治理工作。1951 年,大埠槐村封山育林的成功经验,引起了全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于是,大埠槐村绿化荒山、植树造林的水土保持经验,开始在全县各区乡推广开来。从1955到1957年期间,县委、县人委广泛发动群众,发扬“愚公移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依靠互助合作的力量,采取群众性的集中会战和专业队施工相结合的办法,大搞治山治水建设,并采用农闲季节搞会战、农忙季节分散干、一年四季不断线的治理方式,本着“谁开发谁受益,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并配合资金物质奖励办法,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先后在万山庄、北寺搞了引泉灌溉,在云台寺、明光寺、大埠槐、刘家村等蒙山前的数十条流域,大搞封山造林,打地坝,修地堰,沿蒙山上下大挖鱼鳞坑、竹节沟等水土拦截工程,在适宜的地方进行打大口井、小土井、闸河、引泉等水利工程建设。1957年,县委、县人委曾三次组织县、区、乡、村主要干部,到莒南县厉家寨参观学习水土保持治理经验。之后,平邑县领导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决策,并调集了4000多人在武台区大搞水土保持示范基地,开发了封山育林、治山整地、建谷坊、修塘坝、挖鱼鳞坑、排水沟等一系列水土保持工程。同年年底,县委、县人委适时决策,利用农闲时节又调集了全县10万多人,在荒山野岭上安营扎寨,掀起了治山治岭水土保持工程的新高潮。在当时的北部蒙山、东部天宝山一带,一个战区连着一个战区,人山人海,红旗招展,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1958年,全县治山治岭、整地改土、水土保持拦蓄工程、排涝工程等高潮跌起,并以大兵团作战的方式,在东阳区旺沟村治山治岭,在唐村区龙王河、蒲芦村等修“三合一”梯田样板。全县300多座山头岭坡整改出“三合一”梯田15万亩,建小型水利工程100多处;平原地带,削高填洼、土地深翻平整、小块地改大块地及水利配套等工程,都取得可喜的成绩。随着水土保持工作的推进,1964年春,平邑县成立了水土保持委员会,将水土保持工作正式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后,全县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1.水土保持的丰碑---大埠槐全国解放后,全国各地对水土保持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时,平邑县以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模式,已经悄然兴起。全县各级领导除了有计划、有规模地对县内八大国营林场的植树造林重点建设外,集体林场也在大规模地兴建起来,从而对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诸多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大埠槐村,位于蒙山西侧。从1950年开始,在林牧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傅兴贵的带领下,发扬艰苦奋斗、坚持不懈的精神,治山治水,封山育林,先后将荒山野岭全部绿化,把680亩山岭薄地建成了保水、保肥、保土的“三保”梯田。大埠槐流域总面积3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就有28平方公里。经过十多年的艰辛改造,村内的林果面积发展到了2.96万亩,宜林面积达到了92%,林木覆盖率达59%,在全县率先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大埠槐村治山治水,封山育林,改变自然面貌的成功实践,为全县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闯出了一条新路子,成为全县水土保持工作的榜样和范例。如今,提起大埠槐村,平邑人自然而然就会联想起这个村的原党支部书记傅兴贵。新中国诞生后,一直担任村长的傅兴贵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挑起了大埠槐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开始了他长达35年的带头绿化荒山、植树造林的漫长道路。1953年、1962年傅兴贵分别被授予“山东省林业劳动模范”、“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称号。1962年,他光荣地出席了华东六省一市农业先进集体代表会议,受到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等中央领导同志亲切接见、还曾当选山东省第一至五届人大代表、山东省第六届党代会代表。傅兴贵把整个生命奉献在这块热土上,让平邑人民永远铭记在心。上世纪80年代初,在县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政策驱动下,大埠槐村又在流域内,组织发动起干部群众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再一次把水土保持工作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至1988年,大埠槐村先后培植金银花100万墩,营造经济林2500亩,防护用材林5500亩,整水平梯田2780亩,建蓄水坝74座,拦水谷坊1200多道,修环山路22公里,开围山渠0.8公里,建扬水站3座,修引水石砌渠4公里,总投资达到了45.5万元,投工41万个,搬动土石方80万立方米,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了80%以上,基本达到了水不出流域,土不下山,大大改善了大埠槐流域内各村庄的经济状况,人均收入比往年大幅度提高。如今的大埠槐村,栽植良种经济林近2000亩,其中优质板栗1000亩,已进入丰产期的600亩;发展蒙山茶200亩,栽植中药材杜仲8万株,并采取对外挂钩、科技示范的策略,建起了全县最大的乌克兰大樱桃基地,已进入全县第一批小康村的行列。5000多亩郁郁葱葱的山林,依然在陈诉着大埠槐近60年艰苦奋斗、水土保持的历史风貌,而傅兴贵精神与大埠槐同在,永远激励着大埠槐一代又一代人不断进取的精神。2.水土保持的经典之作---“亚洲模式”上世纪80年代,平邑县按照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的思路,把小流域治理、解决人畜吃水、防止水土流失、发展特色山区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整山治水,修梯田,栽果树,形成了“山脊一条路,两边是梯田,沟中修水坝,水网织满山”的格局,被德国经济合作部专家苏登一行称为荒山治理的“亚洲模式”。全县先后涌现出北王庄、大峪沟、彭泉等山区开发典型。北王庄,以水致富的小山村 地处蒙山西麓羊趾山下的北王庄村,是一个在当时只有300多人的贫困小山村,面积也只有1.2平方公里。没有人能想到,就是在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却走出了一个“亚洲模式“的北王庄村。解放初期,北王庄村仅有316亩耕地。在人民公社“农业学大寨”期间,曾经得到了初步的治理,其中有60余亩为“双季田”,实现了“梯田化”,在村南小山沟与北羊子、陈家庄、魏刘庄等几个村联合,共建了一座容水近10万立方米的小塘坝。那时,村里的年人均纯收入不足200元、人均口粮300来斤,是沂蒙山区腹地一个典型的特困山村。王传武认为,北王庄穷就穷在缺水!1982年至1984年期间,北王庄村在县乡党委、政府及县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率先在全县打响了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以治水为重点的山区开发战。为了摸索出一套治水的经验,北王庄村的党支部书记王传武,干脆打了一个行李卷,在半山腰搭了一间窝棚就住了下来,这一住就是8年。为了寻求北王庄村的治水实效方案,8年中,他废寝忘食,踏遍了北王庄村的每一道山岭、每一座山头、每道沟坎、每一寸土地。他还利用空隙时间,自己亲手在山沟里修建一座小塘坝,边开发边总结治水经验。他凭着不改变家乡面貌誓不罢休的坚韧,为北王庄村找到了希望和未来,带领着全村仅有的300多人,在艰苦奋斗的拼搏中,硬是在荒山野岭上建起了一个“亚洲模式”的北王庄村。正是因为他身先士卒的举动,带动了北王庄村人民和周边村民兴起治水的热潮。北王庄村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结合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总体方案,又摸索出了一条属于北王庄村的治水模式:沟坡兼治,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在上游建拦沙谷坊为主,在下游建蓄水谷坊、塘坝为主,形成了梯级蓄水网,实现水不过沟,沙不过梁。北王庄村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方法。生物措施,以林、果、花为重点,实行“山顶松树盖帽,山坡刺槐缠腰,山脚果树环抱,山埝银花压条”的合理布局。工程措施,以蓄为主,蓄、拦、截、排、挖、提、喷、路相结合,从而缓解了水势,提高了蓄水灌溉能力。经过十几年的连续治理,共发展经济林800亩,栽植各类果树10万株,修蓄水塘坝谷坊22座,蓄水50万立方米,建扬水站2处,砌蓄水池18个,完成防渗渠5000米,修环山路16华里,治理面积达90%以上。不但家家户户盖上了新瓦房,用上了液化气,在当地率先步入了小康之路,还打造出了北王庄村的名望和品牌。北王庄村被德国水土保持治理专家誉为“亚洲模式”,被国内专家称之为“北王庄模式”,在全国推广。当时,县政协原副主席孔庆华,时任保太镇党委书记。他对北王庄典型的发现培育,起了主导作用。而后,他又履任县农工部部长,牵头负责全县山区综合开发、水土保持工作,对在全县推广这个典型,使其逐步成长“亚洲模式”,既是经历者,也是领导决策者。回想那段激情难忘的岁月,他如数家珍,激动不已。为搞好全县山区综合开发治理,他带领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跑遍了县境内的山山水水,半年内磨坏了两付吉普车车胎。为推广典型,指导全县,他多次深入北王庄驻村蹲点,和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研究方案,探索路子,总结经验,制定政策。为全县的水土保持、山区综合治理开发,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现在他虽已年过花甲,仍然惦记着曾经参与治理开发的那些山山岭岭;有时,也约上并肩战斗的老战友去走一走,看一看,感怀犹甚,历久弥新。时任县长孟宪荣多次来北王庄蹲点,专题调研山区开发;多次在这里主持召开现场会,从而推动全县山区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工作的开展。据不完全统计,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除新疆、内蒙、西藏、上海之外,全国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1600多个县区负责人,来过北王庄参观现场学习经验,还吸引了一些外国专家来此考察。北王庄村,在山穷、水贫、路断之境,卓识于千里之外,以顽强的拼搏精神,打造出一个“亚洲模式”,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北王庄村,对平邑县来说,的确是个奇迹;对村民们来说,是荣誉和幸福的光环。北王庄村出名后,原国家水利部副部长屈健,山东省副省长王建功等领导同志也来此考察,并给予该村高度的评价。北王庄村的党支部书记王传武,也因此被评为“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两次当选为山东省人大代表。1992年7月,江泽民总书记来临沂视察时,还亲切接见了王传武。 1998年,王传武被平邑县委授予“优秀农村支部书记十佳标兵”的称号。在摘取了一顶顶桂冠后的北王庄村,又获得了省级明星村庄的荣誉。而北王庄流域治理,也被山东省列为可持续发展十大科技示范项目,主要是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运用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水土保持,林园营造技术,提高天然降水拦蓄利用率等。
彭泉流域,“六个一”的经典模式 曾任第一任县水保局局长的于恩平,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果林和水保是他所学的主要专业。其任水保局长期间,正是全县全面贯彻执行国务院《水土保持条例》,大搞山区水土保持治理、创建水保先进县的时候,他凭借着数年在基层摸爬滚打积累的工作经验和扎实的业务基础,驾轻就熟地投入到创建全国水保先进县的活动中。全县的126条小流域每条他都仔细考察过,有的还去过多次。基本状况烂熟于胸;全县水土保持的每一项工程他都参与设计,亲历亲为;每条流域的治理方式方法、经验教训,他都认真总结梳理,反复揣摩,继而在全县推广。经县水保局设计施工的座座谷坊、塘坝遍布条条流域,犹如串串珍珠,披挂在山丘之上,波光粼粼;营造的片片水保生态林、防护林,如同块块翡翠,镶嵌在平邑版图上,生机盎然,郁郁葱葱。所有这些大概就是对这位年过花甲水保局长的最好奖赏。谈到彭泉流域的治理,他打开了话匣子。彭泉流域是平邑县山区开发重点治理的流域,从1985年开始,依靠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在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坚持一手抓治理,一手抓管理,形成了治理一片山,营造一片林,修上一条路,蓄上一汪水,盖上一间房,留下一批人的“六个一”治理模式。在几年的水土保持治理中,彭泉流域就是依靠他们的“六个一”的治管模式,修造出水平梯田8320亩,发展经济林8690亩,营造水土保持林6100亩,垒砌河坝9100米,建蓄水塘坝、谷坊136座,蓄水池66个,总蓄水量达到56万立方米,扩大灌溉面积5000亩;搬运土石沙方103.4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平方公里,分别占总面积和水土流失面积的85%和90%,彻底改善了山区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实现了山区水利化,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了明显提高。1998年,该流域人均收入比治理前提高了三倍。彭泉流域治管结合的模式,为全县搞好水土保持工作,树立了治理与管理并重的新典型。至此,全县开始大力推广彭泉流域“六个一”的治理经验,狠抓了监督管护工作,并通过广播电视、标语、宣传牌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水保法规,县政府发布了《关于保护水土资源的布告》,层层签定了管护目标责任状,加大管护的力度。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为水保局增设了水保监督管理站,增加了人员编制,配备了车辆。平邑县通过推广彭泉流域“六个一”的小流域治理经验,正确引导全县水土保持工作走向了防治并重、治管结合的发展方向,扭转了以往重治轻管的被动局面,从而巩固了治理成果,提高了治理效益。
天宝山大峪沟流域,用水构筑美丽风景线 天宝山,是一个令人陶醉而神迷的地方,如果你在阳春三月去天宝,定会看到梨花画美染尽春风的美丽景象。而天宝山呈现给世人的感官,也不仅仅是她的美誉之称,而是一幅无比珍贵的天然画卷。天宝山,她不只是世人眼里的精美画面,她是上天赐予沂蒙山人民的财富和精神食粮。而住在这里的人们自豪地说:“天宝山区之所以这么美,关键有了水!”天宝山区的大峪沟流域,总面积22.02平方公里,有15个村。栽植黄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古有“三个济宁州,赶不上一条大峪沟”的民谚,是闻名全国的“黄梨之乡”。解放初期一直都在不间断地进行治理,但因规划不科学,实际效益并不理想。1986年,县委、县政府把该流域治理作为当年全县治理的重点工程,坚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坚持山、水、林、田、路、渠综合治理,全面规划的原则,先后组织上万名劳力,垒砌顺河坝16公里,建塘坝、谷坊136座、 蓄水35万立方米,打大口井9眼,建蓄水池186个,修筑桥涵2座,修石砌渠1.9万公里,扩大灌溉面积2500亩,解决了4个村的人畜吃水困难;治山整地3000亩,造水土保持林2500亩,搬动土石方24万立方米,投工35万个,投资205万元,其中群众自筹190万元。流域治理后做到了节节建坝, 沟沟拦蓄,基本实现了山区水利化。到1998年,该流域人均收入比治理前翻了一番。而在该流域内的九间棚村,在治理荒山开发山区的建设中,为全国树立起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学习榜样。至1988年,以果品生产为主要项目的天宝山区,果品年收入占总收入的90%以上。现在,天宝山区年产各种果品约300万公斤,年产果品收入200多万元。天宝山,在抗日战争时期为鲁南革命根据地中心区,除了留有北海银行鲁南印钞厂旧址---朝阳洞以外,还留有元代小圣堂道观遗址、九间棚遗址、龙顶山天池、左宝贵衣冠冢、西固流苏树等名胜古迹。这些名胜古迹,都为天宝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当梨花在阳春三月盛开时,满山野的梨花,在桃红柳绿、松青翠柏的交错中迎风含笑,此时的天宝山,如诗如画的天然风景区域,形成了春花烂漫、无与伦比的幻美景象,令人陶醉!
3.水土保持的点睛之作 ---“九间棚精神”20世纪80年代,在海拔640米龙顶山上的九间棚,村党支部书记刘嘉坤同8名共产党员以“九柱擎天”的英雄气概带领群众架电、修路、治水、植果,大大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并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凝聚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的“九间棚精神”。之后,九间棚事迹与沂蒙精神融合在一起,不断地被传出外界,并被国内众多新闻媒体报道,人民日报、大众日报、农民日报等中央级媒体,都先后以沂蒙脊梁、九柱擎天、城里出了九间棚等为题介绍九间棚艰苦奋斗,改山换地的事迹。另外,还有多部以九间棚为题材的《沂蒙山人》、《九间棚的故事》、《水往高处流》等纪录片、故事片,先后在全国各地热播,并引起强烈的反响。一时间,平邑县的九间棚,成了闻名全国的典型。九间棚所在的龙顶山,是个干山顶,常年缺水,天旱时泉水断流,村里群众一户一天只能分到几瓢水,庄稼十年九不收,只能靠天吃饭。根据九间棚村发展规划,1985年夏天,九间棚村开始规划治水。修路、架电是场硬仗,治水同样是一场硬仗。也许,老天有意与刘嘉坤这条汉子作难,路刚修完,便遇上了大旱,新建的3个蓄水池全都亮了底;刚栽的10万株雪花梨,眼瞅着旱死了8万多株;就连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那眼当家小山泉也几欲干涸,村民的生活用水不得不再次实行限量供应。刘嘉坤急了,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人畜吃水和粮果灌溉的问题,他同村两委成员和全体村民商议,决定修建扬水站,把山下的水提到山顶,彻底解决困扰九间棚人的吃水难题。这项工程需要建3个扬水站,三级扬程达269米,需架设1480米的输水管道,修筑石渠3500米,并要先在悬崖上打好炮眼。悬崖高30米,犹如斧劈刀削,人无法立足,胆小的连向下看一眼都晕。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刘嘉坤身先士卒打头阵,用绳子系在腰间,把自己吊在半空中开始了施工。在他的带领下,经过全体村民25个日夜的奋战,终于建成了一座扬程达102米的扬水站。紧接着,又一鼓作气,修建了三级扬水站和8公里的水渠,把水送到了龙顶山顶。上水那天,全村百余名男女老少一起涌上了山顶,哗哗的水管旁,人们挤在一起,有的用盆接,用桶抢,有的用手棒,有人干脆张开大嘴趴下喝。十几挂鞭炮齐鸣,人们使劲地用石块砸着盆底、桶底,敲着铁锨充当锣鼓,整个龙顶山沸腾了。随后,他们又建起了以“龙顶山天池”为母池的35个畜水池,子池遍布龙顶山每个山岗。1987年建成的龙顶山天池,容水6000立方米。实现了“路跟渠渠带路,母子水池满山布,灌农田浇果树,洗衣做饭水到户”的高山水利化。九间棚工程建设中,最不平凡的就是治水工程。这一年,龙顶山遇上了大旱,为了尽快引上山,群众连满山遍野的金银花都顾不上采收。刘嘉坤派支部委员张如义、会计刘加才到淄博购买水泵和输水管,出去后十多天没有回来,有的群众误以为他们去游山玩水了。一次工地放炮,导水索点燃后,有一名群众叫嚷着坐到炮眼上,以示对外出购料人员的不满。而这时外出购买水泵和塑料管的张如义和刘加才受的累、挨的怨更是没法提:他们跑遍淄博全市没有要买的货,又赶往济南,夜里下了车就找水泵厂,一连找了数家都没货,后在他们苦苦哀求下,济南第一塑料厂答应给加工,但要3天以后才提货,他们就找了一天要6角钱的一家旅馆住下。10来天里,他们只买过几根咸萝卜,饿了就啃馒头,喝凉水,提货后身上只剩下两毛钱,路上分两次买了冰棍侍候了司机。回家卸货,他俩连累带饿都昏倒了。刘嘉坤主持召开村民大会,让外出购买水泵、塑料管的张如义、刘加才讲述经过,那个闹事的群众听了后,羞愧地离开了会场。群众知道了他俩外出受的难为后,消除了误会,刘嘉坤同时宣布了村里的一些制度,让群众监督:一是不管干部还是群众,因公共出发一顿只报6角,一天报销一顿;二是干部开会不顶义务工,搞工程,干部和群众一样分任务,群众不按时完成的罚一倍,干部不按时完成的罚两倍。这样,党员和群众的关系拉近了,干劲倍增。九间棚靠“九间棚精神”,成为全国艰苦创业、改造自然的典范和榜样,被誉为“沂蒙山区的一颗明珠”。近年来,九间棚党总支连续被中央和省、市、县委评为“先进党支部”、“两个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村两委被省政府授予“农业先进集体”、“山东省水利先进单位”、“七五扶贫开发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党总支书记刘嘉坤,曾光荣地受到了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当选为中共十四大代表,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连任九届、十届、十一届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刘嘉坤始终以一个平常心,面对所有的荣誉。他说:我要始终做到“三个永远”,无论到什么时候,无论是多大困难,无论有多少荣誉,我刘嘉坤“永远不会服输,永远不会变色,永远不会停步”。在国庆60年华诞之际,刘嘉坤又荣获了“山东省双百英模”的荣誉称号。2000年,山东平邑县九间棚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应运而生。目前,公司已拥有山东沂蒙山药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东方九间棚园艺绿化有限公司、天宝山自然风景区旅游有限公司、临沂市丰业建筑工程装饰有限公司和金银花茶厂5个子公司,形成了强有力的农业科技集团。近年来,九间棚选择了金银花作为主导产业来培植,先后在北京、湖南、湖北、河北、陕西等地建起9800亩金银花示范园,带动1.2万人就业,并在全国16个省市建有13万亩的金银花示范基地,每年向市场提供优质金银花苗上亿株,金银花加工产品10多万公斤,带动13.6万户致富。2008年,九间棚村人均纯收入达11200元,比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一倍多。九间棚精神与沂蒙精神,不但响彻中国,而且还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而九间棚精神,也不止是一段历史,它的今天、明天,是永恒的话题。九间棚人所经历的沧海桑田,是九间棚人生命中的奇迹,而让九间棚人、平邑人最为荣耀的刘嘉坤,必将成为沂蒙精神的标志性人物……
4.水土保持的样板工程----黄坡砂石山开发岁月在人的生命中,是一个匆匆过客,它可以带走人的生命,却无法带走那些留在岁月里的辙痕……“黄坡乡,荒草多,处处砂石,处处荒。村村山,山无路,满眼蒿草,野兔多。”这首民谣在平邑流传了上百年,它在诉说着黄坡乡昔日的荒凉与沧桑……黄坡乡位于平邑县西南边陲,南与枣庄市接壤,西与济宁市毗邻。全乡辖30个行政村,2.23万人,总面积为66.7平方公里,可开垦利用的“荒山、荒沟、荒滩、荒坡”资源有6.7万亩之多,是个典型的山区乡。祖祖辈辈耕作在砂石山的父老乡亲明白,砂石山土薄,存不住水,砂石山开发可加厚土层蕴藏水分,保证农作物的有效供水。同时,砂石富含庄稼生长需要的磷和钾等元素,只要合理开发,就大有开发的价值。于是,乡党委、政府决定抓住国家扶持贫困山区这一机遇,利用砂石山的资源优势,大搞水土综合治理,发展区域经济,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向砂石山进军!大打一场治理荒山的“人民战争”!确定好规划方案后,为了保证砂石山的开发质量,黄坡乡成立了砂石山开发指挥部,下设规划、宣传、施工验收、安全保卫、后勤保障5个工作组,制定了《砂石山开发实施细则》。在资金上,利用国家扶贫开发的优惠政策扶持一点,县里帮助一点,乡里自筹一点;在开发形式上,实行全乡统一规划面积,统一组织施工,统一指挥协调,统一出工出劳,统一质量标准;在开发标准上,要求土层深0.5米,地堰外噘嘴、倒流水式,把跑土、跑肥、跑水的“三跑田”,治理成“三保田”。1986年10月21日,当第一声开山炮的爆裂声响彻黄坡乡的山野时,就此拉开了黄坡乡十几年集体会战砂石山、战天斗地的序幕。于是,那些刚刚放下秋收工具的农民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他们扛着铁锨、头、钢钎,抬起箩筐,推上小车等家用农具,都汇集到了1000亩的砂石山上,参加到了砂石山大会战的队伍里。在会战的队伍中,人们不难发现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大爷,背着孩子的女人们,还有踮着小脚从十几里、甚至几十里外赶来的老太太,她们顶着秋寒,冒着风雨,往返于工地,干她们所能及的事情。这是一场浩浩荡荡的人民战争,这样轰轰烈烈的场面,令县乡领导不知留下了多少感动的泪水……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任何一场战役,只要依靠人民的力量,就会无坚不摧;任何一种难以攻克的难关,在伟大的沂蒙人民面前都显得如此渺小。当时,在砂石山会战中,日上工人数高达上万余人,工地上红旗招展歌声嘹亮,劳动的号子和此起彼伏的欢声笑语,混合着山野上回荡的钎锤碰撞声,形成了巨大的洪流,整个工地始终是热火朝天的景象。在2700米长的战场上,到处是 “开发砂石山,造福子孙后代;开发砂石山,敢教日月换新天”等大幅标语牌。这些鼓舞气势的口号,激励着黄坡乡人民的热情和斗志。雷鸣般的爆破声,使整个砂石山被震得山摇地动,那滚滚硝烟,掀起了飞沙走石的万丈巨浪,也点燃了黄坡乡人民定要改变家乡的忘我斗志。1000亩砂石山会战结束时,也是黄坡乡人最激动的日子,当负责工程验收的验收组检验人员,手持两米长的钢钎,插下土层,又拔出来,仔细看着标尺上的数字时,情不自禁地说道:“真想不到,曾经野草丛生、碎石满坡的千亩砂石山,竟然如此神奇地变成了上千亩的标准良田!”自1986年冬天以后的10年间,黄坡乡按照换届不换目标,换人不换规划,一届接着一届干,一条路子走到底的开发思路,注重运用政策杠杆调动群众投工投劳的积极性,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扶持为辅”的原则,依靠自己力量开发砂石山3.2万亩,新增耕地1.2万亩,建设2万亩干鲜果品基地,每年投工30万个,投资200万元,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5年建乡初期的256元提高到1999年的2566元。黄坡乡砂石山开发工程被山东省定为全省冬春山区开发会战的样板工程,被有关领导和专家称为“黄坡现象”。对此,时任县委农工部部长的孔庆华说,黄坡之所以出现“黄坡现象”,得益于其持之以恒的开发思路和股份合作开发机制。有了水库,有了塘坝,有了“三保田”,黄坡乡的“砂石山经济”按照农业产业化的要求,由低层次逐步向高层次发展,不但繁荣了全乡经济,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壮大了乡财政实力。
永远的铭记一位哲人所言:有些人活着形如死去,有些人死去,却依然鲜明的活着,这就是人类精神的感召力。历史的铭记,不仅仅是为了记载那些创造的丰功,还有那一个个远去的音容笑貌……黄坡乡在全国出了名,可是那位奉命指挥开发荒山、年仅46岁的副乡长徐孝申,却永远地倒在了这块正在苏醒的荒岭上……分管农业工作的副乡长徐孝申,在几年的荒山开发中,始终同民工们吃住在一起,劳动在一起,他的足迹踏遍了黄坡乡的每一处荒山坡岭,由于常年过度劳累和无规律的生活,致使他在1989年12月17日作开发砂石山动员大会报告时,心脏病突发,倒在了村民们面前,再也没有站起来。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默默地奉献给了黄坡乡,走完了人生短暂的46个春秋。在徐孝申的追悼会上,黄坡乡数万群众的悲恸哭声,在整个黄坡乡的山山水水中悲鸣。1992年冬季,黄坡乡吴庄村党支部书记王洪华,也因常年劳累成疾倒在了公庄战山河工地上,头枕着黄坡乡的希望和未来,再也没有站起来。其实,在平邑,倒在山区综合治理大会战中的,又何止是徐孝申、王洪华!
5.水土保持的探索之作 ---苏醒的荒山野岭平邑境内有近60万亩的荒山坡岭,当这些荒山坡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无法依赖的断壁时,修复它,使之成为人类生活的资源,就变得尤为重要。
杨谢村:封山育林,涵养水源 对于杨谢村来说,没有什么比村里的发展状态更为重要;对于郭有明来说,没有什么比永恒更能使人们记住他。倘若人们在杨谢村的发展历史中,漠不关心地忘记了曾经的郭有明,那就是人们忽略了顺从自然的规律性。柏林镇杨谢村位于蒙山南麓的山脚下,地质结构属风化片麻岩砂。解放初期,杨谢村土地瘠薄,十年九旱,群众生活十分困难。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局面,当时杨谢村的党支部书记郭有明,毅然带领着村里大部分青壮年,登上了蒙山峰顶,坚持吃住在山上,植树造林达5000亩,挖鱼鳞坑3000个。硬是在龟蒙顶上,奇迹般地建造出了一个“八一林场”。 从1951年到1962年,杨谢村人在村党支部书记郭有明的带领下,完成了土地平整和深翻2200亩,栽植经济林1000亩,水保林6000亩,修筑大型蓄水池16个,拦水坝3座,修环山路3公里,治理河道1500多米。1962年2月,郭有明与傅兴贵,同时被中共华东局授予“华东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此后,杨谢村飞速发展,在时间的飞跃中,也在不断地更新着新的风貌、新的局面。近几年来,杨谢村不仅硬化了村内大街10000多平方米路面,而且新建村南高标准大桥1座,修建蒙阳路4000多米,架设路灯120盏。2008年8月,又成功与山东高端有限公司合作,引资1600万元,建成了全省最大的蓝莓基地,已培育出优质蓝莓1000万棵,栽植优质蓝莓1000多亩,带动附近村160多人就业。“高端”集团项目负责人说,来杨谢村建基地,看中的是水利条件。2008年,杨谢村人均纯收入达6200元,成为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引路先锋。在杨谢村的发展史上,在蒙山顶峰茂密的森林里,郭有明带领杨谢村人艰苦奋斗的点点踪迹,如繁星闪烁,时时点亮正在飞速发展的杨谢村;杨谢村的存在,必将印映着郭有明在这块土地上的痕迹……
资邱东岭:青石板上种良田 资邱乡的山岭,大都是光秃秃的。历届资邱乡的领导根据本乡的特点,邀请省市专家研究出一套适合本乡的治理方案,抓住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这一农业的生命线,经过全乡人近10年的苦战,把原来坑坑洼洼、不毛之地的资邱东岭,治理开发成了面积为3500亩的经济岭。而今的东岭,从上至下的800亩层层梯田,全部是资邱乡人一块青石一块青石、合着水泥勾缝砌垒起来的。资邱乡人,硬是从青石板上、用血汗缔造出了800亩人造梯田的奇迹,并在岭的顶端修建7个蓄水池,修塘坝2座,提水谷坊2座,一次可蓄水5.8万立方米,岭上建扬水站2座(其中风力扬水站1座),铺设地下管道3300米,其中高压水泥管道1600米,发展灌溉面积2000亩;还开挖果林条带58万米,培植经济林35万棵,茶园2000亩。开发后的东岭,每亩经济田收入可达5000元左右。资邱东岭从不毛之地到今天成为省科技示范基地、节水示范基地,成为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关键在于实现了从靠天吃饭到有当家水的嬗变。在新中国60年的水利建设中,平邑的水利建设,自始至终紧跟着中国水利建设的步伐前进,不但为平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整个平邑,除了蒙山保持了原有的自然风貌和特色外,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目前,全县累计治理小流域52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52平方公里,其中:治山整地54.2万亩,发展经济林42.5万亩,水保林31.1万亩。在已治理的52条小流域中,原有贫困村228个,7.98万户,16.3万人,现已全部解决温饱问题,人均纯收入都达到5000元以上,50%以上的村已走上小康之路。如今的平邑山区,到处呈现出青山绿树,山峦叠嶂,气象万千的繁荣景象。 对此,分管副县长刘玉山介绍说,平邑县的小流域治理,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平衡了农业生态,蓄积了农业发展后劲;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今,在平邑北部的蒙山区域,有14条小流域围绕着蒙山开发,已形成了300华里一条线,20万亩梯田绕山转,10万亩经济林连成片的新格局。在中部,有5条小流域围绕果业开发,实行大规模连片活力开发,形成100平方公里的集果品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大型服务体系,加工年产值高达18多亿元。在南部山区,有12条小流域围绕着金银花基地为中心开发,形成了种、加、销、学、研、运、储一条龙的格局。如今,平邑的水系生态保护带建设规划也已全面完成,主要分布在祊河、温凉河流域及唐村水库、公家庄水库等各大、中、小型水库周围。全县共规划祊河、温凉河及其他河流水系生态保护带509公里,环各大、中、小型水库保护带334.7公里。从2010年至2015年,规划设计营造河流生态保护带3375.6公顷,环库生态保护带3466.5公顷。从而,进一步起到保护水资源和再生资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作用,让人与自然在和谐中竞相争辉!让温凉河的一半厚重和一半热烈,在无限广阔的空间里,更加悠远、淳厚、豁达……
兴水 人水和谐谱新篇
科学发展观新理念/民生为本/科技为先/构建人水和谐
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平邑县紧紧抓住国家关注三农、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出台系列优惠政策的大好机遇,掀起了以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河道治理、小流域治理、库区移民为重点的水利建设热潮,其标准之高,投资之多,规模之大,堪称建国以来平邑水利史上的“之最”;平邑现代水利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民生工程、构建人水和谐为使命,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下,不断创新机制体制,以现代科技手段管理水资源,在平邑县掀起兴利除弊,更具科学化、人性化的第三次水利建设高潮。
1.现代水利人:妙手除险,合力加固征服自然、改善环境,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种气魄,更需要智慧和团结坚定的信念、通力协作的能力、锲而不舍和坚韧不拔的精神。1958年,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修建的唐村水库,为平邑农业和农民做出巨大贡献。由于超期服役,一度出现险情,被定为三类坝病险库。于是,平邑现代水利人又发扬当年修水库的精神投入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2005年,平邑县水利建设者完成了唐村水库三类坝病险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完成投资5023.11万元,工程量41.09万立方米。经省、市专家验收,评为优良工程。工程完成后,水库的防洪标准可达到5000年一遇,而唐村水库(五龙湖),也被省水利厅批准为山东省水利风景区。与此同时,公家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也按计划于2006年9月全面完成建设施工任务,水库的防洪标准由此可达到5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标准和1000年一遇的校核洪水标准,防洪效益、灌溉效益、综合经营效益显著提高。新机遇,新挑战。进入2006年,国家对水库除险加固给予扶持的新政策出台后,平邑县水利局一班人迅速达成共识:跑项目,争资金!让全县现有的水利设施发挥更好的作用,服务于平邑经济社会发展,造福子孙后代。并在短时间内专题汇报给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县委书记王林山在听取汇报后专门作出批示:把握机遇,切实用好上级扶持政策!县长陈一兵主持召开县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如何利用上级扶持政策,尽快争取病险水库治理工程国家立项,争取配套治理资金。为此,县里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领导小组。紧锣密鼓。县水利局一班人在党委会上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把握机遇干工程,用好政策争项目,科学规划成合力,克难排险保项目,质量进度赢项目。同时,运作决策—组织--调度--协调—检查—验收—督导的工作机制,并实行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包乡镇、包水库“双向责任制”,定期考核,按时兑现奖惩。在整个工程中,实行“四制”管理:招投标制、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于是,县水利局干部职工迅速行动起来了。政策调研组在反复研究上级文件精神的同时,充分做好全县151座大中小型水库的现状摸底调查;规划组抽调技术骨干,奔赴水库站点,科学勘测;项目组兵分多路,递报告,送资料;施工组认真做好工程计划,加快技术人员培训;质量组根据上级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宣传组购设备、刷标语……一时,平邑县水利局形成了团结一致大打一场新时期水利建设战役的浓厚氛围。首先是昌里水库病险所面临的严重性。昌里水库是全县6座中型水库之一,始建于1970年,受当时条件限制及年久失修的影响,现在坝体渗露严重,经鉴定,水库已成三类坝病险水库。在昌里水库下游,有40多个村庄、20多万群众和30万亩耕地面积,时时处在一触即发的危险状态中。为了尽快修复昌里水库的病险,当务之急是立项,争取国家资金扶持!昌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是甄德生就任县水利局长后的第一项大工程。他立马组织技术人员,先是对全县病险水库的勘测,开始更加具体、更加全面的勘测、更加准确的评估;然后采取数据汇报和图像资料相结合的方式,保证专家看到水库病险的直观形象。准备好这一切后,甄德生和副局长陈现业、张现华带着审核资料,开始了长跑。先是北京、南京,又返回济南,再至平邑。他们逐级申报,逐级审核。就这样,他们从南到北,从北到南,前前后后跑了20多次。为了赶时间,时常不得不在半夜出发,白天办完事,又连夜赶回局里召开会议。即便是在路上,不是整理材料,就是策划方案。有时从北京到南京,从南京再赶到济南,一连几天他几乎都在路上,那些日子他们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甄德生和局一班人的精诚付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昌里水库除险加固建设工程得到国家水利部门批复,争取项目扶持资金7368万元!昌里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批复后,平邑县大中小水库的除险加固水利工程,在县六大班子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全县各相关部门的统力合作, 也都顺利铺开了。昌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建设混凝土防渗板墙,采用高标准嘉祥产锯解石重新护砌。此次坝体经过加固、防渗处理,溢洪道改为溢洪闸后,不但蓄水量大大增加,防洪标准和工程质量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在整个昌里水库的建设工程中,水利工作者的干劲和热情没有变,沂蒙人吃苦耐劳、坚韧不屈的精神没有变。在那紧张有序、分秒必争、日以继夜的施工现场,我们依然看到了一个个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场面。当满面尘土的副局长张现华,在大坝上迎风而立指挥现场施工时;当人们看到65岁和56岁的技术监督侯总和胡总,正在紧张有序的指挥调度时;当人们看到日夜奋战在施工现场熬红了眼睛、疲惫不堪的水利技术人员时,沂蒙人无私奉献、奋力争先的精神,依然清晰地烙印在他们的身影上。2008年,平邑县水利局对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中小型水库151座,进行安全排查和安全鉴定后发现,全县水库工程现有一类坝水库2座,二类坝水库25座,三类病险坝水库123座(其中:中型水库4座,小型水库119座)。三类病险坝水库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设计标准低,坝体单薄,大坝存有渗漏险情,放水洞闸门锈蚀严重,部分小型水库没有专管人员,管理不到位,工程老化、失修等问题比较突出。而这些病险水库,此时已经成了平邑县境内防洪保安的心腹大患。为此,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河道治理工作的通知》,全面启动平邑县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确保3年内全部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与此同时,平邑县水利局很快对农村饮水安全、小流域治理、河道治理等工程,提出了统一时间要求的治理规划。针对目前境内急需除险加固的57座小型水库的病险状况,提出了紧急实施方案和计划,并在汛前必须完工。由于时间紧迫,县水利局党委一班人,迅速行动起来,按照各自的分工,抽调工程技术人员分成四个规划设计组,迅速展开规划设计工作。除了加班加点,他们还要及时到省、市水利部门征求领导和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领导及专家的指导下,他们很快完成了各类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为工程顺利施工提供了可靠保障。2008年2月29日,全县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会议召开,县委书记王林山和县长陈一兵就全县的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作了具体安排部署。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和县政协领导多次组织召开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协调会,听取工作汇报,协调工作关系,检查指导工作,为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同时,在省、市水库除险加固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县财政拿出300万元用于小型水库除险补助及前期筹备工作。于是,2008年的57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很快被提上施工日程。57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三个月的工期,时间紧,任务重。县水利局当时所面临的还不仅仅是缺少近50%的资金问题,而且还缺少技术人才、缺少时间、缺少石料、缺少经验。怎么干?在这“五缺”的情况下,局党委提出“全员上阵,互联互帮”的工作思路,先是把内退和退休的技术人员全部招聘回来,另外向社会借人才,由他们采取不定期的技术培训和施工现场指导,要求一个水库必须配备一名专业技术人员跟进、监督,同时负责帮带水利干部职工。很快,参战的水利干部职工从“门外汉”变成了“专业能手”。经验表明,这种方式方法不但解决了技术人才紧缺的问题,而且还为县水利局培养出了40多名水利专业技术人才。在此基础上,他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参战职工进行了全员培训,让外地专家、局里退休的老工程师传授经验,并组织有关人员到外地参观学习。这样,弥补了施工人员的经验不足。在资金问题上,除了国家投资,县里投资,又通过乡(镇)村投一点,资金的缺口仍然比较大。为此,县水利局领导又通过社会各方面力量融资,充分调动全民参与水利建设的热情,解决了一部分资金。为了确保国家投资用在主体库上,县水利局联合县财政、发改、监察、审计、物价等有关职能部门,组成了综合指导协调小组,推行六部门联合办公、联合议事、共同参与的方式,强化对工程的全程监管。从工程招投标、工程设计变更,到施工中出现的任何环节问题,都采取了一事一议、联合商定的办法来解决。这样,大大简化了各类批报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缓解了时间紧缺的矛盾。对库区资金的使用,每一分用途都做到了准确的评估,不但确保了工程建设资金少多做事,而且还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资金。为了解决护坡石原料难题,指挥部兵分三路:一路工程技术人员到嘉祥、枣庄、费县、苍山、蒙阴及平邑县内联系料场,看样品,验质量,签合同;一路由县领导带队,协调公安交警、交通、税务等有关部门,对水库工程专用车开通“绿色通道”;一路由局领导调度水利企业筹集资金,进原料,开足马力生产护坝专用水泥块。时间紧,指挥部及时改变策略,发动工地人员昼夜加班;出台政策鼓励施工企业,多上机械,多上人力,加快进度;创新机制,推行联合办公制,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最关键的问题。 在57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县水利局的技术人员和所有干部职工,都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要求,严把程序关和质量关,用他们无私奉献的拼搏精神,在各部门的精诚合作下,3个月的时间,按期完成了全部的施工任务。在最后的检查验收时,验收组成员、省人大农工委主任班开庆感慨地说:“没想到这么少的资金,平邑完成这么大工程量,没想到完成得这么好!”在场的领导专家对平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有“三看”评价:越看越想看,越看越高兴,越看越放心! 近几年,平邑县水利建设共完成各类水利工程2840项,完成投资2.9亿元,投工1470万个,完成土石方1990万立方米,改善扩大灌溉面积33.5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万亩,发展民营水利2100项。因此,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852平方公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为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推动全县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营造了良好的水利建设与管理环境,水利经济年实现经营收入达660万元,稳定了职工队伍。2009年,按照国家和省、市、县的要求,平邑县完成了43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而吴家庄、大夫宁、安靖、杨庄4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被纳入了国家第三批拉动内需计划,工程总投资1.23亿元。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2009年年底必须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现在4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应该说,这项工程资金投入大、工程内容多、建设时间紧迫及施工任务的繁重程度,堪称平邑县水利建设的“历史之最”。平邑县水利建设者所肩负的任务,依然很艰巨、任重而道远……于是,平邑县水利系统广大干部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中型水库除险加固中。12月2日凌晨,吴家庄水库除险加固工地上灯火通明,机声隆隆,忙碌的人们似乎没感觉到冰冷的寒风中, 副县长刘玉山、水利局局长甄德生此时正在大坝上和现场指挥除险加固的县水利局副局长曾兆卫、技术负责人班国德、李学青研究如何调整工序,有效地推进工程进度。根据吴家庄水库大坝短而高、施工场地狭窄、工地交通受阻等现实问题,他们现场制定了“形象进度保护坡,其他工程齐头并进,人力、物料、机械合理统筹,倒排工期,确保质量和进度”的施工方案。回到水库指挥部已是凌晨2点多钟,工地上施工机械一片喧嚣,他们谁也没有睡意。吴家庄施工的问题解决了,其他水库是什么情况?刘玉山问起另外几处工程时,甄德生拨通了水利局几个副局长的电话。负责大夫宁水库除险加固的副局长陈现业说:“我们正在组织放水洞箱涵浇筑和大坝灌浆,溢洪道正全面施工。”负责安靖水库除险加固的副局长张伟:“溢洪道底板边墙正在浇灌,放水洞、大坝高喷灌浆正在进行。”负责杨庄水库除险加固的副局长王洪善:“这里水位上涨过快,已漫过坝前压重,现正破围堰放水,溢洪道、防渗板墙、坝坡整理正在进行。请放心!”负责昌里水库加固的副局长张现华:“一切正常,正在工程扫尾。”负责指挥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工程的水利局副局长兼水保局长孙谦:“一切正常。”听完汇报,刘玉山一直紧绷的脸有了一些轻松。这就是我们现代水利人。不光这次工程,以前的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们就是这样过来的,在他们的时间表里,一天24小时施工是再正常不过的。人们看到时、理解时、鼓舞时是这样,人们注意不到、不理解甚至批评抱怨时也是这样。他们默默地工作着、奉献着,不计名利、不计得失,一门心思靠工地。把质量、抓进度。政策比以前更优惠了。上级投资大了,施工方式更先进了,但他们的责任心没变,精神头没变,他们的执著没变,作风没变。人们不会忘记平邑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水利建设的发展与经济建设的繁荣和社会的和谐,还有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居,都离不开水利。对于这个概念,平邑县领导和平邑水利人时时刻刻牢记在心,他们深知自身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所以,在面对繁重的57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任务时,他们以激昂的热情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在高强度、高标准、大规模施工的过程中,将现代水利人的执着、刻苦、无私奉献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为现代水利人谱写出新的诗篇。在平邑县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立项的关键时刻,县委书记王林山、县长陈一兵率领县水利项目组的同志们跑北京、上济南,向上级专家和领导汇报项目情况。县农业线领导从项目立项到工程施工,一次又一次出现在局会议室,一次又一次出现在水库施工工地,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立项、施工,出主意,想办法,确保了水利工程的科学决策。分管副县长刘玉山经常到工地召开现场会,多次带领有关镇村干部到相关水库工地参观,协调镇村解决工程占道、用料等实际问题。县财政、发改、监察、审计、物价等职能部门发扬大协作的精神,急水库工程之所急,想水库工程之所想,同水利部门精诚合作,无论是县长办公会、联席办公会,还是职能部门事项单议,都以服从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大局为重,派人派车,安排会议,均及时调度,准时参加,积极配合。正因如此,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计划书完成及时,设计科学,程序简便,为项目立项节省了时间,赢得了机会,提供了科学论证。水利局的干部职工更是难以忘却:局会议室的灯火时常彻夜通明,局长甄德生同局一班人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召开一次又一次会议,研究一个又一个议题;局班子成员吃住在水库施工工地,局里、水库两边跑,这个问题刚处理完,接着又去处理另一个问题……局长甄德生做完左腿膝关节手术出院后的当天就上了班,不得不靠工作人员架着上楼下楼;在昌里水库施工工地现场,拄着拐杖陪同省水利厅、淮委的领导和专家检查指导工作的情形,更是让人难以忘怀!100座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涉及全县16个乡镇的360个村庄。来来回回的工程通车需占路,工程用土用石需就地取材,水库放水给库区养殖和水库下游村庄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可就是这样的情况,无论镇里还是村里,都表现出极大的理解和支持,从未讲条件论价钱。他们有话:水利部门争来项目,对当地老百姓有好处,一切为水库工程让路!正因如此,在水库施工的县水利局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感慨地说:当地的老百姓真是太好了!只要工程上的事,他们都表现出极大的主动,真像解放战争支前那样的踊跃。正因如此,坚定了水库建设者保质量保进度完成工程的信心和决心。也正因如此,在上级拨付扶持资金当引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缺资金的情况下,乡镇、村承担了部分水库工程费用。同时,节省了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资金,为保证工程进度奠定了坚实基础。平邑人民弘扬“九间棚精神”,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平邑水利人,“小钱”干成了大工程!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期间,正值暑天,由于连续奋战,出现“人困马乏”现象,个别工地工程进度被动。在这关键时刻,县委书记王林山带领16个乡镇的党委书记、县长陈一兵带领16个乡镇的乡镇长到水库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县人大主任程新安带领人大常委、政协主席孙印远带领政协常委视察了全县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每到一处,县领导也被参战人员战酷暑、赶进度的场面感动了,对广大水利参战人员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带来茶叶、西瓜等慰问品。县领导的到来,更是极大鼓舞了参战人员的斗志,调动了冲天干劲,原来落后的进度赶上了,工程质量也保持着全市优良水平。在那些大规模施工的日子里,水利工程技术人员把施工现场当成了家,他们忘记了每天被日历撕去的时间,忘记了还有双休日和节假日,白天在施工一线组织施工,严把质量关和进度关,夜晚还要加班加点,完成业内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而他们除了只拿每个月的工资,从没多拿过一分钱。面对得失,他们从不计较,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工程施工一线上,涌现出许多令人感动的事迹,造就了一批技术过硬的技术尖兵,如庄如三、路保良、班国德、马叶路等,他们不但昼夜奋战在施工现场,而且也是工程质量的守护神。在三个月的施工期间,他们几乎没在家里呆过几天,他们也有妻儿老小,他们的亲人也需要照顾。然而,为了平邑的水利事业,为了大家的幸福和安宁,他们宁愿牺牲小家;对于他们所从事的水利职业,他们有高度的责任心,所以他们无私奉献、所以他们无怨无悔。在这批技术队伍里,更值得一提的是米跃霞、李学青、张卫红等几位女技术骨干,她们也都是为妻为母的女人,面对如此繁重的施工任务,她们只有舍家为公。她们和男同事一道,每天奔波在施工一线,不管是烈日酷暑,还是风雨霜雪,她们的风采,在施工现场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李学青,是大殿汪水库加固技术负责人,当时正赶上女儿参加高考。高考期间,也正是除险加固工程任务最紧张的时期。是陪考还是上工地,这对她来说,是一种对信念的考验。照常理,女儿高考是母亲倍加关注的大事,她应该留在家里精心照顾女儿。可是,工程质量牵扯的可是千秋大业,还有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安危,她不能为了女儿而放弃原则。李学青心里自有一杆秤,她不需要再去称、再去量,毅然决然选择了上工地。一连三天的高考,她无暇顾及。高考结束的当天,面对女儿质问的眼神,她流下了愧疚的眼泪。女儿高考落榜,李学青的心里比谁都难过,尽管家人和亲戚都不理解她,可她也不想解释什么。在一边是亲人的需要,一边是事业的需要时,孰轻孰重,她自有担当。这就是现代水利人的一种高尚情操和风格!在平邑现代水利建设中,像这样的感人事迹不胜枚举。县优秀共产党员、工程管理站站长路保良,在平邑县所有水利建设工程中,每一项都浸透了他的全部心血,每一项工程对他来说,都犹如一场战役,他几乎参与了所有工程的地形图测绘、勘测设计以及安全鉴定及施工方案的制定。由于总是超负荷的工作,使他劳累过度,曾经昏倒在工地上。他高度的责任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彰显出现代水利建设者的风貌。由于路保良的工作成绩一直很突出,他被推选为平邑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多次荣获省水利系统的先进工作者及市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工作者等殊荣。原办公室主任陈忠全。他的老父亲病重时,也正是全县水利工程非常关键的时候,父亲几经转院,他都无法脱身前去照顾,为了不影响局里的工作,他对此事一直隐瞒着局领导,一直到老父亲病逝,他依然还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着……事后,领导和同事们谈起此事时,他说:“对水利事业的忠与对家里老人的孝,确实不能两全啊!”办公室主任陈默然。在他不分昼夜、最忙碌的日子里,比他大24岁、一直如父般照顾他的大哥病逝停灵在家,等待着他回家处理后事时,他却含着泪水依然在单位加班加点,直到忙完第二天的总结报告才回到了家里……农水站站长班国德,是吴家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技术总负责人。正是施工的关键时期,其兄患脑充血正在住院,其母因患急病也住进了医院。他坚持在水库工地,待回县城局里忙乎科室一摊子业务时,才抽空到县医院里探望自己的母亲和兄长。终于有一天,他也病倒了。可他病不起呀,因为工地上不能没有他,于是他就利用晚上时间到水库附近诊所里打吊瓶,拔下吊瓶继续工作,一天没影响工程进度。在他的带动下,所有参战人员加班加点,加快了工程进度。…… 
2.中德粮援项目:开农村饮水工程先河饮水工程村村通,通的不是水而是情,是民心与党心的联通中德合作的山东省粮援项目,是中德双方投资匹配、对等合作实施的营养保障项目,重点解决沂蒙山区人畜饮水困难,兼顾发展农田灌溉和治理水土流失。此项目由德国政府提供无偿援助,于1990年1月正式实施,2000年结束。1986年9月,山东省沂蒙山区迎来了世界粮食计划署成员国代表考察团。考察团对沂蒙山区进行实地考察时,发现这里的自然环境非常恶劣,同时也被当地人民为摆脱贫困而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所感染,当即表示:一定要在中国的扶贫领域,伸出援助之手。1988年1月,沂水、沂南、沂源三县被确定为中德合作粮援项目区,并立即动工实施。此时,平邑县被列为全国重点扶贫县之一,省政府确定平邑县为省水利厅的扶贫点。经过多次考察,反复论证,1989年11月,平邑县被正式列为中德合作粮援项目区,并设立了具体办公机构——平邑县中德合作粮援项目办公室。这标志着,中德粮援项目工程,在平邑正式启动实施。平邑县粮援项目规划区域为13个乡镇和老邱峪流域,共526个村,47.83万人,总面积为98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355.39平方公里。其中,涉及人畜饮水工程106个村,解决7.7万人的饮水困难;水保工程涉及13条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2平方公里。计划建设灌溉工程36处,设计灌溉面积3056公顷,总投资为4472.37万元,其中,外援2125万元,国内配套2283.77万元;总投工273万个,总工程量为1333万立方米。1995年,平邑根据本县的实际需求,提出扩大项目区的申请,德国专家办公室同意将项目区扩大到了23个乡镇,总面积1626.6平方公里,82.4万人,投资达到7430万元,其中,德国无偿援助3760万元,国内配套3670万元。在整个工程的施工中,县、乡(镇)、村,实行逐级施工责任制,定点包工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好技术监督,哪一级出问题,就由哪一级人员负责。同时,施工技术人员吃住在工地,对饮水、灌溉工程从打井、管道开挖、水池布置、机房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等,一项一项地进行技术指导与质量监督;省项目办,还不定期地派出专职人员到现场检查指导,并委托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对项目的水利、水保工程,进行长期的检查评估和技术咨询工作,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评估。每一道工序都实行阶段验收,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在中德粮援项目中有一位出了名的较真专家,他就是县项目办主任焦宝柱。出身于农民的他,原本是一名普通技术人员,在项目办主任的位置上,一干就是10个春秋。为了工程的质量安全,他常常是好几个月不进家门。在郑城镇11个村联村供水母子山工程实施中,从打大口井,到管道开挖、水池布置,他始终坚持在现场,严把质量关,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在施工1个多月的时间里,他没回过一次家。由于常年劳累和生活无规律,他患上了慢性肠炎一年多,从没到医院治疗过。1997年10月的一天晚上,他的病又犯了,上吐下泻起不了床,妻子请了大夫在家为他输液,也想让他在家休息一两天,可是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赶到了工地。由于施工严格,注重质量。10年来,全县所建170处项目,经中德专家检查验收,质量合格率达到了97%以上,受到了中德专家的一致好评和赞誉。其中,轿车山、后峪、邵家庄、杨家庄、讲里的饮水工程;杨谢、老邱峪的灌溉工程;麻窝、石盆、潘家井的水保工程……都被中德专家誉为“模范工程”、“样板工程”,并成为全县项目区的典范。项目工程实施以来,先后兴建水源工程124处,机房143座,水池174个,铺设管道441.91万米,配套机电设备120台套,不仅解决了15.7万人常年吃上了自来水,而且还解决了14.47万头牲畜饮水和1305.94公顷土地的点播用水,有效推动了全县农业及各行业的发展。
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需要,水利是一项安国利民的千秋大业。在大力兴办农村饮水工程方面,平邑县水利局的设想与构思,是完全本着人性化、科学化建设而实施的。继中德粮援项目重点解决了农村人畜吃水后的10多年间,按照省、市要求,县水利局先后组织实施了全县千村饮水解困工程、全县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全县饮水安全工程。2005年,解决了67个村庄、5.3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2006年投入资金1400万元,新建饮水工程45处、改造饮水工程13处,解决了全县5.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和2.1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到2007年底,全县加快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年内新增通自来水村庄49个,受益人口7.1万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2%。在如何管好、用好、维系好水资源这个问题上,水利局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调查中发现,由于管理不善,一些村的自来水水泵、管道失修;水费缴纳不及时;个别村的自来水设施遭到人为破坏;等等。经过多方讨论、研究、论证,他们于2006年创造性地成立了“农村供水协会”。协会成立后,制定了严格的规程,强化了水管工职能,在水费收取公示及工程维护等方面,都做了严格的规定,改变了有人建无人管的状况。同时,建立了农村自来水发展基金,对特困工程村、突发事故及工程改造给予补助,形成了责权统一、建管结合的长效机制。据供水协会负责人介绍,供水协会的成立彻底改变了农村人们过去用水不花钱的根深蒂固的观念,树立了水也是资源的新意识。这样,水费收取也就成为正常的事了。不仅如此。县水利局副局长、县农协办主任刘青松敢为人先,亲自主持研究开发了平邑县县、村、镇供水实时监控调度系统和平邑县村镇供水管理信息系统。在每个供水点都安装了传感器,在县水利局信息中心安装了雷达接收装置,通过远程数据采集、遥测监控和数据处理,实施实时监控,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各类事故的发生。只要鼠标一点,“协会”的11个乡镇、126处水源地的机器运行、水质状况、各类数据以及13.8万户农民的水费收缴详情就清晰地显示在电子屏幕上,创造了临沂市首家饮水监护系统。有关专家对此系统作出如此评价:敢为人先,科学持续。平邑县以村村通为目标的这项农村饮水工程,已累计投入达1.5亿元,所修管道长度达到2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半圈。目前,这项安国利民的千秋水利工程,正在加紧进行当中。而平邑水利人的承载与建设,也将会成就他们历史性的辉煌战绩……
3. 移民后扶工程:惠及千家万户移民后扶政策,是国家为在水利建设中那些失去家园的库区移民特发的经济补贴,每人每月600元。2006年,平邑被列为全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试点县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里成立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县水利局设立办公室。到2006年底,平邑县共有大中型水库7座,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1988年的统计显示,库区原迁移民为5428户,共26740人。20多年过去后,这100多个移民村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项库区移民后扶工程,对几万库区村民来说,是一件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也成了平邑县水利局一项繁琐而复杂的大工程,它不亚于平邑县水利局的一项水库建设工程。米跃霞,县水利局移民办公室的负责人,主要负责移民资料建档统计工作。堆了大半个屋子、几十万份档案,让米跃霞吃尽了苦头,她经常累得头昏脑胀。面对各种各样复杂而繁琐的疑难问题,米跃霞从一名普通的移民办负责人,成了整个移民后扶工程的关键人物。一时间,上访的、告状的群众来到水利局,她的办公室可谓门庭若市。特别是接待上访群众,哭的、闹的、求情的、甚至要挟的,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为此事,她每天不但要对上访的群众说得口干舌燥,还要为他们端茶送水,耐心解释。赶上人多时,她被来访的人群堵在屋里,甚至连厕所都不能去。面对如此艰辛的工作,她不知道哭过多少次。那段时间里,米跃霞的工作量剧增,每天回家的时间都很晚,不但无暇照顾丈夫和孩子,而且每次回到家后倒在床上就不想再动了。因为工作压力过大,她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经常一夜一夜地坐在床上不能入睡。米跃霞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一旦自己不小心,就有可能导致一些不良的后果。她很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也很明白在这项民生工程中,最细微的工作都影响着全局的变化。所以,她时刻用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用包容的心态接待络绎不绝的上访群众。针对接待上访工作量过大和一些不稳定的因素,移民办很快制定出了应对方案,并实行了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办法。由各乡镇派驻村工作人员进村入户,认真排查,及时掌握当地群众的思想动态,特别对生产安置村、分散安置村、中型降为小型水库移民村、投亲靠友水库移民户以及出嫁或入赘到非移民村的移民重点村、重点户群众,逐一进行了重点排查,对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可能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力争做好耐心细致的疏导工作,做好解释、化解工作,把矛盾化解在了基层,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为了真实准确地落实好移民后扶资金,移民工作小组办公室为此先后下发了59份关于移民人口登记、后期扶持方式、信访等方面的文件。各乡镇水利站还协同派出所、财政所、计生委、县移民机构人员对各乡镇抽调入村的工作人员,进行了3批次284人的集中业务培训,让这些接受过培训的工作人员,深入到基层和库区,进行走访调研。有时为了落实一个移民,他们要跋山涉水数十里;为了一个户,要反反复复调查几十次或几十人。在做好本县工作的同时,县水利局移民办又集中时间、集中人员,完成了外迁东北三省人口的核实工作,共核查人口1532人,其中核实确认原迁移民473人,圆满完成了移民人口核定、登记和确定的任务。全县共核定县内10893户,涉及16个乡镇227个村庄,共核定登记扶持人口34119人,为后期资金直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7年6月底,平邑县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按期发放。根据省、市移民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县移民办与财政、人民银行、农信等部门密切协作,迅速行动,及时办理了移民信息录入、开户、资金划拨等手续。当昌里水库库区村---西点村一位90多岁的老人拿着移民办送到他手里的后扶存折“齐鲁惠民一本通”时,他激动万分:“没想到,真没想到啊!我90多岁了,还专门给我办个存折,你们想得真周到,到月我就可以到信用社领钱啦!”看到这位老人欣然快乐的笑脸,移民办所有人员为此所付出的艰辛和代价,这一刻全部融入到无比的欣慰中。在整个移民人口核定工作中,移民办公室接待上访和咨询人数达6113人次,其中,初访1092批次5091人次,重访186批次1022人次。尽管接访工作繁琐而复杂,可因为工作人员有了那份坚守信念的责任心,才使全县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进行地如此快捷而稳定。截至到2009年第二季度,平邑县已累计发放了12个季度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6099.87万元。县水利局圆满完成了这项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一项重大工程。这期间,省市督导组先后10次来平邑检查、抽查,对平邑的移民试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大力表彰。在这项浩大的民心工程中,平邑水利人所付出的艰辛和挚爱,终究使这项移民工程,犹如一个个水利工程一样,圆满而壮观地呈现在平邑人民的面前。
4.浚河治理添新景: 波光粼粼 水韵悠悠浚河,位于县城东部,是平邑县的第一大河,是平邑县城的护城河。由于县城西高东低,所以,县城里的污水很大一部分便淌进浚河。加之,上游水库水量不足,浚河时常处于干涸半干涸状态。事实上,县城内及浚河曾做过多次治理,先是修复、疏通县城内排水系统,后来,专门铺设了地下污水管道,但效果不佳。县领导多次调研后发现,浚河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关键在于缺水。2007年初,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将浚河治理列入“十大为民工程”之一。3月18日,县长陈一兵主持召开了浚河治理工程方案汇报会。自此,浚河治理提到议事日程。河道治理刻不容缓,作为平邑县水利局来说,理所当然担当此任。他们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西山东水中间城”的发展思路,提出了打造宜居水城的建议。浚河缺水,建橡胶坝,拦截流水,保证蓄水量,是浚河治理的重头戏。县水利局的干部职工又唱起了浚河治理的“主角”。于是,副局长陈现业作为河道治理指挥部的副指挥披挂上阵了!工程招标、工程施工论证、签订合同、工程监理……吃住工地,现场指挥,忙得不亦乐乎!据了解,浚河治理总投资7300万元,一期工程两座橡胶坝工程及2.3公里的砌石河岸部分河段清淤总投资近3000万元, 二期工程护岸及清淤工程总投资近千万元。河湾橡胶坝工程坝长为126米,西张庄橡胶坝工程坝长为105米。到7月底,浚河两座橡胶坝工程,均已进入主体浇灌阶段,完成总投资980万元,完成总工程量47.8万立方米,累计开挖土石方34.1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2.1万立方米。副局长陈现业介绍,局工程管理站站长路保良就是在这次工程中晕倒在工地的。说起此事,他至今激动不已:三暑天施工,进入隐蔽工程施工阶段,水利技术负责人必须在现场,按施工要求检查工程质量。由于是连轴转,加之天热,吃饭喝水不及时,又休息不好,连续工作了三天三夜的路保良因劳累过度,晕倒在施工现场。正是这惊人的场面,感动了施工方严格按要求施工,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进度。这就是平邑水利人!凭着这种“拚命三郎”的精神,浚河治理工程于当年国庆节前夕告捷。也正是有了这种甘于奉献、顾全大局的精神,平邑水利人才攻克了一道又一道技术难关,在平邑筑起一个又一个民心工程。如今,投资3000万元的两条橡胶坝及其附属工程,作为浚河治理的标志性工程 ,不但将平邑县城浚河防洪标准由不足1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而且还增加蓄水量430万立方米,扩大灌溉面积0.6万亩。而由此形成的长6.3公里、占地2600亩的壮观人工湖美化了县城,成了人们休闲观光的好去处。眼下,已经竣工的护城河公园,垂柳依依、花木环绕,两条横卧浚河两岸的橡胶坝,如巨龙横在波光粼粼的水面,形成了一道绚丽的风景线。2006年以来,平邑县共治理河道2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70平方公里,由省财政厅和水利厅重点扶持的柘沟南岭8100亩的节水灌溉也胜利完工,该工程节地306亩,节水186万立方米,成为全省的样板工程。5.蒙湖书堤:彰显水文化内涵当水利工程与水文化融合时,就会碰撞出激昂与清馨的欢畅。如果把汩汩流淌的微风细雨,形成各种流动的色彩,那么,蒙湖千米大堤,就是平邑水利人呈现给世人的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 在近两年的水利建设过程中,平邑县水利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将水利建设工程融入全县文化旅游、生态宜居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并积极打造文化水利、旅游水利、生态水利。坐落在蒙山南麓山脚下的乔家村水库,1967年建成,后更名为蒙阳湖,是2008年计划加固的水库,也是蒙山著名旅游景点建设之一。在加固修建时,甄德生好几次来到水库察看,抬眼望去,蒙山的雄伟,就在不远处巍然屹立,这个在大学里学中文专业,对沂蒙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他陷入了深深地思考:蒙湖加固工程投资近千万元,堤坝的防浪墙上似乎缺少了什么,能否将防护墙建成一处蒙山文化走廊?这个新颖的创意立即得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而后,有关领导便召集平邑县的文化名人会同县水利局工程技术人员来蒙湖踏看,大家一致认为,蒙山有鹰窝峰、龟蒙顶等标志性景点;作为位于蒙山脚下的蒙阳湖仅有水还不够,建设山水风景缺少标志性“看点”。蒙湖景点规划建设应侧重于历史文化,这样才能与蒙山丰厚的历史文化、自然文化底蕴相匹配。基于此,一份蒙湖水堤设计方案,变更原防护墙设计方案的报告,被水利局报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甄德生的设想,很快得到了上级专家的认可和赞赏。对此,县蒙山文化研究会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全方位策划。蒙湖书堤位于蒙山万寿宫前蒙湖大坝之上,大堤总长1100余米,书堤400余米,于坝顶防浪墙中、东部刻立各种书体石碑260余座,镌刻精选王羲之、王献之、羊欣、颜真卿等蒙阳古代书家名帖66帧;刘岳、杨广森等平邑当代名家书写历代名人咏颂蒙山诗文97帧;汉瓦当53帧;名人寿字书迹100个。真草隶篆,诸体皆备,布局合理,蔚为壮观。工程由平邑县水利局组织实施,县蒙山文化研究会、县书法协会及文坛书坛名家十余人倾情协助,共谋善举。三月开工,九月告竣。竣工仪式上,局长甄德生想起工程的艰难和书堤建成后的意义,有感而发,即兴赋诗一首:巍巍蒙山峻,泱泱浚水沧。德政除险弊,德化冀传邦。情壮峰为笔,气豪湖作浆。堤存千古道,书蕴万年香。蒙湖书堤构思的形成,在平邑水利人的建设中,悠然横在了蒙山南麓的山脚下,与蒙山遥相呼应,成为一处新的集中展现蒙阳历代书法艺术精品的旅游景点,将平邑县的历史文化内涵镶嵌在了蒙湖千米的防浪墙上,彰显出平邑厚重的历史人文景观,也成为平邑县水利文化建设的启示录。 如今,平邑,水碧天蓝,鱼肥果香,仓满人欢,因水而兴,因水而美,正走向“人水和谐”。平邑县现代水利人达成共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人水关系的生动写照。你不善待她,她就会惩罚你;你善待她,她也给你丰厚的回报。新时期要转变对水的观念,创新留水、用水、活水配套机制,着力做好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和搞活水经济“三篇文章”,让水富活平邑一方百姓。站在蒙山之巅,面对纵横交错的水网,矗立在平邑大地凝聚着自己心血和汗水的水利工程,全县水利干部职工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我们不仅要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卫生的水源,让现在的水源灌溉全县农田,还要发展景观水利、旅游水利、文化水利,让每一项水利工程精雕细刻后成为平邑的一个个景观,让每一处水源成为吸引游客的知名景点,让人们在畅游的同时,领略平邑的水文化,品味平邑水利人“功夫在水外”的境界。
忆往事,看今朝。平邑县三次水利建设高潮,处于不同的发展时期,但历届县委、县政府(县人委)始终将人民的生命、人民的利益放在了首位,因此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广大水利工程工作者时时处处以大局为重,夺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战果。面对成绩,现代水利人说,应该得益于“四个一”。一个理念: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一种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股干劲:奋勇争先,不甘人后;一个传承:汲取经验,弘扬精神。谈起平邑的发展、平邑的水利事业,现任县长陈一兵说,新时期,平邑县水利干部职工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秉承了水的“顺势而行”,默默无闻,岗位奉献,用那有形而又无形的身躯和上下贯通、左右逢源的思维,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的水利精品工程,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提供了样板工程和宝贵的经验,受到国家水利部、淮委及省市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为平邑赢得一张全国叫得响的名片! 徐国史考略李常松 徐斌
徐国亦称徐戎、徐夷、徐方,夏商西周时期是一东方强国,疆域曾包括山东蒙山以南今平邑、费县至郯城一带广大地区。周初后,渐次南迁至苏皖北部洪泽湖西侧今安徽泗县、江苏泗洪一带,春秋时为吴国所灭。长期以来,由于有关徐国的文献资料记载太少,人们对其专门研究和已公开发表的文章不多。笔者因水平有限,很难对徐国历史进行全面考察,在此只就其中几个方面略述己见。不当之处,请方家指正。徐国的姓氏关于徐国的姓氏,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最后一段有明确记述。太史公曰“秦之先为赢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萤廉氏、秦氏。然秦氏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司马贞《史记索隐》曰:“《左传》郯国,少昊之后,而赢姓盖其族,则秦、赵,宜祖少昊氏。”按司马氏所说,徐国为少昊后裔,徐之先为赢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改称徐姓或徐氏。古代姓氏有别。姓是母系氏族制度的反映,所代表的是纯血缘的族亲关系,即同姓者必出自同一祖先。徐国与秦、郯、莒等十三国都赢姓,因为他们共同的先祖是少昊。而氏是父系氏族制度强化的反映,其所代表的不纯是血缘的族亲关系,还包括着社会、地域和政治等方面的内容。古代同姓者不一定同氏名,同氏者也不一定是同姓同祖,姓与氏之间并无直接的关系。商代西周时期,凡同氏往往要辨其姓,春秋战国时则辨姓或辨氏,到西汉司马迁已将姓与氏合二为一。今天所谓姓,绝大多数是相当于古代的氏。被徐、秦、郯、莒等国尊为共国祖先的少昊,是传说中东夷人的祖先。《拾遗记》载:“少昊以金德王,母曰皇娥。时有神童,容貌绝俗,称为白帝子,即太白之精,降于桑际,与皇娥谨戏。及皇娥生少昊,号曰穷桑子”。“少昊之墟”在山东曲阜。据说少昊“以鸟名官”。《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昊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我高祖少昊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从郯子朝鲁时所讲的少昊以鸟名命官的历史的话中,可以看出少昊时代其政治职官与诸种军事经济文化发展的状况。徐与郯同为少昊之后,郯子讲到的其先祖的历史,同样也是徐国与郯国共同祖先的历史。由郯国的历史传承与职官制度的演变轨迹,同样也可推证徐国在夏代以前的历史是丰富充实而且多姿多采的。徐国建立的时间关于徐国的建立,目前为止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认为徐国为大禹时少昊后裔皋陶所建;二是大禹时伯益助禹治水有功,禹封伯益子若木于徐,建徐国;三是夏仲康帝封若木于徐,建徐国。三种说法从时间上讲,实际分为两种:一是认为大禹时所建;二是认为仲康时所建。 从文献记载看,皋陶确实是东夷少昊后裔中一位佼佼者。皋陶,偃姓,偃、赢一音之转,二字古时相通。《帝王世系》载“皋陶生于曲阜。”曲阜本“少昊之墟”,皋陶晚于少昊又与少昊同姓,说明皋陶氏族出于少昊。《史记·夏本纪》载皋陶是尧舜禹时期著名的东夷部落首领,舜帝时被授于理民的卿士官。其正平天下罪恶,民得安居乐业,政绩突出,颇得人心。禹帝时“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尧舜禹时期是“禅让”制,禹在执政时曾“举”荐皋陶为其继承人,如果不是皋陶早逝其有可能继禹之后而成为各部落联盟首领。按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论述,中国社会到皋陶所处的尧舜时期,已经具备出现国家这一统治形式的条件,但目前我国史学界公认尧舜禹时期是原始社会末期由血缘氏族部落进入地域氏族部落联盟时期,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禹的儿子启建立的。另外史料记载中国古代分封制度是从西周才开始的,称徐国是大禹时期皋陶所建或大禹“封”若木于徐所建,从大的时代背景分析,应该是不大可能的。协助大禹治水成功的伯益,亦写作伯翳、柏益,或称大费,与皋陶处于同一时代且同为东夷少昊后裔部落首领。《国语·郑语》载“赢,柏翳之后也。”韦昭注“柏翳,舜虞官,少昊之后伯益也。”伯益在舜帝时以东夷部落首领身份协助大禹治水,被舜授于执掌山泽的虞官。其在任期间,山开泽辟,政绩卓著,舜赐其姚娌女为妻,同时命其为少昊氏祭祀者。或以为因伯益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费,故亦称大费。伯益族在舜时地位相当高。禹帝时,因皋陶卒,故禹又授政于伯益。禹死后,禹之子启与伯益争夺部落联盟首领之位。《战国策·燕策》载“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启与友党攻益而夺天下。”《竹书纪年》载“益干启位,启杀之。”伯益被杀后,东方赢姓部落首先起兵反对夏启统治。在东方起兵的同时,西方有扈氏部落也起兵反叛。启亲率大军讨伐,与有扈氏大战于甘,有扈氏战败而被“剿绝”。夏启经过激烈的斗争,镇压了反抗者,建立了国家机器,确立了夏王位世袭制。启晚年不再像以往的部落联盟首领那样,与部落成员一道平等地从事各种活动,而是脱离民众,田猎无度,过着“淫湎康乐”的生活,因而造成了“万民弗利”的局面。启死后,子太康继位。太康与启一样一味享乐,不问政事,最后闹到兄弟五人争权夺利,发生内讧,出现了五观叛乱,刚刚稳定的夏王朝再度陷入分崩离析之中。太康死,弟仲康立。仲康时,五观叛乱虽已被平息,但夏王朝统治力量大为削弱,此时东夷各势力强大部落不服夏的统治,纷纷自立为国,而夏王朝根本无力征讨。称徐国为夏仲康时东夷赢姓部落中的伯益之子若木自立为王,建立徐国,应当是情理之中和比较接近历史事实的。在徐国建国前后东夷赢姓部落还同时建立了郯、莒、奄等许多方国,其中郯、莒两国与徐国为近邻。徐国的地理位置徐国建国时间早,存世时间也较长,其疆域范围先后变化很大,不好确指。现仅据有关史料,对其地理位置分两个大的历史时期予以简述。(一)夏商时期该时期徐国的地理位置主要在今鲁南地区的费县到临沭、郯城一带,西部包括今平邑县东北一部分地域。《尚书·费誓》载:“徂兹淮夷、徐戎并兴……甲戍我惟征徐戎。”《书》序:“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东郊不开,作《费誓》。”传:徐戎、淮戎并起为寇于鲁,故东郊不开。费,鲁东郊之地名。”这里徐戎、徐夷指徐国,鲁指鲁国。鲁侯伯禽为伐徐国,在鲁东“费”地誓师,说明此时“费”地是徐国前沿阵地。《说文解字》:“余,下邑,从邑余声,鲁东有余城,读涂。”余即徐,这里也明确指出徐国位于鲁国以东。各地《徐氏宗谱》均载:“伯益其后封于徐,子孙遂居东海郡,以徐为姓。”今鲁南费县至临沭、郯城一带,汉以后属东海郡。《徐氏宗谱》称始祖“葬东海郯城北七里”,考诸地理,其说是有一定根据的。 (二)西周春秋时期 该时期徐国先在鲁南,鲁侯伯禽东征《费誓》后,渐次南迁至苏皖北部洪泽湖西侧今安徽泗县、江苏泗洪一带。1965年费县上冶镇台子沟村一徐人墓地出土的“徐子氽鼎”,说明周初徐国仍位于蒙山南麓的费县、平邑一带古址。其后,《汉书·地理志》载:“临淮郡”有盈姓徐国。《括地志》载:“泗州城北三十里,古徐国,即淮夷也。”此徐国即由鲁南南迁之徐。西周中期周穆王时因徐国势力大,分东方诸侯由徐偃王统领,此时徐国地方五百里,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后周穆王命楚文王伐徐,偃王败走徐山,春秋鲁僖公三年(前657年)徐国灭舒国,期间徐国的地理位置均有所变化,但大致上讲基本稳定在江淮一带今徐州以南江淮地区。徐国的有关史迹有关徐国的史迹主要有以下各条:夏朝仲康帝时,伯益之子若木在“以山东费县为中心”①的原“伯益多年经营的兴旺发达地区”②建立徐国。夏帝抒执政时,制造兵甲,征于东海,徐国始臣服于夏,受其爵命。夏孔甲帝时,“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包括徐国)畔之”。③夏桀东伐蒙山,徐国反夏。后来商汤起兵伐桀,桀众叛亲离,身死而国亡。商朝建立初期与东部方国部落关系密切,中期自商王仲丁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仲丁时,蓝夷作乱,征之。自是夷人“或服或畔,三百余年。”④蓝夷,位于今山东临沂一带之东夷。或以为蓝夷即徐夷。商王武丁统治时期,商朝政治衰败,“东夷寝盛,遂分迁淮岱,渐居中土。”⑤徐国与东部众多方国部落由东向西、南部地区推进。或以为此时徐国已南迁至江淮一带,或以为此时徐国西扩近奄国(今曲阜)。商朝末期帝乙、帝辛(殷纣王)时,商王朝对包括徐国在内的东夷诸国举行了大规模的军事征战,东夷诸国奋起反抗,大大消耗了商朝的军力和实力,最终导致“纣克东夷而损其身”,带来亡国的灾难。西周成王初年,管、蔡、霍三叔及武庚联合东方徐、奄、郯、盈、薄姑等方国兴兵反对成王统治。周公率大军东征三年,平息了武庚和三叔的叛乱,打败了东夷诸国。不久“鲁侯伯禽宅曲阜,徐、戎并兴,东郊不开。”⑥徐国是周初时东夷中几个强国之一。虽经周公东征打击,但以徐国为首的东夷在周公之子伯禽就封鲁侯不久,依然举兵反抗,并使鲁国“东郊不开”,给鲁国造成很大威胁。鲁侯伯禽率师伐徐,在费地作《费誓》后击败了徐、淮夷的进攻。此战后徐戎、淮夷被迫渐次南迁淮水南北。鲁侯“保有凫绎,遂荒徐宅;至于海邦,淮夷蛮貊。”⑦此时鲁国的疆土,向东到达了大海。康王时,徐夷复兴,带领九夷进攻宗周,徐国的军队曾一度西到黄河。穆王时,徐国强盛。周穆王不敢和东夷作战,分给东方诸侯由徐偃王统领。偃王的属地在潢池以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传说周穆王后来命楚文王伐徐,时徐偃王“不忍斗其人,故致于败。乃北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百姓随之者以万数,因名此山为徐山”。⑧宣王时,徐方、淮夷反周,宣王命召伯虎平定淮夷、徐方。春秋时期鲁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68年),鲁、宋、齐三国军队在鲁庄公率领下讨伐徐国。僖公三年(公元前657年),徐国灭舒国。僖公十五年(公元前645年)春,楚国因徐国灭舒而伐徐。冬,楚国军队在徐国娄林打败徐国。僖公十七年(公元前643年),徐国在齐国支持下伐楚之盟国英氏,以报娄林之仇。文公八年(公元前619年),徐国伐莒国。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夏,徐国国君参加楚、蔡、陈、郑、许、滕、顿、胡、沈、小邾、宋等十二国及淮夷于楚国申地举行的诸侯会盟。会盟期间楚国人捉住徐国国君,不久后又放回。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徐国军队随楚、蔡、陈、许、顿、沈、越等国军队伐吴国。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楚国伐徐国。昭公十六年(公元前526年),齐国伐徐国。昭公三十年(公元前512年),昊国灭徐国。徐国国君章羽率近臣逃至楚国,成为楚国的臣民。注:①②李江浙《秦人起源东方考》,《先秦史研究动态》1984年第四期。③《史记·五帝本纪》。④⑤⑧《后汉书·东夷传》。⑥《尚书·费誓·序》。⑦《诗经·鲁颂·閟宫》。(作者李常松为平邑县史志办公室编审,蒙山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研究员;徐斌系副编审,蒙山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研究员)
原平邑县委副书记、县长杨沛才给本刊的信
《蒙山文化研究》编辑部:十分感谢您寄来的精神大餐《蒙山文化研究》。捧读至幸,思动至深。开发蒙山、宣传蒙山,实为利民强县的光彩事业,曾子、左氏、嘉坤、传武;蒙山、浚水、天宇、朝阳;黄、白、青、花,皆为宝。以贵刊通古今,激四海,证世人观蒙山景,念蒙山人,恋蒙山情,颂蒙山神,真乃辉煌之举也。顺祝贵刊更加绚丽多彩!杨培才己丑年仲秋
临沂市出版办编审辛鸿义给本刊的信
《蒙山文化研究》编辑部诸位先生:惠赐贵刊已收读,谢谢!和前几期一样,本期所收文章都很精彩,有知识、有见解、有感情、有色彩,琳琅满目。这对宣传平邑、保存和开发平邑历史文化与革命文化必然会起到大的作用,祝贺你们!因为阅读费县旧志和《费县古迹考》,尤其读了刘宝鼎和王薪传的文章,对杨翊宸其人印象深刻,关于他的信息却知之甚少。这次从贵刊中才了解了他的故乡、家世、功名、仕进、书法和诗作,获益匪浅,他确实是位很负责任且有相当功底的方志家。刘宝鼎认为他的作品可与顾亭林的《山东考古录》相媲美,并不过分。时令已届小雪,从此将步入隆冬,生活方面多加保重。 恭祝编安鸿义敬启十一月二十二日 
抗日先锋米栻民李洪廷
米栻民(1897—1954),名玉廷,字栻民,回族,平邑镇三村人。他先后就读于本村私塾、平邑高等小学堂、济南正谊中学。1919年,米栻民从济南返归乡里,时值“五四”运动爆发,因他在济南学习期间接受了进步思想教育,当听说这一消息后,怀着满腔爱国热忱,走上街头、集市,宣传、支持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强盗行径,怒斥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罪行,组织发动群众及平邑各商号开展抵制日货活动。直至1935年7月,他仍带领学生查禁日本香烟,在平邑南板桥上当众烧毁。1928年至 1937年,米栻民曾任费县县立第二小学护理、校长等职。任职期间,他亲自带领教师和学生,为学校建两层图书楼6间。因资金不足,他便捐献物料,解囊资助。他一心扑在教学上,并把学校当成宣传抗日救国的讲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关心国家命运前途,陶冶个人情操,学成为国效力。10年间,该校先后毕业了8个班200余名学生,大部分成为抗日骨干力量。1932年他主持将原位于平邑八埠顶之东汉功曹阙、皇圣卿阙迁至城内小学,妥为保护,使之免受损坏。该汉阙1978年公布为山东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七事变后,米栻民投笔从戎,组建地方抗日武装——联庄会,成为著名的抗日先锋战士。1937年8月,国民党三专署专员张里元召见万春圃,研究建立联庄会问题。中共苏鲁豫皖特委得知这一消息后,为利用联庄会进行抗日活动,决定抓住时机,动员山区各县党组织,积极从事恢复联庄会工作。10月,在共产党组织的筹划下,临、邹、费、峄四县边区联庄会办事处成立。这时,米栻民抗日救亡热忱极高,他首先在平邑一带发动各村广泛组织联庄会,动员各界人士团结抗日,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人出人。不久,抗日联庄会宣告成立,当即有抗日志士200余人参加,最多时达到700余 人,拥有180余支枪,米栻民亲任平邑联庄会会长。联庄会十分活跃,其影响很快遍及平邑各乡。1938年1月9日,当日军第一次进犯平邑时,米栻民随即决定与敌作战,只因失掉战机未成。1月14 日,日军乘3辆汽车气势汹汹地从泗水东犯平邑。米栻民带领武装民众在八埠庄伏击日军,打响了当地民众抗日斗争第一枪。日军遭阻击后,仓皇下车向抗日武装反扑,在土地庙附近发射60炮,并用机枪向武装民众扫射。米栻民利用熟悉的地形,与日军战斗多时,毙伤敌人多名。日军不知虚实,狼狈逃进平邑街。是日晚,米栻民部又在胡同村东向平邑日军开枪。《中央日报》为此发表了 “米栻民部阻击日军于八埠庄”的消息,西安《西秦日报》亦转载了这一报道。事后,国民党三专署和费县政府在平邑街召开庆功大会,邻县政府和本县学校、团体均派代表参加。会上,赠米栻民木匾1块,锦旗多面。其中一副贺联书道“抱树人热忱,陶冶青年启后觉,养成爱国万千分子;持抗敌决心,踏破雪地做先锋,杀退暴日多少匪兵。” 1月18日黄昏,日军从平邑西撤,米栻民部配合费县警备队100余人,在平邑西北红土岭追击日军,敌我双方激战,日军逃走。警备队2人牺牲,米栻民部无伤亡。之后,米栻民部活跃在午门、白龙泉一带,不断和土匪及日伪军斗争。12月,日军第三次侵占平邑后,设“红部”,安据点,常住日军烟畑中队100余人,扶持伪政权,建立伪警备队、维持会等日伪组织,疯狂地残杀无辜百姓和抗日武装人员。日军在平邑附近的槐子庵修筑炮楼,由伪军驻守。米栻民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并利用敌伪之间的矛盾,通过内线关系,钳制敌人,使炮楼里的敌人不敢轻举妄动。1939年5月,米栻民与八路军津浦路东支队彭雄部建立联系。经过多次接触,他懂得了更多的抗日救亡道理,经常派人为八路军送情报。不久,在共产党组织的策动下,将联庄会改为抗日游击大队,成为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抗日武装组织。1940年春,刘桂堂配合日伪军不断袭击解放区,斗争形势严峻。米栻民游击大队分队长倪兴德及王光彩先后叛变,投向土匪刘桂堂部,带走八九十人枪。 接着,敌人又胁迫部分不坚定分子投靠了平邑伪军第三大队。至此,米栻民大队仅余11支步枪。在这危急关头,他横下一条心,立定一个念头:将日军赶出中国,决不妥协做亡国奴。同时,费县县长韩文一专程来到米栻民处,耐心地对他进行了鼓励和开导,使他重新鼓起了勇气。米栻民亲自到群众中去做组织宣传工作,揭露日伪军的罪行,唤起民众的抗敌热情,他领导的抗日游击大队很快又扩充到100余人,仍活动在午门、白龙泉一带。8月,费南县参议会成立;米栻民被选为副参议长兼民众教育馆馆长。嗣后,费南县对敌斗争形势越来越好,人民群众充分发动起来,各种抗日组织纷纷建立,县、区及部分村庄建立了“抗日协会”,县组织了百余人的“抗协自卫军”, 米栻民任县抗协副主任兼抗协自卫军大队长(抗协自卫军亦称米栻民大队)。1941年后,米栻民率部经常活跃在费南各地,配合主力部队及县大队作战,对敌伪势力构成了极大威胁,成为当时地方武装力量的中坚。日伪军慑于米栻民的威名,曾多次对他封官许愿,进行诱降,均遭到严辞拒绝。敌人诱降不成,便两次派其本家米某到米栻民处游说,叙谈同乡间宗之谊,劝他归降日军,回平邑当汉奸。米栻民听后非常气恼,义正辞严地斥责米某卖国求荣的罪恶勾当,并亲自将米某送交费南县政府,后由县政府将其处决。刘桂堂亦曾拉拢他加入土匪帮伙,遭拒绝后,又派匪军袭击午门,绑架了他的妻子,迫他就范,并派人送去了“劝降书”。米栻民接到“劝降书”后,义愤填膺,当面将“劝降书”撕毁,痛斥了刘匪的残暴和无耻。敌人软硬兼施,米栻民始终不为所动,劝降诡计落空。1941年9月,米栻民领导的费南抗协自卫军一部分被编入尼山支队及鲁南军区三团,余部转入费南县大队。1943年春,米栻民任费南县大队副大队长。同年12月至1948年,先后任费县(原费南县)、平邑县副参议长。1948年,米栻民继任平邑县参议会副参议长、县文教科副科长兼平邑完小校长。1949年6月调曲阜县政府任文教科副科长兼文管会主任。米栻民调离平邑前将自己的住宅及其他物品,无偿地献给平邑完小,以表对家乡父老及平邑完小师生的眷恋之情。在曲阜工作期间,他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抓扫盲、抓群众艺术活动的开展、抓文物管理工作,终日奔忙,被称为“闲不住的人”。他主持整修了孔庙、周公庙等古建筑群,保护了大批重要文物。同时,他还发动群众征集到各种文物183件,使这些散落的国宝得到保护,对曲阜县的文化教育和文物管理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米栻民于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更加废寝忘食,带病坚持工作,终因病情恶化,不幸于1954年2月病逝于任上,享年 57岁。为表彰他生前功绩,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作者系副编审、蒙山文化研究会研究员)  
平邑县古城考 王庆全
发现于平邑镇白庄的早期人类牙齿化石,证明早在10万年以前,就有先民在平邑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平邑县境内迄今共发现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2处,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遗存25处、龙山文化遗存34处、岳石文化遗存2处。旧石器时代属于母系氏族社会,人们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居无定所。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农业、畜牧业、手工业,人类开始定居。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男子在社会上已取得主导地位,父系氏族社会取代了母系氏族社会。在县内61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不仅发现了大量新石器、陶器,还发现有灰坑、房址、墓葬等村落遗址。村落的出现,为城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西周以前的城,规模较小,主要作用是军事防御和举行祭祀仪式,生产功能弱小,只是个消费中心。每个城和它控制的村落,构成一个方国,相对封闭,自给自足。西周以后,手工业在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基础上,生产门类不断增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居民聚落不断扩大,作为人类居住的高级聚落的“城”与“市”的结合体——城市不断涌现。城市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伴随着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城市崛起和城市文明开始传播。文明古老的平邑大地何时出现城,进而出现城市呢?打开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任编委会主任,谭其骧任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在西周时期舆图上,赫然标注着颛臾国。颛臾风姓,传为太昊后裔,夏商时期就已是古老的东夷方国。“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西周初,进行了重新加封,“周成王时,封伏羲后裔,建国颛臾,附庸于鲁,主祭蒙山。”颛臾国的疆域范围,鼎盛时东西长约七八十公里,南北宽约四五十公里。《论语》有“季氏将伐颛臾”的记载。春秋末期,颛臾国被鲁大夫季氏所灭。颛臾国被灭后,颛臾城还继续存在使用至汉代。颛臾故城位于蒙山南麓,今柏林镇固城村北。城址近正方形,南北长600米,东西宽550米。城墙由黄土夯筑而成。现南面城墙残存较少,东、西、北三面一般残墙高3-4米,最高处9米。城址内断砖残瓦俯拾皆是。颛臾城源于夏商,从西周初经春秋战国到东汉,建城时间早,存世时间长,在古代蒙山地区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是平邑县境内的第一个古城。春秋时期,县境内还有邱舆、武城、东阳等城。邱舆是春秋时期鲁国城邑。《左传》载孔子弟子司马牛死后葬于邱舆。其故城位于今丰阳镇南埠庄村西。城址呈长方形,分内城、外城。内城长约400米,南北宽约300米。外城长约500米,南北宽约350米。内外城墙均由黄土夯筑而成。现外城西南角残墙最高处约6米。内城现仅东城墙高出外城2米。城内陶片遍地,有红陶鼎、白陶鬶、蛋壳陶杯、残豆柄、板瓦、筒瓦、云纹瓦当等。出土器物年代,上自原始社会晚期龙山文化,下迄东汉,前后延续两三千年,说明邱舆历史上曾有过较长时期的繁荣,具备形成城市的条件。邱舆城应属平邑县境内的第二个古城。武城邑为春秋时期鲁国城邑,治所在今魏庄乡武城村。先秦文献《论语》、《春秋》、《左传》及《孟子》多次提到过武城。公元前554年(鲁襄公十九年)筑城。前519年,邾国人修筑翼城,返回时途经武城,被武城人打败。前487年,吴国讨伐鲁国,“从武城……克东阳”,一直打到泗上(今泗水泉林)。春秋名人、孔子著名弟子曾点、曾参、澹台灭明均为武城人,留下了许多典故。子游曾为武城宰。“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的故事也发生在武城。后季孙氏叛鲁,自立费国,武城为费国所并。战国时武城为齐国占有,改称南城,成为齐、楚两国边境上的要隘。西汉时是南城县治所,属泰山郡,又名南武城县。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封城阳恭王之子刘贞为南城侯,王莽时位绝。东汉在此复置南城县。东汉末年,郑玄曾客居南城县注《孝经》。南城是羊氏故里。羊氏初起于东汉,长期居于泰山南城,兴盛于两晋及南北朝前期,是当时山东著名世家大族,七世皆为二千石高官。羊氏以征南大将军、晋开国元勋,官至太傅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羊祜和司马师之妻、称弘训太后的羊徽瑜为代表,先后涌现了两位皇后,见诸正史的历史名人10余位,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晋书·羊祜传》曰:“其后,诏以泰山之南武阳、牟、南城、梁父、平阳五县为南城郡,封祜为南城侯。”羊氏南迁以后,子孙遍布江浙、两湖、安徽、江西、云南、四川,甚至台湾等地。北魏永安年间(528-530年)曾在今魏庄乡武城村置北徐州郡治所。东魏(534-550)在此置东泰山郡。北齐(550-577年)时废东泰山郡及南城县并入武阳县。武城故城长约2.5公里。城址内现有南武城、北武城两个自然村。该故城西、南两面以苍山、南城山为屏障,东、北两面依地势筑成不规则的半圆形城墙。残墙高低不一,低的已不可见,现存最高处9米。武城自春秋战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历1000余年,曾相当繁荣,孕育了许多历史名人,是县境内文化底蕴最丰厚,对中国历史影响最深远的古城。春秋东阳邑故址,一说为魏庄乡故县古城,一说为流峪镇城子古城。故县古城位于魏庄乡东故县村,北濒温凉河,西距武城约3公里,南有故县村。遗址呈正方形,边长各300米,城墙现仅存西南、西北、东北3个城角,最高处6米,系用黄土夯筑而成。城内满布春秋至东汉时期陶片。清光绪《费县志》称“东阳与武城春秋时期系两邑,五里内两城并置,非所以为治。”《费县志》据《续山东考古录》“《魏志》南城有武城,未详徙治何所,《寰宇记》南城武城并见”,推断此城为南城新徙治所。而1983出版的、由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定此城为春秋鲁国东阳城。近年来,笔者在为即将出版的《山东省历史地图集》提供资料的过程中,结合对武城历史的考证,认为是南北朝时期该地域郡县并置时的南城县新徙治所,原治所升格为前文所述的郡治。再从今故县村名来看,故县、故县——极有可能取过去是县治的意思。城子古城位于今流峪镇城子村。城址西、北两面经河水冲刷,具体所在已难确指。现残存南城墙东段长250米,高8米;东城墙南段200米,最高处7米。此城从建筑形制看,属春秋时期城址,有学者和《山东省古地名词典》否定《中国历史地图集》定故县古城为春秋鲁国东阳城一说,认为是西周春秋时期东阳邑遗址。笔者采此说。平邑,相传春秋时期曾为鲁国大夫季平子的采邑,故后人称之为“平邑”。但此说不见经传,无可稽考。又因季平子为鲁国正卿,其精力未必放在其采邑上,故未发现其春秋筑城。西汉河平三年(前26年)平邑麃孝禹碑铭文有“河平三年六月丁亥,平邑成(城)里麃孝禹”,说明至迟西汉平邑已经建城。《汉书·王子侯表》载:汉宣帝甘露四年(前50年),封鲁孝王之子刘敞为“平邑侯”。是时,平邑为侯国,与南城同属东海郡。两年后,刘敞因杀人被诛。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又封东平思王之孙刘闵为“平邑侯”。清光绪《费县志·卷十三古迹·平邑》载:“见于春秋后者,此邑最古。”东汉元和三年(公元86年)所建的平邑汉阙,镌有“南武阳平邑皇圣卿冢”等字,可见此时平邑已属南武阳县。东汉以后,平邑经济继续发展,明清民国时期一直是费县西部地区的重要集镇,时而叫平邑集,时而名平邑寨。 汉代南武阳城系始建于西汉时期的南武阳县治所,位于今仲村镇临城村东,南、北昌乐庄之间。王莽新朝时期为桓宣县治所。东汉复名南武阳县。据《后汉书·郡国志》载,和帝刘肇封大将窦宪为武阳侯,窦辞而未任。后此地曾一度为侯国。南朝宋时改称武阳县,北齐时南城县并入。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称颛臾县,县治仍在南武阳故城。唐贞观元年(627年),今平邑全境并入费县,致使这个从西汉到唐初800余年的老县城开始逐步衰败,终成废墟。清代杨仪廷在《咏怀古迹》组诗中写道:“始汉终唐历有年,武阳遥距费西边。城名原宪人堪慕,县改颛臾地未迁。治水(浚河——作者注)北来流浩渺,蒙山东望势连绵。观风莫叹多乔野,剑佩雄冠(仲子曾冠雄鸡,佩豭豚,凌暴孔子。——作者注)亦昔贤。”(南)武阳城为何被诗称原宪城——“城名原宪”呢?盖因孔子著名弟子原宪故里今南屯村距武阳城不足1.5公里,时人为纪念原宪而称武阳城为原宪城,称南屯为原宪屯吧。南武阳故城城址呈“﹃”形,北、东城墙各长500米,西城墙长600米,南墙东段长200米,西段长300米,东西两段由一长100米的南北城墙连接。城墙由黄土夯筑而成,西北角残墙最高处3米,底宽15米。城内曾出土汉代五铢钱7000余枚。据《左传·哀公八年》记载,吴国进攻鲁国,走险路,克境内武城、东阳,又经五梧、蚕室,一直打到泗上。五梧、蚕室均在今平邑县境,当时为居民聚落,未发现古城。今县内带“城”字的村名,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根据村庄所处古城的方位命名,如仲村镇临城村;丰阳镇大城西、小城西、城后庄附近有邱舆故城;流峪镇城子村、护城庄附近有城子古城。第二类如郑城,因东汉经学家郑玄尝居于此而得名。郑玄,字康成,也叫郑康成。郑城原名康成庄,后改名郑城。第三类如保太镇羊城、柏林镇苏城、玉皇城、铜石镇两城庄、卞桥镇城泉等为人们主观命名,根据古城附近必有水道的常识,经实地考察,与古城无涉。这里重点介绍一下柏林镇玉皇城:1987年山东省文物考古工作队在村北发现商、周文化遗址,俗称“城子顶”,为高台子地,高出周围地面4-6米,现存面积约64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3米左右,内含大量的陶片、红烧土块、灰土等。可以认定为村落或由村落发展为城的过渡阶段。玉皇为道教中的“众神之主”,命名“玉皇城”明显带有人们的主观性。另外,根据历史上村落、城、城市的发展历程,笔者有感于建国后短短六十年县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平邑现已成为一定规模的城市,由此大胆推断,在以郡县制为地方行政区划的历史时期,今平邑县境内长期作为县治甚或郡治所在地的武城和南武阳城是曾步入城市行列的。(作者系平邑县史志办副主任、蒙山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杨佑廷著述辑要杨兴瑞 杨春浴
杨佑廷(1839-1906),字翊宸,又字一臣,号一岑,平邑县地方镇东固村人。光绪十二年进士,曾任山东恩县(今划归平原、武城和夏津三县)教谕,后辞职归乡主讲于费邑(含今平邑县)崇文书院。他一生淡泊功名利禄,倾心文化研究。光绪年间和宣统年间的《恩县志》均刊有他的学术论著和抒怀诗作。他对费县及其周边的历史、文化、山川、古迹更是情有独钟,不仅遍阅群籍反复考证,而且不避跋涉之劳,亲身实地考查。以其博闻宏识之学养,孜孜以求之精神,于案牍之暇,斟词酌句,笔耕不辍。辑前贤佳作成集,立自家之说成册,订友人之稿刊世,抒览胜之情以诗……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文献。为继承沂蒙优良文化传统,繁荣蒙山文化事业,现将杨佑廷主要著述作一辑要介绍如下:修纂《费县志》 光绪二十一年(1895),时任费县知县的李敬修推举崇文书院讲席杨佑廷与王景祜、刘宝鼎等修纂《费县志》,志书从光绪二十一年开始着手征集资料,于次年完成并刊印。光绪二十四年(1898),杨佑廷、王景祜等又受时任费县知县的陈瑗之邀参加增修县志。光绪二十五年(1899)费县知县谢曦上任不久,又要求杨佑廷、刘宝鼎等对志书“定其讹谬,补其缺略”,作再次修订并刊印增订本。杨佑廷在历时五年的《费县志》编修中,一直是志书的执行主编,负责统揽志书编写的体例、篇目、分工、资料征集等诸项事宜,并撰志书中的《山川》、《学校》、《古迹》、《金石》、《邱墓》等卷。光绪二十二年(1896)因其修纂县志功勋卓著,受通志局褒奖。光绪二十五年(1899)由铨选知县入水会局,是年十月吏部题奏授杨佑廷为同知衔。费县知县李敬修重修《费县志·序》云:“是志之成,翊宸(杨佑廷)、受夫(王景祜)之力为多”,这足以说明杨佑廷在编纂《费县志》中所起到的作用。《费邑古迹考》序(局部)
 
编著《费邑古迹考》 《费邑古迹考》是杨佑廷的私人著述,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印行。此书分六卷二百零二则,六卷即:一卷山水部、二卷城邑部、三卷里居部、四卷祠庙部、五卷邱墓部、六卷碑碣部。杨佑廷在主讲崇文书院的同时,对费县(包括今平邑县)境内的山川河流、历史古迹、风景名胜等进行实地考证,他酌古淮今、引经据史,参照清朝叶圭绶编著的《续山东考古录》体例,分门别类辑成《费邑古迹考》。费县教谕刘宝鼎在《费邑古迹考·弁言》中感言:“窃喜是书之作,媲美顾氏,吾友(杨佑廷)之精勤渊博,亦于此见一斑云。”从河南襄城知县卸任归乡的王薪传为《费邑古迹考》作序。王薪传在序言中赞曰:“费人而记费事,精且详,盖三百年无此作矣”。编辑《费邑艺文存》 《费邑艺文存》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开始由杨佑廷、刘宝鼎、王景祜等人负责编辑、参订,二十六年(1900)印行。编辑此书前,杨佑廷曾对费县教谕刘宝鼎说:“吾邑著作家不少,概见专著行世,唐以后无闻矣”,又鉴于“倘再听其湮没,益荡然无存矣”,倡议编辑成册。刘宝鼎、王景祜对杨佑廷的倡议极为赞成。在修纂《费县志》告竣后,杨佑廷等人博览群书、旁征博引,取志书所不能备载之艺文,另辑成《费邑艺文存》,该书收集了晋唐以来《费县志》中没有载入的费县历朝优秀艺文。全书分三卷,上卷收羊祜、颜之推、颜真卿、王雅量等人的20篇文章;中卷收高晙、郭翘楚、姜国俊等人的29篇文章;下卷收颜延之、颜真卿、郭翘楚、高晙、王殿麟、杨仪廷等人的诗作256首。费县教谕刘宝鼎,清光绪二十四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河北省柏乡县知县庄清吉分别为之作序,序言赞曰:“足以嘉惠士林而振兴文教,为吾邑忠孝节义之域大发其华”。校雠《南圃集》、《周易一得》 清代费县的文学创作十分活跃,其中成就最突出的应该是高梦说、高晙父子。高梦说是著名的学者、文学家和医学家,曾任安徽按察使,为全县藏书最多之人。其长子高晙(1640—1735),曾任江西省东乡县知县,他饱读经史、学问精深,除诗文之外,还通晓天文、地理、医药,为费县杰出的文人、学者。他著述甚丰,有《南圃集》、《周易一得》、《天文考》、《地理镜》等。其诗作采入《山左诗抄》,《周易一得》采入清《文献通考》。杨佑廷在任费县崇文书院讲席时,利用闲暇之余,对《南圃集》、《周易一得》考校文字、勘正谬误后,付诸刊印。杨佑廷在编辑《费邑艺文存》时,对其诗文极为推崇,采入其文十篇,诗三十七首。倡修《杨氏族谱》 杨佑廷修纂《费县志》功竣,不忘家乘的续修,于光绪二十七(1901)年开始倡修《东固杨氏族谱》,以期敦崇孝悌,弘扬清白家风,使耕读勤俭之训继世绵长。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编修,于光绪二十八年家乘付诸刊印。《东固杨氏族谱》参照当时名门望族族谱体例进行编修,由当时的官宦、贤达、文人为家乘题跋作序。该家乘体例之规整、内容之详尽、文辞之精美,在清末费县各族家乘中堪称典范。在《杨氏族谱》附录部分,载有杨佑廷的六篇记事文。编订《黄花集》 杨佑廷晚年将其平时著述悉心整理,编订成书,名之曰《黄花集》。此书定稿装订成册后曾在友人之间传阅,共有六卷。一卷为制艺文,收其历次科举考试的应试之文及平时习作佳文60余篇;二卷为游记散文,收其游历各处名山胜迹时的纪游散文百余篇;三卷为诗歌,收其各时期各体式诗作300余首;四卷收“序”、“跋”、“碑记”50余篇;五卷收名胜古迹考证论文60余篇(凡载《费邑古迹考》者不重录);六卷收随笔、手札、杂记300余则,多为文论、诗论、书画鉴赏等方面的内容。正当杨佑廷欲将其付诸梨枣,刊行问世时,不意忽于1906年病逝,享年仅68岁。此后不足6年国体鼎革,继而兵燹纷乱不绝于世,致使书稿遗失,至今不知其是否尚存于世。一部很有研究价值的《黄花集》竟未能刊行传世,实为令人惋惜之憾事。以上是我们近年来寻访和征集所得杨佑廷一生著述情况。谨作粗略整理,奉献给《蒙山文化研究》的读者。(杨兴瑞系平邑县人大信访室副主任、蒙山文化研究会会员;杨春浴系平邑县教育局教研室原高中语文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蒙山文化研究会会员) 是“化行之邦”,非“代行之邦”王有瑞
清康熙二十八年《费县志》,有原山东分巡东兖道李炜作的序文,内有:“费,《禹贡》徐州之域,为鲁侯公族分封。城堕三月,费首听命。固宣尼所化行处。至若季孙行父,相三君无失德,子羽、子游相得称善,以及点之狂、宪之狷、子舆氏之省身守约,皆生长东蒙、南武间,古所称学道之邦也!”光绪二十二年仲秋,福建晋江人陈棨伦到费县任知县。他为同年重修的《费县志》作序,其中写道:“费于《禹贡》为徐州之疆域,于鲁侯为公族之分封。圣人化行之邦,贤人钟毓之地,学道名区由来久矣!”本人自1983年在费县地方志办公室工作,反复阅读志书序文,很欣赏“圣人化行之邦,贤人钟毓之地”一句,于是在宣传介绍费县时,开始加以引用。此后被人广泛传抄引用,几乎成为费县人的一句口头语。古人说:书三遍,鱼变鲁、虚变虎。在多年的转抄中,有人竟把“圣人化行之邦”写作“圣人代行之邦”及“圣人在行之邦”。笔者觉得有必要借《蒙山文化研究》一角,加以说明,以正本清源。化行,是实行教化之意。查《辞海》无“化行”词条,但有“教化”解释。抄之如下:1、政教风化,也指教育感化。《诗·周南·关雎序》:美教化,移风俗。2、比喻环境影响。《史记·三王世家》传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中,与之俱黑”者,土地教化使之然也。所以,化行应该就是实行教化之意。平时人们闲谈,凡说到哪个地方风俗不好的时候,老人就鄙视说:“那是圣人没有走到的地方。”这个没有走到的地方,就是指化行未到之处。化行主要是指儒家的文化教育。衍圣公孔传铎在《移建东山书院记》中说:“呜呼!学校之关乎世道人心久矣。古者自国都达闾巷,无不立学,为诗书弦诵之所。博习者亲其师,论学者取其友。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安于所居之地。夫然后教化行,而成人小子咸克有造也!”(见清光绪二十二年《费县志·卷六·学校》)古费县地处蒙山之阳,毗邻曲阜圣地,春秋时期产生了许多圣人高足弟子,所以,被人称之是“圣人化行之邦”。而“代行之邦”之说,与史不符,语句不通,应予纠正。(作者系费县史志办编审,蒙山文化研究会客座研究员)
平邑七中曾辉煌张庆铭平邑七中,今称白彦中学。上世纪80年代前后,她曾有一段辉煌的历史,让我难忘。笔者1967年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分配到平邑七中,至1991年调离,在此教学24年,并连续14年任教高考班。时至今日,七中的过去历历在目。1967年分配到七中时,学校只有3个初中班,教职员工13人,学校没有院墙,伙房的西侧还是一条古狼道。1970年后,七中与其他兄弟学校一样大搞勤工俭学、办“两场”。全校师生利用劳动课及课余时间上山打石头,人抬肩扛,自力更生,垒起了院墙。学校又烧石灰又造水泥,还办起青山农场。因为办“两场”出了名,1978年《大众日报》记者前来做了专题报道,省教育厅批准平邑七中为省重点中学。1977年冬,国家恢复高考,随着形势的需要,学校转入常规教学,七中的招生范围也由原来的白彦、魏庄扩大到县境南部几个乡镇。学校大了,班级多了,班额增了。县教育局从省重点中学的牌子和全县民众对高考的重视程度以及全县录取莘莘学子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从保太、临涧等中学调来部分优秀教师,并对七中领导提出“赶一中、超一中”的教学目标。这个赶超指的是“两率一分”,即“高分率、及格率和平均分”。经过几年的拼搏,这个目标完全实现了。从1978年至1984年,七中的高考成绩相当优秀,绝大部分学科的“两率一分”远远超过一中,受到社会的广泛赞扬。尤其是政治、数学、物理、化学、地理、英语等学科成绩更是突出。下面举几个例子更能说明七中曾经的辉煌。1979年元旦,全县高中部应届毕业生数理化竞赛,化学科的第一名、第三名和第五名都是七中的。1980年高考录取总人数七中比一中多1人。这一年满分100分的化学题,七中考生尹加山、彭嘉祥得了98分。1982年高考录取总人数七中又比一中多11人。这一年,全县高考,数学前四名,化学前六名都是七中的。1984年七中的考生焦天龙考取了北京大学历史系。在当时的条件下,七中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原因何在呢?笔者认为:领导重视,干部清正,分片招生,教职工团结一致是其曾经辉煌之本。当时七中的领导大部分都是单职工,穿得很寒酸,但对老师的疾苦知道得很清楚。袁玉琢书记不止一次地主动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帮教高三的单职工教师夏季割麦子,秋季刨地瓜、运玉米秸。后勤主任周传贤主动将排车借给老师运粪。陈光道校长亲自带高三地理课,与老师有共同语言。教育局的张桂芳局长、李锡太局长亲自过问七中大龄青年教师的婚姻问题。局长又亲自出面为外籍教师的家属安排干临时工。试想在这样的领导下当兵,能不好好的干吗?七中领导班子是团结的。七中教职工的想法是一致的。他们想的、说的、做的就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赶超一中。没有扯皮现象。如何送好高三毕业班,七中和一中对具体教学人员安排是不一样的。一中兵多将广,搞的是教师循环制;七中只有“五虎上将”。因此,老的把关教师年年送高三,届届培养接班人。重点培养对象,一两年就成才,就能独立送高三。如,数学教师许中岭带冯传斌,物理教师吴明朗带彭嘉祥,化学教师张庆铭带吴殿更和胡贵和,英语教师樊淼带王玉,这些青年教师很快都成了七中的教学骨干。此外,七中能辉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得益于分片招生。分片招生,校校平等,能够形成竞争局面。由于各校在一个起点上,因此,谁也没有怨言。若是一校独大,学生基础悬殊,教差生的破罐子破摔;教优等生的,用上三分之一的力量,也仍然是全县第一。长此以往,全县的教育质量就必然被兄弟县远远抛在后头。以上是个人的看法。由于时间已过去30年左右了,再者,笔者手头资料有限,同时又是教理科的,缺点、偏见、错误在所难免。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作者系平邑七中原校长、中学高级教师,蒙山文化研究会会员) 水 井孙士纯
水井,这个古老而熟悉的名字,伴随着人类发展史一路走来。自从人类定点居住以后,便有了水井。所谓“鱼水关系”,鱼儿离不开水,离了水,鱼就不能生存。人与水井的关系,丝毫不亚于鱼水关系。但凡是个村庄,必须有水井附在,少则一眼,多则数眼,全村人畜饮用水、生产生活用水都取之于水井。水井与村庄共存,与居民息息相关,水井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真是太重要了。人们因灾荒兵乱离开家乡时,也就背离了水井,“背井离乡”也就成了离别故乡的专用成语了。记得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教科书里有一篇课文叫做《吃水不忘打井人》,记述的是上世纪30年代工农红军驻扎在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那里群众吃水非常困难,为解决群众吃水问题,毛泽东同志亲自率人打了一口吃水井,当地群众非常感激,便在井边上立了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吃水不忘打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感激字句。水井对人们是多么重要啊,人民领袖亲自给群众打水井,解决百姓吃水的困难。这篇课文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小时候,水井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家住在蒙山西麓一个小山村,村民们黎明即起,到村中的水井挑水,家家备有一个大水缸或水瓮,各家男人每天早晨总是把水灌得满满的,备足一天的人畜饮用水和生活用水。早晨起来,最繁忙的地方就是水井边,人们你来我往,相互招呼,挑着泥罐的,担着铁水桶的,争先恐后地赶去挑水。有时高峰人多,乡亲们都自觉地按先后顺序,依次排队,在排队打水的过程中,传播婚丧嫁娶的信息,交流瓜田农桑的技术,啦家常、话桑麻,你谦我让,和睦相处,相沿成习,一辈辈传了下来。除了吃水的井,还有菜园子灌溉专用的水井。这种水井因地势而异,往往比较集中且数量多,几乎是亩把菜园就有一眼水井,水井上面架着橛杆或是辘轳。橛杆,就是明代科学技术文献《天工开物》中称为桔槔的汲水工具。是用一根长木杆中间支起(能活动),一端配上石头,另一端系上井绳和汲水斗,从井里向上汲水,可省时省力。辘轳更是先进了一步,井上竖立支架,上装可用手柄摇转的轴,轴上绕绳索,两端各系水斗(亦有一端系斗的),摇转手柄,使水斗一起一落,汲取井水。我时常回忆起童年时代家乡菜园的早晨:晨曦初露,各农户的菜园连成一片,绿菜如茵。橛杆辘轳,叮叮当当,此起彼伏,伴随着阵阵鸟叫蛙鸣,呈现出一派繁忙有序的田园风光。水井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但也不是每一个村庄都有那么多水井。平邑县最缺水井的村庄当数城南的石崮庄,那里井打得再深也打不出水来,村里土地宽余,不愁吃粮,就愁吃水。村里没有水井,挑水得去几里路外的邻村南阳。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有女不嫁石崮庄,一去打水下南阳,黄泥沟里打了罐,山神庙前哭亲娘。”过去用泥罐子挑水,旧社会女人都兴缠脚,小脚女人挑水长途跋涉容易摔罐子,父母嫁女,村里有没有水井也成了择婿的条件之一。平邑县以水井命名的村庄就有“大井头”、“东石井”、“西石井”、“大井”、“小井”、“小井子”六处之多。尤其是“大井头”和白马庄,由于村内水位低,水井深达数丈,取水甚为困难,要用井绳提水,村民挑水,勾担两头一头挑水桶,一头挑井绳,井绳同一桶水差不多等重。用井绳系着水桶从井内往上拉水桶,年深日久,井沿石头上硬是磨下条条痕沟,这痕沟铭刻着村民们祖祖辈辈取水的艰辛。所以,祖辈上就流传着“白马庄大井头,井水贵如油,皇帝佬儿来作客,不喝茶水光喝酒”的民谣,可见饮用井水的奇缺和珍贵。民间流传着一句谚语:“想种谷,去扫屋,想种苘,去淘井”。谷子和苘的种籽,生命力极强,陈多少年都能发芽,苘种沉落水底泥沙中,挖出来再种大都都发芽出苗。屋和水井都是人们活动频繁的场所,谷和苘的种子多许在这些地方沉淀下来。因此,人们种谷、种苘没种籽,可去扫屋、淘井,多数能搞到谷种和苘种,所以才成了谚语。去年,我回乡下搞调研,发现各村几乎找不到原来的水井,多数都弃之不用了,井水干枯了,变成一个个干井筒子,有些被村民们干脆埋填了。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各级党委、政府把吃水问题当作民生大事,投资兴建自来水工程,村里人畜、生活用水均依靠自来水,原来的水井自然就下岗了;二是过度地开采地下水,使水位降低,原有的水井干枯了。现在农村田园灌溉都用机井、塘坝、水库的水,汲水工具也变成机动或者电动的抽水机和潜水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农村自来水取代了吃水井,抽水机、潜水泵取代了橛杆、辘轳,那昔日繁忙喧闹的水井,销声匿迹,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它只能存在于历史的教科书中,萦绕在我们的记忆中了。(作者系蒙山文化研究会会员)
韩 光
韩光,汉族,仲村镇峡玕村人,1928年出生,1940年5月参军,中共党员,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原部长。1943年在鲁中军区卫生学校学习1年,1945年在山东卫生学校学习1年。在部队担任过医助、军医、卫生所长、卫生科长等。工作认真负责,能胜任部队的防病治病工作。在担任舰队卫生科长时,由于防病治病任务完成得出色,卫生科集体立三等功。结合海军卫生工作特点,写了“舰艇出海航行三阶段的卫生保障”等论文,在第一届全海军卫生工作会议上宣读,并得到上级好评,论文刊登在《人民军医》杂志上。1954年考入军医大学,学习努力,成绩优良。在当学生时,参加过编写军队卫生学讲义,科学研究工作,给学员讲授过海军舰艇卫生学课。“预防晕船”论文,获三等奖。1961年经过考试,被录取去苏联进修海军航海医学。在苏3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毕业证书。1964年9月回国,分配在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任潜水医学教研室主任、海医系主任。翻译了苏军80万字的《海军舰艇卫生学》一书,他承担了40万字,参加编写潜水医学讲义和《减压病的防治》,《减压病的防治》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在这段任职期间,给学生讲授过潜水医学、舰挺卫生学、正常生理学等课程,得到了学生的好评。根据海军初建时期的需要,编译了“潜艇内微小气候和它的正常指标”、“潜艇舱室内各种有害气体来源及其最高容许浓度”、“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各种不同浓度在不同时间对人体作用的特点”等,给海军定制舰艇卫生标准提供了参考。1979年在担任第二军医大学训练部部长、副校长期间,和机关的同志一起,进行调查研究和论证,制订了大学人才培养,教学、医疗、科研五年发展计划,为学校全面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除了大量行政工作外,完成了《医学百科全书》中《航海医学》、《潜水医学》分册的编写工作,并于1984年出版。撰写了“注意因材施教,造就冒尖人才”等论文,在学术会议上宣读和发表。1982年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先后任副部长、部长,主持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工作。除完成本职工作外,还兼任下列职务:国家发明奖评审委员会评委;全国医药专业组副组长;国家科学进步奖总后勤部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医药专业组组长;中国当代医学家荟萃编委会副主任委员、第三卷主编;《中国医学通史》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军事医学史》编委会主任委员;《医学百科全书》编委、《军事医学》综合本副主编,《航海医学》、《潜水医学》分册主编;中国计划生育委员会兼职委员;中国康复协会副理事长;中国药典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副理事长;总后勤部高级卫生专业职务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总后卫生部出版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军委保健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保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都积极参加了工作,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根据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能够结合部队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主持全军卫生工作期间,着重抓了下列工作的改革:适应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把军队卫生工作转移到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和平时期建设轨道上来;打破封闭分割的状况,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全部对外开放;调整理顺医疗体制,努力实行网络型的划区医疗保障;加强横向联合和纵向协作,充分发挥全军卫生战线的整体效益;医院管理不断改革,进一步落实了各种形式的管理责任制,有重点地加强了专科技术建设;改革科研拨款制度和积极开拓技术市场;医学院校认真贯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方针,逐步深入地进行教学改革;改革预防工作的模式和观念,进一步发展了部队与医院防治体系,提高了卫生防病治病水平;药材工作逐步改革,由实物供应为主转移为经费供应为主,由供应为主转移为供应与管理相结合,以药为主;搞好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兽医等单位和部队卫生机构的专业技术职务改革,改变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实践证明,上述改革的推行,是符合我军卫生工作实际情况的。使我军卫生工作从封闭型改变为开放型,从单位部门分割转变为全面协作联合,从单纯福利消费转变为加强经济管理和一定程度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并把人才培养和医学科学技术发展放到战略位置,使我军卫生战线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部队疾病防治水平与平战卫勤保障能力不断得到提高;部队昼夜发病率和传染病发病率一直保持在“全军除害灭病规划”的指标以下;卫生干部未经训练人数由40%降到4%;短学制卫生干部轮训基本完成;人才培训从应急补训状况,进入更新知识,培养提高的新阶段。5年来全军卫生战线获得科研成果奖超千项。其中获国家发明奖69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69项,军队科技成果一等奖146项,二等奖353项。几年来,结合我军卫生战线改革的实践,先后发表了“新技术革命与我军卫生工作发展”,“人才培养是紧迫的战略任务”,“新时期我军卫勤建设的几个问题”,“切实抓好卫勤学术研究工作”,“坚持改革开放加强卫生工作建设,吸取‘两山’作战经验,加强战备工作”等论文,对部队卫生工作改革和建设起到了指导作用。
蒙山姊妹松宋汉华
在蒙山脚下万寿宫东南方,有两棵苍劲、古老的松树,高数丈,粗近两围,相距一丈,东西排列,根深叶茂,傲然挺立于邢家庄村南,经风雨而更挺拔,历霜雪而更清秀。上了年纪的人们都知道它们有个特别的名字——姊妹松。这里面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1938年,家住济南闹市的女青年辛锐、辛颖姐妹俩受父亲的影响,放弃优越的家庭生活条件,毅然来到蒙山抗日根据地,参加了八路军,并于当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辛锐天资聪颖,在书法和绘画方面有一定的造诣。在蒙山抗日根据地,她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随部队每到一地,顾不上休息,就外出书写标语,进行抗日宣传,教群众唱歌、识字。经山东分局批准,1941年3月8日,“姊妹剧团”正式成立,辛锐任团长。她根据抗日斗争的需要,自编自演小型曲艺、歌舞。十八村一带反动道会门“红枪会”活动猖獗,横行乡里,危害群众,抵抗八路军,严重影响根据地的建设。辛锐及时编写了小剧《红枪会》,自己亲自扮演“红枪会”头子,使群众充分认清了“红枪会”的反动本质,积极协助八路军一举歼灭了“红枪会”。为鼓励更多的青年参军上前线,“姊妹剧团”在岳家村上演了她编的《送郎参军》。为支援前线,她发动妇女做军鞋、钢笔套和针线包,并编成容易记的顺口溜:小小针线包,功劳真不小,沂蒙山上打游击,用它补棉袄……辛锐还积极做统战工作。她随彭雄一起深入到武安村地主孙宝珠家里,向他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并送他《长征路上》小册子让其学习。在她们的说服教育下,孙宝珠经常为我军提供给养,并献出40余支枪支援抗日。11月2日,日军纠集5万余兵力扫荡沂蒙山区。30日,辛锐在大青山突围战斗中腹部中弹,双腿被敌人机枪打断,同志们把她转移到山洞里养伤。这期间,她常给小姐妹谈起自己如何从一个资本家大小姐成长为一位革命战士,讲到高兴处,就情不自禁地唱起《三八妇女歌》:“冰河在春天里解冻,万物在春天里复生,全世界被压迫的妇女,在三八喊出了自由的吼声,从次,我们永远打出毁人的牢笼……”姊妹们被她的乐观精神深深感染,随她一起歌唱,一起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十几天后,她的伤口愈合了,但两条腿残废了,不能走路。12月17日,凶残的日寇又杀了个回马枪,再一次包围了她的藏身地点。同志们抬着她突围,她大声喊道:“放下我,你们快走,我用手榴弹掩护你们!”然后滚下了担架。这时,一梭子子弹打过来,抬担架的同志牺牲了,敌人狂叫着围了上来,当敌人靠近时,她镇定地拉响了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牺牲时,年仅23岁。辛颖十几岁就曾在济南参加过美术展览,有着扎实的艺术功底。在解放区,她像只百灵鸟。每当行军途中休息时,幽幽的蒙山山谷就回荡起她那甜美圆润的女中音:“延水浊,延水清,我送哥哥去当兵……”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里,她的歌声像高山流水,给战友们的心田注入无限喜悦。在《大众日报》沂蒙工作团时,其创刊的报头刻板和第一次刊登的毛泽东木刻像就出自她手。看到部队没有地图,她就想法复制地图供部队作战用。辛锐、辛颖姐妹俩在根据地的突出表现和英雄事迹,得到了同志们的深切怀念、广泛传颂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一次,山东省委和山东纵队领导机关在双松树下召集会议,回忆辛锐、辛颖姊妹屡立战功,称她们恰似这两棵挺拔伟岸的双松。从此,该松树被称为“姊妹松”。(作者系县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蒙山文化研究会理事)         庞家村庞氏书法艺术简介
平邑县铜石镇庞家村,三岭相挟,三面环溪,是一个依山傍水、风光旖旎的村庄。兹村住户主要是庞氏家族,上祖为鹿门“遗安堂”庞氏。自明代中后叶于山西喜鹊窝迁来,卜居斯地。数百年来,人才辈出,尤以医道与书法冠绝一时。仅从清代道光至民国年间就涌现出十几位学识丰厚、颇有影响的书法家兼医家。其中有恩进士、附贡生、邑庠生、监生、太学生等。他们留下了很多书写的庙碑、桥碑、纪事碑及私人墓碑,立于本村与邑内四外各地,名播遐迩,世泽绵延,不愧为一方名门望族焉。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兴平邑书法艺术,现将庞氏家族清代道光至民国年间部分书家和作品简介于下,以飨读者。庞绥来(1834~1914),字福卿,光绪庚寅科恩进士,候选直隶州州判。他淡泊名利,立志“不为良相,愿为良医”,既教书又习医。曾在平邑镇魏家、资邱乡张家及上冶教书,后专医学。参与续修《费县志》,著有《庞福卿医论》、《方药证治》手抄本传世。先生能文、能武、能医,亦善书法。楷书宗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柳公权《玄秘塔碑》,用笔老练,字体浑穆,气度森严,凝重沉稳,高简中寓深穆,方正中见柔媚,转折处干净利落,于雍容大度中透出刚劲,整齐而不板滞。后来随其学者,多宗此书体。正楷有天宝三山张家墓碑(有拓片),行草有宋家庄桥碑及教书时对学生文章的批语存世。庞逢源(1827~1895),原名安来,字逢源,号星楂。清光绪甲午科附贡生,候选教谕,绥来之长兄。年四十后学医,灵素百家,研精竭虑,穷神达化,直造仲景之堂,著有《医律》。其书法造诣颇深,以“密不容针疏可走马”为其书之宗旨。楷书攻欧,行学二王,不拘泥于古,不背乎今,字体回锋收笔,规整劲健,落落大方。现存手书《中医验方》残卷,所抄《众选时文》为其代表作。庞学纯 清乾隆至道光年间人,字静斋,太学生,绥来之祖父。主持为蒙阳庞氏首次修谱,相传其书法优美,惜墨迹无存。庞守先 道光至光绪年间时人,字敬堂,号浚州,邑庠生。学纯之长子,绥来之父。其墓碑文曰:“……生而纯明,读书为文有深思,弱冠应试辄列前茅。”工于诗词歌赋,亦善书法,惜墨迹失传。庞汝翼(1862~1935),字若云,清太学生,绥来之侄。精医道,善书法,以“武家的欧,庞家的柳”著称一时,著有《庞若云验方》及《临证指南医案眉批》。与小瑶草湾张兆奎,大井头胡润章为书界三友,医界三友。其书法宗柳公权,兼习二王,又学钟繇、褚遂良、欧阳询等,取诸家所长,融汇贯通。楷书笔划均匀瘦硬,同时又巧妙地吸收了魏碑写法,把字写得棱角分明,森严挺拔,中宫紧密,四面放开,外形瘦长,富有变化,形成了别具新理异态的柳体艺术。所书小楷字一册、碑文拓片等存世。庞汝为(1865~1943),字宣方,绥来之侄。精医善书,著有《庞宣方医案》四卷。其书法宗欧阳询、赵孟頫之笔势,结体严整,遒劲秀逸,工整典雅,气韵贯通,章法井然。所书《温病条辨》三卷小楷及碑文拓片存世。庞汝材(1864~1942),字梓亭,绥来之侄,其学识深厚,书法精湛,与汝翼、汝为号称“庞氏书法三兄弟”。遍临欧、赵、柳、二王诸体,博采众长,悉心揣摩,其字珠圆玉润,典雅秀丽,端庄平正,蕴藉沉稳,极富传统之气。现有书写碑文拓片存世。庞树榛(1896~1968),字芳山,民初塾师,后务农,满腹经纶,抱志不售。其书法集颜、欧、褚、二王之长,融汇贯通,端庄遒劲,结构严密,不着意而有自然生动之妙,神采飞动,姿态横出,自成一格。所存手写《孟子新编》一册可见端倪。庞树廷(1897~1987),字献琛,汝为之季子。从医善书,初学欧阳询九成宫,后习颜真卿多宝塔,字体苍老,结构严密,不慢不越,巧使合宜,纵舍掣夺,咸有规矩。现存手书《验方精选》一册。从字迹看,不如大字舒畅秀逸。庞树馨(1895~1968),字蕴玉,博涉经史子集,学识较为渊博,楷书源于欧柳,然不拘成法,整体端正俊秀,笔势明快流畅,惜无留墨迹。庞光门(1920~2004),字高甫,晚年号乐善草堂老人。幼入塾课读,长教抗日小学,书法崇欧、王、柳,行草学黄庭坚《糟姜银杏帖》。他认为用笔应该锋在笔中,意在笔前,做到沉厚而不轻浮,爽快利落,回锋藏颖,一波三折,变态纵横,挥洒自如,有放浪之意,无拘束之感。所书《应酬》一册、硬笔所书《诗词》一册存世。庞光远(1922~2006),字明之,树榛之子。善书行楷字,用笔厚重刚劲,神韵荡漾,潇洒自如,常参与红白喜事书写。惜未留下墨迹。与以上书家稍逊者有:光庭、汝修、树伦、树元、树藩、树诚、光灿、光乾、光诚、光才等人,惜多已辞世,未征得作品。后起之秀诸如宪清、庭清、华清、海清、朝轩等,均承其先志,光其门风,在医、文、书方面多有成就,发展前景美好。上:庞绥来行书真迹 右:庞绥来楷书碑拓(局部)
 
(本文由庞宪清、庞庭清、庞华清、庞海清、庞朝轩等提供资料,徐斌整理。) 庞汝材楷书碑拓局部局部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Copyright © 2008 Pingyi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平邑县委、平邑县人民政府主办 平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平邑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电子政务办公室)维护 鲁ICP备05027550号